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材料 >

社區孝老愛親事蹟材料

社區孝老愛親事蹟材料

孝老愛親,是一種可貴的精神品質,是一種美好心靈的體現。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社區孝老愛親事蹟材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社區孝老愛親事蹟材料【篇一】

xx出生於1962年1月7日,1983年從夫水鎮夫南村嫁於明星村,多年來曾多次被評為“好媳婦”,2010年評為文明市民,被選為華陰市十六屆、十七屆人大代表、多次榮獲“五好家庭”、“十星文明户”稱號,2012年被華陰市老齡委評為“十佳好兒女”。

一、努力學習,積極進取

俗話説:“刀不磨要生鏽,人不學習要落後”這句話真是不假,在家如果不學習,外面的世界就什麼也不知道,思想就跟不上形勢,所以多年來我堅持每天看新聞聯播,訂閲陝西渭南日報,努力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時刻以最佳女性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無怨無悔精心照料年邁的公公和半身不遂的婆婆,在村裏傳為佳話,倍受稱讚。

二、身體力行,孝敬公婆

要想家庭和睦,媳婦一定要孝敬公婆,孝敬公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一個農村婦女,特別是媳婦,尊老愛幼是最基本的,幾十年如一日和公公婆婆和睦相處,丈夫在外地工作,兩個兒子上學,兩位老人年老多病,特別是婆婆,高血壓腦溢血留下了半身癱瘓的後遺症,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經常把屎尿拉在炕上,我總是耐心的擦洗乾淨,從未有任何怨言,為了讓婆婆早日康復,我學習各種有利於老人健康的菜譜,一日三餐將可口的飯菜喂進婆婆口中,每天幫她梳頭、捶背、剪指甲、按摩腿腳,經常累的大汗淋漓,俗話講:病人脾氣大。由於婆婆整天躺在牀上,難免脾氣暴躁,於是我經常和她談心交流,幫助她舒緩情緒,合理地安排公公婆婆的生活、飲食、起居,精心照顧,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為了更好的照顧好婆婆,我在華陰市買了一輛輪椅,每天下午推着婆婆散散心,使婆婆的心情好一些,10年來我用真誠和關係挽起老人的信任,無論走到哪裏我心裏裝的只是婆婆的病疼。

我不僅是家中的頂樑柱,更是鄰居的好幫手。左鄰右舍有紅白喜事,隨叫隨到,熱心周到,生活過的十分幸福,鄰里鄉親豎起大拇指“亞玲,你不愧是新時代有知識的女性!”

三、組織活動,創建文明

2006年,在村委會的領導和大力支持下,我積極組織村民參加秧歌隊、鑼鼓隊,使隊員人數由原來的30名發展到70多名,現在每天下午在大隊部做健身操,作為文藝隊的骨幹,我積極組織隊員訓練演出,受到了羣眾的好評,村外的羣眾都向我投來羨慕的目光,部分外村的羣眾也要求加入我們的隊伍。我們的活動,不僅活躍了農村的文化生活,給農村的精神文明建設增添了色彩,而且還使一些老同志走出了家庭,走向了社會,廣交朋友,做到了“老有所學,老有所樂”,即強身健體,又愉悦了精神,使農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豐富多彩,有滋有味。

四、奉獻愛心,表達真情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遭受百年不遇的大地震,幾十萬災民流離失所,無家可歸,我在電視上看到“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舉國上下齊動員向災區人民捐款捐物的動人場面感動着我,我第一時間聯繫村幹部組織羣眾為災區奉獻自己的愛心。玉樹地震同樣牽動着炎黃子孫的心,我雖不能親身去災區一線參加救援,但我可以伸出援助之手略表心跡。

我是一個普通的農民,沒有驚天動地的偉業,沒有一鳴驚人的能力,靠的是沒日沒夜的辛勤勞動過日子。我的願望就是希望全家人都能平平安安,和和睦睦的,20多年的實際行動踐行着我的孝道,印證了我的孝心,展現了一個農村婦女淳樸真誠的博大情懷,塑造了一個農村婦女博愛、仁慈、善良的光輝形象,樹立了尊老愛幼的榜樣。公公婆婆就是我的親爹親孃,我只是做了一個女人該做的,我深信在“十八大精神”的鼓舞下,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新農村的今天,我們身邊一定會出現更多的,千千萬萬的和我一樣,把自己的愛,把一片赤誠之心奉獻給社會,奉獻給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那麼,我們的家庭,我們的社會,乃至我們這個世界一定會變得越來越美好!

社區孝老愛親事蹟材料【篇二】

劉xx,女,1976年生人,汶上縣郭樓鎮董趙莊村村民,在郭樓鎮董趙莊村,人們經常會看到一個年輕的媳婦揹着一位消瘦的老人在村衞生室或附近的幾個板材加工廠間走動,不知內情的都認為這是閨女侍候自己的父親,或者是老人高價僱傭的保姆,素不知她背的竟是她貧困潦倒、疾病纏身的老公公。

她叫劉xx,今年38歲,是董趙莊村蔚成磊的妻子,她揹着的是她的老公公,叫蔚立民,今年61歲。在劉xx與丈夫結婚之前,婆婆就因癌症去世了,留下了沉重的債務和忠厚老實的公公與丈夫。結婚以後,丈夫去縣城裏當搬運工,公公是種地的“老把式”,不僅種好了自己的責任田,還租了鄰居家的幾畝地。就這樣,生活過的雖然不是很富裕,但生活在這樣一個勤勞樸素的家庭裏,劉xx也覺得很滿足。

然而,好景不長,就在她們結婚後不到一年,她發現公公變了,變得不再像以前那樣早出晚歸下地幹活,變得連自己的飯碗都懶的去端。再後來,她發現公公手腳僵硬、言不達意,常常説一些連他兒子都聽不懂的話。她知道,公公病了,而且病的很嚴重。

幾番求醫之後,終於得出了一個讓他們全家都很難接受的結論:“老年痴呆症”。這意味着,家裏不僅失去了一個重要的經濟來源,更是增加一個不小的負擔。儘管如此,剛剛生育孩子的劉xx還是從容地接受了這個現實,堅強地承擔起撫養孩子和照顧公公的重任,每天洗衣做飯、帶公公打針吃藥成了她生活的全部。

2009年秋天的一個下午,剛剛下過一場雨,劉xx抱着孩子架着公公到街上去散散心。來到中心大街上,她讓公公坐在路邊的一塊石頭上,自己扶着年幼的孩子學走路,誰知剛離開沒幾步,公公突然歪倒在路旁的溝子裏。看到在泥水裏掙扎的公公,劉xx頓時嚇得六神無主,失聲大哭,回過神,她將孩子放在地上,兩步衝了過去,跪在路沿上,雙手將老人的'頭托起,然後自己下到水溝裏將老人拖了上來。被雨水侵透衣服的老人凍得渾身發抖,寸步難行。看看四周沒有一個人,情急之下的劉xx蹲下身子,讓老人趴在自己的揹着,趔趔趄趄地回了家。從此,兒媳婦背老公公的故事成為父老鄉親口頭相傳的一段佳話。

這年春節前的一個早晨,女兒突然發高燒,不知所措的劉xx抱起孩子就往醫院裏趕,出門時卻忘記關上大門,當她下午回到家的時候,她發現公公不見了。劉xx頓時覺得天旋地轉,在找完家裏的所有角落以後,她趕快與丈夫打通了電話。自感愧疚的她本認為會遭到丈夫的一頓訓斥,但不想丈夫沒有説什麼,回來後把孩子委託給對門的鄰居,夫妻倆便開始尋找。從下午到傍晚,從晚上到天亮,她們找遍了鄰近的十幾個村,問遍了所有熟悉的人,但仍然沒有老人的音訊,奔波一天一夜的劉xx被自責和焦慮折磨的寢食難安,第二天上午回家喝了些水以後,夫妻倆又帶上些乾糧,踏上了尋父之路。她們的孝心感動了四鄰,在村支部書記的號召下,全村父老加入了尋人的行列,收尋的人員越老越多,收尋的範圍也越來越大,終於在第三天下午傳來了好的消息,公公在距家十幾裏地的巴掌柳村頭上被發現。當夫妻二人把老人接回家後,劉xx一頭栽倒在牀上,幾天沒有起來。

儘管劉xx四處求醫、精心侍候,但仍然沒有阻止公公病情的惡化, 到了2010年冬天,公公的下肢完全失去了知覺,大小便經常拉到牀上或褲子裏。天氣越來越冷,她擔心晚上去廁所會感冒,就在公公的卧室裏安了一個坐便器,每次大小便後及時地打掃。為了讓公公有一個好心情,劉xx除了每天為他換洗內衣和被褥外,天氣晴朗的時候還揹着他到大門外曬曬太陽,呼吸呼吸新鮮的空氣,最大限度地讓公公感受到生活的温暖。

公公治病需要錢,孩子營養不良需要補,房子破了需要修,而這些支出全靠丈夫一個人打零工維持。看着丈夫心力憔悴的樣子,劉xx難免心疼。為照顧好公公,補貼家用,春節過後,她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背上公公去村裏的板材廠打工。在與丈夫多次協商以後,終於徵得了他的同意。從那以後,每天早飯後將公公背上三輪車,來到板皮廠以後再從車上背下來,放到特製的椅子上,自己再去旁邊的架子上補皮子成為這個板廠一道特殊的風景線。

從公公得病至今已經有五年多的時間,劉xx精心侍候了他五年,背了他五年,她用無私的奉獻和無悔的堅守發揚了中華民族“百善孝為先”的傳統美德,為尊老愛幼、孝老愛親樹起了一個新的標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cailiao/xm7d0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