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羅生門讀後感(通用11篇)

羅生門讀後感(通用11篇)

讀完某一作品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羅生門讀後感(通用11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羅生門讀後感(通用11篇)

羅生門讀後感 篇1

芥川龍之介是日本大正時期的重要作家,短篇小説巨擘,也是當時新思潮文學流派的柱石。他的短篇小説並不像我們所熟悉的眾多短篇小説那樣有個完滿的結局,而往往給讀者帶來的是出人意料的結尾。這也正是芥川龍之介之所以被稱為日本現代文學史上的鬼才的重要因素之一。《羅生門》裏發生的故事就好像是大千世界中截取的一個小小片段,實質平常所見的事情,卻在特定的環境下放大來看竟顯得如此這般的醜惡與突兀。

主人公設定為一個剛被主任辭退出來的家將。本是善良而普通的人,當他面臨衣食不足的窘境時,他心中萌生了一個的念頭倘若不擇手段的話。來到這羅生門時,這個念頭僅僅是一個倘若,事實上他是沒有這樣的勇氣與魄力的,他畢竟只是一個良民,連他自己也對自己是否真能夠走當強盜的路而產生了懷疑。當他來到門樓上,看到那個拔死人頭髮的老太婆的時候,他的正義感告訴他無論如何,在雨夜羅生門上拔死人頭髮已經是一種不可饒恕的罪過,於是剛才那些當強盜的念頭消失了,他上前抓住那個老太婆,就像每個正義英雄在遇到邪惡反派時會做的那樣。老太婆害怕了在要給自己開脱時,她告訴了家將關於她拔頭髮是為了做假髮,及被她拔頭髮的女人其實生前也是幹過壞事的。作者在《羅生門》中細膩的描寫了主人公內心世界的細微變化。

從性本善到最終的惡,過程中看到了主人公內心的複雜轉變,同時也向讀者展示了人類內心的懦弱。人們相信正義鄙視邪惡,在現實中卻不能堅持正義,並存僥倖心態為自己的軟弱找藉口,最終屈服於邪惡且不自知。人性的醜惡在這本書裏被淋漓的刻畫,我們看到的故事如同被人一件件撕扯下了外衣一樣,狹隘、自私、卑鄙,人們不想也不敢直視的東西被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羅生門讀後感 篇2

《羅生門》以令人窒息的緊湊佈局將人推向生死抉擇的極限,從而展示了“惡”的無可迴避,展示了善惡之念轉換的輕而易舉,展示了人之自私本質的醜陋,傳遞出作者對人的理解,對人的無奈與絕望。

羅生門,一隅殘破的斷壁頹垣,在瓢潑的雨水中,邊嗟歎人世的紛亂邊試圖為躲雨的凡夫俗子示範接受洗禮的暢快。然而,在這個悖逆的時代,説教顯得如此蒼白,各種人性的罪惡與墮落早就以失控的速度滋長,道德瓦解,價值崩潰,連基本的底線在利益面前都不堪一擊。

一、無望的惡中寄寓有限生的希望

《羅生門》中,具有芥川特色的那種濃重陰沉的氣氛得到了最大的發揮。荒涼景象中,便有狐狸和強盜來乘機作窩。白晝,這些烏鴉成羣地在高高的門樓頂空飛翔啼叫,特別到夕陽通紅時,黑魆魆的好似在天空撒了黑芝麻,看得分外清楚。所以一到夕陽西下,氣象陰森,誰也不上這裏來了。

二、惡的謊言的對立面不是真誠

《羅生門》從頭至尾保持了沉重而直接的風格,這也是背景部分簡化的優點。家將思維的變化,從起初的“當強盜還是餓死”到見到老嫗後“對一切罪惡引起的反感愈來愈強烈”和最後急轉而下的“這也是為了生存,要不然也得餓死”的“惡”的覺悟,《羅生門》是對人性中“惡”的暴露、揶揄和鞭撻。

總之,這是一篇將人性自我困惑集中在如此密集的時間空間加以劇烈地激化呈現的作品,作者用冷峻的語氣磨平了世俗思考問題時略帶慣性的稜角;用簡潔的文字把“惡”那光怪陸離的醜態直接暴露於作者面前進行審視與拷問。

罪惡感的消解,是社會的悲哀。

羅生門讀後感 篇3

羅生門,本是一座廟。廟是看世間的一隻眼,廟破落了,世道就破落了,世道破落了,人心就破落了。破落的羅生門裏,佛像和供品被打碎,塗着朱漆、金箔的木頭被人堆在路旁當柴出售,狐狸來棲,盜賊入住,無主屍體也紛紛扔到這裏任由鴉羣啄食。

陰冷,潮濕,散發着腐屍味的羅生門,在芥川的筆下變成文字,變成故事,變成一隻尖鋒利刃的手術刀,從皮到肉一點點剖開,直剖至人性深處。

亂世中,最先墮落的,恐怕就是人性。人性是什麼?不過是善與惡的相互糾纏和相互較量。世間沒有純粹的善,也沒有純粹的惡,只有純粹的利己主義。尤其在一個地震、火災、颱風、饑荒災連禍接的年代,在一個只要餓倒在路旁,就會像野狗一樣被丟棄的年代,僅生計和吃飽,就能夠收買人性,使它成為惡的傀儡。

惡的誕生也不是一蹴而就,畢竟,還有善的反擊和壓制。起初,當走投無路的家丁坐在羅生門坍塌的石階上避雨時,在餓死還是當強盜的妄想中,就是因為不能認同"強盜"而委決不下。尤其是看到小老太殘忍地褻瀆死者時,善本能的驅動,使他產生了強烈的正義感,那一刻,在餓死和強盜之間,他毫不含糊地選擇了餓死。

然而,正義是善變的,因為,走投無路更容易使人的內心充滿沮喪和憎恨。生,是世間所有的生物本能的慾望和共同衞護的底線,當這條底線被碰觸,一切行為都能夠成為冠冕堂皇的理由。為了生,僱主解僱了家丁,家丁剝走了小老太的衣服,小老太拔掉了死人的頭髮。人欺人,欺不了活人的,便去褻瀆死人。為了生,一切罪惡都變得理直氣壯。小老太拔去女屍頭髮時,是以懲惡的名義在作惡,因為那個女屍生前曾不斷地賣假魚乾去欺騙士兵。家丁剝走小老太的衣服時,也是以懲惡的名義在作惡,因為小老太喪盡天良,竟然連死人也不放過。

家丁本是被趨善的,卻在小老太的陳詞下,最終不知不覺步入惡途。如果引導他走向惡途的是小老太,那麼引導小老太作惡的又是誰?引導女人生前作惡的又是誰?

是心做娑婆,是心是娑婆。

讀《羅生門》就是在讀人性的本來面目。孔子説性本善,我贊同。奧古斯丁的原罪説,我也贊同。善與惡本就是一個陰陽共生體,只是善更容易被惡牽引,猶如牆頭草,性隨境轉。

"如果你是那個家丁,在羅生門的境遇下,你是選擇餓死還是當強盜?"每讀羅生門,我都會這樣問自己。但我始終沒有勇氣回答。

現世説,"當強盜還能生,不當就得死。"

佛陀説,"現在的你,是過去的你所造;未來的你,是現在的你所造。"蓮花生大士進一步説,"如果你想知道你的過去世,看一看你現在的情況;如果你想知道你的未來世,看看你目前的行為。"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人這一生,要做的事情並沒有那麼多。我只想做好那一念的修持,好讓我在羅生門的境遇下,能夠有勇氣選擇餓死。

羅生門讀後感 篇4

《羅生門》是芥川龍之芥創作的短篇小説,本身是一個來自佛教禪經裏面的故事。

《羅生門》尤其精短,在他的小説中什麼也沒説,他只講了故事,他沒有任何議論和交代,故事甚至講的有些唐突,初讀《羅生門》時,不太能懂其中的深層含義。其實即使現在,我也不確定自己理解是否正確。不過,不可否認的是,每一次讀《羅生門》都會有種莫名的壓抑和憂悶感。小説開場即描述了一個地獄一樣的場景:日落黃昏,陰霾密佈,淫雨綿綿,杳無人煙的街道,斷壁殘垣的廢墟,頭上盤旋着吞噬人肉的烏鴉,腳下重疊着無人認領的屍體……總之是滿目瘡痍。

其實無論是那個不積陰德的老婦,還是那個由樸實農民蜕變成的強盜其實都是可悲而可憐的。天災人禍,為了生計,這是一切犯罪的藉口,也是致使人性墮落的原因。這就是説吃不起飯的時候什麼都幹得出來,這樣推理下去,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得不到滿足時,作出的任何事都是可以原諒的。然而縱觀中國歷史,違背這種生存至上理論的不在少數。古有“廉者不受嗟來之食”“不為五斗米折腰”“貧賤不能移”等等説法,就正好論證了這個世界上還有比生存更重要的事——人的尊嚴。

面對複雜的社會,善與惡都不是那麼容易定義的。更何況,人心之複雜多變,善惡觀是以人對社會認識的深度和目標取向為依據的,作為一般人,總是選擇對自己有利的方向。

只有在生活無憂、風氣淳樸的社會裏,人才會活得有尊嚴,有善良的願望和對罪惡的憎恨。在一個貧窮、不公正、風氣惡劣的社會裏,罪惡感會被消解,善良和正義成為一種擺設和藉口。

當下,人們對社會公權力的濫用已經習以為常,對官員和國企經理貪污款額的接受程度已經越來越高,對各種各樣的愚弄和欺騙已經不再憤怒,對種種的不公平已經無話可説。罪惡感正在道德的集體淪喪下慢慢消解,並且,催生新的罪惡。

《羅生門》是一篇風格特異,技巧精湛的短篇小説,其文就如他的作者一樣,清晰而沉重地看到了問題,展現了問題,卻無計解決問題,看到那黑暗之中光明的門扉,卻只能在門外的黑暗中無力的歎息。大概是這樣的困惑並不只是侷限在一個時代,而是人類自我的終身枷鎖。可在某一個國度,某一個時代裏,又有幾人能擔負起這種思索的重任呢?

羅生門讀後感 篇5

面對死亡的威脅,你選擇當強盜,還是餓死?從思考到遲疑最後心中有了答案,到底是什麼改變了家丁的內心?讀完羅生門後,我久久地陷入了沉思。荀子主張性惡論,人生來就是利己的,但可以通過後天的教化慢慢改變。可感化真正起到作用了嗎?當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當絕無外人可以探知真相時,你選擇自己,還是他人?

家丁是可憐的,遭遇戰爭年代,主人拋棄,流離失所,孤零一人只能在羅生門處躲雨。起初,他在餓死還是當強盜這個問題上還是缺乏勇氣,只能説是有心無膽。那是什麼改變了他?

二樓的老婆子是可憐的,本應是享老福的年紀,卻躲在死人堆中取火,在死人堆中尋找生存來源。當家丁看到老婆子拔死人頭髮時,他的第一反應是“——餓死還是做強盜,恐怕他會毫不含糊地選擇餓死”。這時的家丁初次真正見識到惡的一面時,他從心底裏厭惡,難道僅僅是厭惡老婆子嗎?不,他厭惡的同時還產生了有做強盜想法的自己。

當家丁弄明白老婆子所做一切的緣由後,他自己開始被老婆子影響到,利己主義的思想捲土重來,這時,他下定了決心,奪走老婆子的衣服逃走。

回頭再讀一遍故事,面對死亡的威脅,你是選擇餓死還是當強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選擇:孔乙己一生潦倒,卻依舊選擇“之乎者也”;漢朝匈奴猖獗,班超毅然棄筆從戎。我們可以説孔乙己太懦弱嗎?我想他所需求的東西太合乎情理,只得教人把斥責的話生生咽回肚子裏……

芥川龍之介的小説寫作風格總是獨具一格,慢慢悠悠的環境中總能突顯人物的心境,敍事手段同樣獨具特色,不禁使人感到一種獨特的魅力。

讀完《羅生門》後,不禁又使我想起來另一部書籍《三體》,當艦隊背井離鄉後,面對不確定的未來,家園的破滅,能源告急,食物危機,語言已經成為沒必要的工具時,梅杜薩之筏的景象再次顯現。道德是人類文明建立起來的規則,那麼脱離了人類的團體後,或者説即使做了超越道德的事情後也不會被人們制裁的時候,人們行為的準則又會變成什麼樣呢?為了集體奉獻自我,還是為了自我殺害其他人?

人人都有利己主義,但同時人人又有選擇的權力。羅生門的雨不可避免,但希望每一個候雨人都可以等到一片屬於自己的晴天。

羅生門讀後感 篇6

一間破殿,陳舊的牌匾,一場大雨,一個故事。人性就如此醜陋的被展現出來。

《羅生門》是芥川龍之介的代表作本身來自於佛教禪經中的故事。“薄暮時分,羅生門下,一個家將正在等待雨的過去。”就是如此的簡潔更能突顯他凌駕於情節之上,讀者情緒之上的冷靜敍述。

《羅生門》尤其精短,在芥川先生的小説裏只有故事,讀來令人疑惑。不過,不可否認地,每次讀《羅生門》都會有種壓抑沉悶感:日落黃昏,陰霾密佈,陰雨連綿,斷壁殘垣,烏鴉在頭頂盤旋,腳邊是無人認領的屍體……一副瘡痍景象,為後繼危險的情節做了鋪墊。老婦在女子屍體上拔髮被一個從主人家被趕出的僕人撞見,僕人瞭解老婦用蛇幹充當魚乾賣錢謀生的故事後恍然大悟:兩人作惡撒謊都是為了生存,自己成為強盜又何嘗不可呢?於是搶了老婦的衣服逃走了。

無論是不積陰德的老婦,還是由“正義家”變成的強盜其實都一樣可悲可憐。天災人禍,生活所迫,這便是一切犯罪的藉口,也是致使人性變得渾黑的原因。“當人的基本生存都得不到滿足時,做什麼都可以原諒。”這樣的荒謬言論成了理所當然。可縱觀中國歷史,“不受嗟來之食”,“不為五斗米折腰”,“貧賤不能移”這些説法正好證明了這個世界上還有比生存更重要的事——尊嚴。

社會複雜,善與惡都不是那麼容易定義的。更何況人心複雜,善惡觀更是取決於人們對社會認知的深度和個人的理想目標而決定的。作為普通人,一定會把自己往“善”考慮。

只有在衣食無憂,風氣淳樸的社會中,人們才會有尊嚴意識,會懲惡揚善。在温飽都得不到保證的社會中,罪惡感會被消解,善良和正義成為藉口。

回過頭來,有軟弱的地方就有欺騙固然沒錯,然而軟弱從何而來?純然是慾望造就了軟弱。因為想保住現在自身的地位而軟弱從而欺騙他人。人們就是因為這種的思想而用謊言構築看似光鮮靚麗的海市蜃樓。

陣陣微風拂過羅生門,如同慾念難盡。人心中的羅生門,又要多久才放晴一次呢?

羅生門讀後感 篇7

“羅生門是指每個人為了自己的利益而編造自己的謊言”

《羅生門》這篇小説講的是社會的落敗使得人為了生存下去只得不擇手段地過活的故事。羅生門下這方法是搶走死者的衣物,將蛇肉當魚肉賣維持生計,拉扯掉死者的頭髮換錢,也可以是強壯有力的年輕人掠奪老嫗的衣裳取暖。

謊言呀——謊言呢!我本身並不討厭謊言,因為沒有理由和勇氣去厭惡它。我也曾有着謊言啊,而形形色色的人類又有多少受到利益驅使製造羅生門的呢?芥川龍之介真的是在批判羅生門嗎?還是我們的臆想批判呢?但,我們有資格批判嗎?無論定義如何,至少人的求生本能這點是不容置疑的。活下去——活下去是正確的,那麼為了活下去而點綴的謊言就是錯誤的嗎麼?嘛,誰又知道呢。奇妙的芥川羅生門喲。也許我們跨入它的那一天會才會找到答案。

“就持續性以痛苦為樂而言,唯有心理分析和與哲學媲美”

《地獄變》這篇文章用了多層次的伏筆來突出人的心理活動,層層基情的疊加更是讓人驚歎不已。當我讀到《地獄變》的時候,我的痛楚感是淋漓盡致的。這印象比羅生門深刻太多。芥川深入的解剖人的想法,貫穿全文,這是無比痛苦的寫作手段啊。而這種持續性痛苦的寫作對芥川來説又是快樂呢,因為相對的精神上獲得的力量也是無比強大的。

《地獄變》這篇小説讓讓音樂感受到了芥川是個嗜血入迷的大人物呢。我能夠想象寫出帶着如此劇烈痛楚感的文章是多麼折磨自己的心理,而精神上又會獲得多大的滿足。

芥川,你讓我滿足了。還記得地獄變裏良秀的異變性,那定然是讓我與芥川都痛楚又快樂的。無良知的人也好,有良心的人也罷。芥川筆下的人物切割了我的人生觀然後再進行重塑。我不得不説在我的人生觀被分割流淌出慧明的汁液時,我有一種被扭曲的快感。體內的思想蠕動變換着,思想微笑着狂熱着:“殺掉這一秒的自己,下一秒,你,就贏了”。正確:扭曲並不意味着打破。打破並不意味着破壞。而破壞也有可能是衝擊束縛最有力的方式。芥川,就讓你的文章把我破壞掉,束縛出吧。

羅生門讀後感 篇8

最近不是很忙,看了許多歷來被世人奉為經典的影片,有很多確實不錯,也許電影拍成那樣才算是真正的藝術。

日本老片《羅生門》故事結構簡單,人物也就那麼幾個,可看完後讓人心裏總有一種不安的感覺,只有影片看到最後才會明白影片一開始和尚為什麼會有那樣的對白,“這次讓我可能喪失了對人類靈魂的信心,這比強盜,比戰爭,比瘟疫,比天災饑荒還可怕”

影片從故事裏和講故事的人兩個層面揭露人世界上最讓人恐懼的事情,那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不誠實,每個人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可以撒謊,可以出賣別人,可以不顧一切,切實的讓我感到十分的恐懼。

影片的另一個角度是表面上十分温順軟弱,動不動就淚流滿面的'年輕少婦,在觸及到自己的利益和安全時面目卻是那麼的猙獰,內心活動的變化是那麼的豐富,説謊趨炎附勢,甚至比強盜和他丈夫更狠毒,中國的一句話“人心隔肚皮”也是頗有道理。

無論是強盜,武士,年輕少婦,樵夫,還是巫婆甚至虛構的鬼魂沒有一個是誠實的,彼此間是信任的,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露出虛偽的外表説謊欺騙,讓人內心感到恐懼,甚至那種恐懼超過任何的恐怖片帶來的可怕感。

只有在影片最後大雨停了,外篇露出了光明,當樵夫承認了自己的欺騙,抱着撿到的嬰兒走出羅生門時,才看到人性殘留的温存和善念,也許這也是唯一的希望。

羅生門讀後感 篇9

作為現代人,説謊應該是我們經常做的事兒,沒感覺到有多麼的醜惡和罪惡。在現代,比如律師在給人打官司時,為了保證自己的當事人的無關性,總會適當的美化自己,從而,醜惡對自己不利的人,來獲取減刑活着釋放。但是電影中也是正常人的思維,在自己陳述事件時,美化自己,醜化別人,但是,最大的不同就是,三個當事人都承認是自己殺死的死者。當然我們都相信死人説的話,但是那個死人借屍還魂承認自殺,真是不可思議!那個年代,導演想表達的思想是“社會的黑暗,人性的醜惡,沒有真實,每個人都是自私的”。雖然在整部電影中,陽光是非常充足的,真實展現了那時人們膽大妄為,在神聖面前做盡壞事,絲毫沒有悔改的意思!最後屈從於多襄丸的真砂是睜着眼睛看着太陽的。導演安排了貫穿整部電影的暴雨(純粹的自我探索),我認為是想讓雨水來洗乾淨人們骯髒的心靈。

彷彿人們都在真相的迷宮裏穿行,走不出來,也不想走出來。武士的妻子被侮辱和武士之死已經成為事實,但是當事人與旁觀者所説的都不相同,不管誰説的是真話,都代表了另一些人的自私。

影片的結尾,樵夫,行腳僧,打雜的聽到外面有小孩子在哭泣,打雜的第一個跑出去並將小孩身上的和服拔下緊緊拿着,任憑樵夫搶奪;行腳僧將孩子抱起。最後的最後樵夫是又善良的人性的,收養了孩子(人性從黑暗回到了光明),行腳僧説:“你讓我相信這個世界上還是有真善美的”。導演黑澤明告訴觀眾:人時間確實存在着自私自利、泯滅人性的嚴酷現實。但是,與之相對,人道主義也是永恆的,人終究是可以相信的。

在佐藤忠男的闡述很精闢,《羅生門》中的太陽、暴雨並非只是故事情節可有可無的背景與環境,而是一種“純粹得自我探索”的樣式,就像莎士比亞的悲劇《李爾王》中的暴風雨一樣,是一個人的自我面對,在大自然中的自我放逐,一種靈魂的歷練與洗禮。

人性真是最恐怖的電影,小説,故事。你不去探究還好,只要一接觸,就將是痛苦的深淵。

但是,生活在現代的我們對於這人性醜惡,人性的墮落已經習以為常,也許根本不用擔心。真正的真善美也只是個人的一種堅持與信仰了;也只能存在那人心靈的最深處。

對於《羅生門》瞭解的還是很膚淺,還需要進一步的去學習去領悟導演的想法!

羅生門讀後感 篇10

殘破的房屋,散落於傾盆大雨中。羅生門的牌匾依稀還能看見,可卻也似乎支撐不了多久了。一個農民、一個和尚坐在門檻上,眼神中透露着恐懼與不解!

這便是片頭的景象,為全篇奠定了基調。

相傳羅生門是萬惡聚集之地,鬼因害怕人類的兇殘而藏身於此。人性便是導演黑澤明所想傳達給觀眾的東西。

影片表面簡單無比,敍述了四個不同的角色對同一件事情的描述,但是卻各不相同。為什麼同一件事情有着不同的描述?這也是導演想留給觀眾思考的地方。

首先我們得明白這四種描述中必定有不真實的成分,當然也有真實的成分。比如少女被侮辱這是所共同認可的,就是説這件事的的確確發生過!

那麼為什麼他們會對有些事實隱瞞甚至於撒謊呢?

於強盜而言,被抓已成事實。因為自己的惡貫滿盈,想要脱身已是不可能。那麼何不讓自己如一個強者般死去?從他供詞的過程中狂放自大的笑聲中可以明白二三。所以不管他有沒有殺害武士,他沒有思考的便承認了。在他看來,承認殺害武士並不會怎樣,相反自己內心卻因自我強大而得到滿足。

於少女而言,失去貞節是自己極其不能接受的事實。更讓她痛不欲生的是自己的丈夫(即武士)卻用一種鄙夷的眼光看待自己。這讓她充滿了憤怒,憤怒的女人是可怕的,更何況在這種情況之下。於是她開始挑撥二人,説丈夫應該像一個男人一樣去戰鬥,去和搶奪自己女人的人戰鬥,而不是畏首畏尾。這裏面有一件事情,少女説她自己昏厥過去了,醒來時發現丈夫已死。這按常理不符,人在經受巨大的精神、心心理打擊後是無法馬上平靜下來的。唯一的解釋只有選擇性遺忘,遺忘了自己不想記住的事實。

於武士而言,首先我表示對這個角色的極度憎恨。在自己的妻子被侮辱之後不僅不勇敢的去保護她、給予安慰,反而唾棄,説她還不如自己的一匹馬。這是一個男人應該做的嗎?

武士借女巫之口講述了一個悽慘的故事。過程中始終強調妻子在被侮辱之後意欲殺害自己以及自己是自殺而並非他殺。之所以他要強調自殺,一方面是為了維護自己作為一個武士的尊嚴,另一方面則是在妻子被奪的情況下如若自己還被殺害是極其受人鄙視的。

上述三人中,武士、少女認為鑲有珠寶的短刀是兇器,而強盜則認為長劍才是兇器(強盜使用的是劍)。強調這一點是因為這與農民(目擊者)的供詞有莫大的關係。

依據常理,農民是最不可能撒謊的,也應該是最清楚事態的整個過程的。結果是他也撒謊了。

這從他前後供詞不一樣即能窺見一些端倪。相信大家對於影片初始農民回憶砍柴時看見的那隻手記憶深刻。然而事實是他並非只看見如此,而是目睹了整個過程。片尾過客的一語道破緣由。

農民因見財起心拿了短刀不得不捏造事實説武士是被長劍殺死的,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置身事外。

從這四個人的供詞中我們不難發現其共同點:其一,對於於自己利害無關的事情都是事實。其二,於自己有利害關係的就會舍害取利,甚至於捏造。每個人的供詞都是為了讓事態發展至利己的道路上來。

我們不妨將這四個人的角色範圍擴大。農民,目擊者即觀眾;強盜、武士即強者,少女則為弱者。

羅生門讀後感 篇11

現在網絡上流行一種“殺人遊戲”。這個遊戲之所以能夠流行,是因為當中充滿了欺騙。殺手通過欺騙隱藏自己;平民通過欺騙找出兇手;就連不能説話的法官和被殺者的眼神也充滿了猜疑。欺騙的背後其實就是每個人的自私自利。

《羅生門》中的主線就是殺人,但這個“遊戲”並不好玩。

羅生門因年久失修而衰敗不堪,在大雨滂沱之下,它靜靜地迎接着前來避雨的人們。平常人煙稀少的羅生門,似乎恢復了一點生機。可是羅生門下的人們談論的卻是死氣沉沉的東西——殺人。人們彷佛都進入了“羅生門”的世界。

“羅生門”的世界是陰暗、欺騙、自私的。賣柴人是第一個看見武士被殺的,但他也是第一個説謊的。他為了不被捲入其中,捏造了事實,因為他拿走了那把好匕首。抓住多襄丸的男子説他是從馬上摔下來的,而多襄丸卻説是因為自己喝了有毒的泉水;多襄丸説,喜歡真砂是因為她的剛烈,而真砂在作供時卻表現的無比脆弱;神巫“請”來了武士的魂魄,並自編自導自演了一出武士自殺的好戲。

每個人都説着不同的“故事”,這其中除了欺騙,還是欺騙。我們究竟還能相信誰。但黑澤明導演並沒有讓影片在欺騙中結束,他讓我們重新相信了我們自己。和尚是整個影片中唯一沒有説謊的人,而且極易相信別人。他相信了賣柴人,相信了多襄丸,相信了武士……,可是在他相信所有人後,他開始迷茫了。在賣柴人講出他親眼所見的真相後,他的信念動搖了;在眼睜睜地看見被遺棄小孩的衣服被人扒掉時,他失去信念了;在他以為賣柴人要扒走小孩最後的貼身衣物時,他找回了最初的信念。雨過天晴,賣柴人抱着小孩走遠了。

黑澤明導演通過“殺人”使我們看到了人們自私自利的一面,但最後一句“你讓我能重新相信別人”,又讓我們看到了人性的善面。羅生門是黑澤明心中的地獄,人們在走進羅生門後,就變得自私自利起來。當雨過天晴,人們走出羅生門後,一切又變得真實可信了。其實“羅生門”並不存在,它只存在於我們的心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373wv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