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告別三峽的讀後感

告別三峽的讀後感

【一】

告別三峽的讀後感

《告別三峽》是著名詩人呂世豪,在2003年7月1日寫的一篇遊記散文。最初發表在2003年7月26日的《呂梁日報》。後被收入《呂世豪文集 》 ( 第五卷)裏。據説:《告別三峽》這篇遊記散文,是作者浩如煙海的詩文中最為得意的佳作之一。作者以奔放的豪情,飛舞的文筆,生動的描寫了長江三峽,雄奇絕美的山水風光,神祕奇特的人文歷史和優美感人的故事傳説。整篇文章,大氣磅礴, 詩文互補, 語言優美,情趣盎然,讓人讀之愛不釋手,精神爽朗。

《告別三峽》這篇遊記散文,深深地凝聚着這位德高望重的大詩人,對三峽所有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依依不捨,無限留戀的真摯之情。也凝聚着大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之情。當他在新聞報道中看到、聽到,2003年6月一日零時,歷時十年之久的三峽工程,就要第一次開始下閘蓄水至135米的消息後,心潮激盪,感慨萬千。用詩的語言吟哦出了這樣的美句:“啊,別了三峽!説一聲告別,對於文化人來説,那嗓音,是何等的聲嘶力竭的沙啞;那心頭,是何等揪心裂肺的疼痛。” 於是,他撫胸自問到:“三峽,就這樣不聲不響地跟我們告別了嗎?三峽,就這樣順着一片浩浩蕩蕩永遠地遠去了嗎?”

詩人心思浩蕩,激情澎拜, 久久的站立在書房窗前, 遙望南天,那個令他多少次魂牽夢繞的三峽詩畫長廊。他的眼中呈現着這樣的一個個情景:昔日的險灘急流,懸崖峭壁,眾多的文物古蹟,數不清的摩崖壁畫,精美絕倫的詩文書法,將慢慢地,慢慢地被水淹沒,永久的消失在三峽水庫之中。思戀三峽的的各種心情,一股腦地湧上心頭。悲喜交加的詩人恨不得能生出一雙的翅膀,很快的飛到三峽,最後再看一眼曾經記憶中的三峽!可三峽離詩人太遠了,來不及了,一切都來不及了!

淚眼朦朧中,詩人似乎聽到了天邊這樣的聲音: 偉大的詩人啊!請不要太過傷感。上升的湖水 , 永遠也不會淹沒 , 三峽的詩畫長廊 。千古不朽的三峽詩情 , 早已融進了中華文明的血液 , 巴山楚水的山川 。 “高峽出平湖”的夢想 ,將會給偉大的中國 ,插上騰飛的翅膀 。 為人們守望了幾千年的巫山神女 , 已該退隱天上 , 去向天帝王母稟告 :人間已沒有了長江水患 。 青春的中國 , 將在世界的東方 ,迎接着盛世強國的繽紛曙光。

“ 老呂,茶都涼了,”詩人這才轉身看到他那賢惠的妻子已站在的桌前了。詩人平靜地坐在靠背椅上,神情凝重,一言不發。“ 我給你重沏杯茶去。你看這屋裏熱的,也不開窗户。” 妻子順便把窗户打開後,出去了。“ 哦!好清涼的風啊,真爽!” 一陣陣夏季清涼的風透窗而入,吹到了詩人的臉上、身上和心上。久熱煩躁的身心覺得清爽多了。

往事如煙似夢,轉眼歲月匆匆。 忘不了啊,那個令詩人記一輩子的三峽遊!兩年前, 一個春暖花開的旅遊假期裏。詩人是懷着無比高興的心情,踏上了去重慶遊三峽的千里旅程的。詩人説:“他是拂去了塵世間的疲憊與煩躁。是懷了一顆敬畏之心而遠走三峽的。一路航行,他是用數倍崇敬的心情去三峽的。尋覓歷史的腳印,去拜訪那些穿越千古的詩聖;去激活新的詩歌創作靈感。”

【二】

發源於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萬里長江,波濤滾滾,千迴百折,一路向東而來。它力劈三峽千山萬嶺,奪峽奔騰而去,驚濤拍岸,氣勢磅礴,在此處,形成了絕美的山水奇觀,雲蒸霞蔚,景象萬千。雄奇的夔門,秀麗的巫山,險峻的西陵都不能擋阻長江一往無前的步伐。一個個英雄的故事在此上演;一篇篇優美的詩文在此吟唱;一幅幅美麗的畫卷在此展開; 一段段輝煌的歷史在此書寫。三峽大壩,一個震驚世界的跨世紀工程,凝聚着中國人民改天換地的萬千激情;凝聚着中國人民無畏強大的戰鬥力;凝聚着中華民族告別落後,擺脱貧窮,從容走向繁榮富強的精神風采!三峽容光煥發,光彩照人,名揚天下,馳名四海。三峽的一切,不斷地在詩人的眼前湧現。

詩人清晰地記着 :“ 那年5月28日,我是從重慶碼頭解纜繳舟。” 輕啟嚮往的風帆,向夢中的三峽蕩去的。詩人虔誠地拿出了家鄉的汾酒和準備好的一大包下酒菜。在無桌的船艙間就地而坐,誠邀了幾個當地鄉人一起品酒賞景,暢懷對飲。詩人太高興了,時而迎風歌唱;時而舉杯邀明月;時而把酒向青山。 豪情滿懷地為朋友們吟詩: “人生多豪邁,美酒壯情懷。江火照漁眠,碧水送月來。” 詩人説:“那晚,大家都無拘無束,自由自在,高談闊論。談笑風生至月掛中天;豪飲美酒到醉卧舟楫。。。。。。”

“當船隻停在白帝城碼頭的時候,已是第二天的華燈初放的傍晚時分。” 神祕而美麗的白帝城,三面臨水,一方靠山,是歷史上有名的風水古城,歷史悠久。因三國時代,劉備託孤的故事和李白《早發白帝城》的詩篇而使得白帝城名揚天下,享譽四方。白帝城燈光點點,長江水波光粼粼。哦。好一派白帝古城美麗夜景啊!這正是詩人思慕多年的詩歌勝地啊!他要來長江上的白帝城,“沐浴李白等詩聖們留給後世文人們最亮麗的那一抹靈光。”不知等了多少年了,等白了頭髮,等傷了心情。而現在白帝城就活生生的巍然屹立在詩人的眼前,這怎能不讓他感到無比的激動呢?

他知道,山頂就是久負盛名的白帝城,他“走下船梯抬頭一望,萬家燈火將白帝城映照的一片輝煌,曲曲彎彎的盤山路一直蜿蜒到山頂。”多美啊,三峽西入口處的白帝城!他聽着江濤巨響,迎着掩映在樹叢的古剎廟宇。他早已“ 忘卻了身體的疲睏,也忘卻了左腳指頭的腫痛,為了貪婪地呼吸幾口唐詩風韻” 。他“奮力地向着山巔的白帝廟攀援而去。”

那是個多麼激動人心的三峽遊啊!當時一幕幕驚險刺激的景象略過詩人的心際:剛才還是晴空萬里,水面寬闊。可遊人們很快就感到,天空越來越窄,峽谷裏也越來越暗了下來。抬頭遠望,羣峯對峙,天成一線;睜眼近看,懸崖陡峭,直插雲霄;低頭俯視,波濤洶湧,吼聲如雷。滔天激流,拍打着船舷,卷帶着一切,奪船奔流。江水滾滾向東流,青山急急往西去。

詩人拿起筆,生動為我們描繪了一幅遊人們過三峽時各具神態,令人捧腹開懷大笑的場景。 “是讓人抱了船舷瞪了雙眼閉了呼吸去感受山勢的險峻和浪濤的湍急的。”

透過詩人生動的語言描寫。確實使我們感到:過三峽人們都會有有種天搖地動,倒海翻江的驚歎啊!詩人隨船而下,欣賞着號稱三峽最為雄壯的瞿唐峽的風光。一幅幅歷代文人騷客,雕刻藝術家留下的無數不同字體的,精美摩崖字刻,壁畫,細窄的拉縴道,江水衝不走的巖石繩溝痕,懸在空中的峭壁棧道,還有那知名的鳳凰飲泉、犀牛望月、倒吊和尚、孟良梯、石寶寨。。。。。。的三峽風光。

三峽以雄奇、秀美、險峻而名揚四海。千百年來,這裏的險關,險水,險峽,成就了多少英雄?也傷害了多少無辜?誰也不知道啊!詩人手扶船欄,口中不停地吟誦着:由孫元良將軍寫在峭壁上詩句“夔門天下雄,艦機輕輕過”;不斷地品味着清代詩人何明禮的詩,夔門通一線,怪石插橫流。 峯與天關接,舟中地窟行 。。。。。

浩蕩的江水,倒映着兩岸的青山秀峯,滾滾而來,撲入詩人的眼簾。 船帶着詩人不盡的興致,順水快速而下。巫峽,是三峽中最秀美的風光地段。此處,在“ 山連着山山擠着山山抱着山山套着山的羣峯疊翠中,”有着最險峻奇絕的巫峽十二峯。“巫峽十二峯密佈於三峽南北兩岸,擠窄了河道擠細了江流擠瘦了蒼天也擠炸了濤響和遊人的驚恐。許是驚恐的緣故,也才擠出了三峽奇絕的豔美和迷人的魅力。”

於是,詩人打坐船頭,“ 沐浴着習習江風,細細地揣摩那女神顧盼神情的形態”。與屹立千萬年的神女峯對峙多時,任狂傲不羈的長江浪濤打濕面頰與褲腳。他毫不顧及,與三峽神女進行着心靈的對話:“你在等誰呢 / 許多人在問 / 問了許多個春秋 / 你卻默不吭聲 // 有人曾勸你 / 與其等上千年 / 何如哭它個淚雨傾盆 // 你卻仍不吭聲/甚至也不眨一下眼睛 / 你仍在眺望着遠方 / 眺望着文人墨客的 / 千古追尋。”

江上清風,吹過三峽,吹進了詩人的心裏。詩人為三峽的大美而感歎:勝地出名人,名人出於勝地啊!三峽是美人昭君的故里;三峽是詩人屈原的家鄉。生動的歷史和絕美的自然往往聚於一地,給人嚮往,讓人愛戀!“昭君出塞的傳説”使三峽更加動人,更加壯美。三峽塑造了屈原高尚的品德,養育了屈原詩聖的人格。因而三峽成了人們心中永遠的聖地,永遠的佳境。

【三】

《告別三峽》的故事,沒有開頭,也不可能有結尾。屈原告別了三峽,帶着滿腹的才華和愛國的理想走了;昭君告別了三峽,帶着綿綿幽思走了;劉備等英雄豪傑,帶着一腔熱血離三峽而去了;百萬移民告別了三峽的險山惡水,告別了三峽的貧窮與落後,帶着對新生活的嚮往也走了。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人告別三峽走了;也真不知有多少人又來了。美麗的三峽,我也要與你告別而走了。不過,我還會回來,就在那不遠的將來。

告別了江上風清張飛廟;告別了夔州雄山第一門;告別了巍峨白帝城;告別了猿嘯飛舟夢;告別了神女雲雨情;告別了昭君幽思深深故鄉情;告別了雨意綿綿秭歸城;告別了西陵江地險灘千重浪;告別了窮山惡水悽風冷雨悲傷夜。。。。然而,《告別三峽》,一切的告別,只是某種形式上的告別,而決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告別。不然,你看:那柔柔的清風中,皎皎的月光下,萬家輝煌的燈火中,人們不是正上演着那“ 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新三峽的美麗故事?

詩人暢遊三峽兩年後,懷着對三峽的留戀與惆悵心情,用優美的文筆,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大壩蓄水前,美麗三峽的原始風光畫面。而“隨着三峽的消失,那份懷念也就凝成了一顆回憶的琥珀。”詩人對新三峽的美好未來是充滿自信的。“ 古人創造了舊三峽的輝煌,今人也一定能描繪出新三峽的明天!”

三峽名勝今何在? 一江碧水蕩情懷。 清風吹過回頭望,千里美景入眼來。四水環繞的白帝城頭,那繽紛的彩雲,不就是李白、杜甫、白居易、酈道元等騷客們,那依依留戀的詩魂和中華民族千古不散的瑰麗長夢?巫山秀峯,神女風情;豪華遊輪,劈波斬浪,青松翠竹,雲霧縹緲,還有那飛架在江上,座座雄偉美麗的大橋;盤桓在大江兩岸,條條似綵帶飄逸的公路;個個拔地而起的現代化城市、鄉鎮和村莊;縱橫交錯的高壓輸電線路;巍峨的鐵塔,閃爍的燈光;優美的歌聲,動情的舞蹈;清新的江風,幸福的人們。。。。。。不是在昭示着現代詩人們,吟詠出更多更美的詩篇?來歌唱我們這個偉大的時代;來歌唱我們更加美好的生活!

《告別三峽》這篇散文,發表幾年後,即2008年年底,三峽工程,全面竣工,水庫蓄水達175米。至此,萬里長江得到了全新的治理,實現了中國人民徹底治理長江的百年夢想。三峽大壩的建成,真正為長江沿岸和中國的發展帶來了強大的動力和永久的福祉!今天,我們重讀詩人呂世豪的這篇《告別三峽》遊記散文,不勝感慨萬千,充滿對美麗新三峽的無限嚮往和熱愛之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gwy8x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