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讀《雪國》有感

讀《雪國》有感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雪國》有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雪國》有感1

前前後後來這三次了,你説,我走後,你要過正經日子了。

光與影的重疊,景與物的交替,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構成了川端康成的雪國,亦構成了每個人的雪國,那美得窒息的風與話喚醒了長久以來人世間最複雜的情感,亦是最質樸的需求。

在這世上,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尋找自己丟失的另一半,很多人中途放棄了,很多人幸運的找到了,究竟這是徒勞無功的追尋,還是冥冥中不捨棄的真摯。

島村乘着景外之物的人與光影來到了雪國,那匍匐在宿命下的心與悸動從葉子的温柔開始,駛向了那漫無邊際的荒蕪。

“聽過形形色色的人説,那些人心裏十分喜歡你而當面又不説,總使你依依不捨,流連忘返。即使分別後也還是這樣,對方有時想起你,給你寫信,大體都屬於這類人”

島村是個靠繼承遺產而無抱負無追求的頑固子弟,他用僅存的熱情去留心這個虛無的世界,從都市的糜筡到這荒蕪的雪國,一如他説,要喚回自然與自己的真摯感情最好是去爬山。他本想追尋生命的真實,真切的感受到生命的存在,卻終究看到一切不過都是徒勞,他以近乎悲涼的心境,去看這個世界,即使再美也不過是暮色下鏡影中虛晃的移動。他迷戀西方的舞蹈,卻從不觀看,一如他深信不疑的最美的永遠在心間不可獲得。一如對待駒子和葉子,因為太難得,不忍去觸碰或幻滅。

“因為我把你當朋友嘛,以朋友相待,不向你求歡”

駒子是島村外向的對立,她積極的面對生活,哪怕是僅存的一絲希望,她也要盡力去掙扎。我想島村對駒子的好感便是來自於此吧,雖然認為一切的虛無皆是徒勞,但是卻還是殷切的期盼有人可以帶來不一樣的。雖然不過是又一場徒勞罷了。島村説,駒子給人的感覺潔淨得出奇,甚至令人想到了她的腳趾彎都是乾淨的。

故事開始與結束皆是以葉子為線索,而駒子則在這一切的變故中順應了徒勞罷了。駒子努力讀書,寫十幾年的日記,勤奮練琴,為報答師傅而賣身做藝妓,愛上島村等皆是徒勞,她的抗爭實實在在,卻一如死去的蛾子們,一切都是無用的掙扎。

“她的眼睛同燈火重疊的那一刻,就想在夕陽的餘暉裏,飛舞的嬌豔而美麗的夜光蟲。”

若説駒子是肉體上到村的對立,那葉子便是島村靈性上的對立,葉子的美在於未表現的若隱若現,她不想駒子那般強烈,但卻篤定的相信並堅持着,一如她拜託站長照顧她的弟弟,認真並深切的愛着行男,最終在銀河傾斜而下的夜裏,歸結於熱烈如火的歸途。

雪國,以景為情,以情為景,宛如一幅絕跡,山水飄渺下,一切看似都在改變,一切卻又按部就班。我們終究的掙扎都是一場徒勞無功的忘返。

一切看似悲切,卻又不痛得深入骨髓,切膚得剛剛好。虛無的悽美……一如我在開頭所問,這場追尋的意義到底是在心底還是可以外化出來遇見駒子或是葉子。

讀《雪國》有感2

《雪國》這部書,是川端康成在1968年獲得諾貝爾學獎的倚仗之一。有人説,這本書是歷史上最唯美的獲獎作品。

作者這樣的寫作風格與他自身的經歷密不可分。在幼年時,父母均因結核病死亡,其後姐姐和祖父母又陸續病故,他被稱為“參加葬禮的名人”,他的一生四處旅行,性格感傷又孤獨,這也許是書中主角島村略頹廢的性格形成的原因。

雪國是一個很純淨的地方,終年積雪,看不到任何掩埋在雪下或別的地方的骯髒,即使這樣的白淨被誰踩了幾下,添了幾個腳印,也無關痛癢,左右不過一時的凌亂罷了,睡一晚的好覺,這些雜亂又會被落下的雪花重新掩埋,並且看不出任何一絲痕跡。

主人公島村是一位舞蹈研究者,全書也正是圍繞着他與藝伎駒子、少女葉子的感情展開,這兩個女孩兒是真真正正的社會最底層,苦苦掙扎着想要生存,一切卻只能如那些簌簌落下的'雪花一樣,消融在人們看不到的角落。

駒子早年被賣到風塵之地陪酒,後一位三絃琴師傅收留了她,令她脱離煙花之地,以賣藝為生。可後三絃琴師傅的兒子得了重病,她不得已再次淪落風塵,以賣身賺錢治病。儘管這樣,她面對生活依然是熱情的,學琴、記日記、收集煙,她幾乎做到了自己能做的極致,卻依然擺脱不了藝妓的束縛。

而葉子,她努力地學護理、認真地照顧一個病人,那個病人卻依舊去了。她愛她的弟弟,竭盡全力卻也未能找到經常與他見面的辦法。這樣一個美麗的少女,最後的下場卻是葬身火海,“她的小腿抽搐,蒼白的臉燃燒着……”這樣的描寫,讀便讓人痛得窒息。

而島村,他繼承了一筆豐厚的遺產,有妻室兒女,每天無所事事,偶爾通過照片和字資料研究評論西洋舞蹈。他可以為了當年和駒子的一場邂逅,就三次跑到雪國,把雪國當成了一個逃離現實的地方。家境富裕的他,卻對生活抱着這樣徹底的悲觀態度。

我極少讀這種訴説民間疾苦的書,讀略顯平淡,也沒有過多的驚天動地的故事情節,但川端康成的這一本書,讀看似沒有什麼波瀾起伏的情節,但又能夠給讀者的內心留下一層淡淡的憂傷,經久不散。

或許這就是他心中的雪國吧,白得無瑕、美得驚心動魄,卻又寒冷徹骨。雪下埋藏的到底是什麼?我們不得而知。

讀《雪國》有感3

不知不覺間,便將雪國看完了。但卻莫名感覺心哀。這種心哀,同《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有些相似,卻不如後者來的憤怒,故事的背景是在美麗的雪國。

駒子,一個喜歡寫日記的姑娘,為了幫助師傅的兒子——行男治病,淪為藝伎。然而此男人雖是眾人口中她的未婚夫,卻只有她知道,他們的關係並沒有發展到那一層。甚至,她這別人口中的未婚夫,在回鄉等死的時候,還帶回來一個女子——葉子,是那女子,終日照料行男。

一切都是徒勞的,都是毫無意義的。寫日記、練琴、照顧行男、愛上沒有未來的男人,都是徒勞的。但用駒子的話來説,她只是想要活的有尊嚴,有追求。對於行男,她盡一份責任,對於島村,她卑微到塵埃裏。一年只到雪國來一次的島村,和為了見一次島村等待一年的駒子,這天差地別的愛,真是令人唏噓!

島村根本不配得到駒子的等待!駒子好傻……男女對待感情,或者説,人與人對待感情的態度,差別真是太大了。在雪國邂逅新感情的島村,只偶爾想起尚在家中的孩子,從未記得自己的妻子;若是在去雪國的路上就已然對葉子動心,又如何做到對駒子曖昧不清;明明與駒子陷入感情,又為何依然偷偷惦記葉子……

故事的結局也令人心痛,葉子在火災中死亡,駒子在火災中發瘋,島村的日子卻仍在繼續。每個人都會有細膩的各種各樣的感情,但如果不能對情感進行控制,真是害人害己。

也許到第二遍讀的時候,我才能欣賞到雪國的美吧!

讀《雪國》有感4

《雪國》故事在一片銀白的國家慢慢露出故事的一角,雪國被瑩白色的雪花鋪滿,將一切醜陋偽善掩蓋在塵埃之中。島村在這裏邂逅了美麗依人藝伎駒子,兩人一見如故,在雪國的日子裏島村有了駒子的陪伴也不顯無聊。從傳言得知駒子有未婚夫並重病在病由一不叫葉子的少女照料,而駒子為了籌集醫藥費而做了藝妓。可當島村詢問時,駒子卻矢口否認。沒過多久,駒子的未婚夫即將離開人世,照料駒子未婚夫的葉子請駒子前去探望,可無論葉子怎麼請求,駒子仍是不去,和島村緩步離開。駒子未婚夫死後,葉子便在大火中自殺身亡。而島村也只能站在旁觀者的角度,惋惜葉子年輕逝去的生命。

像是一不沒有結尾的故事,,最後的雪國火花沖天,將蒼白的雪染上了火紅般的顏色,埋沒在雪地裏的是逐漸失去色彩的生命,在茫茫的雪野湮沒,融進那片純白,最終塵埃落定。

川端康成用他含滿悲傷的筆墨在紙上寫下華麗的篇章,彷彿只要墨汁一點便會在紙上留下豔麗的花。他的故事和他的一樣哀傷,幼年失去親人的痛苦令他的世界觀添上了淒涼的色彩。當他以《雪國》《千隻鶴》《古都》而獲得否無數人夢寐以求的諾貝爾獎後的第三年,他卻以含煤氣管自殺的行為結束了自己才華而憂鬱的人生

沒人能理解他這樣的行為,可從他的筆墨中彷彿聽見他悲愴的歎息聲,命運多桀造成了他的才華和精神。生並非死的對立面,死潛伏於生之中。川端康成的話,彷彿是在向世界述説他依舊存在,存在包含着死亡的生中,昇華了一切。

標籤: 雪國 有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j8ozv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