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維羅妮卡決定去死》讀後感

《維羅妮卡決定去死》讀後感

《維羅妮卡決定去死》讀後感1

誰是瘋子?就因為有着和大多數人不一樣的想法、做了和大多數人不一樣事或是其他方面不同於大多數人,所以是瘋子?抑或僅僅是因為一個人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每個人都會有屬於自己的想法,但是當這些想法不同於別人或是説身處的這個世界中的普遍想法時,就會不由自主地猶豫和質疑,是我錯了嗎?我和別人不一樣,是異類嗎?所以就會帶上面具偽裝成和大多數人一樣,或許直到又出現了和自己曾經想法行為類似的人了,才會覺悟,原來自己並沒錯,為什麼當初就沒堅持,就這樣在世界的大流中迷失了自我。與眾不同需要勇氣,去承受世界大流中異樣的眼光和想法,它們會像刺一樣戳痛着每一根神經,讓你感覺呼吸的空氣都會不一樣,即使難,也還是有人能做到,他們能按照自己的心意生活,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懦弱的人,不敢嘗試,不突破自己,不衝出舒適圈,就只能眼巴巴看着別人,或許那些人當中,還會有自己願望中的樣子,既然是自己想要的,為什麼要把這份美好成為他人囊中之物,它屬於你的夢想,同樣,也能成為你的現實!人都畏難,總偏愛於安逸,外面的世界太難太亂,就算給自己編排了一個屬於自己的世界,但泡沫中有幻滅的一天,我的世界,總少不了形形色色的人的參與,他們來了又走,編織的是屬於我的喜怒哀樂,但所有的一切,我才是主角!我,聽到了嗎?

《維羅妮卡決定去死》讀後感

《維羅妮卡決定去死》讀後感2

為了相應輔導導員月書評徵集活動,今天我來向輔導員,包括大家推薦一本我愛看的其中一本書《維羅妮卡決定去死》。

近年來,有一位繼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之後擁有讀者最多的`拉丁美洲作家,他就是巴西作家保羅·科埃略。科埃略一九四七年生於里約熱內盧市一箇中產階級家庭,少年時代便立志要成為一個職業作家。他先後當過編劇、導演、記者和歌詞作者,曾沉迷於研究鍊金術、魔法、吸血鬼等神祕事物,還周遊世界,與一些祕密團體和東方宗教社會有過接觸。一九八六年,他探訪了古西班牙的朝聖之路,於次年創作出版了《朝聖》,這是一部富有濃厚的宗教色彩的作品,獲得了極大成功。此後,他陸續出版的主要作品有《煉金術士》、《籠頭》、《主神的使女們》、《我坐在彼德拉河畔哭泣》、《第五座山》、《光明鬥士手冊》和《維羅妮卡決定去死》等,每部作品一經問世都風靡一時,成為巴西文壇的一種奇異現象。

《維羅妮卡決定去死》是作家一九九七年出版的一部作品。故事發生在脱離前南斯拉夫而獨立的斯洛文尼亞共和國的一所精神病醫院。作為貼近現實反映現實的一部文學作品,本書所表現的社會問題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突出的一個方面,是對現實生活的讚頌,它啟示人們摒棄偏見,珍愛生命,掌握命運,把生活中的每一天當做奇蹟來對待。

主人公維羅妮卡因自殺未遂而被送進精神病院後,成了該院負責人伊戈爾醫生研究治療維特里奧洛中毒的試驗品。伊戈爾醫生瞞着所有的人,讓護士每天給維羅妮卡注射一種名為費諾塔爾的藥物,造成一種心臟病發作的假象,使維羅妮卡深信自己註定很快就要死去。在“來日無多”的意識支配下,維羅妮卡摒棄了過去一直束縛着她的偏見,直率地要把自己的愛獻給願意聽她彈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埃杜阿爾德。

在維羅妮卡得知自己只能活“二十四個小時”後,她要求醫生給她服一種藥,使她能醒着,她要利用好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分鐘。以前,當她想到生命還十分漫長的時候,總是把許多事情推遲到將來去做。現在,她要活個痛快,活個充實,她想投入到一個男人的懷抱,投入城市的懷抱,投入生活的懷抱,最後再投入到死亡的懷抱。

維羅妮卡必將死去的消息使許多住院患者受到觸動,不少人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患壓抑症的澤德卡獲准出院,她要去尋求一種冒險生活。患恐懼症的律師馬莉留下一封信走了,她要去戰後的薩拉熱窩救助那裏的兒童。維羅妮卡和埃杜阿爾德一道逃出了醫院,二十四小時之後,維羅妮卡仍在很好地活着。而這一點正是全書的關鍵所在,因為維羅妮卡並非會無可挽回地死去,而是伊戈爾醫生瞞着所有的人把她視為豚鼠進行醫學試驗,醫生的試驗成功了,維羅妮卡自然倖免一死。

本書給人一種努力進取、只爭朝夕的精神力量,給人一種振聾發聵的提示:在不知內情的維羅妮卡看來,她每多活一天都是一個奇蹟,而我們健康人的生命也是脆弱的,每一秒鐘也都有發生各種意外的可能性,因此,我們也應該將每一天當做一個奇蹟來對待。

《維羅妮卡決定去死》讀後感3

“去愛吧,像維羅尼卡那樣,現在,立刻,馬上,不要再寄望於明天和下一個明天。人總是用一生來妄想明天的種種可能,直到死前的那一刻,還在想着下輩子。回憶起過去的歲月都是那麼清晰。當自己身處於每件事情做出判斷時都是覺得非這樣不可的,然而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那時你以為自己會有種種的結局,可是等待往往在不經意間就變成了生活的全部。 ”

——維羅妮卡決定去死

首先吸引我去讀這本書是因為它講述了一個瘋人院的故事,作者探討了什麼是真正意義上的“瘋子”,再從“瘋子”談到一個人應該如何去生活,才能去避免患上一種叫“維特里奧洛”的病,但是目前我並沒完全懂得這是種什麼病,大概是説一種過着隨波逐流的生活,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對生活缺乏激情,靈魂盲目又孤獨,擁有着頹廢的人生觀、壓抑的心理模式,能夠讓人產生自殺傾向、精神分裂、壓抑症之類的東西。

有這麼個姑娘,年輕,漂亮,健康,不缺錢,不缺男人。那麼問題來了她為什麼要去死?第一,她已經到了生命的最好的日子,最美好的年華,從這刻起,她只能眼睜睜看着自己的日子慢慢衰敗下去,直至死亡;其二,她能看到世界有好多不公平和殘酷,看透世界運行很荒謬,而自己只能屈服於世界做螞蟻一般的存在,沒有存在的價值。只是她與其他人不同,一般人都會有生存的渴望,只要有一絲機會,都會抓住不放, 所以這樣説,她也算是一個“瘋子”。

王爾德説,人的悲劇有兩種,一種是求之不得,一種是求而得之。後一種更可悲。維羅妮卡是可悲的,在經歷過死亡的恐懼之後她發現了內心一百個維羅妮卡,她不想死了,她要活下去,與此同時這種願望激勵了瘋人院裏的其他瘋子們,她們有的選擇了面對這個世界,面對自己內心最想逃避的恐懼。的確,只有經歷了不幸,我們才能更愛平凡。

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那個精神病醫生,借用書中的一句話來説“其實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具備精神病患者的特徵。因為幾乎所有的患者都極力隱瞞自己的症狀,害怕別人把他們看成是瘋子。成不成為精神病患者的區別好像並不在於是否真的患精神病,而在於是否承認自己是精神病患者或者被承認是精神病患者。但問題是,當一個人真的承認自己是精神病患者,結果同樣悲慘。”在我的印象裏他就是個瘋子,雖然是為了拯救但同時也是一種欺騙,他將人生看得過於透徹同時自己也深陷其中。

最近微博上有一個朋友私信我説因為壓力過大等等原因長期服用藥物來克服失眠,當代社會有許許多多的大學生年紀輕輕便放棄了自己的生命,最後我想對大家説既來之則安之,至少讀了這本書後我真的會開始熱愛生活,珍惜自己的生命,這也是給我們希望的一本書。如果你也活得不耐煩了,如果你又不想死的話,或許你可以從這本書裏,去找讓生活起死回生的理由。只是別讓更多的人死於厭倦。

標籤: 維羅妮 讀後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n4mey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