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暢談國學 ---讀《北大國學課》有感

暢談國學 ---讀《北大國學課》有感

閲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暢談國學 ---讀《北大國學課》有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暢談國學 ---讀《北大國學課》有感

《北大國學課》,在細細品讀之後,我越來越能“品”到國學的奧妙。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而國學本身所涵蓋的內容複雜而又多樣,在其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不僅產生了眾多本土學派,也不斷有外來文化的傳入,這些不同的學派和文化,在矛盾衝突中相互吸收和融合,其中有的豐富了、發展了、壯大了;有的則被吸收了、改造了、消失了。

《北大國學課》全書劃分成10個章節,分別是“史”、“儒”、“禪”、“道”、“法”、“兵”、“醫”、“易”、“禮”、“食”,以下本人就“儒”、“道”兩個方面簡單談談讀後感。

大約從東晉開始至隋唐時期,中國文化逐漸確立了以儒家為主體,儒釋道三家既各自獨標旗幟、同時又合力互補以應用於社會的基本格局。一直認為儒、道兩家持截然不同的主張,然而通過讀《北大國學課》以及一些其他的史料書籍,我發現兩家的`觀點中依然有着共同之處,特別是對人的修養的倡導上起着殊途同歸的效果。道家思想的核心是“無為”,主張順自然、因物性;儒家思想的核心是“有為”,強調禮,教、規範人性,表面看來好像是相互對立的,甚至是不可調和的,但實則不然。

道家的自然無為思想包括崇尚天道的自然無為和提倡人道的自然無為,即人與自然界的關係方面:道家強調人與天地萬物之間和諧、一體的關係,認為人應當順物之則,緣理而動,不要以人的主觀意願去胡亂行動,從而破壞自然界的和諧和平衡;二是在社會人際關係方面,尤其是處於社會領導地位的統治者,要效法道的自然無為精神,儘量簡化各種制度、規範,使百姓保持純樸的民風。這種思想很久以來被一部分人認為是消極思想,其實是因為理解上的片面才導致了這樣的批判。

我們不難發現,當今人類社會幾乎發展到了一個“隨人意志”的地步,然而很多有識之士很快就發現,這種“隨人意志”地去改造自然界,不僅遭到了自然界日益嚴重的反抗和報復,使人類生存的環境急劇惡化,而且人類也越來越受到自己創造的“人工自然環境”的制約,成了它的奴隸。相反,像歷史上有名的“大禹治水”“都江堰水利工程”等等卻一直被看作“推自然之勢”取得成功的典範,由此可見,順應自然之勢的“無為”絕不是消極的,比之那種盲目、違揹物性事理的、不顧後果的、為人類私意為求的“有為”更具有更多合理性和積極意義。?????

而儒家文化中,把人格的確立和提升放在第一位,因而特別強調倫理觀念、道德規範的教育和養成。到宋代理學大家朱熹時,他強調:考察以往聖賢之所以教人,無非是讓人們探求明白做人的道理,進行自我修身,然後推己及人。並不只是教人們廣文博記,寫漂亮文章,以便去沽名釣譽,追求利祿。由此可見,儒家文化在教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時,強調從“修身”做起,後邊一系列的志向都是為了建立一個和諧穩固的社會環境,而絕非相互攀比、爾虞我詐。這跟道家倡導保持人的清淨自然本性,“見素抱樸、少私寡慾”殊途同歸。

當今世界上許多有識之士,都在為人類日益被迫地成為經濟動物、物質奴隸而憂心忡忡。經濟和物質的強大壓力,幾乎使現代人的自我喪失殆盡,人們限於嚴重失落和迷惘的痛苦之中,力求人性的“返璞歸真”,倡導“吾日三省吾身”是儒、道兩家極力呼籲的,防止人類有為活動的隨意干預、積極尊重自然法則的無為思想,是儒、道兩家一致認同的。

看完這本書我深深覺得“國學無涯”,同時我也覺得受益匪淺。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看到這本書,細細的品一品中國的國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lwvnm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