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老子》讀後感(精選11篇)

《老子》讀後感(精選11篇)

當閲讀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老子》讀後感(精選11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老子》讀後感(精選11篇)

《老子》讀後感1

《老子》又稱《道德經》,一書言辭簡短,略為晦澀難懂。他第一次提出了“道法自然”的概念,經過後人不斷髮展延伸成為我國本土的第一門宗教——道教。也是因此,道家的學説更偏重於精神世界的探索與追求,更加註重個人而不像儒家“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所謂“仙風道骨”也正是由此而來吧。

老子認為,一切事物都是相輔相成的,所以看問題要辯證地看待。正所謂福禍相依,生活中的許多事情都應該抱着一種平常心,順其自然。更進一步來講,要將生活中的每一次遭遇都看成生命成長的歷程,將遭遇中的精神、能量轉化為自身生命的體驗中來。

記得高中老師曾經講過,説青年時期儘量要少的接觸《老子》,畢竟它的內容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並不適合情緒應該激昂向上的年輕人,如果看得太多影響過深可能會缺少應有的朝氣。但我想這並不和了解它的精髓相沖突,當我深入瞭解了《老子》這本書之後,發現其中許多道理對於當今社會人們的精神生活有很多好處。如今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的物質財富越來越殷實,卻越來越忽視精神財富的積累,道德淪喪的現象日益嚴重。物慾橫流的現實生活中,如何去面對存在的各種誘惑?千年前的老子或許能夠給出答案:靜心、淨心、盡心就是人生的三個不同心態層次。

靜心,靜安人生座標。

老子以“清靜為天下正”,“清靜無為”為修道之本。“靜心”,才能“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靜心,才不受名利得失困擾,不因進退去留而影響;靜心,才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靜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們的心境達到虛靜的狀態,才會時刻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才會在社會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

淨心,淨處人生方向。

老子《道德經》十三章:“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我們可以看出“寵辱若驚”的根源就在於“為吾有身”,“為吾有身”就在於人的心性不能清淨如水,清澈透明,把個人看得太重,把自己的名利、地位看得太重。如果恬淡處世,致虛守靜而見素抱樸,少私寡慾,何來“貴大患若身”呢?由此,淨心能使自己自覺地堅持自我反省,能時刻檢束自己的貪慾之心、遏制自己的非份之想。淨心是保持清醒認識的源泉。

盡心,盡展人生作為。

老子在《道德經》之十七章説“道,常無為而無不為”。我覺得老子的無為思想並不是説消極而無所作為,這是對老子《道德經》的誤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為,而有作為。只有“不妄為”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為,也就是説“不妄為”是有所作為的保證。而有為則指的是盡心扮好社會角色,幹好本職工作,擔起家庭責任,就是“有作為”。

是的,在世欲紛爭的當今社會中,如能盡心安心於本職的話,那他的心態肯定是時常處於靜心、淨心的狀態,沒有進入靜心、淨心的心境,他是收斂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馳,心不外思,由是説:靜心、淨心是盡心幹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決條件。

《老子》讀後感2

今年春,忘了是幾月幾日,先生拿出三個紫砂杯,讓我從中選一個,説是在文化城那邊買的。我一眼看上其中一個上有“修心養性”字樣的杯,蓋上還有一個小“太極”。由喜讀《道德經》到偏愛與“道”有關的書和物,這就是“愛屋及烏”吧。

《老子》第二十八章我覺得對“修心養性”是有幫助的,他教人順乎自然、安守清靜、無為、不爭之心、為天下式。二十八章曰: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

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如要解釋這段話,就是説:

知道要用雄(剛強)的手段保護自己,可卻不與人爭雄,反而甘心守雌(柔順),這樣,就會如天下溪流歸注,得到天下人的歸服,最高的不變的德不離散,他更能回返原有的童心(赤子心),達到純真的境界。所以有“小兒是神的肯定”之説。

知道要顯露表現自己,使人知道自己光明的一面,卻不與人爭表現,而甘願隱伏,甘居黑暗。這樣的人能成為天下人的榜樣和典範,其最高的不變的德不會出差錯和過失,而能返樸歸真,迴歸於純天然而與道合一(無極乃太極之母)。

知道光榮和富貴的一面,卻不與人爭光榮與富貴,而甘居恥辱和平常。這樣的人心胸開闊,得天下人的歸服,其最高的不變的德是充足的,更能復歸於萬物的本來,樸是至真至純的。

樸被破壞,樸散成為具體的器物。聖人在樸被破壞的基礎上,以渾樸的原則建立管理和領導,所以,善治和完美的管理是順天道,使萬物各遂其性而行,也就是依從無為而無不為。

老子主張順乎自然,一切不要勉強。人工有損自然,因為天地也是受大自然的驅迫,而不自主的在那裏不停的工作。大自然是什麼?便是萬能的天道。所以人當服從天道,不能自作主張。莊子説:“吾在天地間,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也就是看到人與自然的關係。

老子主張清靜無為為人道之極軌,守不爭之德,守住清靜、柔弱、抱一、寡慾之心,遵循自然、玄妙的法則修行。我們凡人如照此修心養性,對身心健康是大有好處的。

今天中午聽一位醫生談某文章上説,把病人分兩組:一組服藥,一組學《道德經》,幾個月後,學《道德徑》這組的療效好過另一組;我想,這可能就是人們説的,心病(煩惱心)還需心藥治。人迴歸於自然之心,也就無所謂心病了;這也就是佛法講的清淨無染之本性,本性清淨無染,何來心病?

《老子》讀後感3

老子《道德經》,藴含了豐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來,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無不從這部人類禮貌史上的智慧寶典中汲取治國安民、修身養性、立人處世的精髓。

當今社會科學發達,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的物質財富越來越殷實,而精神財富卻越來越貧乏,道德淪喪的現象日益嚴重。“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實實工作”的呼聲日益強烈。物慾橫流的現實生活中,如何去應對金錢、地位、美色的誘惑呢?我們同樣能夠在《道德經》這部聖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們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守靜處世,清靜自省,盡心本職!

既然我們個體十分渺小,力量十分微弱,人生十分短暫,我們何不端正心態呢?靜心、淨心、盡心就是人們的三個不一樣心態層面。靜心:靜安人生座標;淨心:淨處人生方向;盡心:盡展人生作為。

靜心,靜安人生座標。老子以“清靜為天下正”,“清靜無為”為修道之本。《道德經》十六章雲:“致虛極,守靜篤。”強調了致虛守靜的修養。“致虛”就是要消除心靈的蔽障和理清混亂的心智活動,而後才能“守靜”,透過“靜”的工夫,深蓄厚養洞察力,才會“知常”,逢凶化吉。

老子之後,莊子強調少私寡慾,以靜養神,這是道教靜中養生的思想理念。

“靜心”,才能“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靜心,才不受名利得失困擾,不因進退去留而影響;靜心,才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

總之,靜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們的心境到達虛靜的狀態,才會時刻持續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才會在社會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

淨心,淨處人生方向。

“淨者,不污也”,天地萬物之間,潔淨不染,就是“不染”。“不染”的含義很廣泛,老子《道德經》十二章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意思是説五彩繽紛的世界使人眼花繚亂,各種各樣的聲音使人震耳欲聾,美味佳餚使人饞涎欲滴,縱橫馳騁的心靈使人心態若狂,擁有貴重難得的貨物使人心驚膽寒。就從視、聽、味、嗅、觸、物六方面形象勾劃了人們因貪婪而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導致的嚴重後果。故後人雲:六根清淨、一塵不染。意在教人約束,收斂人們的貪慾之心。

再看老子《道德經》十三章:“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我們能夠看出“寵辱若驚”的根源就在於“為吾有身”,“為吾有身”就在於人的心性不能清淨如水,清澈透明,把個人看得太重,把自我的名利、地位看得太重。如果恬淡處世,致虛守靜而見素抱樸,少私寡慾,何來“貴大患若身”呢?

由此,淨心能使自我自覺地堅持自我反省,能時刻檢束自我的貪慾之心、遏制自我的非份之想。淨心是持續清醒認識的源泉。

盡心,盡展人生作為。

《老子》讀後感4

是誰在數千年的歷史中悠悠地述説着亙古的智慧?是誰在漫漫的歲月輪迴裏傳遞着不變的真理?是誰只留下五千言卻給人類帶來了無限的哲思?是他,哲學的聖者,生活的智者——老子。他就如一顆璀璨而又古老的恆星,散發出神聖的光芒,透過數千年的時光,照耀在宇宙深處的每一個角落。

老子具有非同一般的智慧,那一雙犀利的明眸洞穿了人世間的是是非非,渴望着寧靜與恬適的生存方式,力圖避開現實的紛紛擾擾,追求那一份純真的心靈自由,這種超乎其然的生活態度,為後人指明瞭一條新路,令人神往,令人渴望。

他的思想,他的哲學,總與‘道’息息相關。道是萬物的本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子》通過一個‘道’字把自然創造的根源歸於自然本身,從而否定了一切唯心論和宗教主義。在我看來,道的就是一種客觀規律,看不見,摸不着,而世間的每個細微之處都存在着道的本真。做人之道,為學之道,謀事之道,道道相關,處處都是智慧,都需要我們去發現和領悟。每個人都必須生活,做人為學謀事之道對我們每個人來説都頗為重要,道德有無,道德高低,決定着你做人做事做學問的方式和成效。《老子》教我們的是修身之法,以來提高精神境界,讓我們學會生活。每個人都渴望着自由與快樂,而煩惱無處不在,坎坷接踵而至,若要從中解脱,主動權在自己手上。“有勇氣去改變能改變的,有肚量去接受不能改變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有這樣,方可身心自由,才能有更好的心態去面對生活。

《老子》之中有一個重要的思想———無為。無為就是什麼也不做,無所謂,無所為嗎?其實不然。無為的精華之處在於它的玄理,有太多的人無法真正理解無為的,把其歸為消極避世的人生觀。然我的理解有所不同,老子的無為,並不是不作為,而是不為所欲為,不胡作非為,是有所為,有所不為。無為是順道辦事,按照事物的客觀規律,順自然發展的一種高姿態的智慧。“不做也完美”從某種角度看,確實有道理。漢武帝當年並沒有採取黃老之學的不為之道,而採用了有為,讓漢朝走上了一個更高的台階。殊不知,正是當前的文景之治的無為政策,採取了休養生息,為有為創造了機會,打下了基礎。因此,漢武帝的有為也是某種程度上無為,無為是過程而非目的,我想,這樣的認識,只有真正意義上悟到無為思想的精華方可理解。

每每聯繫起現實的生活和社會,就越覺得他的思想之偉大。人們太多的有為讓悲劇不停地上演。那黃土高原的溝壑縱橫,那黃河、長江的水體污染;那海底大片的珊瑚礁死亡;那南極臭氧層空洞的不斷擴張;全球氣候的急劇變暖……這一切的一切擺在眼前時,想想我們的有為是否已經過了度?現在,我們呼籲人要與自然和諧相處,而數千年前的老子早已悟到這真理,這也正説明了《老子》在當今社會乃至未來存在着巨大現實意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一書通過對道與自然的結合,闡明瞭人與天地萬物的關係,處處充滿着辯證的思想,體現着最樸素的智慧。《老子》短短五千言,字字精煉,句句精髓,篇篇精華,滲透着一絲絲美妙的讓人敬佩的大智。

我想用平靜的心態,慢慢地品,讀,看,聽,思,悟,像老子一樣,坦然地生活!

《老子》讀後感5

老子,這位哲學的聖者,生活的智者,他在漫漫的歲月輪迴裏傳遞着不變的真理,留下五千言卻給人類帶來了無限的哲思。他那一雙犀利的明眸洞穿了人世間的是是非非,渴望着寧靜與恬適的生存方式,力圖避開現實的紛紛擾擾,追求那一份純真的心靈自由,這種超乎其然的生活態度,為後人指明瞭一條新路,令人神往,令人渴望。

跟孩子們一起讀這本書,不但有經典閲讀的影響,也有此書自己獨特的魅力吸引着我。老子用一個“道”字,就把世上萬物萬象歸於自然。在我看來,道的內涵就是一種客觀規律,雖看不見,摸不着,而世間的每個細微之處都存在着道的本真。做人之道,為學之道,謀事之道,道道相關,處處都是智慧,都需要我們去發現和領悟。每個人都必須生活,做人為學謀事之道對我們每個人來説都頗為重要,道德有無,道德高低,決定着你做人做事做學問的方式和成效。《老子》教我們的'是修身之法,以來提高精神境界,讓我們學會生活。每個人都渴望着自由與快樂,而煩惱無處不在,坎坷接踵而至,若要從中解脱,主動權在自己手上。“有勇氣去改變能改變的,有肚量去接受不能改變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有這樣,方可身心自由,才能有更好的心態去面對生活。

《老子》短短五千言,字字精煉,句句精髓,篇篇精華,滲透着一絲絲美妙的讓人敬佩的大智。我想用平靜的心態,慢慢地品,讀,看,聽,思,悟,像老子一樣,坦然地生活!

《老子》讀後感6

所為,有所不為,是我讀完《老子》後的最大感受。辯證的“禍福相依”同樣出於此部經典偉著《道德經》,另有許多的哲理成語,諸如“和光同塵、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等皆由此道中來。

“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在老子之前,人們以為宇宙間的萬物都有神在統治着,最高的神就是天,又稱天帝。這種觀念,到了社會大變革的春秋時期才開始了變化。老子就是較早的從哲學方面有意識地、明確地否認天帝的思想家。他在《周易》的基礎上,進一步闡明“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老子“道論”的中心思想是:“道即自然,自然即道”。他説,“道”是萬物之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這就是説,作為宇宙的本源就是道,它是永遠存在的。道的運行是自由的、必然的,即按其自身的規律而運行。天地萬物都是由它產生的,它是宇宙的母體。

致虛守靜————平淡處世《道德經》十六章有言:“致虛極,守靜篤。”這句話強調了致虛守靜的工夫修養和復歸之理。我理解,所謂“致虛極”,就是“致極虛”;“守靜篤”,就是“篤守靜”。我想,這是修道的基本方法。“致虛極”是説,自己如果想修道的話,要努力使自己達到極端空虛的境界。極虛指心靈一塵不染,近於真空,就是要去除世俗的妄念雜欲。“篤”是敦厚,篤守就是堅守。“守靜篤”就是堅守靜寂

一個事物的發展至極點,必然會向其反面發展變化。所以要能維持它的發展而不至於變為它的反面,就必然要先了解它的反面,在發展過程中不讓其到達極點。“將欲翕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自居於弱勢、靜態而保持一種彈性,促使敵對一方向膨脹、誇張發展以至成為脆弱,即產生盛衰的對轉,這確實是看得很深。

老子提出了一個不分善惡美醜的觀點,讓我們不用好和壞,美和醜去評價別人,他認為美是因為醜的存在才有了美,善是因為惡的存在才有了善。所以美只是一面,還有醜的一面,善也只是一面,還有惡的一面。不僅如此,還認為困難與容易,長與短,高與低是相互比較而形成的,音與聲相互諧和,前與後相互追隨。這些都是永恆的道理,我們不應該太去在乎它。只有這樣我們看事物才能更為全面。

老子覺得學道的人應該把自己看得比別人低一些,柔弱一些,彎曲一些。出門做事就好像在別人家坐客一樣,與人説話就像對待自己的上級那樣,行走在外看起來毫不起眼。他舉例説大海之所以成其大海是因為自己所在的位置比別的地方都低,所以所有的水都匯聚到了海里。他更要求我們要從小事做起,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九層高台以土壘之。只有這樣才可以接近道,接近道的方向。

老子強調“不盈”、“不爭”、“致虛極,守靜篤”,“柔弱勝剛強”。老子的這一原則叫做“無為而無不為”,即不特意去作某些事情,依事物的自然性,順其自然地去做。

有的人覺得老子的不爭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競爭。其實並不是這樣,老子只是用了另一種方法進行競爭;不但如此,他的方法還可以幫助你在競爭的同時處理好與周圍環境的關係。與人和善是方法。老子隨時在提醒我們自己應該做什麼,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追求什麼樣的生活。換句話説就是在人生、社會中的定位是什麼。只有明白自己的定位,才能知道自己要做什麼。

老子在自然界萬事萬物中最讚美水,認為水之德是最近於聖人之德的。而理想中的潮濕的地方。寧處別人之所惡也不去與人爭利,所以別人也沒有什麼怨尤。水有其種種美德堪比聖人,堪謂之“道”。

“上善若水”,就是一種開朗樂觀的人生態度。一種修德的必備境界,一種養身之術。我們心中有德,必然愈加崇敬自然和生命,我們離道就更近一層,更能體會到人生的本質。

每本書都有其侷限之所在,有其不可理喻之處。如《論語》中的迂腐世故的君子主義,《莊子》的虛幻不切實際。《道德經》中也有其消極避世的一面。但我們不能否認古典的經、史、子、集歷年歷代給中國人以智慧的啟迪,以心靈的釋然,以生活的動力,以處於天地之間行動的規則。每一種道理也總不能囊括世間萬物,合眾人脾胃。因此才有百家爭鳴的文化盛宴,與不同世界觀的人生。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

《老子》讀後感7

《老子》一書分為道、德兩篇,洋洋灑灑不過五千餘字,但卻字字珠璣,可以説是一字就涵蓋了一個觀念,一句就容納了幾多的妙義。而正是由於《老子》一書的“綜羅百代,廣博精微”,對其的解讀也就“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幾千年來研究老子的人如恆河沙數,流傳下來的名家著作,足有百家之多,文字也有數百萬之巨,各家各説雜陳,見解不一。黃老派引其義成“君人南面之術”,養生家解其義為安身長命之術,或為救世之書,或為求道之作,近代以來受西方思想影響,學者則多稱其為論述哲理的哲學著作。各説雜陳,見解不一,讓人讀來有治絲益棼之感。我僅僅略讀了兩部不同版本的《老子》,便深深明白了這種説法,不禁更加為其的廣博精微而歎服。宋儒鄭樵説過:“學術超詣,本乎心識。”由於我學識淺陋,對《老子》還遠遠稱不上學術上的研究,更沒有像前面提到的各家那樣有如何高深的見解,僅僅是一些個人淺薄的看法而已。《老子》通篇圍繞“道”“人”兩者展開。道為本,而人應窮極道體以用之,最終幾於道。道“先天地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為天地萬物之始之母,具無窮之用,是天地之根本,因此人應窮究天地萬物本源及宇宙最高理則之“道”,順大道而行,做到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道法自然”。而人以道為宗極,由下自然而然的產生關於修身、養氣、立身、處世、治政等的種種方法道理:“致虛極,守靜篤”,“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為而不持,功成而不居,懷慈尚儉,處實去華,以之治天下,“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達“無為而治”。這些方法道理對歷史上的英雄豪傑的建功立業,乃至安身立命都有大用處,可見順應大道,方可成就功業,所以人更應“惟道是從”,這也是合乎大道的。通讀全篇後,我發現《老子》一書雖通篇不離“道”這一字,並將“道”抒發為亙古不滅,至高無上的根本之理,極盡語言來彰顯“道”的偉大,但透過這些我更看到的是人的難能可貴,因為道雖為天地之根本,具無窮之用,是至高存在,但人卻可以體悟道的偉大,順應大道而行,將道的無窮之用靈活地掌握應用。所以我認為《老子》的核心在“人”而不在“道”。此外,老子在論證過程中大量運用辯證法,如以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兩面,“反者道之動”,並能由對立而轉化,“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又以為“有”“無”,互為因果,相生互變,始終循環往復,“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一正一反,使讀者對事理有了更深的理解,更加體現老子思想的深邃。《道德經》這部被譽為“萬經之王”的神奇寶典,對中國古老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它無論對中華民族的性格的鑄成,還是對政治的統一與穩定,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的世界意義也日漸顯著,越來越多的西方學者不遺餘力地探求其中古代智慧的底藴。據老子所説道是“惟恍惟惚”的,是“獨立不改”的,是“天地之始”、“萬物

之母”,但“道”之一途太過虛幻,太過飄渺,“道”也是難以在外在世界驗證的,是難以掌握的。所以我對《老子》一書更看重的是其中的修身立命的道理,及對現實的指導意義,而不是那似真似幻,讓人捉摸不透的“道”。以下就是我自書中節選的一些我看重的段落:“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開篇以“上善如水”為綱領,提出一個人要效仿水之到無上德行,做到如水般至柔之中卻又至剛、至淨、能容、能大的胸襟與氣度。水善於滋養萬物而又不與萬物相爭,寧願自居下流,藏污納垢而包容一切,可以用“水唯能下而成海”來形容。人要如水般善於自處,選擇合適的位置;心胸如水般深沉靜默而又包容一切;與人相處同水一樣細膩真誠;説話如潮水般準而有信;立身處世如水般端正持平;做事精明能幹發揮所長,像水般無所不往,無往不利;把握時機,及時而動如水般宜靜宜動。與物不爭,與世無爭,便可永無過患而安然出順。這段演繹出瞭如水之美般的人生哲理的文字被至今仍被無數人奉為人生至理,不斷引用學習。它所描繪出的境界可以説達到了人生處世的藝術的地步。為人當如水般謙容無私,剛柔並濟。“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澹兮其若海;泊兮若無止。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士”要在學問道德上都做到精微無瑕,玄妙非常,通曉四方,深邃無邊,達到“絜淨

精微”的境界。這種境界勉強形容就是:小心謹慎,如冬天過河般戰戰兢兢,便是古人所説的“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意思;猶疑慎重,思慮周全,察曉四周的所有情況;待人處事恭恭敬敬,嚴肅慎獨,猶如上門做客一樣;相處時卻又如冰雪渙釋般,温暖親切;如樸石般平實無奇,敦厚老實,卻又內含寶玉;瀟灑大度,豁達空靈,像深山的幽谷一樣;渾渾沌沌,大智若愚。“沉靜恬淡,似湛深的大海;飄逸無拘,像沒有止境”。安靜下來將濁物慢慢澄清,活動起來在安定中徐徐前行。要這樣就要做到不滿不盈,添一毫則嫌重,徐徐而生。本段前面先描述了“士”所具有的慎重、周全、威嚴、親切、平實、豁靈、渾樸的境界;而後描述如何修得,要不暴不躁,不盈不滿,悠然“徐生”。可以説這段文字生動的描繪出了道家所推崇的那種悠然灑脱的人生境界。這兩段皆是《老子》中關於人生境界的描寫,而這種凝靜灑脱,悠然自得,徐徐而生的人生境界讓我不由心嚮往之。雖離之還差之千里,我當如水般徐徐前行,望有朝一日可以接近這樣“微妙玄通”的人生境界。

《老子》讀後感8

讀《老子》,我自然而然地融入那個無慾,無求,無我的自然空靈的世界,“道”的世界,是自然的世界,恬淡平靜裏藴含無限玄機。或許,沒有讀《老子》之前,我對老子及其思想一直停留在歷史課本上——“無為而治,消極避世”。

在花費了頗長時間研讀之後,掩卷之餘,不免為自己先前那狹隘片面的膚淺理解羞愧不已!老子其人格,是偉大的、高尚的;其精神看似波瀾不驚,但體察其深處,卻讓人感受到一種隱幽的憂鬱和痛苦之情。讀罷此書,我能深深地、切實地感受老子也是熱愛人世,關心人世的。與孔子採取的積極入仕以推行仁義不同,老子另闢蹊徑,探究人與自然,人與道法,人與天地的內在關聯,極力使人道符合於天道自然無為的客觀規律來求得自己的理想社會。唉!可惜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和孔子一樣,在有生之年,老子的思想也未能被聖人所重視。那怎麼辦呢?孔子選擇了著書立説,論詩書,授弟子;而飄逸的老子,沒有了俗世的羈絆,選擇了更富歷史傳奇性的方式——夕陽古道,羸弱青牛,函谷關口,飄然而逝。老子是智慧的。

第四十三章裏,“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天下最柔軟的東西,能在天下最堅強的東西中自由穿行),好比人的舌頭和人的牙齒——當你老了的時候,堅硬的牙齒都掉光了,而柔軟的舌頭卻依然存在。“柔能克剛”,這個現實的規律被老子三言兩語揭示出來。又及五十八章裏,“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災禍啊,幸福緊靠在它旁邊;幸福啊,災禍正在裏面躲藏),這實際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裏提到的唯物辯證法的具體闡釋,看似矛盾的“幸福”和“災禍”,在特定的時空,特定的環境,卻能相互地轉換,或者説和諧地共處。行文至此,讓我想到了“塞翁失馬”。

塞翁失馬,焉知其非福耶?焉知其非禍耶?老子是浪漫的。除卻對現實的討論,《老子》裏不乏空想的意象的成分。例如第四章、第二十五章裏對“道”的描述:“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我不知道它是何物之子,它似乎先於天帝而產生);“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母”(有一物體,混然而不可分,在天地形成之前即已產生。它寂靜而無聲,空虛而無形!是唯一的存在,永遠不會變更。它循環運行,永無止怠,可以作為天地的命根)。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浪漫的民族,民族性的浪漫則可以體現在文學上,而老子的道家哲學恰恰開了浪漫主義文學的先河,從“道”的解釋,開始,浪漫延續在《老子》的字裏行間,延續在屈平的《離騷》、《天問》,延續在太白的“飛流之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老子又是孤獨的。老子希望天子能循天道,修玄德,不要過分追求盈滿。

他認為虛靜而不盈滿的君主才能有所作為,功用才永不衰竭。他還主張人們都效法那澤被萬物卻“不爭”的睡——“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而且,君主還要做到“不爭”,即是“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因為“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不爭,還體現在不以武力、兵強而爭於天下,故而底層的勞動人民得以休養生息,過上太平的日子。老子完全是出於一種古代的人道主義,從體恤勞動人民的角度出發。然而,老子的主張、理想已經不可能為當時的社會現實所認同、容納。試想,在那一個打着“尊王攘夷”幌子的春秋時期,“家天下”名存實亡,禮崩而樂壞,兼併土地,掠奪財產才是各諸侯熱衷乾的事,哪個朝廷還會聽得見一個周王室守藏之吏的話呢?回到氏族社會?無為?開什麼玩笑!可以想象,道不行的老聃是悽愴的、隱憂而痛苦的!所以,就有了函谷關口,老聃的青牛孤獨的身影(幸好,他還有函谷關關長尹喜這個鐵桿粉絲,在他“莫知其所終”前讓他著下《老子》)。

雖然,老子的抱負在那個社會鉅變的歷史時期不得實施,但《老子》裏很多修身的經驗我們卻可以借鑑。比如我們應當像天地那樣自然地、無所偏私地普愛萬物;比如不要有心的追求作為,有心便會“妄作”;又如,為人處世,我們應當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雖然我們不能像聖人那樣“被褐懷玉”,“方而不割,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廉而不劌”,但是基本的道德行徑,我們還是能明白並實踐的。

讀《老子》,不能不提到“道”。“道”是什麼呢?根據老子所説,這個“道”是萬物之本原,它先於天地而存在,是天地萬物更是人類所應遵循所應效法的最高準則和典範。“道”效法自然,其存在本身就是自然之永恆規律,不會有任何改易變化;它虛寂幽玄,但功用卻永無窮竭;它混沌素樸,和光同塵,顧偉天地萬物之宗;只知它先於天地而存在,卻不知它究竟由何而有。我想,或許“道”是不存在的,又是無所不在的;或許,“道”是無形無狀的,又是充塞宇宙的。或許,“道”就在我們心中……

《老子》讀後感9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儒、釋、道文化更是傳承千年,堪稱中華民族思想之結晶,而《道德經》一書便是道家文化的集中總結。

《道德經》又名《老子》,是老子西出函谷關時所作。全篇5000餘言,分為道篇和德篇,其中的好多話語早已廣為人知。

在此,我想強調一點:知識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深越好,而是要與駕御知識的潛力相匹配。説實話,我真的不敢對《道德經》妄加評論,只是喜歡讀、喜歡抄、喜歡背。下面我想分享一下自己在讀完《道德經》後的一些感受,望與君共勉!

“道可道,十分道”。相信大家都聽過這句話,這是《道德經》開篇的一句話,似乎老子什麼也不想説了,因為能夠説出來的道不是恆常大道。是呀!語言在描述很多高深事物的時候總顯得捉襟見肘,而老子開篇就告訴我們:不要侷限於文字和語言。正如佛語所言:教外別物,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老子在文中幾次提到了“嬰兒”,比如:“為天下奚,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老子告訴我們要學習嬰兒,而好多人卻不願意向比自己資歷低的人學習,其實這是對資源的一大浪費。嬰兒不會有任何的定勢,所以什麼東西都學得最快。學外語的最快方式就是模仿,而嬰兒恰恰就是這樣做的;我們平時總是説“空杯心態”,而這恰恰又被嬰兒做到了。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好多的時候,我感覺老子的智慧與常人的思維是相悖逆的,但細細品味,卻藴藏着深厚的哲理。我們常説:做人要能屈能伸,韓信做到了。只有每一天把自己放得很低,才能夠學到東西。這就如佛語所言:空才能有,放下才能承擔。好多的時候,我們無法做出選取,因為能夠選取的太多,就像電視的頻道太多了,以至於我們很少能完整地看完一個節目。選取太多往往會使人迷惑,以至最後一事無成。太多的時候後,我們需要有項羽那種破釜沉舟的勇氣,其實人生就如白駒過隙,少一些選取往往是件好事。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道德經》中幾次説到水,比如“上善若水”、“天下莫柔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水乃生命之源,造福萬物卻不求回報。“水滴石穿”的智慧讓我們明白何為“柔弱勝剛強”。水本無形,但把水放到什麼容器,它就會變成什麼形狀,所以水的無形是至形,李小龍截拳道中的“以無法勝有法,以無限勝有限”正好與此殊途同歸。所以老子告訴我們要學習水的智慧。

一句“自知者智,自勝者強”藴含了無盡的深意。《孫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人貴有自知之明,而事實卻是:太多的人螳臂當車或是妄自菲薄,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自己所扮演的主角恰恰就是自己最厭惡的那個人!所以每一天都要不斷的戰勝自己,超越自己,正如《易經》所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最大的敵人就是我們自己,所以真正的強者是戰勝自己的人。

讀書之中充滿了樂趣,而讀《道德經》這本充滿哲理的書更是樂趣無窮。古人云:“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等身之書,可抵百萬雄師”,而我覺得,讀書要有選取性,同時要能夠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問題,學會感同身受。另外最重要的一點是:使用知識的主體是人,因為“兵無常勢,水無常形,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最後我想説的是:讀書是一種交流,讀書是一種享受,讀書是一種生活方式。

《老子》讀後感10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意思是,禍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又含有禍的因素。也就是説,好事和壞事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在一定的條件下,福就會變成禍,禍也能變成福。老子説的這句名言,是很有道理的。

老子是中國,也是全世界最早具有辯證法思想的哲學家之一。關於老子其人、其書及其“道論”歷來有爭論。根據司馬遷在《史記》一書中給他寫的一個簡單的傳記來看,他是春秋時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縣)厲鄉曲仁里人。“老子”是人們對他的稱呼,“老”是年高德重的意思,“子”是古代對男子的美稱。他的生卒年月不詳。

老子做過周朝的“守藏室史”(相當於現在的國家圖書館館長或歷史博物館館長),所以他諳於掌故,熟於禮制,不僅有豐富的歷史知識,並有廣泛的自然科學知識。

公元前520年,周王室發生爭奪王位的內戰,這年4月,周景王卒,大夫劉耿立王子猛為悼王。王子朝殺悼王自立。晉人攻王子朝,立王子匄為敬王。這次內戰達5年之久,公元前516年,王子朝失敗,席捲周室典籍,逃奔楚國;老子所掌握的圖書亦被帶走。於是,老子遂被罷免而歸居。形勢的變化,使老子的地位發生變化,使他的思想起了大轉變,由守禮轉向反禮。

老子由於身受奴隸主貴族當權者的迫害,為了避免禍害,不得不“自隱無名”,流落四方,後來,他西行去秦國。經過函谷關(今河南靈寶縣西南)時,關令尹喜知道老子將遠走隱去,便請老子留言。於是老子寫下了5000字的《老子》。相傳老子出關時,騎着青牛飄然而去。

老子的思想主張,大都保存在《老子》一書中。《老子》共81章,分上下兩篇。因為它所講的是道與德的問題,後來人們又稱它為《老子道德經》。現在我們所見到的《老子》一書,並不是老子的原著,因有戰國時人增益的文字,但其中的主要思想卻是屬於老子的。

《老子》一書,文詞簡短,艱深難懂,因此後人作了許多註解。最通行的有西漢時道學家河上公,注,三國時魏國哲學家王弼注,還有清朝時魏源的《老子本義》,等等。下面我們就通過《老子》這本書,來了解老子的哲學和政治思想。

“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老子是我國第一個力圖從自然本身來解釋世界,而不求助於超自然的主宰——天帝的意志的哲學家。在老子之前,人們以為宇宙間的萬物都有神在統治着,最高的神就是天,又稱天帝。這種觀念,到了社會大變革的春秋時期才開始了變化。老子就是較早的從哲學方面有意識地、明確地否認天帝的思想家。他在《周易》的基礎上,進一步闡明“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老子“道論”的中心思想是:“道即自然,自然即道”。他説,“道”是萬物之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

《老子》讀後感11

如果説,半部輪椅可以治天下,則一部《老子》可以治宇宙。《老子》是一部偉大的哲學著作。

李約瑟説,中國文化就像一顆參天大樹,而這顆參天大樹的根在道家。可以見得:《老子》是如此博大精深,是中國文化中的一顆奇葩。讀了《老子》,我只能説是讀了《老子》,理解了這部鉅著中的皮毛罷了。對於自己,只能説,選出幾個特有感想的來説。

《老子》開篇為我們講述了“道”,道產生了天下萬物,可它不是一般的道,不可以用言語來表述的,是非常深邃奧妙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就是道創生萬物的本原。《老子》中認為宇宙萬物的本原是“混而為一”道。這與古希臘的很多哲學家的想法很不一樣,泰勒斯認為萬物的本原是水,亞里士多德認為火是萬物的本原,乃至後來在科學水平比較高的情況下,出現了原子是世界的本原這一説,讓我不禁思考:在古代中國,為什麼會認為道這虛擬的東西是萬物的本原,而不是跟西方所説的某一特定的物質。難道是文明的本質性不同嗎?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其實,客觀世界就是矛盾對立着的,可人們卻因為自己的主觀,有了所謂的美惡、善與不善,這才有了每個人不同的世界觀,人生觀,審美觀等等。可在《老子》裏面,“有無相生,難以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每個事物的存在都是以其對立面的存在來體現了。也許,這就是我們中國古典哲學中的“相反相成”。

“上善若水”這是家喻户曉的一句經典了,可又有誰能真正理解這句話的內涵呢?老子以水來教化世人,用水性比喻有高尚品德者的人格。“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不就是説高尚的品格就像水那樣,那麼柔,停留在卑下的地方,滋潤萬物卻不與之爭。這才是最高的善吧。而如今,反思社會,爭權奪利,趨炎附勢,哪能體現善呢?又還有多少人做到無私呢?老子認為“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能自生,故能長生。”由天地之長久存在,是因為天地如此無私的奉獻着自己。所以。老子説:“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由於自己的無私,最終成就了自己,如此都偉大呀。

其實,《老子》裏講到了很多人道的部分,正是我喜歡的。關於為人處世的哲學:“功遂身退,天之道也。”為人之道,要求行事須留有餘地,不要把事情做得太過,無論做什麼都要有一個度,應該適可而止。人們不可“盈”,一個人在成就功名之後,就應當身退不盈,才是長保之道呀。

“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道之偉大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之乃萬物之母呀。

老子的《老子》,是那麼深奧,又是那麼深不可測,早晨一露珠,夜晚一顆星,都在這偉大的道里面,渺渺眾生中的我,是多麼想了解這偉大的道呀,只有繼續努力地學習着,才能越來越接近“道”。慢慢地瞭解道,如同數星星般,無窮無盡。

標籤: 精選 讀後感 老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0o8no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