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書籍《Eat Pray Love》讀後感

書籍《Eat Pray Love》讀後感

首先,我得開始感恩。感謝電影,先讓我在視覺上對該故事有個大致瞭解,這讓我在閲讀能力有所退步的今天能更好地吸收;感謝電腦,讓習慣邊看書邊做筆記的我在不浪費太多時間也不傷右手的情況下享受精神洗滌;感謝伊麗莎白吉爾伯特的分享,讓我今天開始學習對一切感恩;感謝出版社的引進,讓更多人看到《EatPray Love》及學習全書所帶給讀者的意義。

書籍《Eat Pray Love》讀後感

在弟弟視之為殺人兇器的《嘉人》雜誌上,我看到了對於該片的推薦,而且是由茱莉亞羅伯茨,我近期欣賞的女演員所主演的電影。而後將之淡忘。直到李欣頻在微博上也提及這部片,我才決定,先買書。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電影珍藏版。而後將之束之高閣。直到前幾天,下載了該電影。然後在某個安靜的夜晚,決定開始靜修的當天晚上,我看完了該片,然後才開始翻閲該書。但是,看電影2個小時,看書卻花了我三天。哦,不,當然三天內還做了其他事,比如每天都睡到中午才起牀。但這與本文無關。回到正題。這是一部,我不知道別人怎麼樣,但對我來説很美好,很受益的書及電影。儘管電影與原著有些出入,跟杜拉拉的電影版一樣,原本該由A演繹的卻套到B身上了。但不同的是,這並無損它所要表達的意思,精神還在。這是一個女人的自傳,一個在某一天,突然發現自己對所擁有的一切完全沒有感覺,渴望改變一切的女人,為此,她放棄了她所擁有的一切:她的丈夫,她的家庭,她所有的財產(作為與丈夫離婚的賠償)。輕身上路,哦,也不是,至少,帶着滿身的傷痕,疲累,抑鬱與寂寞。一個“模樣悲傷的老女人”,這是印尼老藥師老四賴爺對她的形容詞。她帶着這些負面的情緒,開始她的.探索之旅。去意大利享受美食,去印度追求信仰,去印尼學會將二者平衡的方法。最後,她收穫了一個新的人生,一個快樂、平衡,有自己信仰的人生,還有,人生不可或缺的,愛情

《Eat PrayLove》的電影,茱莉亞羅伯茨向我們展示了一個真實、可愛的女人的浪漫,視覺與聽覺上的享受,讓人覺得很滿足,是的,看完整部電影,我得到的,就是滿足,當然,還有感恩。在意大利,伊麗莎白與朋友們一起度過感恩節的那段場景,讓我深深學會了,要對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感恩,這就是本文開頭感恩的來源。先通過電影,讓你先在心裏有個底,這個故事,也就是真人真事它所要告訴我們的到底是什麼。那些通過美食與表情來展示的意大利,那些通過禪修而展示的印度,那些通過音樂與美景來展示的巴釐,他們所帶給主角,帶給觀者的真諦。通過觀看《EatPray Love》,我瞭解到三件事:

一、要想永遠幸福,就得無時無刻了解到,自己在哪裏。

二、平衡的真理,在於要愛你自己。

三、有時候,為愛失衡,也是生活平衡的一部分。

當我看完電影,在靜靜回味之後,便迫不及待地看起了原文。純視覺,及想象力的閲讀。在這裏,除了可以看出與電影不同之處,看到一個更為真實的故事,也能感受到作者在遣詞造句方面帶給你的另一種與人生無關的享受。首先,作者思維跳躍性大,概念擴展性廣,當她在講述的時候,如果剛好提及某個她想詳盡解釋的名詞或其他東西時,她能把與之有關且與她自身的體驗及本書有關的知識都在該段落展示出來。對於某個她想討論的概念也是如此。比如神的稱謂,這個貫穿本文她所為之信仰的……聖。而作者在描述一種事物的時候,採用比喻的手法,讓人更加清晰地明白她所説的。比如説她對大衞的感情:我鑽出婚姻,一頭鑽進大衞懷裏,就像卡通裏的馬戲團演員從高台跳下,鑽入一小杯水裏,消失得無影無蹤。我緊纏大衞,以擺脱婚姻,彷彿他是撤出西貢的最後一架直升機。還有她對“上癮是每一個以迷戀為基礎的愛情故事所具有的特徵”的描述:一開始,你的愛慕對象給你一劑令人陶醉的迷幻藥,你從不敢承認需要它——一劑強有力的愛情興奮劑。

不久,你開始渴望那種全副心思的關照,就像任何毒癮者如飢似渴的藥癮。不給藥時,立即病倒、發狂、衰竭(更甭説對最初鼓勵這種癮頭,至今拒絕再交出好東西的毒梟極為憤慨——儘管你知道他把藥藏到什麼地方,但還是可惡至極,因為他從前是免費奉送給你的)。下一階段,瘦骨如柴的你在角落裏發抖,只能確定自己只要能再擁有一次“那種東西”,即使出賣靈魂或搶奪鄰居亦在所不惜。同時,你的愛慕對象逐漸對你感到厭惡。他看着你就像看一個陌生人,何況還是他曾熱愛過的人。令人感到諷刺的是,你很難責怪他。我是説,瞧瞧你自己吧。你一塌糊塗、教人泄氣,連自己也認不出來。於是,你達到迷戀的重點——殘酷無情地自貶。

當我從她對語言的運用(當然還有翻譯者的功力)的迷戀中跳脱出來,把注意力放回對她所要表述的事情上時,我也習慣摘錄裏頭讓我覺得很棒的內容,基於每個人對同一本書的感受不同,我決定在此忽略,不再獻寶,只是述説我對每一部分的總結。But,這算另一種方式的獻寶麼?咕~~(╯﹏╰)b意大利之旅:享受無所事事的快樂,及無中生有的藝術。只需要追求快樂,感受快樂。而不是去製造快樂。通過追求、尋找快樂,讓它將你從寂寞與憂鬱中拉出來,讓你振作起來,成為一個更完整的人。讓你有精力去了解你自己,勇敢地過屬於你自己的,哪怕並不完美的人生。意大利之旅,追求快樂,結束憂鬱。印度之旅:作者在意大利,通過美食與追尋快樂中療養好自己的抑鬱與寂寞,而後精神飽滿地來到印度,進行身心鍛鍊的禪修。從一開始的焦躁,到慢慢地沉澱。從抗拒,到領悟。在禪修過程中,她終於放下了自己內心對拋棄前夫的自責,放下了對自己內心的譴責;通過探索神的存在,意欲通過改變自己那些自認為該改變的惡性來成就一個理想中的自己,最後終於認清事實,正視自己的一切,接受自己;擔任其他遠道而來禪修者的“主接待”,因為正視自己,用自己的特長全心擁抱內在的“主接待”角色之後,她終於成為那個理想中的自己。最終,因為看到了自己,所以,終於看到了神,與神同在。印度之旅,是追求信仰。而她的信仰,即為正視自己,那個神與之同在的自己。印尼之旅:在追尋快樂與信仰之後,在丟掉內心的譴責,看到自己的存在之後,來到印尼,沒有特別需要去計劃及執行的事情,只是在生活中,將之前所追尋的快樂與虔誠之間找到平衡,實現內心最初的慾望——要世俗的享樂,也要神聖的超越。

在印尼,找到兩者完美結合的方法,找到平衡。從而開啟新的人生。在繁雜的俗世中,我們總是在一開始的忙碌中像個滾軸般一直向前滾,滾到最後看不清最初的方向。於是我們在某一天,某個時刻,也會突然問自己,到底自己在幹嘛,自己想要什麼,開心嗎?如果再繼續這樣走下去,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嗎?而到最後,我們會是在天堂,還是在地獄?意大利告訴你,人不需要有太多目的,快樂,是一種天性,不是等別人來告訴你,你該怎樣才會快樂,而是當別人告訴你時,你告訴Ta,是的,不用你告訴我,我知道怎麼樣讓自己快樂。當你覺得被你所在追求的事情弄得不快樂時,放下一切,追求快樂,讓自己精神飽滿,再上路。印度告訴你,不管你在哪一段旅途中,都知道你自己是誰,你在哪裏,知道自己內心堅定的信仰是什麼。它也告訴你,任何的快樂與苦痛,如果它們找到你,你都要把它們視之為你生命中的一部分,去正視它們,人世就是這樣,受衰老和死亡折磨。所以,習慣它們,而不是選擇逃避,因為,不管苦與樂,一切都會過去。

所謂的信仰,就是去相信你所看不見,觸摸不到的東西,是讓你從理智走向未知的黑暗。而印尼告訴你,有堅定的信仰,去追求精神上的超越,但是也會記得享受世俗之樂,這就是平衡之道。明白命運中哪些是冥冥中神恩賜予,哪些是可自我掌控,在坦然接受神恩而不可控的部分,停止為它而煩惱,把時間精力集中在可掌控的部分,去為之努力。這,也是一種平衡。當然,你也不用去擔心最後是天堂還是地獄,因為印度人及老四賴爺告訴你,世間萬物是在一種因果循環的過程,每一次循環,是為了解決上一次沒有解決的錯誤,而當你終於掙脱循環,則會進入一種無極之境。天堂與地獄其實只是塵世間的定義,因為依照自身的命運和性格,我們可以做出善行或惡行,而由此創造出天堂與地獄。只有在每次遇到問題或犯下錯誤的時候,及時解決它,避免在下次再次出現時依舊惡性循環,如此,日臻完美,便可超脱塵世間的天堂與地獄,進入無極之境。要快樂,即使無所事事,也能無中生有出一種快樂。要看到自我,堅持信仰。要二者兼持,在人生的道路上始終保持一種平衡。

這,就是我在《EatPray Love》中所得到的感悟。當然,還有很多,每次閲讀都會給我更多的感悟。當然也有人對它的評價是低之又低,but, forme, it is really a good book..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9nm7p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