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關於故事新編讀後感1000字

關於故事新編讀後感1000字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故事新編讀後感1000字,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故事新編讀後感1000字

故事新編讀後感 篇1

這個夏天貌似也是特別的熱過往年,照長輩們的説法,當是“現在條件好了有空調了”之類的緣故,獨自在家也多少有點閒得無聊,於是乎拿來魯迅全集翻了幾頁,看了其中的一章《故事新編》,覺得還挺不錯。

首先讓我感受到的是故事新編的幽默(幽默似乎是魯迅先生的作品的共性)。我覺得故事新編中的幽默主要來自於古今結合,有語言上的結合,也有內容上的結合,想必這正是“新編”的魅力所在。如《補天》一節中,女媧聽着那些小人兒的官話,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如《奔月》中,后羿與嫦娥天天吃着烏鴉炸醬麪。《采薇》中的鐘表彷彿早已全用烙餅的個數來代替,“約摸有烙十張餅的時候”,“約有烙三百五十二張大餅的工夫”,“大約過了烙好一百零三四張大餅的工夫”,忍俊不禁。

看了一遍《故事新編》,發現不少篇幅中出現了死亡的描寫,分別是《補天》、《采薇》和《眉間尺》,佔了我看的六分之三(《起死》一篇為劇本模式,我沒看,《理水》一篇則未收入我所看的版本內)。而這三篇中,每一篇都有好人和壞人出現,《補天》中的女媧和愚昧無知的人類,《採集》中的伯夷叔齊與性惡的人們,《眉間尺》中的黑衣人、眉間尺與國王,都構成了對比。可能是魯迅用來諷刺他所在的時代的那些阻礙時代進步的人的吧。女媧拯救大地,到頭來卻是在被誤解的荒古的氣氛中默默死去了。眉間尺則是痛快地報了仇,但似乎新編的力度不甚大。《采薇》讀着感覺是最有深度的,“不食周粟”與“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早已是一對辯論的課題,當事人在左右為難之際,用最簡單也是最無助的死得到了兩全。如主角伯夷所説的,“近來的烙餅,一天一天地小下去了,看來確也像要出事。”最終也出了事。

《奔月》中讓人印象較深的一編,看到嫦娥奔月去了以後翻回前面看到嫦娥説的一句話:“你不能走得更遠一點的麼?”讓人不禁猜測嫦娥美人是否早的預謀。看到最後后羿對着月亮射`了三箭,終於發現,這畢竟還是一個戰士,他的肉體裏還湧着戰士的血液。但他老了,“若以老人自居,是思想的墮落。”“這一瞬間,使人彷彿想見他當年射日的雄姿。”廉頗老矣,這歷來是讓人感到惆悵的,一種對時間的恐懼感。奔月奔到最後終於也來了點起伏,寫此文時尚在1926年十二月,離魯迅逝世還有十年。

《出關》寫的很有意思,老子的人物很鮮明。跟《補天》中一樣的,也出現了兩類人言語不通的情況。《非攻》感覺基本上就是翻譯了一下,看着沒什麼意思 。

故事新編讀後感 篇2

《故事新編》是魯迅的小説集,其中大部分是根據老故事改編而成。

魯迅先生的作品寓意深刻,殺傷力強,歷來都是諷刺文學史上的經典,就像鋒利而且帶鈎刺的弓駑,直刺敵人的心臟。一直以來,魯迅先生都以大文豪的高大形象聳立在每一個年青學子的偶像位置,但是自從讀了這《故事新編》之後,我忽然有了一種很失望的感覺。

八篇小説全是對歷史或神話的改編,妙筆生花,再加上魯迅的冷幽默,讀起來一點也不吃力,放在牀頭,是一本很好的睡前讀物。

最喜歡的一篇小説是起死。莊子在路上游玩,見到一具白骨,便發善心,招來大司命(能復活死人的神),復活了那具白骨,是個精壯的漢子,赤身裸體。漢子説他拿着禮品去探親戚,路上遇見了強盜,被悶了一棍,便暈了,醒來後,卻發現自己的衣服不見了東西也不見蹤影。便向莊子討要東西,莊子問他是哪個時候的人,漢子説他去探親時紂王正要修建鹿台,莊子一聽,説,我幫不了你,離現在有好幾百年呢,況且兄台,你已經死了,不是睡着了。漢子認為莊子在騙他,死活不讓他走。莊子沒辦法,想把大司命招來,再把漢子變成白骨一具,大司命卻再也招不來了。後來走過來一名巡警,莊子趁機跑了,留下漢子和巡警在那裏糾纏。這篇小説是用話劇的形式講述的,我讀時一直在想誰能演那個赤身裸體的漢子。

《故事新編》是魯迅先生根據我國古代一些著名故事改寫而成的。有些文章,例如《鑄劍》,便是改自《干將莫邪》,只是將故事背景、少數情節略作改動。評心而論,改寫是成功的。改寫後的故事更加完美生動,也更吸引人了。但是,《奔月》卻是令人(或許只是我)大倒胃口。《奔月》會使讀者聯想到故事的本體——“嫦娥奔月”。在《奔月》中,魯迅變得有些“惡搞”,把射日大英雄塑造成整天怕老婆、只會打烏鴉的“窩囊廢”,把大美女嫦娥寫成嘮叨羅嗦、不善解人意、不理解丈夫,而且潑勁十足的婦人——這完全顛覆了后羿嫦娥英雄美女的良好形象,就連情節也由“嫦娥偷仙丹是為了永葆青春而守護在愛人身邊”杜撰成“嫦娥嫌后羿無能而迫不及待想要離開”——讀到這裏,我真有一些鄙棄這位享譽幾十年的大文學家了。嫦娥奔月的故事為何能流傳千古?只因它情節優美,寄託了古代勞動人民大膽而美好的願望。可魯迅先生的《奔月》卻完全背離了這個美好傳説的創作初衷。

這就是我對《故事新編》的膚淺認識。或許有人會對我大加鞭撻,指責我對大人物的不敬,但我“初生牛犢不怕虎”,我還是把心中的話説出來了,敬請前輩學人也以同樣的心態來討伐我。

故事新編讀後感 篇3

若不是老師推薦我們去看《故事新編》,我還真不知道以筆為刀槍與舊社會抗爭的魯迅一向行文嚴肅,竟然會有如此有趣的作品。

《奔月》的男主人公后羿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大英雄,他射日的史績至今被人傳誦,他和嫦娥的愛情故事也是人間最美麗的傳説,我們總相信英雄會被人永遠記住,后羿和嫦娥雖然是悲劇二人應該相互思念,至死不渝。然而在魯迅先生的《奔月》中,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英雄,不一樣的嫦娥奔月。我們看到,當九個太陽被射落後,英雄並沒有想象中的風光,他得到的是沒有人崇拜,沒有人關心。他的天生神力,它的精妙的箭法都沒了用武之地。此時的他早已不是什麼人人敬仰的天神,它只是一個擁有大莊園,擁有表面上的風光,而實際上為油鹽醬醋而煩惱的普通人。如果他的從前還有留給他什麼,那就是回憶,還有人們對於射日英雄的潛意識中的崇拜。但那崇拜是對天神的,不是對他的,人們早已忘記了天神的真正身份。我們的英雄不見了,因為我們不再需要這位英雄,那些他曾應以為傲的一切都沒有了用處,有些甚至成了他現在生活的阻礙。他的箭是他尋求食物的工具而非英雄的象徵,可是後來就連尋求食物的工具也變得勉強。他的弓太強,箭頭太大,所以將麻雀射碎了;他的'箭法太準,百發百中,以至於漫山遍野的飛禽走獸都被他打完了。我們的英雄迷茫了。

這樣的后羿,讓我想起了某些國家體育運動員。許多國家體育運動員都是紅極一時的冠軍,曾經他們不僅給自己帶來的榮耀,也為國家增添了光芒,他們是普通民眾口中的英雄。特別是體操運動員,他們在五六歲的時候就被送去進行體操訓練,由於忙於訓練,許多運動員都沒有像普通孩子一樣接受過系統的文化教育,所以他們的文化程度很低。十多二十幾歲的時候,是他們體育事業最輝煌的時候,但是對於體操運動員來説,二十多歲已經算是老運動員而要選擇退役了。由於我們國家對於運動員退役的保障還不是很完整,很多運動員退役後就等於失業了。有些運動員由於文化程度不高,普通的公司不可能錄用他們,所以出現了前幾年的“曾經的世界冠軍,如今淪落為行竊小偷”的新聞事件。故事中的后羿,和這些運動員的經歷,沒啥不同。所以,我認為,我們要時刻跟進時代的腳步,我們在一生中,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學習新技能,這樣不僅是為自己謀得生存的技能,更可以充實自己的生活,提升自己的靈魂。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不要老是沉淪於記憶,沉淪於過去的輝煌。即使你再擁有以前的金牌,即使你再擁有無敵的射箭技術,沒有了比賽的場地,沒有了漫天遍野的禽獸,你的金牌,你的箭術也就失去了光環或用武之地。

嫦娥偷吃了梳粧盒的仙丹奔了月,這形成了對后羿的背叛。上古神話裏端莊美麗的傾城美人嫦娥,不復見她的孤傲清冷,而她自然也沒有奔月後的幽怨與無奈,我們眼裏看到的,在這故事中,嫦娥成了現實的市井小民,她不滿足的現實生活,只是一個喜歡抱怨、很世俗、一點也不温柔體貼、貪圖享受的普通女人。故事中,我們很明顯地領會到,沒有物質為基礎的愛情,最終還是抵不過麪包。這則故事,不知道是魯迅先生的個人想法,還是隻是把這種社會現象以借喻的手法列舉,讓我們進行深入的思考。究竟是愛情重要,還是麪包重要,我想若這兩者都能兼顧,那麼幸福美滿不在話下。

看完了這篇文章,其實我還不是很懂魯迅先生為什麼要編寫這樣的故事,是因為沒素材可以寫而發揮所謂的想象力嗎?查了一些背景資料,才知道,先生還是以前那位先生,喜歡講這話説那理。后羿被遺忘以後,或者説落寞之後,乃至遭到嫦娥的遺棄之後,他的複雜的精神狀態。而這樣一種精神狀態又與廈門時期的魯迅的心境產生了某種應和。實際上作品中后羿與逢蒙的對話,還有嫦娥、使女的議論很多都直接呈現了魯迅當時所受到的攻擊。因而魯迅正是以這種“油滑”表達了對於現實與落寞的嘲弄。

小小的一篇故事,在人生觀能給到我些許的啟發,使我進一步瞭解了魯迅先生。

標籤: 新編 讀後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d4jgp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