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讀從閲讀走向悦讀有感

讀從閲讀走向悦讀有感

一本好書就猶如一股清泉,不僅清澈明淨,而且沁人心脾。讀完李桂榮校長《從閲讀走向悦讀》這本書以後,真的覺得這是一本值得我們一讀再讀的好書。每一條建議都有益於教師開闊眼界,提高水平,給人以啟迪,給人以借鑑。那些關於閲讀的真知灼見,值得我們一遍又一遍地閲讀、品味、反思。每一章談一個問題,或長或短,語言通俗易懂,深入淺出。

讀從閲讀走向悦讀有感

我一篇篇研讀着,一個個問題思考着,各方面的收穫太多了,三言兩語是講不清的。這倒頗像該書語言簡練而精髓不斷的特點。文中生動的實際事例,精闢的理論分析,完整的教育思想體系,如一汩汩清泉、一絲絲雨露滋潤着我的心田。如何提升學生的閲讀興趣與能力呢?書中五個方面的方法和途徑詳盡的告訴我們:激發閲讀興趣需要環境氛圍營造;培養閲讀興趣需要需要課堂情境創設;發展閲讀興趣需要活動拓展延伸;昇華閲讀興趣需要讀寫融合提升;拓展閲讀興趣需要探究主題閲讀。它是閲讀教學迷途中的一座"航標"!

當讀到《怎樣的獎勵最有效》這一篇文章時,我覺得獲益非淺。現在為了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許多家長不惜一切想盡辦法激勵孩子。"下次數學考試得90分,爸爸就給你買個自行車。""每天回家多做5道數學題,媽媽過些天給你買條漂亮的裙子。"……這些話幾乎是一些家長的口頭禪。在如今,"學習好,便一好百好",家長們為了刺激孩子好好學習,習慣於把物質獎勵作為條件,跟孩子談判。殊不知,卻是走錯了方向,越努力,效果越差。在有些中小學,也有老師為了鼓勵學生好好學習,會自掏腰包,給學生買獎品以此激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久而久之,教師會在經濟等方面出現問題。老師自掏腰包買獎品獎勵學生不是不可,但需要明白的是,適度是藥,過度是毒。給予學生過度的物質獎勵,必然掉入物質獎勵的泥淖,使學生產生"物質依賴症",使自己陷入經濟危機,適得其反。需要明白的是,獎勵不是交易——學生用努力學習的方式或良好的表現,換取老師的物質獎勵。也就是説,獎品可以是物質,但獎勵不應物質化。

物質獎勵儘管有積極的作用,能夠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但消極作用也是十分明顯的,會讓孩子對物質更加期待。孩子的需求是有層次感的,一個較低層次的需求得到滿足,便會追求更高層次的需求。一旦物質獎勵達不到學生的預期,不能滿足學生更高層次的需求,那麼他們便會失望,其學習動力和積極性便會受到影響。由此可見,單純的物質獎勵不可能達到理想的獎勵效果。與其説家長老師採用的是獎勵機制,不如説是單一的物質獎勵方式。獎品的刺激產生的是"泡沫效應",孩子的"表現良好"只是暫時的,是不穩定的。一旦家長老師按下獎勵的"暫停鍵",學生就會"原形畢露".因此,獎勵的方式要多樣化、形式要靈活化、獎品要豐富化。

一個人除了物質需求外,還有被尊重、被愛、被認可等精神需求。那麼獎勵的方式除了物質獎勵外,還有精神獎勵。精神獎勵比物質獎勵往往更重要更有效,因為精神需求是更高層次的需求。更為重要的是,獎勵也是教育的一種方式,而精神獎勵與教育的本質相吻合,是喚醒和點燃。只有那些能夠滿足孩子精神需要的獎勵,才會喚醒孩子沉睡的心,才會點燃孩子追求進步心中的火種,從而使孩子產生獲得感和成就感。

單純採用的某一種獎勵方式,是獎勵的.窄化;執意採用一成不變的獎勵方式,是獎勵的僵化。無論窄化還是僵化,都是走進了獎勵的誤區,弱化了獎勵的作用。正確的獎勵原則是物質獎勵與精神獎勵結合,精神獎勵為主,物質獎勵為輔,適時、適度、適合。獎勵孩子,家長老師不僅要盡"力"而為,更要盡"智"而為。所謂的盡"力"而為,就是自掏腰包獎勵孩子時,要量力而行,不要給自己製造經濟壓力,造成負擔,更不要將獎勵物質化,誤導孩子為獎勵而學習。所謂的盡"智"而為,就是家長老師要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不斷創新獎勵辦法,讓每一種獎勵形式或獎品有創意,給孩子新鮮感,成為點燃孩子的"火把".

獎勵也是一門藝術,是有講究的。無論採用哪種獎勵方式,最初可以持續地強化,達到一定效果後,則可以逐步地弱化,直至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教是為了不教。同理,獎勵是為了不獎勵。只有適時、適度、適合的獎勵,才能實現這一目的。

孩子的習慣是要養成的,孩子的興趣是要激發的。至於如何培養孩子的習慣並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則需要家長老師調動智慧的頭腦、尋找有效的方法。相信真愛孩子的家長,一定會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法。相信智慧的老師,一定能發現更多靈活多樣的激勵策略。

標籤: 悦讀 閲讀 有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ev7jk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