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送東陽馬生序讀後感400字5篇

送東陽馬生序讀後感400字5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送東陽馬生序讀後感400字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送東陽馬生序讀後感400字5篇

送東陽馬生序讀後感400字5篇1

六百餘年前的明朝,一個家中貧寒,為了讀書求學奔走百里,卻執着勤奮的人憑藉自己的努力,被世人皆知,他,就是宋濂。

時光過去了600餘年,今天我們的生活、學習條件與600餘年前相比,發生了不可同日而語的變化。我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裏,老師和顏悦色地為我們傳道授業;我們不需要抄書、不需要長途跋涉,也沒有寒凍之苦。卻在考試、學習上遇到失敗、挫折的時候,總是尋找客觀理由,宋濂有句話我非常贊同“其業有不精者,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餘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

古代書生的信條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為了“金榜題名天下知”,為了前程,只有“兩耳不聞天下事,一心只讀聖賢書”了,寒窗苦讀十年,再去考取功名。雖然現在已不像古代,但古人的精神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現在,很多人都缺乏執着——對生活的執着。缺乏勤奮——對求學的勤奮。很多時候,我們茫然、厭倦、冷漠……初三已經來臨,感受着壓力,同時我們也要把壓力轉化為動力。找回心中那份執着與勤奮,為了自己,奮力一搏。

送東陽馬生序讀後感400字5篇2

《送東陽馬生序》寫了作者宋濂青少年時代求學的千種辛苦萬般困苦,並拿後來太學中的條件與之作比,以告誡勸勉“馬生”刻苦讀書;文章都讓人強烈地感到,我們必須珍惜優越的條件,好好學習,然而給予我最大震撼的東西並不是這一點——是宋濂的執着。

執着的力量就在於此!它足以使一切不可能成為可能,使奇蹟的產生成為必然!縱觀人類歷史的長河,從《資本論》到《相對論》,從《蒙娜麗莎》到《命運交響曲》,從雜交水稻到複製羊“多利”,哪一項震撼驚寰宇的發明,哪一項驚駭世俗的創造,哪一種功在千秋的貢獻背後不曾凝聚着偉人們執着的追求以及為其付出的辛勤與代價。誰能説他們的成功只是因為幸運之神的垂青,只是一種偶然——也許,由誰來創造奇蹟確實是一種偶然,但,創造奇蹟的人一定擁有着執着的性格,這絕對是必然!

現在,生活在我周圍的很多同學,包括我自己,就很缺乏執着——對知識,對友情,對生活的執着。很多時候,我們茫然、厭倦、冷漠……花般的歲月蒙上了一層灰色。但願,但願大家都能重整心情,尋回心中那份失落的執着!

送東陽馬生序讀後感400字5篇3

只是仰望大鵬的展翅翱翔,卻不見得它曾幾次從險崖掉落進深谷,折斷雙翼。我們總羨慕別人的.華麗,卻從未看過勝於常人的努力。

冰天雪地的銀白覆蓋滿茅草屋周圍,一個小孩子正坐在四處漏風的房子裏刻苦抄書。那是幾天前向別人借的,當日説好的期限已經快到了,所以即使硯台中的墨汁已經凍得像冰一樣堅固,即使雙手已沒了温度,不能屈伸,他也一刻不敢停歇。抄完之後顧不上外面惡劣的天氣,送還人家。這就是之後被人稱作明初詩文三大家之一的宋濂。

華麗的文采辭藻,被人仰望的地位,誰能想到如此一個人有過跑到百里外求學、足膚皸裂、四肢僵勁的辛酸?宋濂的家境貧寒窘迫,卻遏制住一顆愛知識、愛書的心。同舍學生神人般的衣飾,沒有勾起過他半絲自卑之心。

這大概就是專心吧!主一無適去做一件事,不求最夢想的結果,只求最努力的過後的結晶和痛並歡樂的過程。

雛鷹不是撒開翅膀就能飛翔,歷盡艱辛去堅持一顆渴望和熱愛的心方能搏擊長空啊!

大人物的成功背後,常常有一個小人物不懈奮鬥的故事

送東陽馬生序讀後感400字5篇4

時光過去了600餘年,今天我們的生活、學習條件與600餘年前相比,發生了不可同日而語的變化。我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裏,老師和顏悦色地為我們傳道授業;我們不需要抄書、不需要長途跋涉,也沒有寒凍之苦。卻在考試、學習上遇到失敗、挫折的時候,總是尋找客觀理由,宋濂有句話我非常贊同“其業有不精者,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餘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

古代書生的信條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為了“金榜題名天下知”,為了前程,只有“兩耳不聞天下事,一心只讀聖賢書”了,寒窗苦讀十年,再去考取功名。雖然現在已不像古代,但古人的精神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現在,很多人都缺乏執着——對生活的執着。缺乏勤奮——對求學的勤奮。很多時候,我們茫然、厭倦、冷漠……初三已經來臨,感受着壓力,同時我們也要把壓力轉化為動力。找回心中那份執着與勤奮,為了自己,奮力一搏。

送東陽馬生序讀後感400字5篇5

前天學了《送東陽馬生序》這篇文章後,我想了很多,作者餘濂是明初的散文家,他被譽為”開國文臣之首”,可誰想到這樣一個偉人背後卻有那麼多的心酸事,年輕的他為了求學,不惜在冬天雪地裏穿着破鞋去上門請教老師,為了能學到知識他面對老師的責罵卻是“禮愈至,色愈恭”,滿腹經論讓他覺的自己很富有,他不與別的富家子弟比吃穿,只想多學知識,這是怎樣的一種境界啊!

而後文所説的“太學生”不是與現在的我們一樣嗎?從小出生在父母的呵護中,像一朵温室之花,不用擔心

衣,食,住,行,照理來説我們比宋廉幸運的多了,我們更應該好好讀書,有遠大的抱負,但像宋濂一樣能幹出一番事業的人又有多少呢?大多數的學生整天只和別人比吃,穿,對於自己的成績卻不消一顧,每逢考試都只想多抄幾道題目,卻不肯自己好好用功,可悲呀!父母養育了我們這麼多年,含辛路苦,只希望兒女都能成龍成鳳,出人頭地,可是反而弄巧成拙,這能怪誰,只能怪我們自己,光口頭説説長大想要一份好的工作,能出人頭地,可是做的卻與説的相反,天上不會掉下黃金的,一切只能靠我們自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j27dk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