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國富論讀後感(精選5篇)

國富論讀後感(精選5篇)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富論讀後感(精選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富論讀後感(精選5篇)

國富論讀後感 篇1

寒假期間,拜讀了亞當斯密的《國富論》。亞當斯密作為18世紀的經濟學家,他的《國富論》有着鮮明的時代特徵。無論他説的是從誰的角度出發,對於現在的我看來,瞭解到了當時的很多經濟因素和狀況,使我也可以從歷史背景和發展的眼光看待今天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矛盾。

只看了第一章的論分工,深受震撼!200多年前就對社會協作的規律及其意義有着深刻的洞悉,使我對西方國家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其原因是值得我們思考的。17世紀正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結束了人類長期以來傳統農業社會,步入了現代社會。其之前普遍是靠人的雙手及簡單的工具勞作,生產力非常極其低下,整個社會發展及生活節奏非常緩慢,而人的思想相對也是呆滯不前。第一次工業革命典型的代表就是蒸汽機,並以此為基礎發展出了不少先進工具。如火車,輪船,蒸汽抽水機等大幅度提高生產率,大批的工廠開始出現。至此世界的發展節奏明顯加快,而人的思想也大踏步的進步,那個年代也出現了諸如牛頓這樣的很多偉大人物。亞當—斯密提出的影響深遠的思想就在這大背景下產生了,他的觀點深受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影響,可謂生逢其時。

首先講到的是分工,人與人之間需要合作,分工是社會發展進步的必然結果,我們可能不擅長某一方面,但我們可以用我們擅長的某一方面來換取別人擅長的那一方面的服務。這就是絕對優勢理論。分工可以極大地增進勞動生產力,正因為人們有不同的擅長,而又有錯綜複雜的各樣需求,所以就有了交換。交換提高了社會有效需求和社會福利,它就需要流通中更多的產品,而分工的原因,不用説,最有力的解釋就是“製作釦針”的例子:一個人抽鐵線,一個人拉直,一個人切截,一個人削尖線的一端,一個人打磨另一端,以便裝上圓頭。要做圓頭,就需要有二三種不同的操作。安裝圓頭,塗白色,乃至包裝,都是專門的人員在操作。這樣,釦針的製造分為十八種操作。做出來的數量遠遠高於每個人單獨做完全部工序的數量。最後的精煉總結:分工就是為了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但是在現代經濟發展和科技革命浪潮下,這種思想是否還能適應如今的個性化需求尚待觀察。

再接下來就是對貨幣和商品價格的探討。經濟學研究最多的是物品的邊際效用,因為正是這個邊際效用決定了商品的價格。不少有關經濟的著作都會提到“饅頭是最後一個才吃飽的”,在饅頭並不缺乏的情況下,就是這最後一個饅頭的價值決定了它的價格。價值中包含的是勞動,勞動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換價值的真實尺度。它體現的就是商品的真實價格,產品一經生產,其真實價格就會一定,變化的只是我們現在的貨幣衡量。

《國富論》探討的最終目的是增加國家財富和社會福利。增加國家財富就必須要走一條路,那就是增加實際的就業量和生產用機器設備,就是增加實體經濟中的勞動者和勞動工具,這就需要資產投入,資產的投入和運營就是資產的積累和使用的過程。這對指導現在的國民經濟任然有效。

通過這本書可以看出:技術可以提高生產力,思想也可以提高生產力。很有可能其影響力遠遠勝過技術,思想和技術應該是相互的,思想的進步都可以推動技術,反過來技術的發展也可以推動思想的進步。整篇文章通讀下來,使我不由得對作者獨特的見解和高深的學問敬佩不已,正是因為有了許多像亞當斯密這樣的偉人,我們的社會才能不斷的進步和發展。

國富論讀後感 篇2

繼上一次的《新賣桔者言》,這次我選擇了讀《國富論》。和《新賣桔者言》不同,這本書的內容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有一句話可以形容我剛開始看的感受:“這些字分開來我都認識,可是組合起來我就不認識了。”所以,我不得不一邊看,一邊上網查閲這些內容的意思。

《國富論》共分五卷。它從國富的源泉——勞動,説到增進勞動生產力的手段――分工,因分工而起交換,論及作為交換媒介的貨幣,再探究商品的價格,以及價格構成的成分――工資、地租和利潤。我比較感興趣的分工這部分。

分工是增進勞動生產力的手段。斯密認為,勞動生產力上最大的改進,以及勞動時所表現的更多的嫻熟程度、技巧和判斷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結果。這句話在《國富論》居於開篇之位,足可以讓我們認識到分工的重要性。

在書中,斯密為我們舉了一個制針的例子:“一個工人,如果沒有受過制針這種職業的相當訓練,也不知道怎樣使用它的機械,那麼即使再努力工作,一天也許也造不出一枚針,當然更不可能造出20枚針了。但是現代商業已經使這種工作成為專門職業,並且將這種工作非為若干工序,其中大多數也同樣成為專門的職業。有一個這種小工廠,只僱用十個工人,有幾個工人擔任二三種操作。一日也能成針48000枚,即一人一日可成針4800枚。”

如果他們不分工合作,不由每個人專門操作某道工序,那麼不論他們怎樣努力,一天也不可能造出20枚針,説不定連一枚也造不出來。

凡是能夠分工的工作,一旦使用分工制,就能夠相應地增加勞動的生產力。汽車生產商福特公司的創始人福特先生就是因為改傳統的汽車生產車間模式為流水生產,從而大大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擊敗競爭對手,佔據汽車市場的半壁江山。

上述的例子現在對於我們來説都是比較遙遠的,不能親身體驗那種分工的效果。就拿我們平時在家做飯來舉個例吧。過節時家裏都會做一頓豐盛的大餐,如果這個時候只由媽媽一個人負責煮飯做菜,那她大概就得從中午開始忙活,不然是不夠時間煮大餐的,但是如果全家出動,媽媽負責炒菜,爸爸負責殺雞,姐姐負責切菜,我負責洗菜,全家人分工合作,那麼很快就可以煮出一頓美味的盛宴,而且所需時間也不多,可能只需要媽媽一個人工作時的四分之一的時間。這就是分工合作的高效率。

我們現在認識到分工的重要性是前人留下來的知識,而斯密認識到分工的重要性卻是他從生活中工作中認真觀察,分析研究出來的。在《國富論》一書中,斯密充分的展示了他站在時代前端的對各種經濟現象的發現和體會認識。

《國富論》這本書中值得好好品味的內容還有很多很多,我現在只能看到很表面的一層。它不是我只讀那麼一遍就能深入瞭解的,在以後,我還會好好的再次研讀這本書,希望有興趣的各位同學,也去圖書館借來看看吧。

國富論讀後感 篇3

每個國家成員的勞動都是為本國國民帶給生活所需的必需品和便利品,或者是用這部分產品換取外國的必需品和便利品。影響一國成員數量多少的原因,也就是説勞動帶給的必需品和便利品數量的多少的原因。斯密説有兩個:一個是勞動者勞動技能的熟練,也就是此刻所説的生產力,一個就是從事有用勞動和無用勞動的比例。相對這兩點,第一點的影響更大,正因在歷史的長河中,有很多禮貌未開化的種族中,人民有時候務必拋棄或者殺死其中的老弱病殘,以保證種族的延續;在許多禮貌開化的社會中,總是有許多從事無用的勞動的人,比如古代的官員和軍隊!

勞動分工使得同樣數量的人,生產的商品大大增加。這要歸因於三種狀況:第一,每一個工人只從事一種工作,能提高勞動熟練程度;第二,節約了從一種工作轉換到另一種工作的時刻;第三,發明了一些機器,大大提高勞動效率。那造成分工的原因是什麼,正因在人類族羣內部是禁止偷盜和搶劫,因此某個人想要獲得某種物品只有兩種途徑:一種是自我勞動獲得,一種透過交換獲得。在族羣內,某些具有特殊才能的人,比如善於製造弓矢的人發現自我專心製作弓矢比自我去打獵更有利;比如善於造房的人發現自我專心造房比種田更有利,於是他們就是專心從事某種勞動了,分工就產生了。交換引起了分工,分工的程度必然受到交換潛質即市場範圍的制約。正因市場太小,勞動者無法用他們自我消費不完的剩餘勞動產品來隨意換得需要的別人的勞動產品。最先開化的種族都是在河流附近,正因在交通不發達的時代,相對來説,水運對於陸運有天然的優勢:第一,水運風險較低,陸運要透過野蠻民族的領地,危險較大;第二,成本相對較低,透過水運需要的人數和交通工具較少。因此由於水運的好處巨大,工藝和產生的改良出此刻水運便利的地方就理所當然,這樣改良要很久才會傳到內陸地區。

當勞動分工完全確立後,一個人自我的勞動只需要很小部分就能夠滿足自我的需求。他務必拿着自我用不完的勞動產品來換取其他人的勞動產品。在交換的過程中,有一些物品得到所有的人的公認,能夠換取所有的勞動產品。在這期間,有貝殼、糖很多的物品充當了這個主角,但是最終都被金屬所代替。這是正因金屬易於保存,易於分割。於是金屬貨幣就這樣產生了。

一個人是貧還是富,依照他能享受的生活必需品,便利品和娛樂品的多少和品質決定。商品的價值分為真實價格和名義價格。任何商品的真實價格就等於該商品能使他購得或者支配的勞動量,勞動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換價值的真是尺度。世間所有財富,最初都是用勞動而不是用金銀購買的。雖然勞動是所有商品的交換價值的真實尺度,但是商品的價值通常並不是用勞動去衡量的,而是透過商品的名義價格去衡量的。通常而言,勞動也像商品一樣有真實價格和名義價格。所謂真實價格就是報酬勞動的必須數量的的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所謂名義價格就是必須數量貨幣。勞動者的貧與富,不是與勞動的名義價格成比例,而是與勞動的真實價格成比例。勞動的真實價格,一年一年的來説貨幣更容易體現。一個世紀來説穀物更容易體現。

在資本積累和土地私有之前,勞動是決定各種物品相互交換的主要標準。比如,兩個小時勞動才能獲得的物品的直接必定兩倍於一個小時就能獲得的物品。如果要讓資本投入生產,務必給其相應的報酬(也就是資本利潤),這個時候資本也參與了勞動產物的分配,資本的利潤與資本的規模有關。土地私有化之後,地主會要求土地上所有的產物中的一部分會自我(也就是地租),這個時候地租也參與勞動產物的分配。勞動不僅僅衡量價格中分解為勞動那一部分的價值,而且衡量價格中分解為地租和利潤的那部分價值。分開來説,每一件商品的價格或交換價值,都是由這個是那個部分全數或者其中之一構成。合起來説,構成一國全部勞動年產物的商品價格,比如由這三個部分構成,並且財富就是以這三種方式在不一樣的國民之間分配。一國財富的勞動產物的普通或平均價值是逐年增加,還是逐年減少要取決於工資,利潤以及地租是以怎樣樣的比例在國民間分配。

商品的自然價格就是一種商品如果不多不少恰恰等於生產,製造這商品乃至運送這商品到市場所使用的按自然率支付的地租,工資和利潤,這商品就是按自然價格出售的。商品的市場價格就是商品通常賣出的價格。商品的市場價格有時高於自然價格,有時低於市場價格。市場上願意支付自然價格的人,稱為有效需求者,他們的需求是有效需求,正因這種需求使得商品的出售可能實現。市場上任何一種商品的供售量,如果不夠滿足這種商品的有效需求,那種願意支付自然價格的人就不能得到他們所需求的數量,他們當中有些人,寧願支付高價格也不願意得不到商品。於是競爭便在有效需求者之間發現,市場價格高於自然價格,價格上升程度大小,要看貨品的缺乏程度和競爭者富有程度和浪費程度的大小。反之,如果市場上的供售量超過了這種有效需求,這種商品就不能全部賣給願意支付自然價格的人,其中的一部分務必賣給出價較低的人,市場價格於是低於自然價格。下降程度的'大小,要看賣方怎樣急於要把商品賣出,易腐的物品比耐久性商品在賣方之間競爭更大。市場價格雖然能長期高於自然價格,但是卻不能長期低於自然價格。如果市場價格低於自然價格,必然是工資,利潤或者地租中某一方或全部都不能到達自然率。這樣這三方肯定抽掉一部分,使商品數量接近有效需要量,向自然價格靠近。自然競爭的市場價格一般都是賣方能承受的最低價格,壟斷的市場價格都是有效需求者能承受的最高價格。

關於勞動工資和利潤,如果一個人透過勞動不能獲取養活自我,那他務必透過坑蒙拐騙來獲取他活下去的必需品。因此在制定最低工資時務必要讓勞動者能養活全家人。最高工資不是出現最富裕的社會,而是出此刻最快富裕的社會,也就財富增加最快的社會。在不斷進步的社會資本具有較低的利潤,勞動者具有較高的工資;在財富停滯的社會資本具有較高的利潤,較低的工資;在即將衰退的社會,資本具有最高的利潤,最低的工資。

國富論讀後感 篇4

英國亞當·斯密所着的《國富論》,全名為《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此書初版於1776年,就是美國《獨立宣言》發表的那一年。在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方面,《國富論》起了重大的促進作用。《國富論》的編者馬克斯?勒納評論説:“這是一本將經濟學、哲學、歷史、政治理論和實踐計劃奇怪地混合在一起的書,一本由有着高深學問和明敏見識的人所寫的書。這個人有強大的分析能力,能對他的筆記本中所有的材料進行篩選;又有強大的綜合能力,能按照新的和引人注目的方式將其重新組合起來,斯密對他當時的學術領域的各種思想是極為敏感的。他像後來的馬克思一樣,不是一個關在自己房子裏的與世隔絕的學者,他彷彿全身裝着天線,能收到並吸收所能接觸到的一切信息。他在封建歐洲解體之末、近代世界開始之時寫作,在這個世界中,封建制度仍以既得利益集團經常表現的頑固性在堅持。他正是為反對這種利益集團而寫作的。結果是,他的書不只是為圖書館架藏而寫的,它對經濟意見和國家政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它形成了我們今天住在其中的整個生活環境。”

斯密在《國富論》中要回答的最後問題是,感情與“公平的旁觀者”之間的內在鬥爭,在社會的長期演進中究竟是怎樣在歷史本身的大舞台上發生作用的。這個問題的答案見第五編,他列舉了社會發展的四個主要組織階段,除非由資源的匱乏、戰爭或政府的壞政策予以阻止,否則這些階段是會連續進行的。這四個階段是:獵人的最初“野蠻”階段,原始農業的第二階段,封建或莊園“耕作”的第三階段,商業上相互依存的第四階段。每一階段伴有與它的需要相適應的制度。例如,在獵人階段中“沒有任何財產。因此,也就沒有任何確立的行政長官或正規的司法行政”。隨着牛羊羣的出現,產生了比較複雜的社會組織形式,不僅包括“可怕的”軍隊,而且有不可缺少的法律和秩序堡壘。斯密思想的核心是:這種制度是保護特權的工具,不能用自然法為之辯護。他説,“文官政府是為了財產的安全而設立的,實際上是為保護富人反對窮人而設立的,即為了保護有些財產的人反對根本沒有財產的人而設立的。”最後,斯密將演進描述為從封建主義走向一個需要有新制度的社會階段,這種新制度是由市場確定的而不是由同業公會確定的,是自由的而不是受政府限制的。這在後來稱為放任自由的資本主義,斯密稱之為完全自由的制度。這種物質生產基礎的連續改變,將帶來的上層建築的必然改變,這和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有明顯的相似之處。可是也有一個重大的差別:馬克思主義體系中的最後動力是階級鬥爭,而在斯密的哲學史中,主要的推動機制是“人性”,由自我改善的慾望所驅使,由理智所指導。

《國富論》遠遠不是一部通常所認為的學術論文。雖然斯密也勸説放任自由,但他的論證卻更多地是反對政府幹預和反對壟斷;雖然他讚揚貪慾的結果,卻又幾乎總是鄙視商人的行為和策略。他也不認為商業制度本身是完全值得讚美的。

國富論讀後感 篇5

《國富論》被譽為西方經濟學的“聖經”,其對經濟學研究中的貢獻可見一斑,上學時覺得亞當·斯密在書中提出的經濟學論斷成為經典沿用至今令人折服,工作後回顧覺得作者在經濟學觀點背後娓娓道來的人生道理其實更為受用。一本書就是這樣,常讀常新,在不同的階段讀同一本感觸也有所不同,更別有一番“橫看成嶺側成峯”的樂趣。

幹一行愛一行、幹一行鑽一行。“成年人從事着不同的職業所顯現出來的十分不同的才能,在非常多的場合,與其説是勞動分工的因素,不如説是勞動分工的後果”在談到勞動分工時,亞當·斯密標新立異,他不認為是人的特長決定了職業,而是所從事的職業造就了人的專長,這和我們現今推崇的工匠精神有異曲同工之妙,一旦選定行業就一門心思紮根下去,心無旁騖、精益求精,作為青年員工更要如此,在日常工作中結合自身崗位實際,做到幹一行愛一行、幹一行鑽一行,不斷積累經驗,更好的服務客户。

重視自我培養,提升職業素養。亞當·斯密在對固定資產進行分類時把社會所有居民或者成員獲得的有用才能看作是其中重要的一支,國民的受教育程度很大程度上影響並決定了一國的發展。在我看來學習的形式很多,作為青年員工,不斷學習新的業務技能,時時更新存款、理財、代銷產品等多種產品知識,不斷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擴寬知識面、豐富自己的眼界,這些都是學習的體現,把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同時運用到工作中運用到為客户服務中,才是真正的學有所成。

走出舒適範圍,敢於挑戰自我。通過亞當·斯密在書中列舉的實例不難看出,不管是在城鄉改革、貿易改革還是產業結構的改革過程中,都存在着巨大的阻力,阻力有時來源於既得利益團體,但更大的阻礙其實是既定路徑對於人們思維的固化作用。線上金融服務在人們生活中所佔比重逐漸上升,順應金融改革、運用大數據、着力推進手機銀行的使用都是我們需要思考的課題。對於青年員工,在日常工作中對專業技能、操作流程、服務理念要做到與時俱進,做到善於觀察、勤于思考、敢於突破,勇於走出自己的舒適區域,去探索、去創造!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232y3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