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經典讀後感範文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經典讀後感範文

從事教師這個職業已經十幾年了,追求的目標無外乎一個“好老師”,可是怎麼個好法,卻沒有定論。榮升為家長剛剛三年,記得誰説過“媽媽將是一個女人一輩子的職業”,所以我又有了一個職業追求——“好媽媽”。一年前,聽大姐給我介紹了這本書時,它的書名就吸引了我,我迫不及待地把它買回家細細品讀,從此愛不釋手、如獲至寶。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是教育專家尹建莉16年的教子手記。作者是教育學碩士,從教多年,熟悉學校教育,對家庭教育有精深的研究,並且自己培養了一個優秀的女兒。作者的女兒品學兼優,曾連跳兩級,07年16歲參加高考,取得超過當年清華錄取線22分的優異成績,被內地和香港兩所名校同時錄取;在個性品格方面,表現出超越年齡的成熟,自主自立,樂於助人,被評為北京市三好學生。

尹老師的這本書,是一本有勇氣、有思想、有智慧的書,既有獨到的教育觀念,又有可貴的教育智慧,更有無處不在的愛心。它改變了我許多的觀念和看法,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教育教學觀和家教觀,對我產生了深遠地影響。因此,我也曾多次在家長會上向家長推薦這本書。現就幾處感觸最深的地方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 關於課外閲讀:一根魔杖。

1、 魔杖的魔力:點石成金。

在我們以前的觀念中,好像孩子把課本讀好就行了,至於課外閲讀是可有可無的。甚至我接觸到的不少家長認為“孩子課本上的知識還沒學會呢,看什麼課外的閒書?”雖然我們知道,讀書很重要,能夠使人的知識更淵博、作文寫得更好、更有氣質,可是對課外閲讀的重要性卻也認識不深。

讀了此書後,我瞭解到:課外閲讀有一種魔力,它不顯山不顯水地賦予孩子不同的能量——凡從小有大量課外閲讀的孩子,他的智力狀態和學習能力就會更好;凡缺少閲讀的孩子,學習能力一般都表現出平淡;哪怕是寫作業速度,一般來説他們也比那些閲讀多的同學要慢得多。

作者在書中從心理學和教育學方面深刻分析了閲讀對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的影響,從而影響智力的發展。她確鑿可信的理論依據、真實詳盡的事實論證,讓我看得心服口服。

是啊,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説過:“缺乏閲讀能力,將會阻礙和抑制腦的極其細微的連接性纖維的可塑性,使它們不能順利地保證神經之間的`聯繫。誰不善閲讀,他就不善於思考。”書籍就是一根魔杖,會給孩子帶來學習上的一種魔力,能讓他的智慧晉級。愛讀書的孩子,就是被魔杖點中的孩子,他是多麼地幸運!

2、 誘惑閲讀:興趣引導。

作者尹老師説:“在教育中,想要孩子接受什麼,就去誘惑他;想要他排斥什麼,就去強迫他。”這句話説得很有道理!所以,閲讀也需要誘惑,尤其在電視和電腦這麼普及的今天。

很多家長都反映,孩子一到放假,在電視跟前一坐就是一天,趕都趕不走,什麼節目都看;或者在電腦跟前整天整天地打遊戲,連吃飯睡覺都不顧。他們根本就不看書,也看不進去書。

是呀,在電視節目異彩紛呈、電腦遊戲新奇有趣的今天,再想讓一些孩子坐在桌子邊文靜地去看書,是真的需要誘惑的。

除了從小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最重要的是激發孩子閲讀的興趣。

尹老師的做法就很好,她引導女兒從二年級開始讀長篇小説,就從引人入勝的金庸武俠小説開始的,她買來後,自己先看,每天看完還誇上兩句,有意無意地講一些有趣的情節,講到精彩的地方就停下來,説還沒讀到,然後鼓勵女兒自己讀,告訴她只要看懂大概意思就行,不會的字可以問媽媽,讓孩子毫無顧忌地讀書。像她這樣的誘惑閲讀,真的是不動聲色、有心而又自然!

在控制孩子少看電視上,我也深有感觸,我們大人忙了一天,回到家也總想休息娛樂一下,於是看電視也就成了消遣方式。可這時孩子也在看,不知不覺中他也迷上了看電視,成了“小電視迷”。最糟糕的是,家長整天在看電視,卻把孩子趕到書房,孩子能靜下心來看書嗎?

尹老師就建議大家:可以規定孩子看的電視節目,在他非常想看的時候,讓他心安理得地去看,但家裏平時要儘量少開電視,家長在看電視上做到節制,以身作則。從幼兒期培養孩子閲讀的習慣,也是防止患上電視癮的好辦法。

其實,從有女兒開始,我們家就很少看電視,尤其是1歲半以後,家裏的電視幾乎就不開,每天女兒只在電腦上看一兩次動畫片,晚上有時間我們就會和孩子玩一會兒、鬧一會兒、畫會兒畫、一起看會兒書、講講故事。以前,我也喜歡在電視前打發時間,現在發現:沒有電視的日子,讓我們的生活更充實、豐富。

3、 有用書與閒書:有趣為主。

在讀了這本書後,才發現很多人在閲讀上存在着一些誤區。如:什麼是有用的書,什麼是閒書?以前總認為,與學習知識相關的書是有用的書,而什麼武俠小説之類的都是閒書。

而尹老師提出來,作為常規閲讀材料作文選沒有什麼意義,中小學重點推薦讀長篇小説,以興趣為主。

這讓我想起自己中小學階段,就很喜歡讀長篇小説,尤其歷史類的章回體小説,它很吸引人,總想讓你一探究竟,揣摩最後的結局是什麼。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的閲讀經歷是那樣的興奮和好奇,真想一口氣讀完。

是啊!只有“有趣”,才能讓孩子實現閲讀活動;只有實現了閲讀活動,才能實現“有用”。

二、 關於愛:有心而無痕。

從書中可以看到,尹老師對女兒是何等用心,而她的教育手段又是何等自然無痕,這是多麼美妙的教育境界啊!

“可憐天下父母心”!世上哪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可是這種愛卻千差萬別,也正因為這種愛的不同,而造就了不同的孩子。我在書中“如何提高愛的質量”這一章,學到了許多東西。

比如:“引導孩子如何對待打針?”看了書後,我就按照尹老師的方法做,尤其是在前不久3歲的女兒患肺炎每天輸液,我就做到了以下幾點,沒想到效果很好:

1、平靜自若,不表現出焦慮。

我們很平靜地告訴女兒,生病就要來醫院看病,讓醫生看看,病很快就會好的。

2、對於為什麼這樣做,用孩子能懂的語言向他説明;對她所要承受的痛苦如實相告;激發孩子的勇氣。

當醫生看過病後,説讓拍肺部CT。於是,我就告訴女兒:“醫生説讓我們去拍個片子,給你的肺照個像,看看肺裏有問題嗎?”而且還告訴她肺的位置和作用,讓她吸氣呼氣感受肺的位置。女兒問:“拍片疼嗎?”我説:“和你在照相館裏照像差不多,不過它是用一個大圓筒給你的肺照像的,你只要躺在一個小牀上一動不動,就行了,倒是不疼,就是有些不舒服。不過,媽媽會陪着你的,你是個勇敢的孩子,媽媽會一直拉着你的手,只要你不動,很快就會拍好的!”結果,拍片時,她非常配合,真的一動不動,我們很快就拍好了。

後來,醫生看了片子,説是肺炎,要馬上輸液。以前女兒從未輸過液,於是我平靜地告訴她:“你病得有些重,醫生讓我們輸液,這樣會好得更快些。”她問:“輸液是什麼,疼嗎?”我説:“輸液就是把治病的藥直接輸送到你的身體裏,讓你很快戰勝病痛,這樣就不咳嗽、不發燒了。其實扎的時候會有一點點疼,像刺紮了一下,但輸的時候就不疼了。”她以前有過被刺扎的經歷,聽我這樣説,也就釋然了。

來到扎針的地方,我們發現那裏哭聲一片,有的孩子反抗特別激烈,紮了好幾次都沒紮上。這時,我問女兒:“哭能止痛嗎?”“不能!”於是我説:“那我們還不如不哭呢!”

到了扎針時,護士對女兒説:“不要動,一下就紮好了。”女兒懂事地點點頭,説:“我明白了,我不動!”她伸出手,放到那裏,真的不動。護士讚許地説:“真是一個懂事的孩子!”在扎的那一瞬間,我看到了女兒眼裏閃爍的淚光,但她卻沒哭出來。輸上液後,她高興地對我説:“媽媽,扎的時候有一點點疼,現在不疼了!”她很配合地輸液,所以在輸液的那四天,我們很快就紮上針、輸上了液,很快就輸完液回家了。

在這期間,孩子所表現出來的勇氣,讓人驚歎!就像是尹老師所説:“只要不嚇着他們,給出一個合適的心理預期,他們多半能夠接受一些似乎很困難的事情。”

三、 學習與玩耍:

其實,在教學上,我也一直提倡:“以學習之樂激起學生的興趣。”我還曾經改過一段話:“書山有路趣為徑,學海無涯樂作舟。”這點與尹老師不謀而合。

是啊,如果你把學習當做一件輕鬆的事,你就會享受學習的樂趣,而不是隻是追求學習成績。

她寫的“讓孩子識字不難”“開小賣部”“寫作文的最大技巧”等,不僅讓我在家教上有所收益,而且也在反思自己的教學:“怎樣才能讓自己的教學有趣而高效?如何加入遊戲?讓孩子在玩中學、學中玩?怎樣引導學生體會學習的樂趣呢?怎樣引領他們閲讀呢?”

其實,這本書還有很多地方,我都深有感觸。可是,內容太多,不能一一講完,這次就先説這三點吧!

在這本書裏,不但有先進的教育理念,還有許多的操作原則和方法,便於我們運用,所以書裏的文章值得我們反覆地讀,才能自然地融入到我們的家教實踐中。

這本書增加了好老師、好媽媽的內涵,同時也改變了我的看法,因此,我今後要做學生和女兒的引路人,既要做個好老師,又要做個好媽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k7p3x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