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論語心得》讀後感(精選9篇)

《論語心得》讀後感(精選9篇)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論語心得》讀後感(精選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論語心得》讀後感(精選9篇)

《論語心得》讀後感1

手中的《于丹的《論語》心得》勿勿看完了,合上書,再看看本上摘抄的合乎自己心境或對自己有啟發的句子,想想以前自己總覺得《論語》有點高深,或是有點枯燥。讀過這本書後,我也認為《論語》確如於丹老師所講,不是高不可及的,而是用一種簡單的道理,傳授給我們生活的態度和智慧。《論語》中的句子,經于丹老師講解,更加易懂而適用了。有些是點悟了思想中的困惑;有些激勵了自己求學的動力;有些則告訴我們要如何提高自身修養,保持良好的心態。這些真諦,就像書中説的那樣,就是告訴我們,怎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

關於學習,孔子説:古之學者為已,今之學者為人。于丹老師也告訴我們,真正尊崇學問的人,學習是為了人類的心靈的建樹,從書本上學,從社會上學,從小學了到老。由此我也想到了尹建莉老師教育書籍中寫到的,關於學習古詩應有的態度。她説讓孩子背誦古詩,不是讓她在人前炫耀,而是讓她能體會詩中的韻味,詩中的美好意境。這段時間,我和女兒正在一起學習背誦《小學生必背古詩八十首》,雖然我沒讓女兒在人前炫耀,可有時我也會看看自己背了多少首詩,我想我不該去究其量,而應該求其質。

書中更多講敍的是關於提高自身修養,生活的智慧,每一處於丹老師都有很精彩的見解。我想要再次的閲讀,去體會那其中的智慧。也因於丹老師的講敍,讓我也想去學習《論語》,學習其中的智慧,這些會讓增加我的學習動力,也會讓我的思想有新的認識。

《論語心得》讀後感2

于丹的《論語心得》一書,最早風靡一時的時候,我便想拜讀了。可書一買回來,趁着熱勁,讀了不到一半,便擱置了下來。

忽一日在電視上看到于丹,又想到了她的書。便又翻出書想靜靜的品讀一下。讀書的過程是一種心靈淨化的過程。論語向我們展示了中華五前年的傳統美德和個人修養的魅力所在。主要以教化人的品質道德為主,裏面還摻入了一些佛家的禪論。教人要"仁",即用寬廣的胸懷去接納世間萬物和事。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因果終須要得以見天日。一個人要行的端,坐的正,做一個正人君子,你也就不會被煩惱所困擾。另外孔子還崇尚修身養性,即把自己隱居起來,與世無爭,經常要反省自己的所做所為,是否坦蕩蕩,從這也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侷限性。把兇殘的狼圈起來,就能輕易的改變它的本性,變成善良的羊嗎?儒家思想裏存在的一些説教的東西過多,而且有些脱離現實,可能是時間上的差異,國情上區別所制,儒家思想精華的部分我們要繼承和發揚,但不能全盤接收,奉為“守則”,一律照章執行,是不可取的。我們推崇孔子的"仁",即真、善、美,做一個真正的人,對人對事要真,要有付出,用自己的善去打動別人,用自己的個性美贏得別人的尊敬,就像歌詞裏講的“只要人人都獻出一片愛,世間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我想説,只要人人都能自正吾身,世界將會是一片光明。

《論語心得》讀後感3

讀完于丹論語心得這本書,心靈有所觸動:它使我重新認識了孔子,讓我領略到了一種獨特的智慧,一種正確的心態,一種融入到當今社會中理性的道德。

《論語》是一本記錄着兩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學和生活的語錄。記得讀中學時,我在語文課上機械地背誦着“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其實並未真正讀懂。而今,于丹教授用自己獨到的視角,將這樣一本古老的書籍,用現代的眼光進行系統的解讀和闡釋,拉近了我們普通人和聖賢之間的距離。

在我的心目中,孔子是一位離我們很遙遠的古代聖賢。可是現在,于丹教授將一般人艱澀難懂的《論語》和現在這個繽紛的世界聯繫起來,通過心得的方式來解讀,用深入淺出的語言,結合現代實際生活娓娓道來,闡述其深刻內涵。其中,她的許多獨到見解,彷彿讓人欣賞到了一個個曲徑通幽的勝地,宛如久閉的心門打開了一扇窗,絲絲縷縷的陽光透進來,心裏明亮了許多;又如涓涓細流注入心田,沁人心脾而美不勝收。

于丹教授筆下的孔子沒有聖賢的架勢,樸素平和、平易近人,時時傳遞出一種樸素、温暖的生活態度。正如易中天所説:“孔子只有温度,沒有色彩”。《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説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于丹〈論語〉心得》分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等七大篇章,並運用講故事的形式告訴我們許多為人處事的哲理。

《論語心得》讀後感4

于丹教授説:“《論語》教給我們很多處世的辦法,做人的規矩,這些道理有時候很樸素。《論語》不是板着面孔的一部書,它教給我們的辦法有時候透着一些變通,它告訴我們一種做事的原則和把握原則的分寸。其實我們今天總在説什麼事情是該做的不該做的,什麼事情是好是壞,有很多時候一個事情的判定不簡單是好壞之分,只是你是什麼時間做這件事,或者把這件事做到什麼程度。其實有很多事情應該是有尺度的,孔夫子不是一個提倡一味喪失原則,一味要以一種仁愛之心去寬宥一切的人。”

現代社會人與人的關係可以説更近了,也可説更遠了,但無論如何,人際關係是每一個人必須面對的問題。孔老夫子説:過猶不及。在孔子看來,事情做得過頭了,和沒有做到位是一樣的效果,那麼,在現代生活裏,我們該如何把握為人處事的分寸?當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時,我們該保持什麼樣的心態?面對自己親近的人,我們又該掌握什麼樣的原則?在紛繁複雜的社會環境中,我們怎樣才能保持一個良好的人際關係?

她告訴我們:先修煉好自己,戒之在鬥,不要聽信他人對你的鼓動,要結交有平常心的朋友,結交到淡淡的平和的朋友,她就是你最好的朋友。為人處世是有哲學道理的,只要你能多動腦筋,多問幾個為什麼,遇到什麼事情,不要過早地下結論,要多聽,多看,多聞,把人家走過的路,間接地警示自己。那麼你的人生路就會走得很好,也會走得很順暢。如果一個人對自己要求更加嚴格一些,設身處地為他人着想,少苛刻別人,君子不抱怨別人,對自己每天都要檢點,那樣的人,才會做到慎言之.一個人尊從學問的人,才會讓自己成為有知識有教養,有能力,有抱負的人,才是最明智的人。

《論語心得》讀後感5

于丹教授《論語心得》用最樸素語言,講述了兩千五百年多年前孔夫子和人們説過的最簡單的道理。例如:同為花崗巖,台階不服氣地向佛像抗議:“你看我們本是兄弟,來自同一個山體,憑什麼人們都踩着我們去膜拜你啊?”

佛像淡淡地説:“因為你們只經過四刀就走上了今天的這個崗位,而我是經過千刀萬剮才得以成佛。”告訴我們內心的從容緩和是要經過千錘百煉的。

一個抑鬱症患者去看心理醫生,醫生建議去看看本城最著名的戲劇演員的演出,忘懷得失,那個患者滿面流淚地説,我就是那個戲劇演員。質疑我們在角色之外,還留有多大的空間,真正認識自己的內心呢?這樣的還有很多,等待我們凝神靜氣地閲讀,心領神會地頷首。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你自己都不想幹的事,你就不要強迫別人幹。人一輩子做到這一點就夠了。“恕”字是講你不要強人所難,不要給別人造成傷害。言外之意是假如他人給你造成了傷害,你也應該儘量寬容。

其實,《論語》告訴我們的,不僅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還應該儘自己的能力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所謂“予人玫瑰,手有餘香”,給予比獲取更能使我們心中充滿幸福感。關愛別人就是仁;瞭解別人就是智。

子曰:“已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你自己想有所樹立的,馬上就想到也要讓別人也有所樹立;你自己想實現理想馬上就會想到也要幫助別人實現理想。能夠從身邊小事做起,推己及人,這就是實踐仁義的方法。你寬容一點,其實給自己留下了一片海闊天空。社會競爭激烈,越是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更要調整好與他人的關係,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關愛別人,就是仁慈;瞭解別人,就是智慧。

《論語心得》讀後感6

于丹所談的“理想之道”,就是給我們一個淡定的起點,給我們一個儲備心靈快樂的資源。書中有一段對於理想與現實關係的分析,很是經典。神於天,聖於地。既有一片理想主義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協於現實世界很多的規則和障礙;又有腳踏實地的能力,能夠在這個大地上進行自己行為的拓展,也如論語中所講,一個人:“心中有眼中就有”,一天充足的陽光、一杯熱氣騰騰的茶,這些表面看來或許毫無價值的東西,就是我為自己設定的關於理想的那個淡定的起點。

人們常説,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選擇一個朋友就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于丹在講論語時,談及交友就有非常明確的標準,好朋友有三種,壞朋友也有三種: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偏闢、友善柔、友便妄,損矣。為人正直,坦蕩剛正,頂天立地的朋友,他的人格可以映校你的人格,他可以在你怯懦的時候給你勇氣;他可以在你猶豫不前的時候給你一種果斷,這是一種好朋友;寬容的朋友,當我們不小心犯了過錯或者對他人造成傷害的時候,有時候過分的苛責還有一種批評,都不如寬容的力量來得恆久。更容易讓我們從內心找到自己的弊病,找到自己的缺失。學識淵博的朋友,當你在這個社會上感到猶豫彷徨有所躊躇的時候,可以幫助自己做出選擇。偏闢、善柔、便妄三種壞朋友,我們在生活中可能會遇到需要理智判斷的時候,他卻先自盲目下定了結論,造成永遠無法挽回的後果。優柔寡斷的朋友往往會干擾了我們的思維,讓我們猶豫不決錯失良機。而那種不擇手段來謀取個人利益的小人,往往會讓你我付出慘痛的代價。交什麼樣的朋友,怎樣與朋友相處,考驗的是我們的眼光和智慧,《于丹論語心得》,不正是這樣一位正直、坦率、寬容的朋友嗎?

《論語心得》讀後感7

假期特意買了一本于丹的《論語心得》,空閒時間好好品讀了一翻,讀後愛不釋手。于丹用她理性的頭腦和獨到的思考,把《論語》加以分析,把其中的真諦和我們生活中的一點一滴聯繫起來,警示後人。大家知道,《論語》這部書,教給我們很多為人處世的方法,做人的規矩、道理。這些辦法通過於丹的白語化,用許多淺顯的故事,而變得懂俗易懂,看起來很樸素的語言,但在原則中透着一些變通,更簡單的説:它告訴我們的是為人處世的原則。

剛讀完前三部分就迫不及待的想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因為有太多的感受。在天地人之道中,于丹把孔子的聖人一面解讀的非常深刻、透徹。如孔子教育學生時,很少疾言厲色,他通常用和緩的因循誘導的的跟人商榷的口氣,這是孔子的教學太度。想到自己有時會對學生聲色俱厲,經常職責學生不該如何如何,真是羞愧難當。覺得自己不是一個真正的好老師。

真正的好老師應該會像孔子那樣,平和地跟學生商量着把這種天地人三才共榮共生的關係講透。這樣一種從容不迫的氣度,這樣一種歉抑的態度,其實正是中國人的人格理想。

我們説,孔夫子是聖人,聖人就是生活在他生活得這片土地上的,最有行動能力、最有人格魅力的人。孔夫子的温柔敦厚之美在的身上,凝聚着他內心傳導出來的一種飽和力量,這種力量就是後來孟子所説的浩然正氣。只有當天地之氣凝聚在一個人心中的時候,它才能夠如此強大。感謝于丹老師讓我這樣深刻的瞭解了孔子。讓我懂得如何當一名好老師。

論語對於我來説是一個循循善誘的教師,又是一個正直、坦率、寬容的友人,由它可以映射着我們的道德情操、品性修養的鏡子,讓我們在生活中找準自己的方向。我想無論是古賢聖人還是于丹所想表達的意義在於,以簡約的語言點出人生大道,讓後世的子孫一一去實踐,讓那種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現代的規則下融合成為一種有效的成分,讓我們每一個人真正建立起有效率、有價值的人生,這大概就是《于丹論語心得》所給予我的最大感受吧!

《論語心得》讀後感8

翻開于丹的《論語心得》,最先吸引我的是它的序,灰色《論語》——《論語心得》讀後感_冰寇女孩。讀完序就大致就瞭解了本書的大意:拉近聖賢與我們的距離,聆聽來自古代的真理。《論語》在我的心目中,一向是神聖的,讓人仰視的,而這本書一開始就塑造了一個“大眾灰色孔子”,那麼對於于丹來説,對於我來説,“灰色論語”究竟意味着什麼呢?

本書共從七個方面解析了論語,洋洋灑灑,引人入勝,絲毫不令讀者覺得枯燥乏味,亦無高高在上之感。書中並沒有妄下定義,而是通過一個個現實生活中的小故事,帶領讀者一起去慢慢品味《論語》的魅力。就如路邊的一個免費茶攤,人人都可坐在這兒,暫忘一切煩惱與憂愁,從歷史悠久的茶的醇厚中感知生命的美好。

我一直在好奇:為什麼古今中外的人都如此肯定、推行《論語》?它和其它教育類書籍有怎樣本質的`區別呢?于丹的《論語心得》給了我答案。

在書中,孔老夫子再不是一個抽象的、模糊不清的影像,而是一個真實、平易近人的老學者。你甚至可以和他坐在一起,輕聲探討“論語之道”。千百年來,有多少人曾拜讀過《論語》,而他們從同一本《論語》中,悟出了自己的心得。

《論語》為什麼會使這麼多人從中受益,難道它真的涵蓋了世上所有的真理嗎?當然不是。《論語》實不在教給人們太多的條條框框,而是令讀者在潛移默化之中,修養了身心,洗刷了內在,告訴讀者應以什麼樣的心態來看世界,就如同老師教予我們解題的方法而不是告知答案。這深深紮根在讀者心靈中的理性,遠比耳邊飄過的千百句真理來的深刻。

灰色論語,在親近;灰色論語,在進心。《論語》,這部孔子的“真理語錄”,在於丹的筆下,化作一句句現代語言,一個個貼近現實的小故事,深入淺出的詮釋了“論語之道”。而今,讓我們再次翻開于丹的《論語心得》,隨於丹一起走到遙遠的春秋末期去,走到中華五千年的文明中去,呼吸那時人們所呼吸的空氣,沐浴那時人們所沐浴的精神光芒。

《論語心得》讀後感9

于丹對《論語》的解讀能夠贏得民眾的掌聲的根本原因正是她沒有把重點聚焦在什麼王道政治、儒教等,她把論語的教導直接針對普通人的生活,比如她講解的心靈之道、處事之道都是幫助人的內心需要,這就是當今許多現代中國人的實際需要。人們從於丹的講解中,更多的去理解《論語》中的一些教導,以幫助自己求得心靈的平安,幫助自己為人處事、幫助自己教育孩子。尤其是在當今忙忙碌碌、競爭激烈以及精神相對空虛的情況下,人們更有對內心平安的追求,當然孔子不能給當代中國人完全的精神寄託,但《論語》中的一些內容的確能給人某種心靈安慰,也可以讓人從中學到一些處事之道。

于丹《論語心得》是道德與智慧的凝結,她是一個循循善誘的教師,又是一個正直、坦率、寬容的友人。她可以映射着我們道德情操、品性修養的鏡子,讓我們在生活中找準自己的方向。中國傳統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做一切事情的根基,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修身可理解為外在能力完善,並懂得變通,與時俱進。而內在心靈則完滿、富足,待自內心修為提升,自身能力提高才能更好地去為人處事。學習於丹《論語心得》,感覺最深的是能啟發我們的心智,觸動我們的心靈,教給我們很多為人處世的方法,做人的規矩、道理,讓人在不經意中增加了智慧的法碼,給予了力量的源泉,得到了快樂的幸福,真正品味出那份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細膩意境。

于丹的心得讓我體會到了什麼是智慧,什麼是和諧,什麼是無畏。在於丹對《論語》通俗化的解讀中,無論是“心靈之道”還是“處世之道”,無論是“君子之道”還是“朋友之道”,于丹都用一種大氣的胸懷,獨到的眼神,加以審視、領悟,並用輕鬆自然的口吻娓娓道來。——這就是于丹心得的力量,這就是于丹心得帶給人的美麗!

標籤: 讀後感 論語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j99vj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