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國富論讀後感範文(精選20篇)

國富論讀後感範文(精選20篇)

當閲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國富論讀後感範文(精選20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國富論讀後感1

忙裏偷閒拜讀了亞當斯密的《國富論》,覺得很受啟發,它給我帶來了深刻的感受,並明白了什麼樣的書才能稱得上劃時代的鉅作,什麼樣的人才配得上“經濟學始祖”的稱號。《國富論》的首次出版標誌着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誕生,在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方面,《國富論》起了重大的促進作用。亞當·斯密反對政府幹涉商業和商業事務、贊成低關税和自由貿易的觀點在整個十九世紀對政府政策都有決定性的影響,並延續至今。

亞當斯密於1768年開始着手著述《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簡稱《國富論》)此書共分為五篇,總計三十二個章節,分別討論了勞動生產力增進的原因,資財的性質及其蓄積和用途,不一樣國家中財富的不一樣發展,政治經濟學體系和君主或國家的收入等幾個方面的問題。全書基本涵蓋了古典經濟學派所討論的所有問題,並對各個問題進行了最基本的理論闡述,對後世經濟學家的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書中,斯密首先闡述了他的勞動價值論。他認為一國國民每年的勞動,本來就是供給他們每年消費的一節生活必需品的源泉。構成這種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或是本國勞動的直接產物,或是用這類產物從外國購進的物品。而勞動的生產率要受下述兩種狀況的支配:第一,一般地説,這一國國民運用勞動,是怎樣熟練,怎樣技巧,怎樣有決定力;第二,從事有用勞動的人數和不從事有用勞動的人數,是什麼比例。不論一國土壤、氣候和麪積是怎樣,它的國民每年供給的好壞,必然取決於這兩種狀況。

緊之後又論述道,勞動生產力上最大的增進,以及運用勞動時所表現的更大的熟練、技巧和決定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結果。他認為分工有以下的好處:勞動者的技巧因業專而日進;勞動置換的時刻減少;簡化勞動和縮減勞動的機械發明,使一個人能夠做許多人的工作。當論及分工產生的原因時,斯密認為勞動或者説職業的差異並不是分工產生的原因,而是分工所帶來的結果。分工起因於交換的潛質,分工的程度,因此總是受交換潛質大小的限制,換言之,要受市場廣狹的限制。市場要是過小,那就不能鼓勵人們終生專務一業。正因在這種狀態下,他們不能用自我消費不了的自我勞動生產的剩餘部分,隨意換得自我需要的別人勞動生產物的剩餘部分。他舉了一個制針的例子。一枚小小的針的製作,竟然需要十八道工序。如果讓一個人從頭做到尾,一天恐怕連一枚也完成不了。但是,如果分工協作,每人負責一、二道工序,一人一天卻能夠做4800枚。分工何來如此神力?其實,道理很簡單,分工能夠使勞動專業化,能夠提高勞動的熟練程度。

至於交換產生的原因,斯密認為,主要源於人們的利己心,期望把自我不用的物品去換取別人的,對自我有用的物品。既然有了交換,那麼就務必有交換的媒介。這時斯密説了各種交換媒介,如牲畜、貝殼、煙草、鞣皮等,當然還有貴金屬。那麼這些媒介與交換物之間的交換價值比例是如何確定的呢?斯密把這個問題分成三點進行闡述:第一,什麼是交換價值的真實尺度,即構成一切商品真實價格的,究竟是什麼;第二,構成真實價格的各部分,究竟是什麼;第三,什麼狀況使上述價格的某些部分或全部,有時高於其自然價格或普通價格,有時又低於其自然價格或普通價格?換言之,使商品市場價格或實際價格,有時不能與其自然價格恰相一致的原因何在?

斯密認為,交換是人與生俱來的傾向,欲將取之,必先予之,由於交換而產生了分工。那麼,商品的交換價值如何確定呢?斯密明確地指出:“勞動是衡量一切交換價值的真實尺度。”這就等於説,商品的價值取決於勞動。但是斯密同時聲稱,這個理論只適應人類社會的野蠻時代。一旦資本積累起來,投入到企業,或是土地變為私有,狀況就要另當別論了。正因此時的勞動產品,不再全部歸勞動者所有,其中一部分作為利潤和地租,被僱主和地主收入囊中。由此,斯密又得出了1條結論:在資本積累和土地私有發生之後,決定商品價值的就不光是勞動了,利潤和地租也得算上一份。這樣一來,工資、利潤和地租,就不僅僅是一切收入的來源,而且還是“一切交換價值的三個根本源泉。”如此,斯密就不知不覺地由勞動價值論,轉到三種收入決定價值的理論上去了。馬克思把三種收入決定價值的理論,叫做的“斯密的教條”,之後的西方經濟學的不少理論,如生產費用論、節慾論等,都能夠從它那裏找到思想源頭。斯密揭開了商品價值的神祕面紗,的確功不可沒,但另一方面,在價值問題上他又含糊其辭,舉棋不定,給後人留下了許多模稜兩可的答案。之後的經濟學家各取所需,斯密的哪一種解釋對他們的胃口,便採納哪一種。甚至連那些勢不兩立的學派,也能同時從斯密那兒,找到本派發端的痕跡。

亞當·斯密認為,每一個人行為的動機,主要是在於利己,求得自我的利益。利己心是人類一切經濟行為的推動力。他還認為利己心這並不是值得反對或摒棄的;他堅信,個人自私能夠有助於整個社會的福利。

在《國富論》中,有讀者為其資料分為七個方面,值得一讀。

1、“看不見的手”的作用。亞當·斯密認為,每一個人行為的動機,主要是在於利己,求得自我的利益。利己心是人類一切經濟行為的推動力。他還認為利己心這並不是值得反對或摒棄的;他堅信,個人自私能夠有助於整個社會的福利。

2、分工是提高生產率的關鍵。分工的發展以及勞動劃分為越來越精細的專業化作業,這是正在出現的工廠制度的主要結果。有了分工,同樣數量的勞動者就能完成比過去多得多的工作量。

3、勞動價值論。勞動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換價值的真實尺度。

4、反對殖民地政策。亞當·斯密主張自由貿易,因此對於殖民地國家在殖民地造成的經濟壟斷表示反對。在他看來,對殖民地及其統治國雙方都是有害無益的。

5、主張“自由放任”。亞當·斯密強調,只有對內對外的商業不受任何限制,才能使一個國家得到充分的發展與繁榮;同時他反對各種公司的壟斷。另外,他還主張國家與國家之間應像個人與個人之間一樣實行分工,並極力倡導自由貿易。

6、政府的主要職責。亞當·斯密對於政府的職責規定得相當具體。他認為,政府的主要任務在於對外抵禦敵國,對內執行司法;政府的另外一個重要職責是“建立並經營某些公共工程”。這也是咱們此刻稱之為“公共事業”的各種設施。

7、教育的重要。亞當·斯密認為教育社會底層民眾,國家雖得不到什麼直接的好處,但總比讓民眾無知識,不受教育的好。他指出,在自由國家,政府安定主要靠有力的輿論,因此,公眾教育程度愈高,受教育愈多,越有公正的決定的潛質。從這個角度講,政府對於教育的推動,實不可稍有疏忽和閃失。

我認為,亞當斯密在書中也表達着一個重要的思想,就是,在勞動中,要確定兩個不一樣的勞動量的比例,往往很困難。兩種不一樣工作所費去的時刻,往往不是決定這比例的唯一因素,它們的不一樣困難程度和精巧程度,也須加以思考。一個鐘頭的困難工作,比一個鐘頭的容易工作,也許包內含更多勞動量;需要十年領悟的工作做一小時,比普通業務做一月所含勞動量也可能較多。但是,困難程度和精巧程度的準確尺度不容易找到。誠然,在交換不一樣勞動的不一樣生產物時,通常都在必須程度上,思考到上述困難程度和精巧程度,但在進行這種交換時,不是按任何準確尺度來作調整,而是透過市場上議價來作大體上兩不相虧的調整。這雖不很準確,但對日常買賣也就夠了。

透過這麼多分析,咱們不難看出《國富論》中的不少論點跟馬克思《資本論》中關於勞動價值論的觀點,極為相似。不僅僅是這些,《資本論》中的很多其他的觀點也能夠在《國富論》中追根溯源。

亞當斯密淵博的知識和對事物細緻入微的觀察絕對能讓任何人折服。它涉及到勞動價值理論、分工理論、貨幣及價格的解釋,以及利潤、工資、地租、資本、税收、貿易等等的分析。再看書中提到的行業,從英格蘭的製造業、到蘇格蘭的牧業,到印度的種植業,到北美的金銀礦業,還有海上運輸業、造船業、農業、建築業,林林種種。

除此之外,還有各種社會的現象,如政府的法令、貿易的限制、工會、壟斷等等。斯密在闡釋自我的推斷的時候,總會旁徵博引,讓讀者不得不信服。

斯密的推斷從實踐的觀察中來,往往一句話就能點明背後的規律,而又給人留下許多思考的空間。試舉一例,“什麼東西增加了生產食物的土地的產出力,它就不僅僅增加了被改良土地的價值,而且也給許多其他土地的生產物創造了新的需求,從而使其他土地的價值也增加了。”這句簡短的話一下子就點出了市場的多個規律。

因此,《國富論》是一本難得的鉅著,細心的拜讀也實在是一種心靈深處的極大享受,也能夠説,在我的人生道路中,它將起着指引的作用。

繼上一次的《新賣桔者言》,這次我選擇了讀《國富論》。和《新賣桔者言》不同,這本書的內容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有一句話可以形容我剛開始看的感受:“這些字分開來我都認識,可是組合起來我就不認識了。”所以,我不得不一邊看,一邊上網查閲這些內容的意思。

《國富論》共分五卷。它從國富的源泉――勞動,説到增進勞動生產力的手段――分工,因分工而起交換,論及作為交換媒介的貨幣,再探究商品的價格,以及價格構成的成分――工資、地租和利潤。我比較感興趣的分工這部分。

分工是增進勞動生產力的手段。斯密認為,勞動生產力上最大的改進,以及勞動時所表現的更多的嫻熟程度、技巧和判斷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結果。這句話在《國富論》居於開篇之位,足可以讓我們認識到分工的重要性。

在書中,斯密為我們舉了一個制針的例子:“一個工人,如果沒有受過制針這種職業的相當訓練,也不知道怎樣使用它的機械,那麼即使再努力工作,一天也許也造不出一枚針,當然更不可能造出20枚針了。但是現代商業已經使這種工作成為專門職業,並且將這種工作非為若干工序,其中大多數也同樣成為專門的職業。有一個這種小工廠,只僱用十個工人,有幾個工人擔任二三種操作。一日也能成針48000枚,即一人一日可成針4800枚。”

如果他們不分工合作,不由每個人專門操作某道工序,那麼不論他們怎樣努力,一天也不可能造出20枚針,説不定連一枚也造不出來。

凡是能夠分工的工作,一旦使用分工制,就能夠相應地增加勞動的生產力。汽車生產商福特公司的創始人福特先生就是因為改傳統的汽車生產車間模式為流水生產,從而大大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擊敗競爭對手,佔據汽車市場的半壁江山。

上述的例子現在對於我們來説都是比較遙遠的,不能親身體驗那種分工的效果。就拿我們平時在家做飯來舉個例吧。過節時家裏都會做一頓豐盛的大餐,如果這個時候只由媽媽一個人負責煮飯做菜,那她大概就得從中午開始忙活,不然是不夠時間煮大餐的,但是如果全家出動,媽媽負責炒菜,爸爸負責殺雞,姐姐負責切菜,我負責洗菜,全家人分工合作,那麼很快就可以煮出一頓美味的盛宴,而且所需時間也不多,可能只需要媽媽一個人工作時的四分之一的時間。這就是分工合作的高效率。

我們現在認識到分工的重要性是前人留下來的知識,而斯密認識到分工的重要性卻是他從生活中工作中認真觀察,分析研究出來的。在《國富論》一書中,斯密充分的展示了他站在時代前端的對各種經濟現象的發現和體會認識。

《國富論》這本書中值得好好品味的內容還有很多很多,我現在只能看到很表面的一層。它不是我只讀那麼一遍就能深入瞭解的,在以後,我還會好好的再次研讀這本書,希望有興趣的各位同學,也去圖書館借來看看吧。

國富論讀後感2

每個國家成員的勞動都是為本國國民帶給生活所需的必需品和便利品,或者是用這部分產品換取外國的必需品和便利品。影響一國成員數量多少的原因,也就是説勞動帶給的必需品和便利品數量的多少的原因。斯密説有兩個:一個是勞動者勞動技能的熟練,也就是此刻所説的生產力,一個就是從事有用勞動和無用勞動的比例。相對這兩點,第一點的影響更大,正因在歷史的長河中,有很多禮貌未開化的種族中,人民有時候務必拋棄或者殺死其中的老弱病殘,以保證種族的延續;在許多禮貌開化的社會中,總是有許多從事無用的勞動的人,比如古代的官員和軍隊!

勞動分工使得同樣數量的人,生產的商品大大增加。這要歸因於三種狀況:第一,每一個工人只從事一種工作,能提高勞動熟練程度;第二,節約了從一種工作轉換到另一種工作的時刻;第三,發明了一些機器,大大提高勞動效率。那造成分工的原因是什麼,正因在人類族羣內部是禁止偷盜和搶劫,因此某個人想要獲得某種物品只有兩種途徑:一種是自我勞動獲得,一種透過交換獲得。在族羣內,某些具有特殊才能的人,比如善於製造弓矢的人發現自我專心製作弓矢比自我去打獵更有利;比如善於造房的人發現自我專心造房比種田更有利,於是他們就是專心從事某種勞動了,分工就產生了。交換引起了分工,分工的程度必然受到交換潛質即市場範圍的制約。正因市場太小,勞動者無法用他們自我消費不完的剩餘勞動產品來隨意換得需要的別人的勞動產品。最先開化的種族都是在河流附近,正因在交通不發達的時代,相對來説,水運對於陸運有天然的優勢:第一,水運風險較低,陸運要透過野蠻民族的領地,危險較大;第二,成本相對較低,透過水運需要的人數和交通工具較少。因此由於水運的好處巨大,工藝和產生的改良出此刻水運便利的地方就理所當然,這樣改良要很久才會傳到內陸地區。

當勞動分工完全確立後,一個人自我的勞動只需要很小部分就能夠滿足自我的需求。他務必拿着自我用不完的勞動產品來換取其他人的勞動產品。在交換的過程中,有一些物品得到所有的人的公認,能夠換取所有的勞動產品。在這期間,有貝殼、糖很多的物品充當了這個主角,但是最終都被金屬所代替。這是正因金屬易於保存,易於分割。於是金屬貨幣就這樣產生了。

一個人是貧還是富,依照他能享受的生活必需品,便利品和娛樂品的多少和品質決定。商品的價值分為真實價格和名義價格。任何商品的真實價格就等於該商品能使他購得或者支配的勞動量,勞動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換價值的真是尺度。世間所有財富,最初都是用勞動而不是用金銀購買的。雖然勞動是所有商品的交換價值的真實尺度,但是商品的價值通常並不是用勞動去衡量的,而是透過商品的名義價格去衡量的。通常而言,勞動也像商品一樣有真實價格和名義價格。所謂真實價格就是報酬勞動的必須數量的的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所謂名義價格就是必須數量貨幣。勞動者的貧與富,不是與勞動的名義價格成比例,而是與勞動的真實價格成比例。勞動的真實價格,一年一年的來説貨幣更容易體現。一個世紀來説穀物更容易體現。

在資本積累和土地私有之前,勞動是決定各種物品相互交換的主要標準。比如,兩個小時勞動才能獲得的物品的直接必定兩倍於一個小時就能獲得的物品。如果要讓資本投入生產,務必給其相應的報酬(也就是資本利潤),這個時候資本也參與了勞動產物的分配,資本的利潤與資本的規模有關。土地私有化之後,地主會要求土地上所有的產物中的一部分會自我(也就是地租),這個時候地租也參與勞動產物的分配。勞動不僅僅衡量價格中分解為勞動那一部分的價值,而且衡量價格中分解為地租和利潤的那部分價值。分開來説,每一件商品的價格或交換價值,都是由這個是那個部分全數或者其中之一構成。合起來説,構成一國全部勞動年產物的商品價格,比如由這三個部分構成,並且財富就是以這三種方式在不一樣的國民之間分配。一國財富的勞動產物的普通或平均價值是逐年增加,還是逐年減少要取決於工資,利潤以及地租是以怎樣樣的比例在國民間分配。

商品的自然價格就是一種商品如果不多不少恰恰等於生產,製造這商品乃至運送這商品到市場所使用的按自然率支付的地租,工資和利潤,這商品就是按自然價格出售的。商品的市場價格就是商品通常賣出的價格。商品的市場價格有時高於自然價格,有時低於市場價格。市場上願意支付自然價格的人,稱為有效需求者,他們的需求是有效需求,正因這種需求使得商品的出售可能實現。市場上任何一種商品的供售量,如果不夠滿足這種商品的有效需求,那種願意支付自然價格的人就不能得到他們所需求的數量,他們當中有些人,寧願支付高價格也不願意得不到商品。於是競爭便在有效需求者之間發現,市場價格高於自然價格,價格上升程度大小,要看貨品的缺乏程度和競爭者富有程度和浪費程度的大小。反之,如果市場上的供售量超過了這種有效需求,這種商品就不能全部賣給願意支付自然價格的人,其中的一部分務必賣給出價較低的人,市場價格於是低於自然價格。下降程度的大小,要看賣方怎樣急於要把商品賣出,易腐的物品比耐久性商品在賣方之間競爭更大。市場價格雖然能長期高於自然價格,但是卻不能長期低於自然價格。如果市場價格低於自然價格,必然是工資,利潤或者地租中某一方或全部都不能到達自然率。這樣這三方肯定抽掉

一部分,使商品數量接近有效需要量,向自然價格靠近。自然競爭的市場價格一般都是賣方能承受的最低價格,壟斷的市場價格都是有效需求者能承受的最高價格。

關於勞動工資和利潤,如果一個人透過勞動不能獲取養活自我,那他務必透過坑蒙拐騙來獲取他活下去的必需品。因此在制定最低工資時務必要讓勞動者能養活全家人。最高工資不是出現最富裕的社會,而是出此刻最快富裕的社會,也就財富增加最快的社會。在不斷進步的社會資本具有較低的利潤,勞動者具有較高的工資;在財富停滯的社會資本具有較高的利潤,較低的工資;在即將衰退的社會,資本具有最高的利潤,最低的工資。

國富論讀後感3

在一個美妙的午後,筆者有幸瀏覽到現代經濟學之開山之作——《國富論》,筆者便懷着幾分激動與崇敬之情開始了這一次的神遊之旅。需要在那裏在那裏説明的是,富論》的首次出版標誌着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學《國富論》的首次出版標誌着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學需要在那裏説明的是,《國科的誕生,亞當斯密也因此聲名顯赫,被譽為“知識淵博的蘇格蘭才子”亞當·也因此聲名顯赫,被譽為科的誕生,亞當·斯密也因此聲名顯赫,被譽為“知識淵博的蘇格蘭才子”。

《國富論》共分五卷。它從國富的源泉——勞動,説到增加勞動生產力的手《國富論》共分五卷。它從國富的源泉——勞動,説到增加勞動生產力的手——分工。因分工而引起交換,由交換而產生交換媒介——貨幣。再由貨幣解分工。因分工而引起交換,由交換而產生交換媒介——段——分工。因分工而引起交換,由交換而產生交換媒介——貨幣。再由貨幣解析商品價格及商品價值,以及價格的構成成分——工資、地租和利潤。進而聯繫析商品價格及商品價值,以及價格的構成成分——工資、地租和利潤。進而聯繫整個政治經濟體系,闡述其內在聯繫。整個政治經濟體系,闡述其內在聯繫。

《國富論》作為現代經濟學開山之作,提出了許多新的觀點和理論,也正因《國富論》作為現代經濟學開山之作,提出了許多新的觀點和理論,也正正因如此,它有許多發人深思之處。而筆者對於《國富論》中“分工”觀點尤為感為如此,它有許多發人深思之處。而筆者對於《國富論》中“分工”的觀點尤為感興趣。因此,本文也是筆者對於《國富論》中分工觀點的有感而發。興趣。因此,本文也是筆者對於《國富論》中分工觀點的有感而發。“勞動生產力上最大的增進,以及運用勞動時所表現的更大的熟練、技巧和”這是亞當·斯密在第一章的開頭語。為了使讀者決定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結果。這是亞當·斯密在第一章的開頭語。為了使讀者亞當更加明白分工在社會生產力的進步上所發揮的巨大作用,亞當斯密進而舉了扣亞當·更加明白分工在社會生產力的進步上所發揮的巨大作用,亞當·斯密進而舉了釦針製造業的例子來加以説明。由此,咱們也知道正因有了分工,同數量的勞動者就能完成比過去多得多的工作量。其原因有三點:第一點就能完成比過去多得多的工作量。

其原因有三點:第一點,勞動者的技巧因專業工作量。其分工而日漸進步。勞動者熟練程度的增進,勢必增加他所能完成的工作量。第二點,由一種工作轉到另一種工作,通常需要損失不少時刻。有了分工,就能夠免除這種損失。第三點除這種損失。第三點,許多簡化勞動和縮減勞動的機械的發明,使一個人能夠做許多人的工作。從分工開始,亞當斯密接下來談到分工的緣由:人類的物與物交換。正因亞當·從分工開始,亞當·斯密接下來談到分工的緣由:人類的物與物交換。正因人類有物與物交換的意願、需求,繼而產生勞動分工。勞動分工又引起更大範圍的物與物交換。在那裏亞當斯密談到亞當·談到“的物與物交換。在那裏亞當·斯密談到“例如,在狩獵或遊牧民族中,有個善於製造弓弩的人,他往往以自我製成的弓弩與他人交換家禽或獸肉。

結果,他發覺,造弓弩的人,他往往以自我製成的弓弩與他人交換家禽或獸肉。結果,他發覺,與其親自到野外捕獵,倒不如與獵人交換。正因交換所得卻比較多。為他自身的利益打算,他只好以製造弓弩為業。於是,他便成為一種武器製造者。另有一個人,因長於建造小茅房或移動房屋的框架和屋頂,往往被人請去造屋,得家禽獸肉為酬。於是,他發覺,完全獻身於這一工作對自我有利,因而就成為一個房屋建築者。同樣,第三個人成為鐵匠或銅匠,第四個人成為硝皮者或製革者。這樣一來,人人都必須能夠把自我消費不了的自我的勞動生產物的剩餘部分,拿來換得自我所需要的別人的勞動生產物的剩餘部分。得自我所需要的別人的勞動生產物的剩餘部分。這就鼓勵大家各自委身於一種特定業務,使他們在各自的業務上磨練和發揮各自的天賦資質或才能。”

在那裏筆者注意到,亞當·斯密談到的這種生產力分工中,分工得以進行的在那裏筆者注意到,亞當·斯密談到的這種生產力分工中,分工得以進行的亞當一個必要條件是人們感到他從事這一份行業更有利於自身的生存發展。簡單的講,即他從業於此行業,必須有勞動剩餘部分同大家交換。從那裏,筆者聯想到當今社會青年擇業的現實問題。據亞當斯密的分工理論折射出的擇業觀,咱們亞當·當今社會青年擇業的現實問題。據亞當·斯密的分工理論折射出的擇業觀,咱們也許能得到一種正確的引導。當今社會紛繁複雜,其中,職業的多種多樣更是充分地佐證了這一點。職業的多樣性正體現了分工的精細程度。的多樣性正體現了分工的精細程度。人們對職業的選取正是其對社會生產力分工的用心參與。與分工之初人們選取的目的一樣,此刻,人們擇業也是為了得到儘可能多的滿足生存的資料。類似的,現今人們擇業也得根據自身的優勢條件進行選取。這樣,不僅僅有利於自身的生存與發展,同時也有利於社會的整體進步。這樣説不免泛泛而談,從而陷入泛泛論。

咱們不妨假想,如果愛因斯坦沒有選取他擅長的領域:物理,那這天物理學的發展會是怎樣一個局面,愛因斯坦”“愛因斯坦”對於世人又是怎樣一個名詞。這一切讓人讓人不可想象,或許物理學較現今而言倒退對於世人又是怎樣一個名詞。這一切讓人不可想象,或許物理學較現今而言倒退百餘年,又或許沒有根本性的差距,或者比現今更加進步。但是,有一點咱們可今更加進步。但是,有一點咱們百餘年,又或許沒有根本性的差距,或者比現今更加進步。但是,有一點咱們能夠確定的是,如果愛因斯坦沒有選取他所擅長的物理領域,那麼以確定的是,如果愛因斯坦沒有選取他所擅長的物理領域,那麼在現今物理學中的是,如果愛因斯坦沒有選取他所擅長的物理領域,那就不存在這樣一個近乎瘋狂的名詞“愛因斯坦”這樣一個近乎瘋狂的名詞就不存在這樣一個近乎瘋狂的名詞“愛因斯坦”愛因斯坦的成就和他對世界的貢。獻,這些種種無論對於愛因斯坦又無論是是對於整個社會來説是至關重要的。整個社會來説是至關重要的。這獻,這些種種無論是對於愛因斯坦又或者是對於整個社會來説是至關重要的。這些偉大的成就便得益於其發展了自身擅長領域。那裏,還有一個人或許更具有説服力,那便是被譽為詩仙的李白。眾人皆知那裏,還有一個人或許更具有説服力,那便是被譽為詩仙的李白。眾人皆知還有一個人或許更具有説服力李白在年少的是,李白在年少時一心想要考取功名,從而入朝為官。

幸而李白最終未能了願。正是這樣,他得以在自我擅長的領域發展,造就了一代詩仙。這對於李白,對於社會都是一種更好的結果。試想,如果李白順利考取功名,並且順利入得仕途,社會都是一種更好的結果。試想,如果李白順利考取功名,並且順利入得仕途,據李白的性格或許便會被埋沒在滾滾仕途之中,整日蹉跎歲月。世上也就那麼依據李白的性格或許便會被埋沒在滾滾仕途之中,整日蹉跎歲月。世上也就沒有“詩仙李白”一説。他所留下的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沒有“詩仙李白”一説。他所留下的寶貴的精神財富也就不復存在。而李白在文學上對於社會的貢獻是極其重要的。幸而李白髮揚了他所擅長的一面。的貢獻是極其重要的。上對於社會的貢獻是極其重要的。幸而李白髮揚了他所擅長的一面。因此,擇業對於一個人甚至整個社會來説都是十分重要的,而根據分工論來擇業尤為重要。

以上是筆者從亞當斯密《國富論》分工思想中感悟到的一絲拙亞當·擇業尤為重要。以上是筆者從亞當·斯密《國富論》分工思想中感悟到的一絲拙見。誠然,從《國富論》中筆者還看到許多如星點般璀璨的思想,時時發人深思。這令筆者懷着更加崇敬之情,結束了這一次的旅程。

國富論讀後感4

1999年11月20日6時30分6秒,在朦朧的煙霧中,在千萬同胞的期待中,我國的第一艘宇宙飛船終於成功發射。中國,這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又向未來近了一步,也更向科技發展的新時代更近了一步。

17年後的一天,我正坐在舒服的沙發上,專心致志的看着手中的這本《國富論》,竟情不自禁地把它與祖國的復興之路結合起來。

開《國富論》是蘇格蘭經濟學家,哲學家亞當斯密的一本專着。這本專着共為五卷。它從國富的源泉──勞動,説到增進勞動生產力的手段──分工,因分工而起交換,論及作為交換媒介的貨幣,再探究商品的價格,以及價格構成的成分──工資,地租和利潤。書中總結了近代初期各國資本主義發展的經驗,批判吸收了當時的重要經濟理論,對整個國民經濟的運程做了系統的描述,它在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方面,起了重大的作用。從《國富論》中文懂得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自由主義對我國的經濟發展也是十分重大的。

在我國的今天,脱離了計劃經濟也不過三十年,與英國將近三百年的自由經濟意識還無法相比,東部開放的海城市還好,西部地區則明顯的體現出落後,不但經濟落後,思想也落後,表現命令不到絕對不作為的慵懶心態,與沿海開放區的那種創新思想大相徑庭,這也是西部發展不起來的主要原因。所以思想不自由,不主動,就會落後。

有人認為中國是一個難以創新的國家,可是少年強,國則強,少年弱,國則弱。中國沒有因為別人的評論而放棄自己的夢想,從來沒有放棄過追夢。因為它深信,只要努力,就會成功,只要不放棄自己的信仰,就會成功。就算失敗了也要再爬起來,因為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夢。就好像每個人都可以仰望星空,心光灑在每個人的臉上照亮更加豐沛的人生,也照亮更加燦爛的中國。

國富論讀後感5

老子曾經説,“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悔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猶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自我自然。”老子理想中的政治是一種放任無為的政治,最好的政府(統治者)應是一個無為的政府,老百姓知道他的存在就可以了。好政府是很少發號施令的,但又能“功成事遂”。今天説的並不是老子,而是經濟學之父譽稱的亞當斯密,他在經濟學界有近乎神的地位。按約翰梅納德·凱恩斯的説法,至少300年內,人們都將在市場經濟中生活,不會有人小人像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推翻牛頓力學那樣推翻亞當·斯密的《國富論》;亞當·斯密不僅是一位經濟理論學家,他也為這種理論提供了有力的證據與準確的數字,確定做到了“有七分證據,不説八分話”的治學態度,而這種治學態度正是大多數中國經濟學家所缺少的態度。所以,熊彼得説亞當·斯密注重實際,將各種不同的數字與因素一併考慮,對以後作為抽象的理論奠定了基礎。

《國富論》研究的對象是人與人交換時的經濟行為,認為經濟行為的出發點是利己的出發點是利己心,每個人都追求自己的經濟利益,這是人性的自然想象。茅於軾先生曾舉《鏡花園》裏的君子國裏的故事加以説明人的利己行為,小説第十一回裏描述了君子國裏的一名隸卒買物的情況:隸卒…手中拿着貨物道:“老兄如此高貨,卻討恁般低價,教小弟買去,如何能安!務求將價加增,方好遵教。若再過謙,那是有意不肯賞光交易了。”賣貨人答道:“既承照顧,敢不低本,但適才妄討大價,已覺厚顏,不意老兄反説貨高價賤,豈不更教小弟慚愧了?況貨並非“言無二價”其中頗有虛頭。俗雲:“漫天要價,就地還錢”。令老兄不但不減,反要增加,如此克己,只好請到別家交易,小弟實難遵命。”只聽隸卒有説到:“老兄以高價討賤價,反説小弟克己,豈不失了“忠怒之道”?凡事總要彼此無欺,放為公道。試問哪個腹中無算盤,小弟又安能受人之愚哩。”

談了許久,賣貨人執意不增。隸卒賭氣,照數討價,拿了一半貨物。剛要舉步,賣貨人哪裏肯依,只説“價多貨少”攔住不放。路旁過兩老翁,作好作歹,從公評定,令隸卒照價拿了八折貨物,這才交易而去。茅於軾先生講完這個故事給我們兩點思考。第一現實生活中所遇到的矛盾,都是各方偏袒自己利益引起的。因此,我們常常的錯誤認為,如果關心別人的利益勝於自己的利益,爭論就不會發生。而君子國裏發生的事情。恰恰説明了把關心別人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同樣會有爭論,我們同樣得不到一個和諧的社會。

生活中我們會發現,在現實的商業交換中,買方和賣方通過討價還價,最終會達成協議。而在君子國這個人人為他的社會裏,討價還價根本不可能存在。小説不得不借助兩個過路的老翁來調解矛盾。這裏包含着一個極重要的道理:以自利為目的談判雙方同意的均衡點,而以利他為目的談判則不存在能使雙方同意的均衡點。所以利己是可以達到一個和諧的社會,而利他則是一個糾紛不斷的社會。從動態的變化來看,它最終必定轉變為“小人國”。因為君子國是最適合專門利己,毫不顧人的“小人”們生長繁殖的環境。當君子們吵的不可開交時,“小人”跑來用君子吃虧自己得利的辦法解決了矛盾。

長此以往,君子國將消失,被“小人”國替代。從這一點看,人是利己的生物實在是人類社會的大幸。第二,只要是交換都是為了改善自己的環境,使自己活得更舒服體面,如果沒有這點動機我們為何要交換?我們有過交換經驗的人都知道,交換的雙方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產生交換,而君子國有了市場,而通過市場的交換卻是“利他”行為,這種動機顯然是矛盾的。借用茅於軾先生有趣的例子,我們明白了亞當·斯密的理論為何是建立在人性自利基礎之上了,只有人人自利,交易雙方才能有均衡點,才能構件一個和諧的社會。

國富論讀後感6

看完《國富論》,價值論的概念也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給我一些感觸,這個理論曾在馬克思的《資本論》中也出現過,可見他們兩個人的遠見,在資本主義社會仍具有時代先進性,也是一般人所不能意識到的,其實,這個理論,最早的提出者還是亞當—斯密,他是站在資本主義的角度,提出了利潤是從何而來,就是從榨取工人的剩餘價值中來,説簡單了就是剝削勞動力,只有這樣,資本家才能不斷的積累原始資本,擴大生產規模,進行再生產,這樣循環往復,使得那些資本家越來越富有,同樣,一個國家富有的資本家多了,那麼這個國家的經濟就開始飛速發展,提高國民收入,整個國家就會積累大量財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一個國家的資本多了,也就可以稱霸世界了。

而馬克思的價值論,是站在工人的角度提出的,提出資本家取得利潤的實質上就是剝削勞動力,壓榨工人的剩餘價值,使工人們的剩餘價值得到最大的發揮,加班加點,使得資本家的腰包鼓了起來,而使工人們的利益越來越少,權利越來越小,馬克思價值論的提出,主要就是為了讓所有那些被資本家們壓榨剝削的工人們,一致起來罷工反抗,改善這種不平等待遇,用無產階級政權推翻這種資產階級的惡習,讓那些遭遇不平等待遇的工人們,重新獲得應有的自由、權利和利益。

對於資本家過分剝削工人的無恥行為,歷年來,都有人曾披露過,有記者採訪過,有領導考察過,也有作家描述過。一方面,我很憎恨那些資本家,為了讓自己積累更多的資本,就想方設法壓榨工人,本來每個工人每天工作八個小時,結果資本家們為了獲得更多的利潤,就讓工人們工作十八個小時,工作時間延長了,但是工資依舊不變,這種超負荷勞動,換了誰都受不了,但是,工人們為了養家餬口,不得不累死累活的工作;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感謝資本家,開辦工廠,給許多無業遊民,提供了就業崗位,不至於流落街頭,餓死在荒山遍野。總的來説,資本家的出現,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既有利又有弊,我們既要看到有利的一面,也要考慮負面因素。我個人認為,資本家在追求自己利潤的同時,也要考慮工人的感受,總不能壓榨壓榨,再壓榨。

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提到的經濟理論,可謂五花八門、應有盡有,有價值理論、公平理論、絕對優勢理論、地租理論、貨幣理論、分配理論、公債理論、資本理論、賦税理論等等,一個人要想徹底搞懂這些理論,非花點時間不可,如果能活學活用,再好不過,要是能將亞當—斯密《國富論》當中的所有理論,能運用自如,並且運用在經濟競爭中,可以在經濟戰場中百戰不殆,財富越積越多。

《國富論》近百萬字,要想一個字一個字的鑽研,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本人時間有限,只是粗略的翻看過此書,文中的要點,有疑問的地方,還需要以後慢慢鑽研探究。

國富論讀後感7

我利用寒假時刻閲讀了由有“現代經濟學之父”美譽的亞當·斯密著作的《國富論》,覺得《國富論》真的是一部了不起的著作。

之前我領悟馬克思理論時,馬克思認為:工人每一天的勞動一部分是必要勞動,這是工人的酬勞,是供工人維持自我和家庭生活的;而另一部分勞動是剩餘勞動,是生產剩餘價值的,這部分是資本家資本積累的源泉,資本家正是透過不斷的增加生產剩餘勞動的時刻加大對工人的剝削。其實我當初在領悟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時候,會有這麼一種思考:工人們生產商品的勞動獲得了工資,那麼資本家在生產過程中也監督和指揮工人的勞動不是也就應獲得必須數量的報酬嗎?之後看了《國富論》,其中亞當。

斯密認為:工人在原料增加的價值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支付他們的工資,一部分支付僱主們的利潤,這部分又可細分為資本的利潤和地租。資本的利潤可假想為支付資本家的某種特殊的勞動即付給監督和指揮工人勞動的工資的別名,而地租呢作為資本家所墊支的原料和空間等資本的報酬。我覺得資本家在付出自我的勞動同時就應獲得報酬,但是所站的立場不一樣(如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獲得多少就會因個人的私利心,從而會出現偏移。而在地租這個問題又會涉及到土地是否私有,與國家的制度有關。我知道馬克思主義理論,《國富論》中的理論所支持的階級是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是兩個不一樣的階級,因此他們的觀點也很難決定孰對孰錯。所站的階級不一樣,自然所持有的觀點就會不一樣。

看了《國富論》我對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應是政治經濟學部分。在國富論中重點説了兩種富國裕民的政治經濟體系:重商主義體系和重農主義體系。重農主義是把土地看做國家收入主要來源的一種政治學體系。為了增進農業重視農業發展,並主張限制製造業和對外貿易的發展,但最後往往作用與目的背道而馳。在封建中國,曾長時刻實行重農抑商,實行海禁,閉關鎖國,禁止商業發展,最後到了清朝農業也落後,幾乎百業俱廢的地步。而重商主義則鼓勵製造和對外貿易多於農業。該部分就花了大篇幅説了商業主義和重農主義。

隨着國際上的全球化趨勢,瞭解商業主義或重商主義的原理對於一個國家國民經濟的發展還是有很大的好處的。一開始一國會擔心自我國家的金銀會外流,會發行一些禁令極力阻止貿易。但是這些禁令並不能完全阻止金銀外流,當一個國家輸入金銀數量超過有效需求時,它在該國內的價值就會降低;若鄰國的金銀量低於有效需求,它的價值就會升高。這樣就算有嚴厲的法律禁令,高利潤也不能禁止金銀從該國輸入鄰國。還有隻有增強對對金銀數量的使用,使依靠它得以流通,經營和製造的消費品增加,才會增加金銀的數量。就如一個家庭,如果他們把家裏日常開支剩餘的金銀都儲存起來(那裏不包括那種能夠升值的銀行儲存)

,不做任何的投資,那麼你的金銀還是這麼多,不會無端端地增加。但是你用作投資的話,還有能夠增值的可能。一個家庭如此,一個國家也是如此。不用閒置金銀必將會造成巨大的損失,因此法律也阻止不了金銀被立即運出國門。我想也是正因這樣才出現了咱們此刻的這個國際經濟貿易行業!在商業主義國家,他們有兩條原則:財富由金銀構成;無金銀礦山的國家只有透過貿易差額才能輸入金銀。

因此限制進口和鼓勵出口就成為國家致富的兩大引擎。咱們國家作為一個對外開放的國家也是如此。中國也採用了高關税和非關税的貿易壁壘來限制進口,以及退税,獎勵等措施來鼓勵出口,使得從為止,對外貿易一向持續着順差,雖然以為基點出現了貿易順差急降,但是之後又持續了一個平穩的狀態。亞當·斯密在限制進口的一般措施上做了探究,認為也不是國內能生產的商品都要限制進口。事實上採取高關税或絕對禁止手段對從國外進口的國內商品進行限制,在必須程度上能夠保證國內生產這種商品在國內市場的壟斷。例如不從外國進口玉米的話,中國自我生產的玉米就能夠完全壟斷中國市場。本國壟斷確實能鼓勵本國的一些產業的發展。但是這不是絕對有利的,當這個產業的優勢不如其他國家時,進口該產品就比國內生產更明智。就算花精力把該產業提到跟其他國一樣的優勢,正因所投入產業中的資本和勞動是有限,這樣做就會使這些資本和勞動不能朝着最有利的方向發展。因此向這種優勢是徒勞的,不如選取進口該商品。這就好像是一個木匠,雖然他自我會做衣服但是他做衣服的熟悉程度絕對沒有專業的裁縫好,與其把這部分力氣功夫放在做衣服上,不如更好地利用這部分力氣,把它用到最有利的用途上,用在做木工上,這樣木匠反而會收穫更多。

他還發現對來自貿易差額認為凡對與我不利的國家的各種商品進口都實施限制的做法無論是根據重商主義還是其他原則來説都是不合理的。他認為在其中有一個與貿易差額不一樣的但關乎國家盛衰的差額—年生產與年消費差額,即使在貿易差額不利於一個國家,生產與消費差額仍可有利於這個國家,使這個國家的實際財富即土地和勞動年產物大大地增加。另外退税,獎金,通商條約,建立殖民地等能大大地鼓勵出口,從而會給國民經濟的發展也會帶來益處。

在讀《國富論》的時候,咱們也不就應過於堅信名人的權威,就應抱着一種探索的態度去細讀。在《國富論》中就出現經濟學中這樣價值悖論:沒有什麼東西比水更有用,但它幾乎不能購買任何東西……相反,一塊鑽石有很小的使用價值,但是透過交換能夠得到超多的其他商品。亞當·斯密認為商品的價格和價值是由它的稀缺性決定的,事實上商品的價格是由需求跟供應共同決定的。雖然《國富論》中有些觀點理論存在錯誤,爭議,但是它對經濟理論和國家政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對於經濟學領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都起了重大的作用。

國富論讀後感8

當讀了這本書的速讀之後,我瞭解了很多很多,就是重新認識了市場經濟的不穩定性,和對國家宏觀調控的必要。這本書十分微妙地將經濟學、哲學、歷史、政治理論和實踐計劃巧妙的融合在了一起。他並不是一個把自己關在房子裏的與世隔絕的作者,而是經過大量的調查實踐論證分析,所以,我們在少年階段必須要珍惜時間,抓好機會,拓展自己的知識面,為自己學習專業做輔助。

1、分工合作

在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方面,在開始就講了分工,所以讀了這本書之後,對勞動分工的印象比較深。勞工分工可以提高勞動效率,勞動分工是勞動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因。其實我們在社會中感受非常深刻。針對分工的好處,我認為工作時間會縮短很多,工作效率也便提高了,還可以擴大影響力,他們是相輔相成的關係,所以我們要懂得分工合作,取別人的長處來補充自己,這樣才能在以後競爭十分激烈的環境中立足。

2、勞動價值

我認為這本書比較受重視的還有勞動價值,在這裏作者基本闡明瞭資本家和工人自己的勞動關係就是吸收工人身體裏面的體力,當工人自己的創造的價值和他們的勞動所得持平或者低於自己所創造的價值的時候,資本家肯定會裁員,作者把這種勞動關係理解成衡量一切商品的尺度,這也最貼切不過了。

3、三個階級

這一部分主要講的是人一般分為三個階級,工人階級,地主階級,資本家,他們構成了工業時代生產力的三個基本要素,就是勞動收入——工資,資本的收入——利潤,地主的收入——地租,三個階級是一個生產力統一的整體裏面肯定是相互制約,相互鬥爭的。首先資本家僱傭工人都想減少勞動價格,加大勞動時間,提高勞動效率。但是工人希望標準的工作時間和豐厚的利潤,資本家和地主之間地租的相互磋商,這看似是獨立的整體無形中有了矛盾。

4、資本、勞動生產和再生產

資本家通過榨取工人的生產價值來積累自己的資本,加上勞動用的土地,工廠,機器等等,這個資本就叫固定資本,有類資本有野心的資本家還會“侵略”更多的資本,就這樣循環往復,只有不斷的生產,來吸收資本。

5、自由經濟

我認為這本書的最可取和貢獻最多的來自這個部分,他認為經濟應當自由放任,順其自然,人們都是為了自己的目標前進的時候也在無形給國家帶來了財富,他認為國家財富的多少不是取決與國家擁有金銀的多少,而是來自國家的充富繁榮,和如何利用自己的資源,發揮自己的優勢,擁有人才的多少!其實他的認為不完全對,自由貿易就好象是“看不見的手”,但是要想這個手充分的發揮作用國家應當適當的調控,他還認為國家應當還有其他的責任就是外交,內修政理,其次就是公共設施的建立!

我認為這本書雖然也是錯誤多多,但是在那個時期提出這一點是很不容易的,還有但事物是發展變化的,可能這一主張在現代社會中是錯誤的,但是在以前社會中可能就是正確的!因此,我們現在閲讀這本書的時還應該結合現實生活,而且更加應該結合我們中國的國情來看待經濟學中的系列問題。

國富論讀後感9

實話實説,初讀《國富論》是由於它的聲望,有人説,它是經濟學領域的不朽鉅著,有人説,它對人類幸福所作出的貢獻,超過了所有名垂青史的政治家和立法者作的貢獻的總和。帶着這些讚譽聲,我翻開了這本書。

《國富論》於1776年在英國出版,他的作者是西方經濟學的主要創建者―亞當·斯密。對經濟學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亞當·斯密,一個引領時代經濟發展的巨人,他的自由經濟思想,一直沿用至今。讀好一本書,必須先了解它問世的時代背景。在18世紀的西方,由於世界地理大發現,發現了新大陸,工業革命極大的促進了生產力的進步,新興資產階級積極進取,。在這些新背景下,就需要有新的制度來維繫。

《國富論》由此產生。總的來説,貫穿整本書的思想就是自由主義,圍繞自由他談了自由經濟,自由市場,自由貿易。他在《國富論》中建立了以自由競爭為基石的一種新的經濟秩序。它解決了財富來源的問題,斯密以勞動價值論為基礎,以增加國民財富為主線,以資本主義社會3個階級的收入理論為核心,總結出國民財富增長的兩種途徑,一是分工和勞動生產卒的提高,二是增加勞動者數量和資本積累。斯密的《國度論》系統的論述了政治經濟學的範疇,共分為五個篇章,它不僅僅是一部嚴格意義上的政治經濟學的著作,還在思想學,社會學上發揮重要作用。

有位名人説過,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的知識水平,思想道德不近相同,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方式不一,自然就會有不同的觀點。接下來,我就這本書中所涉及的內容談談我的觀點。首先,我對斯密提出的自然權利與自由思想表示贊同。

自然權利是自然秩序賦予我們的權利,而自然自由作為一種經濟自由,則是自然權利的一部分,為人們所享有。自然,是《國富論》中倡導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也是它的核心概念。但是,亞當·斯密將自由理解為完全自由,這是不對了,我們都知道,任何事物都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這裏的自由也應該理解為相對自由,這也是今天在中國倡導發展的經濟理念,當然,這是後話了。

其次,與自由秩序一致的理念還有平等觀念。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始終把公平,平等,平等對待作為理想。他解釋道:“兩個性格極不相同的兩個人,一個是哲學家,一個是醫生,他們的差異,不是起因於天性,而是起因於習慣,風俗與教育。”他關於平等觀的思想是超越了幾個世紀,與當代所倡導的平等自由相呼應,我想這大概就是偉人的獨特之處,他們永遠快於時代的步伐,他們永遠指引着前進的方向。

國富論讀後感10

當代中國經濟發展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將社會主義制度與市場經濟相結合,充分發揮兩者的長處,達到優劣互補的效果,共同促進中國經濟的發展。其中市場經濟中所涉及的自主經濟、競爭經濟、效益經濟、服務經濟、網絡經濟、開放經濟等內容都能在《國富論》中找到源頭。由此可見,一本著作的影響之大,影響之廣,對今天中國經濟的發展也產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誠然,再好的東西也會有侷限性,最完美的作品,也會有瑕疵,《國富論》的本質還是為資產階級服務的,但就長遠來看,它對世界各國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對人類文明進步發揮了不可磨滅的推動作用。

閲讀,使人更願意花時間去思考,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葦草,人因有思想,會思考而偉大。

窗外下着雨,思維不用撐傘,早已飛到了天際。

國富論讀後感11

亞當·斯密不僅是一位經濟理論學家,他也為這種理論提供了有力的證據與準確的數字,注重實際,將各種不同的數字與因素一併考慮,對以後作為抽象的理論奠定了基礎。讀了他的《國富論》,我有了一些認識和收穫,同時也讓我聯想到了中國的經濟發展,中國現在最需要的是一個真正根植於社會的自由和法治傳統,而亞當斯密的新思想“看不見的手”開啟了我們的思想,告訴我們市場體系的基礎是自由和法制,發展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要兩手抓,既要給空間市場,政府也要適當地宏觀調控。

該書第一篇是論勞動生產力增進的原因並論勞動自然而然地分配給各階人民的順序。首先就強調了分工的重要,給我印象很深的是作者以釦針製造業為例,如果由工人們各自獨立工作,説不定一天連一枚針也製造不出來,可是如果分配每個操作給不同的工人讓他們只攻一兩方面的操作,那十個人每日就可成針四萬八千枚,即每人每日就能製造四千八百枚,因此分工可以極大地促進勞動生產力,從小小的扣針製造業就能看出,如果沒有分工,沒有成千上萬的人幫助協作,人民不可能如此方便的使用着我們再簡單熟悉不過的許多日用品了。有了分工,一個人自己勞動的生產物只能滿足自己慾望的極小部分,大部分慾望要用自己的剩餘勞動生產物來交換,因此,一切人都要依賴交換而生活。再接下來就是對貨幣和商品的價格的探討。斯密説,勞動是商品的真實價格,貨幣只是商品的名義價格。只有本身價值絕對不變的勞動,才是最標準的,一切商品的價值在任何時候和地方都可以用勞動來衡量和比較。

第二篇是論資財的發行及其蓄積和用途。資本又有兩種:第一,資本可以用來生產,製造或購買產品,然後將產品銷售出去,取得利潤,此種資本被稱為流動資本;第二,資本可以被用來改良土地,購買生產用的機器或工具,也就是來購買不需要告便所有者,或不需要再次流通,就可以創造利潤的東西。這種資本被稱為固定資本。斯密説,有一中勞動資本到勞動對象上,能增加此物品的價值;另一種勞動卻不能。前者因為可以成產價值,所以稱為生產勞動。資本增加的直接原因是節儉,而不是勤勞。

第三篇是論不同國家中財富的不同發展。斯密提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論點,商業和製造業的發展逐漸建立了秩序和良好的政府,進而在鄉村居民中建立了個人自由和安全。講的是歐洲各國的經濟發展史。

第四篇是論政治經濟學系。所講內容是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宏觀控制下的市場經濟的一個寫照,是全書最重要的一篇。斯密認為,享有這種國內市場上壟斷權的各種產業,往往受到極大的鼓勵,並且使社會較大部分的勞動和資本轉到這些產業上來。但這樣做能否增進社會總產業,並引導其朝着最有利的方向發展,也許並不十分明顯,由於壟斷提高了商業利潤率,從而妨礙了土地的改良相對高的利潤。所以,壟斷阻止了土地改良……壟斷確實提高了商業利潤率,從而略微增加了商人的所得。但是由於阻止了資本的自然增加,不會增加國民資本利潤總額,而是減少了這一總額。因為大資本小利潤(薄利多銷)比小資本大利潤能提供更多收入,壟斷雖然提高了利潤率,但肯定比沒有壟斷時候少由於壟斷,所有收入的來源,勞動力的工資,土地利潤,都不如沒有壟斷時候那樣充裕。所以,壟斷是為了一個小階層的利益,而傷害了其它的所有階層的利益。所以任何一種學説,如果試圖通過特別的鼓勵,違反自然趨勢將更多的社會資本吸引到一特定產業,或試圖通過特別限制,將本來可以投入某一特定產業的資本抽走,實際上都有悖於他要促進的主要目的。這將阻礙而不是加速社會真正富強的進程;降低而不是增加其土地和勞動的年產物的真正價值。

第五篇是論君主或國家收入。《國富論》其實是反對政府幹預的。他認為政府的主要任務就在於保護國家安全、保衞人民不受欺侮、建立並維持公共事業。在此他談論了教育的重要性,我覺得這是他非常偉大的地方,另外他還提出了著名的税賦四原則:平等、確定、便利、節省。

《國富論》是部偉大的著作,斯密告訴我們一個好的政府所應該做的是:

1、保護國家不受其它國家侵犯。

2、維護司法的正義。

3、建立和維護特定的社會工程和公共制度。

即使政府在履行這些職責時,政府也要考慮引入競爭機制;在目前社會轉軌其間,老百姓們切不要對市場經濟失去信心,如果我們拋棄市場經濟,我們將回到更壞的計劃經濟。在市場經濟中經濟的發展主要是靠關心自己的利益的人們推動,而不是政府。

國富論讀後感12

《國富論》全書共分五篇,囊括了政治經濟學原理、經濟史、經濟學説史和財政學,可以説既是一部經濟學的百科全書,也是經濟學的一部奠基之作。雖然它體系龐大,內容廣泛,但首尾一貫,結構嚴密。全書始終圍繞的一個主題,就是如何促進國民財富的增長。

財富的源泉是什麼?斯密在序言中開門見山地説:“一國國民每年的勞動,本來就是供給他們每年消費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源泉。”既然“勞動是財富之父”,那麼,要增加財富,就得提高勞動效率,或者是增加勞動數量。

在《國富論》中,亞當,斯密很詳細的論述了分工的重要性。不管是對生產效率的提高還是管理的時效性或者生產設備的創新方面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斯密認為,交換是人與生俱來的傾向,欲將取之,必先予之,由於交換而產生了分工。那麼,商品的交換價值如何確定呢?斯密明確地指出:“勞動是衡量一切交換價值的真實尺度。”這就等於説,商品的價值取決於勞動。但是斯密同時聲稱,這個理論只適應人類社會的野蠻時代。一旦資本積累起來,投入到企業,或是土地變為私有,情況就要另當別論了。因為此時的勞動產品,不再全部歸勞動者所有,其中一部分作為利潤和地租,被僱主和地主收入囊中。

由此,斯密又得出了一條結論:在資本積累和土地私有發生之後,決定商品價值的就不光是勞動了,利潤和地租也得算上一份。這樣一來,工資、利潤和地租,就不僅是一切收入的來源,而且還是“一切交換價值的三個根本源泉。”

如此,斯密就不知不覺地由勞動價值論,轉到三種收入決定價值的理論上去了。馬克思把三種收入決定價值的理論,叫做的“斯密的教條”,後來的西方經濟學的不少理論,如生產費用論、節慾論等,都可以從它那裏找到思想源頭。斯密揭開了商品價值的神祕面紗,的確功不可沒,但另一方面,在價值問題上他又含糊其辭,舉棋不定,給後人留下了許多模稜兩可的答案。後來的經濟學家各取所需,斯密的哪一種解釋對他們的胃口,便採納哪一種。甚至連那些勢不兩立的學派,也能同時從斯密那兒,找到本派發端的痕跡。

《國富論》是經濟學的奠基之作。但其中的思想遠遠超出了經濟學的範疇。在其中也能找到關於人類發展歷史的描述。由於水運的便利優於陸路,水路有龐大的網狀結構,能將生產的產品運到很遠的地方去發生交換行為。同時水路是天然產生的,在幾千年前隨着人類的出現都一直存在,它的不易變根性決定了人類只能伴隨着河流而居,而改造河流也是近代科技發展的結果。河流對於交換的有利性,促進了經濟行為的發生。從而帶動了地區的繁榮,富裕了人民生活。這樣又吸引着更多人的遷入,加入經濟生產環節。如此循環,城市的規模就出現了。也就生出了人類的文明。

國富論讀後感13

翻讀《國富論》,最讓我觸動的就是思想的力量,誠如作者提到,技術可以提高生產力,思想也可以提高生產力。但很有可能其影響力遠遠勝過技術,思想和技術應該是相互的,思想的每一點進步可以推動技術,反過來技術的發展也可以推動思想的進步。比如分工的概念,亞當·斯密舉了釦針製造業的例子:個人抽鐵線,一個人拉直,一個人切截,一個人削尖線的一端,一個人磨另一端,以便裝上圓頭。要做圓頭,就需要有二三種不同的操作,裝圓頭,塗白色,乃至包裝,都是專門的職業。這樣,釦針的製造分為十八種操作。做出來的數量遠遠高於每個人單獨做完全部工序的多的多。

讀到這段的時候,我對亞當·斯密個人思想的力量欽佩不已,他在1773年也就是242年前系統提出了分工這個概念。其實,分工這個概念在亞當·斯密提出之前就已經無意識存在,只是沒有系統的科學提出分工的概念,而現在在社會的各個組織普遍存在,甚至可以説,分工改變了世界。分工的優點很多,包括,可以增加勞動者熟練程度,提高勞動生產率;可以節約一個人由一道工序轉到另外一道工序的時間,減少管理壓力;更容易促使勞動發明促進自己簡化工序的發明。因此,分工可以大幅度提高生產力,並在此基礎上產生新的思想,從而導致現代社會有政府機構、科研機構、企業單位、事業單位等有組織的分工。

可以説,分工在現代社會已經佔據了“統治地位”,有了進步的思想再加上先進的技術,各行各業都在各自領域內創造出日新月異的變化和發展,當代一個國家的強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思想與科學技術,而其中思想是第一位的。由此,我聯想起李總理今天上半年的6次國內考察,涉及國有企業、創業大街、金融機構、社區、國家部委等,多次提及“創新”、“改革”、“互聯網+”,這些詞的提出,可以説,都和總理對當前“新常態”下經濟社會發展的思考緊密相關,而這些思考的落實則需要各行各業的人站在行業發展的至高點,充分發揮每個人的聰明才智,在行業內發揮各自的智慧和創造力才有可能實現,因為沒有智力資本、文化思想的支撐,大到一個國家,一個行業,小到一個單位,只會大而不強,無法引領發展潮流,無法在國際分工中佔據更有利的位置。

國富論讀後感14

《對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以下簡稱《國富論》)的作者亞當·斯密,在經濟學界有近乎神的地位。按約翰·梅納德·凱恩斯的説法,至少300年內,人們都將在市場經濟中生活,不會有人像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推翻牛頓力學那樣推翻亞當·斯密的《國富論》;亞當·斯密不僅是一位經濟理論學家,他也為這種理論提供了有力的證據與準確的數字,確實做到了“有七分證據,不説八分話”的治學態度,而這種治學態度正是大多數中國經濟學家所缺少的態度。所以,熊彼得説亞當·斯密注重實際,將各種不同的數字與因素一併考慮,對以後作為抽象的理論奠立了基礎。

斯密《國富論》一書從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各個不同側面詳細而嚴謹地論證瞭如何增加國民財富和促進經濟的發展繁榮。他採用了以微觀經濟分析為基礎的宏觀分析方法,綜合了人性論、法律與政治理論及經濟思想理論的分析視角,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經濟學理論體系。

運用新興古典經濟學關於勞動分工的理論,分析了勞動分工的決定因素,並進一步結合新興古典分工理論和新制度經濟學分析了不同經濟實力的欠發達區域在不同的階段如何選擇最優分工網絡,並藉此分析了我國中西部區域經濟發展緩慢的內在原因。

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開篇就談到了勞動分工。他認為勞動分工和市場競爭是國民財富增加的不可或缺的兩個方面。但經濟學發展的一百多年間,市場競爭理論得到了極大豐富,而勞動分工理論卻相對顯得蒼白。近年來發展迅速的新興古典經濟學,利用超邊際分析方法,復甦了斯密關於勞動分工的重要思想。

新興古典經濟學的勞動分工理論認為,勞動分工是通過制度安排而與交易費用相互決定的,即:由交易費用決定的制度安排決定勞動分工,而勞動分工通過分工經濟提高制度收益,並進而降低交易費用。作者給出了兩個理論模型及其修正。

接着,作者證明了勞動分工理論中的三個重要命題。

命題1:勞動分工產生遞增的規模報酬,是經濟進步的源泉。

命題2:勞動分工依賴於勞動分工,沒有任何外生優勢的單純分工也能實現經濟進步。

命題3:經濟發展依賴於一定的人口規模和經濟制度,在地理上表現為一個波浪式的推動過程。

另外,新興古典分工理論證明,不同區域在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對應於不同的分工水平,產生不同的增長效果。因此,欠發達區域面對不同的人口規模、制度供給、交通條件,應選擇不同的分工模式。作者據此將欠發達區域分成三類,並分析了各自的分工抉擇。

區域模式1:人口較多、居住密集的欠發達區域

根據命題2,此類區域即便沒有任何優越的資源稟賦或比較優勢,依靠自身的市場需求,選擇合適的分工模式,也能實現經濟進步。

作者認為,應將此類區域細分為若干個子區域,將相關產業分類聚集,發展“園區經濟”,以節約交易費用,提高專業化水平,進而產生產業簇羣。

區域模式2:人口較多、居住分散的欠發達區域

此類區域以中國中西部的農業大省為典型代表。因為多數居民都分佈於廣大農村,交通不便,相互之間貿易的交易費用很高,制度創新的成本更高,制度供給水平低下。當務之急是提高專業化水平,以便與高水平的分工網絡對接。

提高市場分工水平有兩種途徑。一是大力發展中小城鎮,提高城市化水平,使人口更加集中,從而減少交易費用和制度創新成本。政府工作的重點是鼓勵專業化的生產和服務,為個體私營企業的成長和發展提供服務。根據命題1,政府即便是有意扶持某些產業,也應該是在專業化的基礎上選擇以農產品為核心的分工網絡。

二是融入臨近區域的分工網絡,即給發達區域“打工”。因為在經濟發展初期或工業化前期,沒有足夠的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來支付交易費用和學習成本,也難以承受為集中人口而進行的城市化所需耗費。而此類區域勞力成本相對低廉,因此可選擇有資源稟賦或內生比較優勢的臨近區域,為其提供配套生產或服務。值得注意的是,政府有必要鼓勵企業向專業化發展,通過產業集聚加強企業之間的信息、要素的交流,提升企業家的管理素質。

區域模式3:人口較少的欠發達區域

此類區域人口較少,無論是否集中,從理論上講都難以獨立形成一個合意的分工網絡。最重要的是提高本區域在某些方面的專業化水平,以便融入發達區域高水平的分工網絡。在積累了一定的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經濟環境得以改善後,在分工網絡上可以逐步擺脱對地理交通條件的依賴,從而逐步與較高分工水平的其他區域進行貿易往來。在此過程中的政府應重點扶持有一定比較優勢或競爭優勢的龍頭企業,鼓勵龍頭企業併購、擴張,帶動其他企業形成連鎖效應和學習效應。

《國富論》是一部偉大的著作,亞當·斯密把人的自利心與公利心做了和諧的統一,讓我們知道了自利與公利並不是彼此矛盾的,而是相輔相成的,有利於整體社會的進步與發展。社會自然有一隻“看不見的手”來引導着人們做出有利於社會與個人的最佳選擇,沒有任何政府與個人會代替這隻“看不見的手”的作用,如要取代這隻“看不見的手”的作用,必會帶來混亂。這隻“看不見的手”是什麼呢?斯密雖然沒有直接表達,但是全書已經告訴我們,那隻“看不見的手”正是人類的利己之心。

國富論讀後感15

《國富論》是經濟學的主要創立者、具有“現代經濟學之父”美譽的亞當·斯密的一部經濟學專著,是其最具影響力的代表作品,也是後人研究經濟學的重要參考文獻。該書創作於1768年,發表於1776年,該書總結了近代初期各國資本主義的經驗,批判吸取了當時重要的經濟理論,為經濟學確定了完整框架,奠定了資本主義自由經濟的理論基礎。該書出版時正值資本主義發展初期,當時便引起了人們的廣泛討論,影響了英國以及整個歐洲大陸、美洲各國。

《國富論》是歷史上首次提出了全面的系統的經濟學著作,他一共分為五章,第一次提出了市場經濟會由“看不見的手”自行調節的理論,從最基礎的勞動,到提高生產力的分工,再到分工帶來的交換,交換帶來的媒介——貨幣,再到商品的價格,以及工資、地租和利潤。它的出版標誌着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誕生,是現代政治經濟學研究的起點,因此該書被譽為“第一部系統的偉大的經濟學鉅著”、“經濟學的百科全書”、“西方經濟學聖經”。200多年以來,經濟學家的任務就是在《國富論》的架構上做一些修補工作,完善、細化其分析。該書是一部劃時代的鉅著,是一部將經濟學、政治理論、哲學、歷史和經濟實踐活動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的綜合性著作,對經濟學的研究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我在大一暑假閲讀此書並作讀書筆記如下:

第一篇,論勞動生產力增進的原因並論勞動生產物自然分配給給階級人民的順序。第1~3章,論分工和分工的起因以及分工受市場範圍的限制,這三章講了合作分工的優點與侷限性。分工使同樣人數的勞動者得以完成遠超從前的工作量,其原因有三:第一,第一個特定環節的工人既能得到提升;第二,免除了在不同類型工作之間來回轉換耗損的時間;第三,大量精簡勞動的機械的發明,使一個人能夠勝任多個人的工作。(《國富論》亞當·斯密著高格譯第4頁)文中舉例地中海沿岸的埃及等國是世界上農業和製造業發達最早、改良最大的國家東印度孟加拉各省以及中國東部幾個省的農也和製造業也在及早時候得到改良,這些都是因為市場的原因。第4~7章,講了貨幣的起源、發展,市場價格與自然價格。先後有各式各樣的物品被人們用來當做交換媒介,印度某些沿海地區把貝殼當媒介,至今蘇格蘭的某個鄉村還保留着以鐵定為媒介來換購麥酒和麪包的習慣。但是,出於種種不可抗拒的原因,幾乎所有國家的人民都漸漸都決定使用金屬而不是其他物品來做交換的媒介。(《國富論》亞當·斯密著高格譯第13頁)每件商品的市場價格都受其實際供應量和願意支付他的自然價格(或者説願意為他在出售之前已經支付的地租、工資和利潤買單)的人的需求之間的比例的影響。(《國富論》亞當·斯密著高格譯第30頁)第8~11章,論工資、利潤和地租。勞動工資必須隨國家整體財富的增加而增長,勞動者收入的增長也是國家財富的增加,社會財富的增減影響勞動者的工資和資本利潤。某一行業內,增加投資,勞動工資則相對提高,但資本利潤降低;反之,勞動工資降低,而資本利潤卻相對上漲。提供地租的生產物與間或提供地租的生產物二者價值比例之變動。

第二篇,論資產的性質、積累與使用。第1~3章,資產的劃分、社會總資產的一部分或作為維持國民資本費用的貨幣、資本的積累及生產型和非生產性活動。有兩種資本使用方法能夠使投資者取得收入或利潤,第一種,使用資本進行生產、製造或購買產品,之後將產品售出,從而獲得利潤;第二種,使用資本對土地進行改良,購買生產者所需要的機械或工具,或用於購買不用更換主人或不必再次流通就能產生利潤的東西。(《國富論》亞當·斯密著高格譯第143頁)一個國家、一個社會的總資產,便是他全體居民的資產,所以,很自然的,便被分成各自有其不同功用的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保留下來以供目前消費之用的,它的特點是不產生收入或創造利潤;第二部分變為固定資本,它的特點是不用與流通,也無需更換主人,便可產生收入或利潤;第三部分是流動資本,它的特點是通過流通、更換主人而產生收入。(《國富論》亞當·斯密著高格譯第145頁)第4、5章,論放貸取息的資產和資本的各種用途。借貸出去收取利息的資產增加了,因運用這筆資產而必須付出的價格——也就是利息——肯定會下降。那些使商品的市場價格隨着商品數量的增加而下降的一般原因,固然是導致利息下降的一個原因,但除此之外,我們還能尋找出其他幾個特殊的原因。一、國家的資本增加了,從投入的資本中所獲取的利潤必然會減少;二、由於生產性勞動的維持費增加,對生產性勞動的需求也必然會一天天增加。(《國富論》亞當·斯密著高格譯第184頁)資本有四種不同的用途。第一,用以購買天然產物以供社會每年使用和消費;第二,用於製造和籌備天然產物,使之適用於目前的使用和消費;第三,用於運輸天然產物或製造品,將其從充裕的地方運往匱乏的地方;第四,用於把天然產物分成較小的部分,以便滿足需求者得臨時需求(《國富論》亞當·斯密著高格譯第188頁)。

第三篇,論不同國家的財富發展。財富的自然增長,每個正在發展的社會,其資本一定是根據自然的順序,先將大部分資本投入到農業上,其次投入到製造業上,最後投入到對外商業上。各國用於銷售到遠方的製造業大概有兩種用途,第一是國內的'個別商人和企業家,有時會效仿外國的某種製造業而勇敢地將資本投入到這一製造業上,因此而產生的製造業乃是對外商業的產物;有時用於銷售到遠方的製造業的產生完全是自然而然的,是有比較粗放的家庭製造業逐漸改進而成。(《國富論》亞當·斯密著高格譯第213頁)第4章講述了城市商業如何讓對農村改良做出貢獻。

第四篇,論政治經濟學體系。作為政治家或立法者的科學之一部分的政治經濟學,提出了兩個不同的目標:一是為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或生活資料,或或者説讓人民自己能夠獲取這樣的收入或生活資料;二是為國家或社會提供充足的收入,從而保證公共服務的進行。總之一句話,政治經濟學的目標是民富國強。不同時代不同國民的富裕程度,在政治經濟學上衍生了兩種關於富民的不同學説其中一種可稱為重商主義;另外一種可稱為重農主義。(《國富論》亞當·斯密著高格譯第225頁)在這方面,是國家富有的兩個法寶是輸入的限制和輸出的鼓勵。限制輸入分兩種:

1、本國可以生產的消費品,必須限制從國外進口;

2、和外國交易的貿易差額不利於本國的,也要進行限制。

具體的做法呢,一般是通過制定高額關税來實現的。在鼓勵輸出方面,國家有時會採用退税、發放獎金或者簽訂兩國間的通商條約,甚至採用在其他國家建立殖民地的方法來實現。其中,在各式各樣的鼓勵方法中退税是最常見且合理的,這種獎勵不會改變資本本來的流向,不會讓大部分的資本流向一個特殊的產業,但是會在某種程度上防止徵收賦税導致的應該流向某個產業的資本流向其他產業。最後再來講一講殖民地,新航線的建立拉近了世界各國的距離,也促進了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利益的驅使下歐洲在亞洲、非洲、南美洲許多地方建立了殖民地,這些殖民地帶給歐洲商人巨大的財富也帶給了殖民地無盡的折磨,但客觀上也加快了這些地區的近代化推動了社會的發展。

第五篇,論君主獲國家的收入。這一篇首先講的是國家或君主的開支,其中最重要的幾項就是國防經費、司法費用、公共工程和公共機關的費用、維持君主尊嚴的費用。君主的首要義務便是維護國家的安全與穩定,使其不遭受外來社會的壓迫、侵犯,要履行這種義務必須藉助於軍隊,無論是和平時期還是戰爭時期國防費用都不可小覷,當然,戰爭時期的費用佔國家總支出的比例機會大幅提高。國家或君主的第二個任務是保護社會上的每一個人不受其他人的欺負或迫害,這就必須要建立一個公正嚴明的司法行政機關,履行這項義務的費用也因為時期不同而不同。另外,公共工程和公共機關的費用、維持君主尊嚴的費用也在國家支出中佔了相當的比例。本篇的第2章主要講了國家收入的來源,專屬於君主或國家的收入來源由資財和土地組成,和其他擁有資財的人一樣,君主也通過兩種方式獲得收入:親自使用這筆資財獲得利潤;將這筆資財借貸給別人獲得利息。税收也是一個國家獲得收入的主要途徑,佔到國家收入相當大的比列,此外,公債也為國家或君主帶來收入。

讀完《國富論》這本書我終於明白為什麼它在現代經濟學佔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他開創了許多暫新的概念,這些概念理論至今為世人所推崇、遵循,無論是資本主義國家還是社會主義國家都可以從中學到許多有利於國家經濟和政治發展的知識,本書也第一次提出了“看不見的手”這一市場調節理論,使世人受益至今。亞當·斯密建立在大量的充分的事實基礎之上的嚴密論證,開創了經濟學科的理性思辨傳統,他不愧為“現代經濟學之父”。國富論更是現代政治經濟學研究的起點,為世界經濟學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是現代經濟學發展的里程碑。

國富論讀後感16

對於經濟學的學生而言,亞當斯密的名字並不陌生,這位大名鼎鼎的經濟學家被稱為現代經濟學的鼻祖,這部書已經建立了現代經濟學的理論框架,在這部書裏,對於勞動分工、貨幣、價格、税收等各個方面都進行了詳盡的論述。讀完這本書就有一個感覺,現代經濟學在他那裏已經完全建立起了,而現代這麼多的經濟學家,不過是把他的工作細化,抽象。

亞當斯密對於當時的社會情況,對於歷史資料的熟悉,簡直是令人驚訝,每一處都有翔實的資料來印證他的理論,處處都可見他對社會的事實的精闢的分析。這是我讀大多數的大學者的著作的一個感覺,就是他們的學問都作的非常的細,都是從事實着手,從這一點而言,我知道原來大學問都是從這些細微處得來的。

而對於亞當斯密的學識,我認為是經濟學的哲學。我常常在思考,對於物質而言,任何生物都是由基礎元素構成,當人類慢慢演化出高級的思索能力時,這時候人類雖然在弱肉強食的自然界顯得弱小,但是已經初步顯示出強大的生存智慧,若問這時候的人類部落有哲學嗎?我認為是有的,但是隻是簡單的社會關係和供求關係,或者説是生存哲學;時間繼續演變,生產力上升,社會上出現剩餘產品,無疑直接導致階級的產生,這時候的哲學繼續複雜,不同的階級關係,統治階級的統治都使得社會關係進一步複雜;時間進一步演進到今日,各個國家國情不同,社會結構不同,所面臨的社會問題也不同,因此哲學的範疇更為寬廣更為深邃複雜。而在以上哲學的發展中,人則是一個不可少的主體,哲學的寬度與深度隨着人類對世界的認識以及人類社會的族羣發展不斷髮展,我認為二者不可或缺,因此我認為哲學歸根到底是研究人以及研究人對於主客觀世界認識的學科,哲學之所以充滿了智慧是因為其貫穿古中今外,研究人的變化與發展,就像經濟學家所説,研究經濟學不能使你脱離被幫扶救濟的隊伍,但是他能讓你知道你為什麼站在這個隊伍裏。研究哲學亦是如此,研究哲學可以使你洞悉人類發展的奧祕與規律,可以使你明查社會運轉之準則,是為哲學之奧祕。

《國富論》是一部偉大的著作,亞當·斯密把人的自利心與公利心做了和諧的統一,讓我們知道了自利與公利並不是彼此矛盾的,而是相輔相成的,有利於整體社會的進步與發展。社會自然有一隻"看不見的手"來引導着人們做出有利於社會與個人的最佳選擇,沒有任何政府與個人會代替這隻"看不見的手"的作用,如要取代這隻"看不見的手"的作用,必會帶來混亂。這隻"看不見的手"是什麼呢?斯密雖然沒有直接表達,但是全書已經告訴我們,那隻"看不見的手"正是人類的利己之心。

因此我認為,經濟學不僅僅是一門社會科學,也是一門具有大智慧的社會哲學。有人曾經這樣説過:人生好比一朵花。是它的種子決定了這是一樹飄揚的繁櫻還是一朵牆角暗芳的夜來香。沒錯,種子即是一切可能性的開端。讀過《國富論》後,這樣的感覺便更為強烈,我想正是由於亞當斯密在心中埋下了有關哲學和經濟的種子,才能在擁有如此偉大輝煌的作品,才最終使自己的有關哲學和經濟的種子在最後開出流芳百世的精神之花,大師之大,這一點的確值得我們不斷學習!

國富論讀後感17

在亞當·斯密的《國富論》中第一章節中有提到分工的概念及由來。與我之前對分工的理解有所不同,分工難道不是人們約定俗成的嗎?讀完方知自己才學疏淺,所謂開卷有益,便由此得來。

書中提到分工實際上不是人類智慧的結晶,而是人類為實現互通有無、物物交換、互相交易目標的這種趨勢而逐漸形成的結果。對這個觀點我本身是持有疑問的,從古至今,人們為了生產力的發展,用智慧預測分工的重要性以及它所帶來的富裕,正是由於這種分工使每個勞動者有更高的熟練程度和更精湛的技巧,帶動了生產力的發展,這難道不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嗎?繼續讀下去,直到“契約”一詞出現,我改變了自己的看法。每個人都隨時會有取得別人的協作和援助的必要,就像書中説的一樣,人類的生活環境是一個團體,不像動物那樣獨立,人類隨時隨地都可能需要他人的幫助,而這種幫助通常是靠契約、交換、買賣取得的。有了這種需要互相交換的趨勢,分工便就此產生了。人們可以將自己剩餘的勞動產物去交換別人勞動產物的剩餘,各取所需。在交換的過程中,人們會發現自己專注某種特定的業務可能會獲得更多回報。例如,擅長製造船隻的人,如果幫助別人做船,可能要比自己一天捕魚所掙得的酬勞多的多,這樣就使自己在這種特定的業務上反覆磨練,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天賦資質和才能。

人們在不同職業不同領域表現出各種才能,亞當·斯密認為並不是由於天賦導致他們產生這樣的分工,而是由於分工導致了這樣的結果。其實我認為天賦還是有一部分成因的。從人們的出生開始,好像並沒有什麼天性上的差異,但是隨着年齡的增長,人們開始選擇自己所喜好的事物,從事自己感興趣的工作,難道不是人們的喜好,擅長而有這方面的天賦,從而產生這樣的分工嗎?因才能的差異而產生工作上的差異。

人們依靠各種才能,生產出各種不同的產物,人們就可以從這個共同的資源中隨意購取得到自己的所需。

那麼分工是如何受到市場範圍的限制呢?市場範圍在我的理解裏就是指人們生活的密集程度,在人口比較密集的城市裏,人們可以進行各種程度的分工,可以有的人做釘子,有的人修馬車。但如果生活在村莊裏,活動範圍狹小,人們就無法把自己勞動產品的剩餘去交換所需。這就需要一人任多職。可能一家釀酒師還要學會木匠,泥水匠甚至是鐵匠來滿足自己所需。文中還提到“水運”一詞,水運的出現帶動了沿海岸經濟的發展,因為水運的便利,使相隔很遠的兩個城市甚至是兩個國家連接在一起。各個地方的人可以實現資源的共享,拿自己的富餘去交換所需,就像埃及早期之所以能夠得到改進,這種內地航運發貨了很大的作用。

再出現分工之後,人們之間的交換也越來越頻繁,相應的問題也隨之而來。如果交易的一方不需要對方的商品但又不能提供其他的商品,這樣交易就不能順利的完成,怎麼能解決這個棘手的問題呢?交換的媒介就出現了,牲畜、鹽、貝殼、煙草、魚丁、砂糖等都作為媒介在歷史上出現過,但最終人們選擇了金屬。一是金屬不易磨損,二是金屬易於分割和熔合。但金屬也有其本身的缺點,稱量麻煩,真假難辨,所以一些國家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產生,對金屬進行加蓋公印,劃分它們的品質與質量,於是貨幣出現了,有了貨幣這種媒介,任何貨物都能進行互相交換。

《國富論》是現代政治經濟學研究的起點,同時也標誌着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誕生,作者將抽象的理論形象化,讓我更深入的瞭解了經濟學,認識到它的重要性。書中的許多章節都很值得回味,這是一本值得反覆閲讀的好書。我希望自己在閲讀的過程中能夠得到更多的啟發,學習到更多的學科知識,成為一名優秀的經濟學者。

國富論讀後感18

斯密《對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以下簡稱《國富論》)一書從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各個不同側面詳細而嚴謹地論證瞭如何增加國民財富和促進經濟的發展繁榮。他採用了以微觀經濟分析為基礎的宏觀分析方法,綜合了人性論、法律與政治理論及經濟思想理論的分析視角,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經濟學理論體系。

由於《國富論》藴涵了諸多的經濟學理論和實踐分析方法,並提出了經濟學原理機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研究價值和政策實施意義,本文僅對自身感興趣或自認為有特別價值和現實意義的部分理論進行表述和評點。為避免打破原書的邏輯思維結構和思想脈絡,本文以《國富論》所列章節目錄為序作以擇要。

(1)斯密認為,對工資勞動者的需求必須隨每一個國家的收入和資本的增加而增長。而沒有後者的增加,就不可能有前者的增長。而收入和資本的增長就是國家財富的增長。沒有國家財富的增長,也就不可能有對勞動力需求的增長。(第一篇,第八章,P56)在那個以農業為主導的時代,資本的增加引起社會資本總量的增加這一過程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勞動生產率得以不斷提高,使得整個社會對勞動力的需求總量在整體上大為增加。然而在知識經濟和信息社會,這種國家財富增長所引起的勞動力需求的增長的效果並不十分明顯,甚至還有減小的趨勢。同時,在我國存在着這樣的現象:在國民經濟持續高漲的同時(這裏僅從數字可以説明,至於這個數字的準確性和可靠度則另當別論,但還是能夠得出經濟快速發展的結論的,只不過是程度不同而已),儘管有勞動力需求的大量增加,但國內的就業形勢卻日益嚴峻,失業人數逐年增加。當然,這其中有人口的增長快於經濟的增量、勞動力素質與就業崗位不匹配等其他方面的原因,但至少也説明斯密的這一理論沒有考慮到諸多的外生變量,需作進一步的改進,以使其更具代表性和説服力。

(2)斯密認為,資本在農村的利率總要比城市的高,這是由於農村金融市場規模不經濟、借貸成本高、資金市場供不應求等因素引起的。(第一篇,第九章)資本在農業方面雖然對社會貢獻最大(現在已不能絕對地説是最大,用比較大的説法也許更合適),但利潤比較小,因此對農業方面的資金投入總是不能得到滿足。因此,也就出現了農村發展的兩難:問題:一方面是農村建設的資金需求缺口趨於擴大,一方面卻是各種金融機構不願意在農村從事放貸業務。以斯密的思維,可以通過放寬農村金融市場的利率限制來發展農村業務,通過圍繞時常利率進行自由浮動的適度高利率來彌補各種借貸成本,最後通過競爭者對市場的爭奪逐漸迴歸到利率的正常水平,這不失為當前解決建設新農村資金籌集困難的有效途徑,但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保持利率的適度高的水平,不然可能會因為高的利率帶來新的高風險,就適得其反了。另外,也可通過引導和規範而不是限制和取締各種非正規民間金融、加大財政支農力度等措施來解決農村市場的金融抑制。

(3)斯密認為,當一個人的資財,只能維持他幾天或幾個星期的生活時,他會很少考慮從這筆資材中獲取收入。他會盡可能地節約消費,希望依靠自身的勞動,能獲得一些收入來增補這筆資財。他的資財完全來自他的勞動收入。各國的窮苦勞動者大多過的這種生活。(第二篇,第一章,P187)斯密通過分析資財的額度和可支配期限將其界定為生產性和生活性支出兩部分,又將生活性支出按來源和用途細劃為三種類型。這樣,使我們對收入的認識逐步深化,更利於支配和使用不同類型的資財,為後來人們樹立了理財觀念和收支計劃提供了依據。

(4)斯密認為,一個為了消費而借貸的人很快就會破產,而借錢給他的人通常也會後悔自己的愚蠢。因此,為了這樣一個目的不論是借款還是貸款不管什麼場合高利盤剝是不可避免的,對於雙方均將不利。(第二篇,第四章,P233)既然借貸的人多為窮人,放貸的人會提高利率(如放貸的人)來彌補這部分風險,但利率提高的同時又增加了還貸的風險。這樣就存在了一個悖論:不管是借貸者還是放貸者,雙方都存在利益的流失和各種風險,放貸的人卻依然能夠生存下來。我認為原因是放貸的人的存在包含了諸多不正當的經濟和社會行為,比如洗黑錢、黑勢力介入、借款者被迫從事違法犯罪現象等。

由於當前我主要涉足的領域是農村的金融問題,所以對《國富論》中與此相關的內容進行了拜讀和分析。第一篇和第二篇做了有選擇的精讀,第三篇是概要地閲讀,第四篇和第五篇僅作大致瀏覽,儘管殖民地部分斯密做了最為詳盡和精彩的論述,然而限於時間和篇幅,在此一一略過。上面的一些認識和觀點純屬我個人的意見,希望老師和學者能夠點出其中理解偏頗和謬誤之處,以期更好地理解這本經濟學的典範鉅著。

國富論讀後感19

同時,讓我不禁感歎,思想是自由的,只要你敢想,亞當在那個黑暗的,被宗教思想所控制的時代都敢想公平自由,還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呢?另外在《國富論》中亞當·斯密並沒有把追逐個人利慾的行為排除在道德領域之外。他不僅承認出於同情、仁愛動機的行為具有商業價值,而且也認為出於自利動機的行為同樣具有道德價值。

他重申了資本主義的商業精神能夠促進社會財富的增長,而商業的本質中也有道德的基礎,會對社會習俗和道德風尚起到促進作用。我認為他的這種思想恰恰與“無奸不商”的説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也符合我國的一句俗語“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由此可見《國富論》不僅僅是一本只供商人獲得利息的指南,它還是一本具有思想內涵的書籍,在給予人經濟學領域知識的同時,還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思想。

國富論讀後感20

《國富論》,被稱為西方經濟學的"聖經"。今年寒假,我閲讀了斯密先生的《國富論》。

先説説這本書產生的時期。那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剛剛結束的時候,我們知道英國是最早的資本主義國家,由於時代較早,資產階級革命也相對不夠完善,實現了封建勢力與資產階級妥協,議會至上,王在法下的君主立憲制。在這種情況下,當時的英國還擁有着大量的封建殘餘,大量的封建主還擁有着土地,仍然可以在經濟上和資本家一較高下。而資本家都是一些新興的資產階級,仍然看不到商業的發展前景,也不知道該怎樣做。從微觀的資本家的角度來看既是如此,那麼對於新興資本主義國家的英國來説,商業發展的影響更是巨大,東南面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已經開闢出了新航路,而且通過殖民掠奪的方式奪得了美洲亞洲和非洲的絕大多數殖民地,也因此獲得了大量的資本積累,東邊的法國已經奪得了西歐的陸上霸權,掌握着西歐的經濟命脈,而長期居住在北歐的以海牧維生的荷蘭人,又霸佔着國際的海路貿易。在這種四周環敵的地理位置與貿易格局之下,大英帝國如何崛起,新興資產階級如何生存,在他們的面前是一片黑暗。而在這個時候,先知誕生了,他不是救世主耶穌,也不是佛祖釋迦牟尼,他只是一個普通的,活生生的人,一個在海關任職的專員,而就是他教會了英國的資本家們該怎麼做,使大英帝國在百年之內迅速崛起為世界第一強國。

勞動分工思想,分工思想我們最早上在高中學政治時期提到的社會三次大分工,到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人類社會已經在不知不覺中進行了三次社會大分工:發生在原始社會中期的原始農業與原始畜牧業分離的第一次社會大分工,促進着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的過渡;發生在奴隸社會中期的農業和手工業分離的第二次社會大分工,促進着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過渡。第三次社會大分工是當時的英國所處的時代,商業與手工業的分離,促進着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的過渡。這些思想雖然都是馬克思具體提出的,而這些思想的雛形卻是亞當·斯密的提出。

剩餘價值論,這似乎又是馬克思提出的,而這也是亞當·斯密最先提出的,不過他們所處的角度不同,亞當·斯密站在資本家的角度,提出了利潤從何而來,就是從榨取工人的剩餘價值中來,只有這樣才能不斷的積累資本,擴大生產規模,進行再生產,這樣資本家們就會越來越富有,而資本主義國家也會因此而積累大量的財富而稱霸世界。馬克思是站在工人的角度,提出資本家取得利潤的實質就是榨取工人的剩餘價值,最終的目的就是讓工人們站起來,用無產階級暴力革命來推翻資產階級。

階級論,首次提出了封建地主階級,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之間的關係,屬於生產關係之間相互矛盾卻又相互依賴的關係,地主為了取得高額利潤而抬高地租,資產階級又要為了減少成本和提高利潤而與地主討價還價和降低工人工資或提高工人勞動時間。而工人的目的就是少乾點活以及提高自己的工資而與資本家進行交涉,甚至罷工與暴力革命。這生產關係的三環一環套一環,缺一不可。其實這個思想在我國的現實社會也是有很大的意義,我國最大的地主就是國家,因為土地是國有的,在可用土地資源日益緊張的今天,國家不得不將地租抬高,賣給有競爭力的房地產商,而代表資本家的房地產商為了支付高額的地租而抬高房價,而作為類似於三環中工人階級的消費者,就要和房地產商討價還價,甚至不斷變幻東家,以取得符合自己經濟實力的住處。而在很多人因為買不起房子而擔憂的時候,國家又要考慮消費者的實際情況下條文説如果房價再不下調,就對城市一二把手進行懲辦。所以説,三環之中一環套一環,環環相扣,互相影響,這種思想用在今天,用在中國也是完全適宜的。

此書前四篇的目的,在於説明廣大人民的收入是怎樣構成的,並説明供應各時代各國民每年消費的資源,究竟有什麼性質。第五篇即最後一篇所討論的,是君主或國家的收入。在這一篇裏,我要努力説明以下各點:第一,什麼是君主或國家的必要費用,其中,哪些部分應該出自由全社會負擔的賦税,哪些部分應該出自社會某特殊階級或成員負擔的特殊賦税。第二,來自全社會所有納税人的經費是怎樣募集的,而各種募集方法大抵有什麼利弊。第三,什麼使幾乎所有近代各國政府都把收入的一部分,作為擔保來舉債,而這種債務,對於真實財富,換言之,對於社會的土地和勞動的年產物,有什麼影響。

斯密在《國富論》中要回答的最後問題是,感情與"公平的旁觀者"之間的內在鬥爭,在社會的長期演進中究竟是怎樣在歷史本身的大舞台上發生作用的。這個問題的答案見第五編,他列舉了社會發展的四個主要組織階段,除非由資源的匱乏、戰爭或政府的壞政策予以阻止,否則這些階段是會連續進行的。這四個階段是:獵人的最初"野蠻"階段,原始農業的第二階段,封建或莊園"耕作"的第三階段,商業上相互依存的第四階段。每一階段伴有與它的需要相適應的制度。例如,在獵人階段中"沒有任何財產……因此,也就沒有任何確立的行政長官或正規的司法行政"。隨着牛羊羣的出現,產生了比較複雜的社會組織形式,不僅包括"可怕的"軍隊,而且有不可缺少的法律和秩序堡壘。斯密思想的核心是:這種制度是保護特權的工具,不能用自然法為之辯護。他説,"文官政府是為了財產的安全而設立的,實際上是為保護富人反對窮人而設立的,即為了保護有些財產的人反對根本沒有財產的人而設立的。"最後,斯密將演進描述為從封建主義走向一個需要有新制度的社會階段,這種新制度是由市場確定的而不是由同業公會確定的,是自由的而不是受政府限制的。這在後來稱為放任自由的資本主義,斯密稱之為完全自由的制度。這種物質生產基礎的連續改變,將帶來的上層建築的必然改變,這和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有明顯的相似之處。可是也有一個重大的差別:馬克思主義體系中的最後動力是階級鬥爭,而在斯密的哲學史中,主要的推動機制是"人性",由自我改善的慾望所驅使,由理智所指導。

斯密死後,人們把《國富論》奉為經濟學的聖經,把他關於利己的人受"看不見的手"引導增進了社會利益的思想,作為市場經濟千古不變的基本原則,卻把《道德情操論》幾乎忘得一乾二淨。於是,市場經濟缺少了道德,引發了許多罪惡,在個別地方甚至成為災難。

所以,作為經濟學的著作,至今仍具有非常廣泛的經濟學價值。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yn3l7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