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初三海底兩萬裏優秀讀後感範文

初三海底兩萬裏優秀讀後感範文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初三海底兩萬裏優秀讀後感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三海底兩萬裏優秀讀後感範文

初三海底兩萬裏優秀讀後感範文1

一直以來,我都很想仔細閲讀一下《海底兩萬裏》這本書。這個假期,我的這個願望終於實現了。

讀完這本書,我被作者儒勒·凡爾納豐富的想象力和預知未來的能力震撼了。他創作此書時,人類還不曾發明潛水艇,可他在小説中卻成功塑造了“鸚鵡螺”號潛艇。更令人驚訝的是,在小説發表25年後,當人類製造出真正的潛艇時,竟與小説中描述的“鸚鵡螺”號十分相似。

同時我也被小説中的探險者們的經歷深深感動着。他們坐着這艘神奇的潛水艇,在短暫的不到十個月的時間裏,從太平洋出發,進行了總航程達兩萬裏的探險活動。在面臨一次又一次的考驗時,他們沉着、冷靜,這一點尼摩船長表現得尤為突出。最終他們憑着堅韌的意志力和過人的智慧,成功地完成了海底兩萬裏的冒險。

這本書裏的每個人物都個性鮮明,讓人讀後印象深刻。尼摩船長去海底森林散步時看見海蜘蛛、火鮫,一點也不慌張,可見尼摩船長多麼沉着、冷靜。而尼摩船長能在一個荒島上,帶領一羣人創造奇蹟,打造出一艘潛水艇,這讓我不得不佩服尼摩船長的聰明過人。脾氣暴躁、做事衝動的尼德·蘭因為飢餓難忍而怒不可遏了,對着又聾又啞的鐵皮牆壁發泄,還差點把送飯的侍者掐窒息。他隨意就破口大罵,這踢一腳那踢一腳,還常常用武力解決問題。可他從來沒有真正解決過問題,還總是把他的壞情緒“感染”給其他人,讓別人也不高興,所以他就是一個“垃圾人”。在生活中,我們不能做像尼德·蘭這種傳播負能量的人。

合上這本書,我不禁有一種想去探險的衝動!其實,每個人的一生都不會風平浪靜地度過,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而有意地去經歷一些事作一些嘗試磨練一下自己的意志,不是會使人生更加豐富多彩嗎?我期待着這樣一次探險之旅!

初三海底兩萬裏優秀讀後感範文2

這個寒假,我可是收穫頗豐,既讀了歷史書,又讀了許多著名作家的書,其中還有幾本外國作家的作品,我最喜歡的當屬法國著名作家儒勒凡爾納的作品——《海底兩萬裏》。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鸚鵡螺號”載着它的主人尼摩艇長以及阿羅納克斯教授等人以每小時20海里的速度前進,在十個月的旅途中,發生了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事情。“鸚鵡螺號”途徑太平洋、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最後竟離奇地消失在了挪威西海岸的大旋流中。

從這本書中,我可以感受到:尼摩艇長是一個沉着冷靜、博學多才卻又有一點詭異多端的人,因為他的身份我至今未知。他駕駛着“鸚鵡螺號”潛水艇幾乎戰無不勝,在大海底下漫遊着,做着自己喜歡的科學研究,蒐集海底的金銀珠寶。但是,我還有一個疑問仍未解開:為什麼他對陸地上的人們如此憎恨?而阿羅納克斯教授,以及他的僕人孔塞伊,他們都那麼的聰明好學,把他們所見到的`海底奇觀向我們描繪得淋漓盡致。我對他們的才識感到十分的敬佩!

在這本書中,我不僅瞭解到一系列事情的真相以及人物形象,而且還掌握了一些有關地理和生物方面的知識。比如阿羅納克斯教授介紹了什麼是太平洋黑流、珊瑚礁是怎樣形成的,以及海洋生物的循環系統是怎樣的……這些自然現象和特點都十分的有趣,而這些現象的科學解釋也讓我大開眼界、增長見識。我對他們的“知識寶庫”也是刮目相看!

《海底兩萬裏》這本書裏藴藏着許多豐富的知識,它既能讓你身臨其境感受海底世界的瑰麗多姿,又能讓你震撼於大自然的神奇奧祕。

閲讀心得:《海底兩萬裏》這本書告訴我們,人沒有夢想、沒有理想,是不行的。但夢想、理想也不能僅停留在空想,需要實際行動來積累實現。只有夢想加上行動,我們才會不斷有進步,才會最終取得成功。

初三海底兩萬裏優秀讀後感範文3

本是把《海底兩萬裏》當做老師交代的一個任務,可看了一會後,便覺得十分有趣,愛不釋手。

它為何使我那麼喜愛呢?因為在讀這本書時,我似乎正在大海中遨遊,體會這海底世界的神奇,這蔚藍的大海之中,會有什麼奧祕呢?

故事的主人公阿龍納斯教授因參加追捕一隻大怪物的任務而登上“林肯號”,不幸的是他落入了水中,而這時他才發現,原來這不是什麼怪物,這只是一艘名叫諾第留斯號的潛水艇,驚奇詫異之中,他跟隨着船長尼摩開啟了一段長達兩萬裏的海底冒險,跟隨他的冒險旅途,我也見到了許多奇趣的事。

儒勒·凡爾納栩栩如生的描述,使我猶如身臨其境。我看見了各種動物相互依存,相互嬉戲,各種海底植物五彩斑斕,這是多麼美好的畫面啊。可是在這美好之中,也暗藏着種種危險。

他們在印度洋的珠場和鯊魚進行搏鬥;他們在大西洋中與章魚進行血戰。這些驚心動魄的事情中,有喜也有憂,可他們依舊繼續前行,探索海底世界。

其中,尼摩船長最讓我敬佩。他是個知識淵博的工程師,遇事沉着冷靜,聰明機智。他蒐集海底金銀財寶,願為被壓迫民族的正義鬥爭。他嚮往着自由,於是他在大海中生活着,遨遊着。文章最後,尼摩船長攻擊了其他國家的戰船並銷燬,這使我捉摸不透……可在他的個性中,我看到了他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與偉大的民族精神。

未來的路還很長,這大千世界中還有許多新鮮、有趣的領域等着我們探索。像尼摩船長一樣,堅定地追逐夢想。

來吧!我們一起去暢遊《海底兩萬裏》!

初三海底兩萬裏優秀讀後感範文4

手牽手,一起去暢遊海底。

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雨把玻璃打地好像蒙上了一層薄薄的霧,從裏面看向外面什麼也看不清楚。此時的我正坐在書桌前,藉着明亮的燈光,聽着鬧鐘的滴答聲,讀着一本科幻小説——海底兩萬裏。

本書介紹了尼摩船長開着《鸚鵡螺號》帶着康塞爾、尼德·蘭和博士一劉共闖海底。他們穿過太平洋,跨過印度洋,走過紅海,渡過地中海,越過大西洋以及南背極海域,成功地克服了種種困難,飽覽了海底奇觀。其中給我印象深就康塞爾,他老實、堅強、善良、熱心、勤勞、聰明、忠於主人。特別是他最後一點氧氣都讓給主人的那件事令我無比感動。

當然,令我最感興趣的還是他們被困在冰層裏的那件事。想想看,鸚鵡螺號的氧氣只能提供兩天了,但要打破冰層還得四天五夜。這樣的情況下,怎能不讓人着急?可是,他們並沒有太慌張,而是保持冷靜,想到各種方法可以加快鑿冰的速度。終於,他們在最後關鍵時刻用鸚鵡螺號那大功率的螺旋槳的推動衝破了冰層,讓大家都吸着了海上的清爽空氣。

看了這本書,我感觸極深,我被他們那種英勇無偎的精神驚呆了。如果換成我去,我説不定早就上天堂報告去了,只會在船艙裏着急地亂跑,和他們相比,我們的氣勢相差太遠了!看他們、挑戰兇猛鯊魚,智擊食人族,勇斗大章魚,逃出冰層……哪一個不是令人驚心動魄的大冒險?我想,我們以後得一改那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開始磨練自己的勇氣與毅力!

雨仍在淅淅瀝瀝地下着,風仍在呼呼作響地吹着。我明白了,想要去冒險,光有想法是不夠的,還要將勇氣與智慧合在一起,才會有一次完美的冒險經歷。

初三海底兩萬裏優秀讀後感範文5

《海底兩萬裏》是法國作家儒勒·加布裏埃爾·凡爾納的作品,是“凡爾納三部曲”中的第二部,被譽為“對讀者影響最巨大的世界暢銷的經典名著”。

這本書主要講述的是博物學家阿羅納克斯、其僕人康塞爾和魚叉手尼德·蘭一起隨隨鸚鵡螺號潛艇的尼摩船長周遊海底的故事。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尼摩船長駕駛着鸚鵡螺號過南極時的情節:尼摩船長有個大膽的想法,從冰川底下越過南極,然而卻在行駛途中先撞上了翻轉的冰山,接着又因操作不當又撞上了一次冰山,潛水艇中的空氣越來越渾濁,人們的內心也變得焦慮起來,就連平時總是心如止水的尼摩船長都開始露出些慌亂的神色。不過,這些只是一些小小的意外,真正的難題在——缺氧。

由於南極浮冰厚度厚,面積廣,導致鸚鵡螺號行駛了一天半都沒有穿過南極,而氧氣儲氣箱只夠潛水艇中所有人呼吸兩天,如果2天出不去,便要葬身海底了。然而命運總拿人們開玩笑,2天過了仍然沒出去,氧氣箱裏的氧氣已經所剩無幾。最讓我感動的一刻就在這時——博物學家阿羅納克斯因為氧氣不足即將休克,就在那一剎那,其僕人康塞爾和魚叉手尼德·蘭願意用他們最後的一點氧氣給阿羅納克斯,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終於越過了南極。

這段故事告訴我們:只有勇於給自己創造機會,才能鍛鍊自我,建立起真正的友誼。

我們在生活中也是如此:我們為何要刷難的題目而不去刷簡單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們想挑戰更高的難度,接受更高的自己,勇於給自己創造機會,才能使自己變得更強。

是啊,人如果沒有挑戰,沒有目標,沒有向更高點衝擊,只在原地徘徊,止步不前,不給自己創造機會,那麼這個人的一生註定不會精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3pdmj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