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班主任兵法》的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

《班主任兵法》的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班主任兵法》的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歡迎大家分享。

《班主任兵法》的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

《班主任兵法》的讀後感1

本書是一位優秀班主任的教育手記,充滿了愛心,耐心和教育智慧。讀書後的第一感悟就是,首先,我們教師要有愛心在工作中。萬瑋老師就説,所有成功的教師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與學生關係良好,相互信任。

對學生的熱愛是推動教育給個的內在動力。幾十個動人心魄的故事,無不充滿智慧,無不充滿心與心的交流。讀完實踐篇,你能感覺到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去教育,你才能贏得學生的心。讀完理論篇,你能感覺到,教育中光有愛心還是不夠的,我們教師還要講究策略,自己還要有一定的知識。比如素養篇中説到:老師要德才兼備,老師要剛柔相濟,老師要善於激勵,老師還要善於識人和用人。

實際上老師的愛心+老師的素養=學生受益。

《班主任兵法》的讀後感2

前段時間拜讀了同事推薦給我的一本有關班主任工作的書籍,萬瑋撰寫的《班主任兵法》。此書分上下兩篇,上篇為理論篇,下篇為實踐篇。無論是理論篇還是實踐篇,萬老師均通過一個個平常在教學中經常發生的小案例來分析、佐證自己的觀點。讀完以後,感悟頗深。下面我就書中的一些觀點拿出來與大家共享。

1、所有成功的教師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與學生關係良好,相互信任。一個不能處理好師生關係的教師,其工作必然是失敗的。

2、教師試圖改變的,不是學生的身體,而是學生的心靈。所以,攻心乃是第一要務,不僅是手段,也是目的。

3、把工作做在事先,你就會很輕鬆。所以班主任老師要學會“預”, 首先,要“預”學生。特別是要預個別比較特殊的學生;其次,要“預”班級。對整個班集體,要做長遠規劃;再次,要“預”突發事件。

4、好的班主任應該是剛柔並濟的。

5、“人和”的班主任是有威信的。威信並非憑空產生,是要靠自己樹立起來的。許多班主任因為被崇拜,所以有威信。

6、讓反思成為教師的思維習慣。

7、做一個合格的交流家,要具備和學生、家長的較好交流能力。

《班主任兵法》的讀後感3

教育是一門藝術,一門永無止境的藝術,需要耐心、需要智慧、需要熱情。尤其是班主任工作,更需要一定的'謀略和智慧的探索。在學校舉行的“品味書香分享感悟”讀書報告會上,陳文躍老師為我們介紹了一本祕籍《班主任兵法》,似乎讓我們對於對於班主任工作有了一種全新的視角的認識,原來我們還可以這樣當班主任!在班主任和學生“貓”與“老鼠”的鬥爭中,是一種智與勇的比較,是心與心的交流,更是愛與愛的傳遞。

青年班主任文躍老師以他自己的切身體會,在三年的班主任生涯中,總結自己理念和實踐中的一些變化,在班主任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長,其實有一個案例“一石二鳥”還是頗有意思。他的班裏一位學生,平時非常自以為是,多次提醒毫無作用,總是瞧不起同桌,覺得自己進來的分數在全班排名都是前十五,所以對學習毫無在意。

第一次月考成績在班級裏面排名20名。結果他通過對於同桌的一種激勵,鼓勵了兩人共同的學習鬥志。這真的是一種巧妙的方法。在他的慢慢論述和講解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他對學生的愛和對班主任工作的耐心和真誠。

好的方法,應當是無形的。正所謂:大音希聲,大象無形。並不是刻意為之,即使刻意為之,也非常自然,不被人感覺到。我想,教育應該是無聲的,是無形的,而如何教育好學生,如何當好一名優秀的班主任是我們一直需要努力的方向,謝謝文躍老師的讀書交流,給了我們一些新的啟迪和智慧。

《班主任兵法》的讀後感4

《班主任兵法》是一本介紹班主任工作和學生管理的書。安瑋老師對教育的耐心和耐心是非常優秀的。除了作者生動的敍述和理性的分析之外,由於字裏行間的真誠與率真,小説的魅力也讓人感到更加親切。萬維先生通過真實的表達,表達了自己在教育工作中的喜怒哀樂、成功與失敗。詳細的描述尤其令人難忘。

《圍而不打》中,“女大王”李豔芳帶頭大鬧寢室,破壞公物,拒不認錯,情節惡劣,如何處置?萬老師設計從外圍突破,先幫助其他同學認識錯誤、承認錯誤,“女大王”眼睜睜捱到最後,不用再費脣舌便乖乖自動認錯,最後“淚流滿面”。

乃至讀到《自保第一》、《攻心為上》、《戰略戰術》、《預篇》、《形篇》、《勢篇》等文章時,篇中對教師提出的具體要求亦有很多淺顯易懂的道理,讓人讀後受益匪淺。

的確,對於剛參加工作、缺乏經驗的年輕教師來説,《班主任兵法》實在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既有實例示範,又有理論指導,一字一句均來自作者多年工作實踐的總結與反思。

對於我們這些工作多年、自認為也具備了一定經驗的老師來説,《班主任兵法》仍然是一位良師益友。在無數個生動的故事中照見自己的影子,重温了熟悉的教育場景,而萬老師高人一籌勝人一等的機智、巧妙的謀略令我們大開眼界、歎為觀止,有豁然開朗,撥雲見日之感。

有人説班主任工作最繁瑣,有人説班主任工作最有趣,有人説班主任最辛苦,有人説班主任最幸福。主動學習,不斷嘗試,懷揣希望,靜待花開。有時,也許只需一個轉身,你便會遇見幸福,遇見生命中最美好的景緻。

《班主任兵法》的讀後感5

前些日子,在網上無意中瀏覽到了《班主任兵法》這本書,便讀了起來。我讀過之後,覺得許多做法操作性強,具有十分重大的借鑑意義,使我很受啟發。《班主任兵法》是一本教育反思集,它記述了作者在擔任班主任期間與學生之間“鬥智鬥勇”的教育故事。收穫主要有兩點。

收穫一:我認識到教育是一種藝術,必須用心研究。作者把兵法運用於班主任管理實踐中,這本身就是一個創造。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育者,應該心裏時刻想着教育本身,眼睛看到教育之外。我們有時很難做到這一點,我們往往就事論事,就教育談論教育,結果拘泥於死板的理論和教條,無法施展手腳。如果能跳出教育的小圈子,眼睛關注一些教育之外的東西,自覺地把其他學科其他門類的思想或經驗借鑑過來,就能觸類旁通,開闊我們的教育視野,提高我們的教育水平。

收穫二:我認識到教育不是一種大面積的播種,而是個別的栽培。教育並不是像平原地區的玉米或水稻播種那樣,面對整齊劃一的田地,用機械化的方式撒種,秋後就可以收割。教育如同園藝師,面對一株株形態各異的花木,需要用心琢磨每一個個體的生命習性,進而區別不同對象來修枝剪葉、灌溉施肥,使之成為美的化身來裝點世界。書中的學生,脾氣秉性習慣好惡皆不相同,如果用一成不變的方法去教育他們,勢必捉襟見肘,難以奏效。而作者巧妙地運用了心理學、教育學的常識和自己的智慧,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展示了教育自身的豐富多彩的美麗。

我覺得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尤其是班主任工作中,有很多教育學生的方式方法是值得借鑑的。對於不同的學生,我們應該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不要機械的死搬教條,讓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綻開自己美麗的花朵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nlkxp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