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佐賀的超級阿嬤小説讀後感(精選10篇)

佐賀的超級阿嬤小説讀後感(精選10篇)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佐賀的超級阿嬤小説讀後感(精選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佐賀的超級阿嬤小説讀後感(精選10篇)

佐賀的超級阿嬤小説讀後感 篇1

我一看到這本書的封面:昭廣(主人公),他的同學和他的超級阿嬤的背影,就覺得這本書很有意思。作者將封面人物刻畫得非常精緻,昭廣和他的阿嬤衣服上的補丁隨處可見,衣服顏色都是雜亂無章,説明了當時生活的困苦。

再看看書的內容吧!雖然文章總是有大段大段的文字,卻將故事寫得自然,就像是在聊天,讓我覺得事情就像是在放電影般很連貫的出現在我的腦海中,讓人不知不覺中便入了迷,想繼續往下看昭廣和他的超級阿嬤發生了什麼有趣的故事,雖然作者從回憶談到現實,再從現實談到回憶,非但沒有讓人感到亂糟糟,還讓人對昭廣的阿嬤瞭解得更深。

説到昭廣的阿嬤,這本書讓我最記憶猶新的,就是超級阿嬤那樂觀的精神。昭廣家雖然窮,但昭廣的阿嬤總能以積極向上,樂觀的心態面對一切問題,使年幼的昭廣不再嬌氣,不再傷心。在超級阿嬤的所有説的話中,讓我最受啟發的是“只有可以撿來的東西,沒有可以扔掉的東西”。是啊,有的東西是可以再利用的。在現代,人們都過的太奢侈,不珍惜糧食,不節約用水……,把那些可以回收再利用的的物品,大多數都倒進了垃圾桶,這不就等於是浪費資源嗎?於是,這句話讓我知道:珍惜資源,每個人都必須從身邊做起!

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不僅告訴了我一些道理,還讓我知道了很多回收再利用的小竅門,不管怎麼説,這本巴學園系列讀本之《佐賀的超級阿嬤》,令我愛不釋手!

佐賀的超級阿嬤小説讀後感 篇2

《佐賀的超級阿嬤》講述了作者和外婆在佐賀生活的點點滴滴。因無力撫養,母親只好將年僅八歲的昭廣寄養在佐賀鄉下的外婆家。在艱苦的日子裏,樂觀的外婆總有神奇的法子,讓生活充滿温暖、力量和希望,讓家裏永遠充滿笑聲!

外婆是個清潔工,她的生活很貧窮。她每餐吃的菜都是從門前的河裏撿來的,她穿的衣服也是別人不要的,她家裏的東西幾乎都是別人扔掉的。昭廣來到她家以後,更加加重了她的生活負擔。

因為貧窮,外婆生出了無窮的智慧。她會在出門的時候,腰上綁根繩子,繩子上綁一塊吸鐵石。她一邊走路,一邊讓吸鐵石吸住地上的鐵塊和鐵屑,這樣她就能賺一點外快。她會拿一根木棒架在門前的河面上,攔截上游漂下來的樹枝、蔬菜,還有一些受損的水果和衣物等,外婆把這些都利用起來,來滿足自己的生活需要。雖然貧窮,外婆卻很開朗,她把這種貧窮生活過得有滋有味。她常説:“窮有兩種:窮得消沉和窮得開朗。我們家是窮得開朗。做有錢人很辛苦,要吃好東西,要去旅行,忙死了。而且,穿着好衣服走在路上,還要擔心摔一跤。光從這一點看,窮人習慣穿着髒衣服,淋了雨,坐在地上,摔跤也無所謂。啊,貧窮真好!”在這個貧窮、開朗的外婆的教導下,年幼的昭廣學會了自立、自信、自強。

感謝貧窮,外婆必須每天辛勤地勞動,勞動使她活得很充實、很樂觀,勞動使她的身體保持着健康,她一直活到了九十一歲。感謝貧窮,貧窮讓外婆無暇照顧八歲的昭廣,昭廣便學會了自己煮飯,真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啊!感謝貧窮,貧窮讓外婆鼓勵昭廣進行不要錢的體育鍛煉——跑步,昭廣最終在長跑比賽中取得了冠軍。

貧窮的生活真好!感謝貧窮!

佐賀的超級阿嬤小説讀後感 篇3

人們常説,樂觀高於一切,只要你擁有樂觀的心態,用微笑面對生活的`點點滴滴,就能讓每天都變得多姿多彩,充滿歡聲笑語。

這本書,講述了昭廣的母親太貧窮,所以被寄養在阿嬤家。雖然生活極度艱難,但每當昭廣遇到困難時,阿嬤都會用樂觀的心態讓每個角落都充滿歡樂,讓每一天都有新的精彩。

阿嬤語重心長地對昭廣説:“想吃的東西,就是高級品。”以此來安慰昭廣,用樂觀讓自己從貧窮的“懸崖”上英勇地爬了出來,讓自己變得開始“富有”起來,讓家變得更加“輝煌”。

“成績單上只要不是0就好,1分2分,加在一起就有5分啦!人生就是有總和力!”阿嬤説得真是太棒了!

這讓我想起了那天:參加接力賽,結果不小心掉棒了!張老師暴跳如雷,一氣之下,罰我寫500字的作文。放學後,我飛奔回家,可越想越氣,眼淚這個可惡的傢伙,在我眼眶裏撲騰撲騰地直跳。結果,我忍不住淚水的“攻擊”,眼淚就“直流三千尺”了。“啊!”爸爸見狀,便問:“怎麼了?”我便把今天發生的一切傾訴了。爸爸苦口婆心地對我説:“被懲罰作文固然不好,但你換個角度想想,寫作文不就是在鍛鍊你的寫作能力嗎?”聽了爸爸的一番提示後,我擦乾眼淚,心中的陰霾似乎也被掃空了,趕緊去書房寫作文了。

從今以後,我懂得了,遇到困難,應該換一個角度思考,樂觀面對。每當我戰勝困難時,我會哈哈大笑,因為我會像爸爸和阿嬤一樣,戰勝困難,戰勝自己!

佐賀的超級阿嬤小説讀後感 篇4

這個寒假裏,我讀了《佐賀的超級阿嬤》這本書,我被這本書深深地吸引了。

這本書吸引我的原因有兩點:第一,我十分幸運地得到了這本書,它是班主任王老師贈送給我的書,我如獲至寶、愛不釋手,看了一遍又一遍。第二,書中的故事實在是太精彩、感人了,超級阿嬤彷彿有魔力似的,讓貧窮的生活充滿創意和樂趣,讓原本傷心失落的昭廣有了一段美好的童年回憶,下面就跟着我一起走進這本書吧。

1945年8月6日,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在日本廣島爆炸,炸燬了作者昭廣居住的廣島市區,也帶走了他爸爸年輕的生命。因母親無力撫養,年僅8歲的昭廣被送到了更艱苦的農村佐賀,與年邁的外婆相依為命。沒有菜,外婆用木棒攔截河上游流下來的菜;沒有柴火,外婆用木棒攔截河上漂下來的枯枝。外婆就連走路也綁着磁鐵,吸一些廢鐵釘,賣錢維持生活。在外婆眼中,只有可以撿來的東西,沒有應該扔掉的東西。在極端艱苦的日子中,樂觀的外婆總能想出神奇的辦法,讓生活充滿温暖、力量和希望,讓家裏永遠充滿笑聲……外婆是當之無愧的超級阿嬤。

讀完這本書,我感慨萬分:幸福是什麼呢?外婆和昭廣在艱苦的環境下,生活卻有滋有味,如今我們的生活是想要什麼就有什麼,卻感覺不到幸福,這正好印證了外婆的那句話“經濟上的富裕和貧窮並不是幸福與否的關鍵,精神上的富有才是真正的幸福。”這本書還教會了我當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我要像超級阿嬤那樣,在困難面前不服輸,勇敢地面對困難,努力地去克服困難,樂觀地迎接生活中的每一個挑戰!

佐賀的超級阿嬤小説讀後感 篇5

寒假期間,媽媽上網給我買了一本《佐賀的超級阿嬤》,剛看前,我以為佐賀是個人物的名字,阿嬤是一個神奇的動物或寶物。看完後才知道佐賀不是人名,而是地名,阿嬤既不是動物又不是寶物,而是人名,並且還是作者的外婆。

阿嬤是一個聰明的人,因為家裏很窮,她教作者用一根繩子拴住磁鐵,拖着磁鐵在整個大街上走來走去,可以將一些廢鐵吸過來,這樣就可以賺到一筆小“財富”。

阿嬤是一個開朗的人,曾經説過這樣一句話:“成績單上只要不是零就好了。一分兩分的加在一起,就有五分啦!”這句話的意思是考得不好沒關係,分數加在一起就是滿分啦!

阿嬤是一個節儉的人,她曾經説:“只有可以撿起來的東西,沒有應該扔掉的東西。”我剛讀到這句話時,以為這是一個病句,後來才明白它並不是病句,因為每個東西都有它自己的用處,所以只有可以撿起來的東西,沒有可以扔掉的東西。

看完這本書後,想到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像阿嬤這樣開朗,這樣節儉,整個世界就會充滿歡聲笑語!

佐賀的超級阿嬤小説讀後感 篇6

暑假,渴望讀書的我幾乎把書架上的書都看光了,於是,我便向同學借了一本《佐賀的超級阿嬤》來看。可沒想到那本書讓我如痴如醉,甚至忘了吃,忘了睡。

島田洋七的這本《佐賀的超級阿嬤》寫的是他與他的外婆發生的故事。他的外婆雖然生活不寬俗,但她總是樂觀開朗、精神抖擻,作者在與外婆生活的日子裏,他懂得了幸福真正的含義,也讓我領略到了人生的真諦。

書中的阿嬤用他的吸鐵石賺錢,在他的“超級市場”裏省錢。雖然阿嬤已經老了,但她依然樂觀面對生活,自己靠自己生活。阿嬤説:只有可以撿來的東西,沒有可以扔掉的東西。在那條小河上,有一個菜市場,每天都會漂來一些東西。所以,阿嬤在她的超級市場裏,總能找到一些可以用或者可以吃的東西。讓我印象最深的片段是有一次,河上漂來一個爛蘋果堆,阿嬤把它們撈了上來,這一幕正好被作者看到了。

作者非常驚訝,阿嬤説:“你可以摸一摸底下。”作者把藏在最底下的蘋果拿了出來,這居然是一個好的蘋果!

我讀這本書時,我在想:我們有手機和電腦,就真的比作者和阿嬤快樂了嗎?其實未必。作者和阿嬤雖然過着收破銅爛鐵、吃剩菜的日子,卻仍然樂觀的叫小河“超級市場”,可見只要調整心態,貧窮的生活也可以過得十分歡樂。我對書中最感動的是:阿嬤每天都在太陽還沒有升起時起牀,身上每天綁着一塊重磁鐵吸東西賺錢。讀到這裏,我彷彿看見了阿嬤那身上深深的一道痕。最後,阿嬤用他辛苦賺來的錢給作者買了一件球衣。讀到這時,我淚如雨下,一想到阿嬤臉上的皺紋,我便更感動了。

看了這本書,我領略到了人生的真諦,還讓我收穫了許多知識。書中的阿嬤有許多有意義的錄語,我最喜歡的是:“即使有兩三個人討厭你,轉過身來還有一億人。”如果你也想收穫知識的話,那就去看看吧!

佐賀的超級阿嬤小説讀後感 篇7

我們生活在一個物質極大豐富的時代,可是卻有許多人對生活多多少少有些許的抱怨,覺得生活的不幸福。《佐賀的超級阿嬤》這本書則通過主人公昭廣和他的阿嬤的生活經歷告訴我們:怎樣才能生活的幸福。

昭廣和阿嬤生活在物資匱乏的時代,為了生活,阿嬤一天要打好幾份工,回來時身上總綁着一條繩子,繩子上綁着一塊大磁鐵,上面吸着許多的小鐵塊。昭廣很疑惑,阿嬤像是看懂了他,説道:“只有可以撿來的東西,沒有可以扔掉的東西。”這是我一直難以忘卻的話,是啊,無論貧與富,珍惜已有的東西,這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呢?

人們對待窮有兩種態度:窮的消極和窮的開心。昭廣和阿嬤很貧困,衣服是打了層層補丁的,房屋是簡陋的,就連吃飯時的菜也只能是最便宜的碎豆腐和撿來的菜葉,但他們卻活的十分的開心。阿嬤總説一句話:“冬天我們應該感謝夏天,夏天我們應該感謝冬天。”是啊,無論貧與富,學會感謝,這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呢?

美國知名教授霍華德金森1988年博士畢業時寫了一篇畢業論文《人的幸福感取決於什麼》,在調查研究之後,他得出的結論是:世界上有兩種人最幸福,一種是淡泊寧靜的平凡人;一種師成名就的傑出者。時隔20年,2009年,霍華德金森又對之前接受調查的人進行了回訪,兩週後,霍華德金森以《幸福的密碼》為題在《華盛頓郵報》上發表了一篇論文。在論文中,霍華德金森詳細敍述了這兩次問卷調查的過程與結果。論文結尾,他總結説:所有靠物質支撐的幸福感,都不能持久,都會隨着物質的離去而離去。只有心靈的淡定寧靜,繼而產生的身心愉悦,才是幸福的真正源泉。這一結論,和昭通、阿嬤的珍惜已有、樂觀感恩的生活態度有異曲同工之效。

所以,我們在生活中可以有迷茫,但是不要抱怨,不要被物質的生活遮住了眼睛,而忘了我們的初心。要記住,幸福取決於心態。我們努力的目標並不是要改變這個世界,而是不讓這個物質的世界改變我們。

佐賀的超級阿嬤小説讀後感 篇8

今天,我看了《佐賀的超級阿嬤》,發現這位阿嬤真是可以用“超級”來形容了,因為她充滿了生活智慧,是位樂觀、開朗、細膩體貼的老婆婆,那麼我們就來近距離了解一下這位超級阿嬤吧!

首先,阿嬤是一個充滿生活智慧的人。要知道,阿嬤生活的那個年代,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的時代,可以説萬事都是舉步維艱的,那麼,阿嬤到底是怎樣賺錢維持生計的呢?她在腰間綁上一根繩子,在繩子的另一端綁上一塊大磁鐵,這樣走路時就會吸上很多的鐵釘和鐵皮,再把這些廢鐵送到廢品站,就可以賺錢了!那她又是怎樣省錢的呢?阿嬤的小屋後面是條河,河上游有一個菜市場,每天都會有無數的水果、蔬菜漂流下來,當然也會有一些樹枝呀、爛木頭呀等等其餘的垃圾順流而下,而阿嬤則橫了一根樹枝在河中央,凡是有什麼東西漂下來,都會被木棒攔下來,攔截到的水果、蔬菜,就可以拿來吃,如果有木頭漂下來,就曬乾當柴燒!阿嬤就這樣,用自己的智慧經營着這家“河上超市”,讓我們枯燥的生活不時被小小的驚喜點燃!

其次,阿嬤還很體貼。在知道自己的外孫因為自己年老而被同學們恥笑之後,她悄悄的退到幕後,再也沒有參加過學校裏的任何活動。還有,阿嬤在得知學校要開運動會後,就去催雞下蛋,希望在運動會這天,學校不提供午餐的情況下,外孫能夠吃到一頓像樣的午餐。

最後,阿嬤還很樂觀開朗。在得知外孫考試分數不怎麼好後,並沒有責罵他,反而在安慰外孫:“一分、兩分加起來就有五分了!人生,拼的就是總合力!”你們説這個阿嬤是不是很樂觀?

這就是可愛的阿嬤,你們説用“超級”來形容她是不是很貼切?

佐賀的超級阿嬤小説讀後感 篇9

快樂是生活的動力。在《佐賀的超級阿嬤》裏,讓我深有體會!

我很羨慕洋七,他有一位超級阿嬤。我看到了雖然生活貧苦,卻依然快樂的活着。她把生活過得多姿多彩,把兒女獨自撫養成人。她是一個智慧錦囊,要不然她怎麼會把屋邊的小河中放一根樹棍呢?把它建成一個“超級市場”呢!她還是位快樂精靈呢,不管在困難面前,還是貧窮面前,她從來都是微笑面對。漸漸地,阿嬤身上快樂的氣息,感染了所有人。

在我眼裏,阿嬤是個堅強又樂觀的人。阿嬤的生活很窮,但是她總能有神奇的法子,讓生活充滿温暖、力量和希望,讓家裏永遠充滿笑聲……洋七他很懷念阿嬤。在他的生活中,也受了阿嬤的影響。阿嬤留下的是那永不變的快樂,是那一句句充滿智慧的話語……

我合上這本書後,眼前浮現了阿嬤慈祥的笑容。突然間,我也好想有一位超級阿嬤啊。就算住在小茅屋,每天過得很豐富,那也是一種享受!就算只有阿嬤一人,但也是很温暖的。阿嬤,我愛你……快樂使你變得充滿朝氣;快樂的心態,讓你看起來越發年輕;快樂的微笑,讓你更加和藹可親……

快樂是生命的源泉,是生活的動力,阿嬤不就是最好的證明嗎?

佐賀的超級阿嬤小説讀後感 篇10

在兒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和他的媽媽一直在做一件事——陪兒子讀課外書書。這段時間,和兒子共同讀了一本書——《佐賀的超級阿嬤》,書中講述了一個日本小孩——昭廣在二次大戰後的貧困日子裏,被送到了住在鄉下的外婆家,並和這位樂觀的婆婆一起生活並學到了足以珍藏一生道理的故事。

阿嬤語出驚人,無懈可擊的超級道理讓人忍俊不禁。嘴巴里時常蹦出精悍的句子,幽默而富有哲理。她不是沒有傷心事,卻從不拿來自憐。她有顆悲天憫人的心,卻從不扮演施恩者的角色。無論什麼困難,她自有辦法應對,在平淡無奇中演繹着她過人的智慧和樂觀處世的態度。這一切無時不在潛移默化地影響昭廣。昭廣是令人羨慕的,擁有這樣一位阿嬤,從而擁有了一個燦爛的童年記憶和讓自己享用一生的精神財富。

任何大小的麻煩,都可以被阿嬤這個小老太太輕鬆地化解,一貫不在乎的口氣,從來沒有因為生命中途的某件事而中斷走下去的勇氣。在物慾橫流的當下,在物質生活提高的同時人們也丟失了克服貧窮和困難的快樂體驗,在追逐物質的同時迷失了方向,丟掉了幸福感。需求愈加顯得慾壑難填,快樂也似乎離我們越來越遠。而阿嬤給了我們這樣的生活啟示:其實人的一生,以及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一個笑的過程——笑着開始,笑着結束。

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説阿嬤並不陌生,她是從小陪伴我們的許許多多長輩的化身。其實每個人心裏都有一個阿嬤,長輩的智慧才是最寶貴的遺產,烙下印記便能使我們受用終生。對他們最好的報答也就是好好運用它,如果你能感受到他們的精神,就不會再抱怨生活,而會體驗幸福、傳遞快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nvovx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