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唐璜讀後感

唐璜讀後感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唐璜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唐璜讀後感

拜倫是英國19世紀初期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其代表作品有《恰爾德哈羅德遊記》、《唐璜》等。拜倫不僅是一位偉大的詩人,還是一個為理想戰鬥一生的勇士,他積極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參加了希臘民族解放運動,併成為領導人之一。

他的詩歌裏塑造了一批“拜倫式英雄”。他們高傲倔強,既不滿現實,要求奮起反抗,具有叛逆的性格,同時又顯得憂鬱、孤獨、悲觀,脱離羣眾,我行我素,始終找不到正確的出路。

《唐璜》是19世紀浪漫主義詩人拜倫的代表作,是一部長篇詩體小説。詩中表現了唐璜的善良和正義,通過他的種種浪漫奇遇,描寫了歐洲社會的人物百態山水名城和社會風情,畫面廣闊,內容豐富,堪稱一座藝術寶庫。小説通過主人公唐璜在西班牙、希臘、土耳其俄國和英國等不同國家的生活經歷展現了19世紀初歐洲的現實生活,諷刺批判了"神聖同盟”和歐洲反動勢力。

拜倫筆下的唐璜善良,有正義感,多情但不濫情。與之前的“拜倫式英雄”不同,每次愛情的來臨都會使唐璜全身心地投入,對他產生極大的影響。他每遇到一個女性,都給他的生活帶來巨大的改變和震盪。拜倫用很長的篇幅來介紹每一位與唐璜不期而遇的女性。唐璜熱情、勇敢、拒絕虛偽的道德信條。在面臨餓死的危險時,他拒絕吃被打死的人。在士兵中間,只有他表現出對一個土耳其小姑娘的命運真正的關心。他沒有憂鬱絕望的天性,但也沒有掌握自己命運的能力。他的愛情故事大多是對上流社會虛偽道德的諷刺,而他和海盜女兒海蒂的經歷,更多的是體現一種充滿詩意的理想。

作為積極浪漫主義作家,拜倫敢於正視現實,勇於批判社會的黑暗,頭直指封建貴族,反對資本主義中殘存的封建因素。作品同時還揭露了資產階級本身所造成的種種罪惡現象,充滿反抗。戰鬥的激情,寄理想於未來,嚮往新的美好生活。

因諷刺的需要,主人公唐璜顯得行動多於思想,詩歌的敍事者則承擔起了思考和評論的重任。二者一個天真,一個世故,一個行動,一個旁觀而冷言冷語。故事之中或故事之外不斷出現的議論、感慨、回憶、憧憬,拉近了作品與讀者的距離。敍事者大量的富有抒情性議論,充滿哲理和深刻的思想,以及淋漓盡致的嘲諷,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詩歌中的情節發生在18世紀末,但是描繪的.卻是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歐洲社會的現實生活。詩人是用過去的革命經驗和當時的現實相比,鞭撻了“神聖同盟”和歐洲反動勢力,號召人民爭取自由、打倒暴君。詩歌對英國貴族和資產階級的拜金主義作了淋漓盡致的揭露和諷刺。英國統治階級誇耀“自由”和“權利”,但是唐璜初次來到倫敦,就遭到了強盜的襲擊。

在這裏,我也想説一下我喜歡的一位詩人聶魯達。聶魯達的作品之所以能長期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是因為他是寫人民的。尤其在進入成熟期之後,他所描寫的都是時代的重大題材,如西班牙內戰、智利人民的鬥爭、蘇聯人民的衞國戰爭,拉丁美洲爭取民族獨立的鬥爭,各國人民保衞世界和平的鬥爭等。我覺得這一點和拜倫的寫作目的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他的一生有三大主題愛情,詩歌與革命。他最著名的是詩集《二十首情詩和一支絕望的歌》,因為愛情詩的出名,所以很多人往往忽視了他政治文學上的成就。

我覺得,他是拜倫的相同點在於,他們都關心政治,都用了文學的方法,將現實中殘酷的政治問題,通過文學的方法表達出來。在將政治生活特化為詩歌的過程中,他們都注意保持語言和形象的藝術魅力,將現實的政治內容與他所熟悉的文學藝術形式結合起來。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於革命與政治的觀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o074ww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