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數學書籍讀後感(精選9篇)

數學書籍讀後感(精選9篇)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數學書籍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數學書籍讀後感(精選9篇)

數學書籍讀後感 篇1

當我們學習過數學史後,自然會有這樣的感覺:數學的發展並不合邏輯,或者説,數學發展的實際情況與我們今日所學的數學教科書很不一致。我們今日中學所學的數學內容基本上屬於17世紀微積分學以前的初等數學知識,而大學數學系學習的大部分內容則是17、18世紀的高等數學。這些數學教材業已經過千錘百煉,是在科學性與教育要求相結合的原則指導下經過反覆編寫的,是將歷史上的數學材料按照一定的邏輯結構和學習要求加以取捨編纂的知識體系,這樣就必然捨棄了許多數學概念和方法形成的實際背景、知識背景、演化歷程以及導致其演化的各種因素,因此僅憑數學教材的學習,難以獲得數學的原貌和全景,同時忽視了那些被歷史淘汰掉的但對現實科學或許有用的數學材料與方法,而彌補這方面不足的最好途徑就是通過數學史的學習。

在一般人看來,數學是一門枯燥無味的學科,因而很多人視其為畏途,從某種程度上説,這是由於我們的數學教科書教授的往往是一些僵化的、一成不變的數學內容,如果在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史內容而讓數學活起來,這樣便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助於學生對數學概念、方法和原理的理解與認識的深化。科學史是一門文理交叉學科,從今天的教育現狀來看,文科與理科的鴻溝導致我們的教育所培養的人才已經越來越不能適應當今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高度滲透的現代化社會,正是由於科學史的學科交叉性才可顯示其在溝通文理科方面的作用。通過數學史學習,可以使數學系的學生在接受數學專業訓練的同時,獲得人文科學方面的修養,文科或其它專業的學生通過數學史的學習可以瞭解數學概貌,獲得數理方面的修養。而歷史上數學家的業績與品德也會在青少年的人格培養上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國數學有着悠久的歷史,14世紀以前一直是世界上數學最為發達的國家,出現過許多傑出數學家,取得了很多輝煌成就,其源遠流長的以計算為中心、具有程序性和機械性的算法化數學模式與古希臘的以幾何定理的演繹推理為特徵的公理化數學模式相輝映,交替影響世界數學的發展。由於各種複雜的原因,16世紀以後中國變為數學入超國,經歷了漫長而艱難的發展歷程才漸漸匯入現代數學的潮流。由於教育上的失誤,致使接受現代數學文明薰陶的我們,往往數典忘祖,對祖國的傳統科學一無所知。數學史可以使學生了解中國古代數學的輝煌成就,瞭解中國近代數學落後的原因,中國現代數學研究的現狀以及與發達國家數學的差距,以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振興民族科學。

數學書籍讀後感 篇2

此書是《數學史教程》的第二版,這本書還得到了諸多數學界有望人士的高度讚揚。嘉興學院名譽校長,國際數學大師陳省身先生為此書惠贈了墨寶:瞭解歷史的變化是瞭解這門科學的一個步驟。此外,吳文俊院士也在百忙中趕寫了讀後感,對《數學史概論》一書在數學史學科研究上的肯定,並稱之“翻閲此書都會開卷有益並感到樂趣”。

數學是一門歷史性或者説積累性很強的學科,重大的數學理論總是在繼承和發展原有理論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它們不僅不會推翻原有理論,而且總是包容原先的理論。所以説數學是歷史最悠久的人類知識領域之一。因此也有數學史家認為“在大多數學科裏,一代人的建築為下一代所摧毀,一個人的創造被另一個人所破壞,但是有些學科就像數學,每一代人都在古老的大廈上添加一層樓”。

作者是按如下的數學史分期為線索進行展開論述的:

一、數學的起源和發展;

二、初等數學時期;

1、古希臘數學,2、中世紀東方數學,3、歐洲文藝復興時期。

三、近代數學時期;

四、現代數學時期。

此書從上古的巴比倫、希臘、中國、印度、阿拉伯,以至當代數學,對於數學的貢獻與影響都有中肯的評論和解説。在原始社會,從原始的“數覺”到抽象的“數”概念的形成;隨着計數的慢慢發展,出現了石子記數和結繩記事等記數方法;接着經驗算術與幾何法的發現;再在此基礎上加工昇華為具有初步邏輯結構的論證數學體系;隨之發展而來的便是近代數學;之後數學的發展更是迅猛:微積分的創立,代數學的新生,幾何學的變革......

在很多人看來數學總是那麼枯燥乏味的,沒有多大的興致看完這本書。而此書中作者不僅對數學史實有詳盡而忠實的介紹,還藉助各種例子來讓讀者理解,甚至加入了很多生動有趣的故事及奇聞軼事,例如阿基米德解決皇冠難題的故事,牛頓蘋果落地的故事等等。讀之趣味盎然,大大增強了書本的'可讀性。書中還寫到了很多著名的數學家,並就其學術成就做了概括的介紹,尤其重要成就,不惜花了很多篇幅以詳細説明。

最後,作者還就數學與社會的關係及兩者互相之間的影響發表了論述。他精闢地闡述為:數學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有着密切的聯繫,這種聯繫是雙向的,即一方面,數學的發展依賴於社會環境,受着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另一方面,數學的發展又反過來對人類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大方面的影響。接着,作者從數學與社會進步,數學發展中心的遷移,數學的社會化三方面進行了展開説明。

我想我本是數學系的學生,多少是得對數學史有所瞭解。雖沒有過於仔細的拜讀,但我想通過這次翻閲還是受益匪淺的。

數學書籍讀後感 篇3

數學的發展史也就是科學發展的歷史。最初牙牙學語地創造豐富多彩的記數制度,然後在花季雨季之中為數學建立越來越多、越來越詳盡的分支,到如今,展現它花樣年華之時耀眼奪目的數學成果。每一步都包含艱辛,滲透着無限的思考,在這期間,有多少人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數學,給了這一門散發着無窮魅力的學科。

《數學史選講》一書首先講述了各種各樣的記數方法,有象形文字中繁瑣的數字記法,有楔形文字中造型獨特的記數法,由中國古代簡易的算籌記數,有瑪雅以神的頭像作為數字的奇異的記數法,還有沿用至今的印度—阿拉伯數碼。從早期的記數制度演變中不難看出,就連數字的創造都是艱辛的,在那個時候,如何發明一種便於使用、耐於使用的記數法,是建立數學學科的至關重要的基礎。可以説,若然沒有了人類對數字以及記數制度這種最初的研究探索,力求創造出一種最為簡易方便的記數法,往後數學的研究便加倍了曲折、加倍了困難。

而在漫長的數學發展史中,最重要的莫過於無數為此奮鬥一生的數學家,因為有了他們的辛酸血淚,有了他們的嚴謹態度和鍥而不捨的探索精神,才為數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從而給平面解析幾何、微積分、無窮集合論等等的數學分支創造了誕生的機會。然而數學的發展史曲折的、艱辛的,數學家的研究里程更是如此。他們花盡一生的心思換來的創新思維和超時代理論,大多數在他們的有生之年都得不到世人的認同。希帕蘇斯向畢達哥拉斯學派的其他成員發表他對不可公度性的發現時,驚恐不已的成員將他拋進了大海;伽羅瓦提出的強有力的羣論多次提交給科學院,最終得到的卻是“完全無法理解”的評論;創造驚人的無窮集合論的康托爾最後帶着諸多遺憾和無限的苦悶離開了人世;最懷才不遇的便是中學數學家阿貝爾,他經過無數努力最終證明了千古謎題——五次或以上的代數方程沒有一般的求根公式,卻遭到了一系列的冷遇,就連“數學王子”高斯看到論文的題目只説了一句“太可怕了,竟然寫出這種東西來!”便連其正文都沒看就把論文扔到了書堆裏,儘管當時柏林大學已經認識到他的才華並任命他為數學教授,但阿貝爾早已在病魔侵襲的淒涼中與世長辭了。

儘管如今他們的理論得到世人的稱讚,但在當初他們卻受盡嘲笑與唾罵,他們不像當時就聞名於世的數學家那樣,一有新的理論產生便受到全世界的重視,然後在欽佩與榮耀的光芒下繼續他們的研究。雖然如此,他們仍舊堅定不移地相信自己,為自己的數學事業獨立奮鬥,深入探索,進一步發展和完善自己的理論。就如康托爾那番充滿信心的話語:“我的理論堅如磐石,任何想要動搖它的人都將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這種自信與堅定無不讓人敬佩。

而許多的數學家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的知識層面除了數學以外,還有其他的多個領域。譬如,泰勒斯是古希臘最早的數學家、哲學家,他幾乎涉獵了當時人類的全部思想和活動領域;費馬有豐富的法律知識,精通多門語言;萊布尼茨學習了拉丁文、希臘文、修辭學、算術、邏輯、音樂,還廣泛閲讀並研究了大量哲學和科學着作;在歐拉的工作中,數學緊密地和其他科學的應用、各種技術應用以及公眾的生活聯繫在一起,它常常為解決力學、天文學、物理學、航海學、地理學、大地測量學、流體力學、彈道學、保險業和人口統計學等問題提供數學方法。由此可見,想要獲得在一個學科的研究的成功,不僅需要精通該學科的知識,還需要學習其他學科、領域的知識,綜合運用,才能更好地讓這些知識為自己的研究服務。

自信、堅定、還有多領域的知識固然重要,但老師對他們的幫助也不可多得。牛頓在巴羅教授的課程中得到研究流數的靈感,歐拉繼承微積分權威約翰·伯努利的衣缽成為“分析的化身”,阿貝爾在老師霍爾姆伯的鼓勵與指導下,破解了五次或以上代數方程公式求解的未解之謎,伽羅瓦被裏查德教授發現為千里馬,成為了羣論的開山祖師,康托爾師從庫默爾、魏爾斯特拉斯和克羅內克等着名數學家,創立了無窮集合論,而華羅庚更是當年被熊慶來發掘,如今他又發掘了陳景潤。一位偉大的數學家背後往往有一位勞苦功高的老師,也許他們的老師如今已不為人所知,但他們所做出的努力與教導並不亞於這些數學家,正因有了他們耐心的教導,給予的莫大支持、鼓勵,才給了他們展露鋒芒的機會,而這些數學家虛心從師的精神也值得我們學習、效仿。

除此之外,從數學家的努力探索之中,我們可以發現數學研究所必需的過程。首先,要從細微的事情中發掘數學的道理、發現問題的存在,又或是對某一問題產生莫大的興趣與研究精神。這一步許多人都能做到,就像牛頓對一個掉下來的蘋果做出思考,從而創造萬有引力定律一樣,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都能對一些平常事物提出問題,在遇到一些難題的時候有種想攻破它的衝動。然後,必須鍥而不捨地做出深入的探究。這一步往往只有少數人能夠做到,但這偏偏就是最重要的一步,缺乏了它,前面的一切苦勞都只是白費。在遇到困難面前,依然能夠懷有當初的衝動與勇氣想要征服它的,往往就是偉大的開始、成功的關鍵。但只有這份衝動與勇氣是不夠的,一位偉大的數學家,還必須擁有創新的精神,有對人們根深蒂固思想做出懷疑的精神,勇於打破個人崇拜與教條主義,創造出自己的新思想,就像笛卡兒對座標系的建立,牛頓和萊布尼茨對微積分的創立,高斯對非歐幾何的確立,伽羅瓦對羣論這一新概念的創造,康托爾對無窮集合論的堅信等等,他們之所以能夠成為受萬人矚目的數學家,是與他們的創新思維分不開的。

總的來説,這些數學家成功的經驗教會了我們學生在現階段應如何做好準備,迎接未來的挑戰。在思想上,我們應該培養創新思維、自信心、對自我堅定的信念、以及面對困難毫不畏懼的精神。在行動上,要虛心從師,不恥下問,積極學習多方面的知識,做到對知識的融會貫通,運用到日常生活的事情中。

“劉徽的割圓術比古希臘的窮竭法要晚幾百年”、“笛卡兒和費馬不約而同、殊途同歸地建立解析幾何”、“牛頓和萊布尼茨兩位奠基人不約而同的努力,使得微積分作為一門獨立學科建立起來”……在數學史的發展歷程中,不少相同的研究成果都重複地被人類發掘,這種數學研究的時間差無疑耽誤了數學的發展,重複地為同一個問題而努力,卻不知道事實上他人早已解決,如果世界能夠更早地融合為一體,便能更好地互相交流數學文化,共同研究、共同進步,那麼就不需要花上幾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重複地走同一條彎路,而能更快地推動數學的發展,也許世界數學的發展速度就不只現在的步伐了。

而此書也提到了數學創立的一個條件:“在實用的技術發明之後,那些並不直接為生活的需要或滿足的科學才會產生出來。它首先出現在人們有閒暇的地方,數學科學最早在埃及興起,就是因為那裏的祭司階層享有足夠的閒暇。”這説明了“閒暇”對於科學興起的重要性。的確,當温飽問題沒有解決,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尚未分開時,人們無暇去發明科學,只有當享有閒暇時,人們才有足夠的時間與精力花費在科學的創造中,才會從最初的玩弄數字起,逐漸深入探究,從生活瑣事中發現數學的問題,從而創造謎題,再去解決,這樣一步步地走來,才會有如今的數學學科。要是沒有了閒暇,很可能就沒有了後面的一切。同樣,作為學生的我們也需要空出閒暇來認真研究數學,如果連每天的作業都難以按時完成,那麼還哪説得上去破解數學的難題呢?

數學的發展還很長久,還有許多路要走,我們就像牛頓説的那般,只不過是在海邊玩耍的小孩,在我們面前仍有一片未知的真理的海洋,數學的無窮魅力就埋在這裏面,等着我們去發掘,等着我們去探索。

數學書籍讀後感 篇4

今天,爸爸給我買了一本書,我一看是《馬小跳玩數學》,這是什麼書呀?於是我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我發現原來這本書還真有趣,其中有個故事令我非常難忘,就是《撲克遊戲》。

故事是這樣的,有位魔術師請了一位觀眾抽了一張撲克牌,讓觀眾不要給他看,而是給其他的觀眾看,然後魔術師就給了這位觀眾一個公式,讓他把所抽的撲克牌上的數字先乘以2,再加3,和再乘以5,最後再把積減去25,然後讓他把算出的結果告訴他,那位觀眾算好後就把結果50告訴了魔術師,只見魔術師從牌裏抽出了一張數字6的撲克牌給觀眾們看,觀眾們都感到不可思議,後來又用同樣的方法試了幾遍,都是正確的,觀眾們發出了嘖嘖地稱讚聲,其實這位魔術師是運用了數學公式,他把結果先加上10,然後再把和除以10,這樣結果就出來了。

還有很多這樣精彩的數學遊戲,讓我們在玩的時候就掌握了學習方法,真的很棒!

放暑假了,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書,我很快就被書的名字吸引住了,《馬小跳玩數學》,在平時,大家都是學數學,而馬小跳把它變成了“玩數學”,我感到很有意思,數學怎麼就可以玩呢?想到這,我邊翻開了書看了起來,果然和以前的大不一樣,很有意思的。

作者已將故事的方式,將數學通俗易懂的講述給大家,樹立有很多有趣的故事,我喜歡《蝸牛爬魚缸》和《野戰有遊戲事件》等。

每個故事都有一道數學題,馬小跳都能一一解答。馬小跳是一個聰明快樂的學生,他有正能量,在生活中遇到各種問題他都能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他愛玩、愛鬧、愛哭、愛笑也闖禍不止。成績一般卻有情有意,真誠待人,是一個誠實善良的好學生,我羨慕他,更佩服他。

讀了《馬小跳玩數學》這本書後,我也明白了學習數學的竅門了,無論難題有多大,只要我們肯用心、下苦功就一定能夠找到方法解答的。數學可以玩,語文也可以玩,讓我們一同來把課文難題當作遊戲來玩玩吧!

數學書籍讀後感 篇5

《我就是數學》是華應龍老師的一本教育隨筆,全書共有六個部分,即“課前慎思”、“課中求索”、“課後反思”、“聽課隨想”、“評課心語”和“生活感悟”,其中記錄了華老師的教學中的點滴,也有他聽課的感受,讓人讀後能有思,有悟。字裏行間都透露出他對教學實踐的反思,也有他對人生的感悟。所以讀起來讓人倍感親切,生動,感人,又藴涵智慧,讀後回味無窮。

華老師雖然是一名數學教師,但卻有着豐富的文化底藴,文章中經常引古論今,從我國古代的名家到國外的學者;從詩歌到故事他都能結合課堂中發生的事,在全方位的反思中恰當地引用,而且他還善於以日常生活中的事,如農民種地、打籃球等事情聯繫到教師的教學,聯繫到數學。這些,都得益於他的喜讀善思。一個工作繁忙的教育者,在有限的時間裏閲讀了如此多的書籍,真的令我佩服得五體投地了。現實中,我們自己總是抱怨沒時間讀書,時間都用在思考如何教學上了。卻不知道,我們平時的思考基本上是在做無米之炊。沒有理論作指導,縱然想破腦袋,得出的也必然是膚淺的東西。

華老師的心思卻極為細膩,所作隨筆大都從細處入手。從老師的教具掉地上,孩子撿起來交給老師,老師沒有道謝。到蹲下來和孩子對話,到老師自己擦黑板,到究竟怎麼讀分數……等等。這些細節問題在我們的課堂上都會經常出現有的我有所注意,有的我根本就沒放在心上。讀了華老師的這些隨筆,對我太有啟發了。是的,教育就是要從小細節方面入手,小的不注意,大的即使注意了,對一個教育者的進步來説,也不會有特別大的作用。

華老師在課堂上的成功,我覺得最大的原因是來自於他在課前的慎思。如在“角的度量”一課,他思考能否創設一種情境,讓學生感受到量角的用處,經過多天的搜尋、比較、思考,他設計了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配玻璃的情境,但與同組老師討論後又否定了這一情境,最終經過反覆思考後創設了三個滑梯的設計,這個設計既讓學生感受到量角的必要性,又縮短了數學教材與學生生活經驗之間的距離。同時,華老師也十分注重課後的反思,更重要的是反思後的再實踐。學生的一個錯、一句話,教師在課堂上一個不經意的行為都會讓他思考良久。正是他這種課前、課中和課後不斷思索的精神,才成就了現在這個在課堂中游刃有餘,讓無數教師佩服,讓無數學生喜歡的華老師。

《我就是數學》是一本好書,它以生動地形式教給了我一種教學理念,教會了我一種教學方法,讓我在今後的工作中受益無窮。

數學書籍讀後感 篇6

你知道三角形的作用嗎?你知道混合運算是怎樣算的嗎?那就跟我一起“玩轉數學”吧!

它是一本根據故事來傳授知識的書,讓我們對枯燥的的數學有了新的認識。它把數學問題融入到故事中,不是簡單、直觀的數學算式,而是在故事中思考數學問題。例如猴媽媽買桃分桃的故事。它是一個童話故事,講述了小猴可愛的一面,同時也提出了數學難題。讓我在不知不覺中用數學知識幫小猴解決了問題。還有很多呢,比如怎樣列除法算式、用諧音記數字和十進制的由來。希望你也來讀這本好書。

我已經是第二次看馬小跳玩數學了。楊紅櫻老師寫的馬小跳玩數學書很受我們小學生的喜愛。書中含有80個趣味數學故事,如“厲害的偵探”,最讓我着迷的是“奇妙的舞蹈隊形”裏頭講了芭蕾舞隊要排練一個節目。一共分兩隊,它們分別是12人和11人,各要求排成6行,每行4人。夏林果不知該怎麼排,結果是馬小跳和路曼曼幫她解決,也讓我明白了怎樣排。

我很喜歡這本書,因為它讓我懂了很多以前不懂的解題訣竅。如100米圍牆每隔5米栽1棵樹,我們經常不想就把它得20棵,但兩端卻把它給忘了,所以栽的棵數要比段多1棵,就是21棵。

這本書讓我們玩中學,學中玩,不再無聊。這本書還讓我們懂得了生活中處處都是數學。

數學書籍讀後感 篇7

暑假裏,我讀了《數學在哪裏》這本書,它主要是唐彩斌和彭翕成編寫的,這兩位文學作家很有名氣,我還讀過他們好多的書籍。

《數學在哪裏》裏面講解了許多有趣的數學知識,運用故事講解,讓我很容易理解,樹立的內容各種各樣,有乘除法估算,有簡便運算和認識毫米和千米,還有認識周長、面積等等。那裏面還有好多趣味的題目,難的題目有時候讓我苦思冥想,一個多小時才能解出答案,簡單的也很快,我可以5分鐘之內就做出來。真是一本有挑戰的書啊。

這本書我讀過之後,感覺真是一本有趣的書,希望所有的小朋友都可以看一看裏面的數學知識,挑戰一下有難度的題目,鍛鍊自己的思維,讓自己不斷成長。

數學書籍讀後感 篇8

在這個暑假裏,我看了一本叫《馬小跳玩數學》,從中我學到了不少數學知識,還學到了生活中的很多數學題。

比如説:書中的人物唐飛想像福爾摩斯那樣擅於斷案。他就決定去外面尋找機會,於是就約了毛超和張達一起去。他們在公園裏溜達時看到有一輛車子不小心撞到了一位老爺爺,而後急忙掉了個頭,開走了。唐飛他們就趕過去把老爺爺扶起。唐飛想:這就是一個好機會,可是車子跑太快了,不知道車的車牌號。張達説:我記得車牌號,是四位數,百位比千位多3。毛超接着説:十位是百位的2倍多1,個位比十位少2。唐飛冥思苦想,終於想出來了,車牌號是:1497。最後,這輛車終於被警方抓獲。

從這件事我知道了,生活中有一些小事,要我們去觀察,去思考。

數學書籍讀後感 篇9

嶄新的一天開始了,我在做作業時,突然眼前閃過一本書的背影,我好奇地停下手裏的作業,轉身拿起看了起來。

這本書可有趣啦。我彷彿置身其中,聰明,機智,活潑頑皮的馬小跳帶着我,來到了數學世界。並在這裏解開了一道又一道難題。例如開空調,天冷了,三家人都開空調,但大家一起開的時候功率大,線路承受不起,因此大家要想辦法解決實際的苦難,大家把難題扔給了馬小跳處理,馬小跳嚴肅而又認真地考慮問題,並又做了實際的考察,最後合理解決了大家的問題。原來空調在同樣的功率下可以計算出它的用電量,4台空調是一樣的功率下,假設3台空調同時開,每天可以開24小時,用電量等於24×3=72小時,現在平均4台空調上,每台可以用72÷4=18小時。我覺得好有意思。

這本書我喜歡,他把數學知識寓於故事中,讓我既讀了故事,又學會了知識和道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o4lw8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