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材料 >

2016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蹟材料:屠呦呦

2016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蹟材料:屠呦呦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要用到事蹟的地方還是很多的,根據範圍的不同,事蹟可分為集體事蹟和個人事蹟。一般事蹟是怎麼起草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蹟材料,歡迎閲讀與收藏。

2016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蹟材料:屠呦呦

【屠呦呦 春草鹿呦呦】

【頒獎詞】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漬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現。為了一個使命,執着於千百次實驗。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華,深深植入當代世界,幫人類渡過一劫。呦呦鹿鳴,食野之蒿。今有嘉賓,德音孔昭。

【人物事蹟】

2015年12月10日,屠呦呦因開創性地從中草藥中分離出青蒿素應用於瘧疾治療而獲得當年的諾貝爾醫學獎。這是在中國本土進行的科學研究首次獲得諾貝爾獎。1968年,中藥研究所開始抗瘧中藥研究,39歲的屠呦呦擔任該項目的組長。經過兩年的研究對象篩選,並受到中國古代藥典《肘後備急方》的啟發,項目組將重點放在了對青蒿的研究上。1971年,在失敗了190次之後,項目組終於通過低温提取、乙醚冷浸等方法,成功提取出青蒿素,並在接下來的反覆試驗中得出了青蒿素對瘧疾抑制率達到100%的結果。在沒有先進實驗設備、科研條件艱苦的情況下,屠呦呦帶領着團隊攻堅克難,面對失敗不退縮,終於勝利完成科研任務。青蒿素問世44年來,共使超過600萬人逃離瘧疾的魔掌。未來,屠呦呦希望通過研究,讓青蒿素應用於更多地方,為更多人帶來福音。

【人物故事

屠呦呦獲得了諾貝爾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填補了我國無諾貝爾科學獎的空白。她將中醫中藥推向了世界,她將民族的變成世界的。過去,包括很多中國人在內的國內外學者專家,都批評中醫中藥為偽科學。屠呦呦用諾貝爾醫學獎粉碎了他們對中醫中藥的攻擊,奠定了中醫中藥在世界醫學領域的地位。屠呦呦是民族的功勛、佼佼者,她對科學的貢獻是卓著的。

40年前的科研條件和環境可想而知,屠呦呦要從醫藥中尋找抗瘧新藥談何容易?屠呦呦和她的團隊,克服重重困難,可謂歷經千辛萬苦。失敗了,推掉重來,經歷了無數次的實驗。在失敗面前,他們不言棄,始終執着地追求。屠呦呦被稱着是“三無教授”,她毫不在乎,兢兢業業,對科學執着追求,鍥而不捨。為了檢驗藥物的效果,屠呦呦甚至親自口服藥物,嘗試藥物在自己身上的反應,以做到保證藥物的萬無一失,屠呦呦的肝臟因此受到了損傷,犧牲了自己的健康,目的就是換來大家的健康,換來人類的科學進步。屠呦呦與青蒿素之間充滿了許多精彩傳奇故事,表現了科學家的態度、品質和精神,屠呦呦的精彩故事是一本極好的勵志書。必須用好這本書,教育我們的下一代,學習現時代科學家的精神特質,“攻城不怕堅,攻書莫畏難。科學有險阻,苦戰能過關。”在困難面前不低頭,在榮譽待遇面前不伸手,為着祖國的科學事業默默無聞無私奉獻。今天,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更需要講好屠呦呦與青蒿素的故事,用屠呦呦的故事屠呦呦的精神鼓舞大眾,振奮精神。

大家一定記得,當年,陳景潤摘得數學皇冠上的“明珠”,引起了全社會的轟動。1977年10月3日,新華社報道,陳景潤的突出貢獻為數學學科的發展寫下光輝一頁,中國科學院提升他為研究員。1978年1月,《人民文學》刊發了作家徐遲的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人民日報》、《光明日報》隨後予以轉載,“怪人陳景潤”轟動全國。1978年4月,《哥德巴赫猜想》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此時,“七七級”大學生剛剛入學報到,坐定課桌,開始如飢似渴地求知。都是關於中國數學家陳景潤的精彩故事,不僅教育了“七七級”。《哥德巴赫猜想》還被選入了初中語文課本。陳景潤的故事遍佈大街小巷,刻入每一個人的腦海,激勵了我們這一代人,至今,仍記憶猶新。

屠呦呦獲諾貝爾科學獎是振奮人心的消息,讓中國人揚眉吐氣。屠呦呦是時代的符號,是科學家的優秀代表,是當代的陳景潤,必須大張旗鼓的宣傳屠呦呦與她的諾貝爾獎,講好她和青蒿素之間有着精彩傳奇的故事,用以教育人激勵人,讓我們張開雙臂擁抱科學的春天。

拓展閲讀: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樑益建

骨科碩士、神經學博士、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骨科主任,這是樑益建的真實身份,然而,讓他感到最親切的稱謂,卻是來自患者的一聲“樑爸爸”。參與“駝背”手術3000多例,精湛的醫術拯救了上千人的生命……這是樑益建作為極重度脊柱畸形矯正專家最真實的寫照。對於當選《感動中國》年度人物,樑益建顯得有些低調:“我就是個給病人看病的普通小醫生。

樑益建:“我只是個小醫生”

在醫院骨科大夫們眼中,樑益建是個精力充沛的人。這個留利落平頭的五旬骨科主任,常穿一雙泛黃的運動鞋,疾走於病房、醫生辦公室、手術室之間,並不高的個頭一轉身便找不見人。病房裏的患者們覺得,樑益建是個和緩平靜的人。調整牽引支架時,他手拿10號扳手,弓着身子不緊不慢地調整每一顆可能影響角度的螺絲釘,平均每個人的調整時間30分鐘。面對媒體的採訪,樑益建扶了扶黑框眼鏡,用沙啞的聲音説了一句:“我只是個小醫生。”

在住院治療的脊柱畸形患者中,75%以上是脊柱側彎130°以上、四處求醫無門的重度脊柱畸形患者。脊柱畸形改變的不僅是人的外形,與之相生相伴的呼吸衰竭、心臟衰竭,不斷侵蝕着人的生命。面對患者,樑益建的話大辯若訥,“我治得好”,這四個字在重度脊柱畸形患者聽來,有若天籟,意味着一線生機。

三醫院1號住院樓2樓,帶着脊柱牽引支架的於建紅,常常立在骨科病房轉角通往醫生辦公室的小平台上,靜靜地呼、吸。病區的空氣混雜消毒水和病房裏的各種藥味,並不算清新,他卻視為珍寶。

幾個多月前,一輛小汽車飛馳在河北滄州到成都1750公里的高速公路上。於建紅癱坐在哥哥於建忠的汽車後座,大口地吸着氧氣,生命的氣息隨着時間流逝,似乎正一絲絲地沒入黑暗之中消失不見。因為40年脊柱側彎而變形的胸腔,壓迫着於建紅肺部的呼吸空間,“我要活命!”他放不下80多歲的父母、媳婦周大姐和兩個未成年的孩子。

為了“活命”,從2014年就出現呼吸困難的於建紅已經輾轉在河北、北京求醫2年,跑過很多家大醫院。“這是命運的事,回家好好休養”,醫生的這句話於建紅聽過很多遍。儘管呼吸對他來説越來越費勁,他一邊吸着氧氣一邊執拗地在網上搜索,不甘心地試圖叩開命運之門。當北京的一位醫生告訴他“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的樑益建可以治,他不收就沒人敢收你了”時,他連發短信的力氣都沒有了。

去年8月6日下午,於建紅的愛人周大姐試探着向樑益建的手機發了一條短信諮詢,立即收到了回覆。8月7日,於建紅最新的血氣分析數據被一一發到樑益建的手機上,“我的氧分壓只有38mmHg,正常值是80mmHg。”氧分壓低於60mmHg,已經意味着呼吸衰竭。緊緊捏着手機的周大姐,反覆翻着手機,一條短信點亮了屏幕,這是於建紅期盼了2年的回覆——“可以入院,越快越好!”8月8日凌晨4點從滄州出發,一天之後,已經陷入半昏迷的於建紅被送到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立即進入骨科ICU。2天后,於建紅情況好轉,進入普通病房。“奔着活命而來”的於建紅,“活命”概率正在呈幾何級數增加,“現在上下樓梯都沒問題,聊天更是沒有問題”。

樑益建:“我不收這些病人,誰收?”

於建紅和病友們互相打氣時,常常會聊到一個已經出院的老病友——今年34歲、重慶壁山小夥子肖強。肖強的脊柱曾有三個嚴重畸形:嚴重脊柱後凸畸形、嚴重側彎畸形、嚴重脊柱旋轉扭曲畸形。X光片上,他的脊柱向右側彎達到了190度,被媒體稱為世界罕見。肖強也和很多病友一樣,因為脊柱畸形,他的肺部、心臟等臟器已經受到嚴重積壓,呼吸越來越困難。如果再得不到治療,他最終會因為呼吸衰竭而死。

從2005年起,肖強在全國各地奔走尋找獲救的希望,走遍了國內知名醫院,拜訪了國內幾乎所有知名的脊柱專家,“在北京求治時,為了節約錢,晚上我就直接睡在門診大廳裏。”然而,跑遍了國內多家大醫院,肖強都被拒絕。在北京某醫院,肖強曾住院15天,最後專家仍告訴他無法手術,世界上尚未有成功案例。經過努力尋找,2013年3月27日,沒有放棄的肖強找到了樑益建。

2013年4月9日進行了第一次手術,2014年7月進行胸廓成形手術,2015年3月進行脊柱矯形手術,2015年9月出院……如今,肖強仍把每一次治療節點記得清清楚楚,他説這對自己非常重要。距離出院已經一年有餘,肖強除不能彎腰外,生活與普通人無異,此前出現的腰疼、呼吸疼等問題也在逐漸減輕甚至消失。就在去年10月21日,肖強的女兒出生了,他特意撥通了樑益建的電話報喜。

在“我能治”幾個字之中,有患者重獲新生的喜悦,也有不為人知的風險。國際脊柱側彎學會委員(SRS member)陶惠人説,脊柱側彎手術,醫生需要承擔病人癱瘓、出現呼吸問題等風險,“脊柱側彎手術是骨科手術中風險最大的,在醫學範疇內,手術出血超過兩三千毫升的,目前就是脊柱側彎手術及肝腎移植手術。”樑益建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每天手術都很難,就像在青藏線的懸崖邊開車”,但他又將話鋒一轉,“我不收這些病人,誰收?”

據公開報道,2008年至今,由樑益建主刀的脊柱畸形手術已經超過千例。另據西南交通大學附屬醫院統計,2013年至2016年間,樑益建在該院治療的脊柱畸形患者達507名,其中,417人已術後出院,餘下90人目前正在接受治療。

智善公益基金會與全國20餘家公立醫院具有合作關係,“三醫院收治的脊柱畸形患者,有75%是北、上、廣大醫院告知無法手術的極重度脊柱畸形患者,手術難度高、風險大、治療時間長。”作為在全國範圍長期救助家庭貧困脊柱畸形青少年的智善公益基金會執行祕書長,苗強説,“樑益建的勇氣來自於對醫學事業的敬重與執着。”苗強眼中的樑益建是位勇士,“勇於探索醫學高峯,挑戰高難度的手術”。

據悉,樑益建在治療病例上已經囊括脊柱畸形的所有類型,突破了國際公認的極重度脊柱畸形手術三大禁區:極重度脊柱畸形、合併脊柱畸形和合並心肺功能衰竭。2015年2月,樑益建發表在國際脊柱頂級雜誌《Spine》的一個病例,以“無一問題提出”狀態全文發表,打破了該雜誌在審稿時會針對每篇文章提約20個問題的慣例。

在每一天不斷髮生的工作細節中,樑益建的“勇氣”源自對己對人的“嚴格”。

“嚴格”是對時間的管理。樑益建常常晚上7點之後帶着病人的片子回家研究,每天凌晨2點睡覺,而午夜12點之後是他的練拳時間。樑益建舉起右掌緩緩地在空中虛畫出一個圓,圓圈末了,化掌為拳,出拳帶風,“太極講定,定下心,才能在手術枱上處變不驚;太極健身,才能支撐七八個小時的手術。”早上7點半,樑益建又準時出現在辦公室。7點45分,當很多病人睡眼惺忪的時候,骨科醫生辦公室裏已經熱鬧起來。36位醫生護士立定,骨科交班5分鐘後開始。

根據醫院相關規定,各科室每日上班時間為上午8時。“樑主任每天早上7點30分就會抵達病區,醫生、護士也不好意思太晚。自然而然地,我們成了全院最早上班的科室。”包括護士長陳瀾在內,每日上午7時50分參加交班的醫生、護士超過30人。以30人每人每天多出10分鐘的工作時間計算,骨科的醫生護士每天共額外投入5小時為患者服務。醫生護士額外的時間投入,一年超過1000小時,相當於50天。每天,樑益建要巡房兩次,除了上午的常規巡房,手術後,他總要到病房走走才能安心。“我們做的手術太難,很多都是全國罕有的,現在的檢查手段有限,沒有經驗參考,有5%不可控的風險,要小心。”樑益建説。

樑益建對醫生的嚴格要求在科室是出了名的。為治療脊柱畸形患者,骨科成立了多學科協作治療組,骨科、呼吸、神經等不同專業背景的醫生都是成員。人稱“大師兄”的胡正軍從2008年就跟着樑益建學習,“主任要求我們晚上12點再睡覺,多一點時間看文獻。”被稱為“勞模”的汪飛,2年半前加入小組,家住醫院對面的他已經養成了一個習慣,只要當天有手術,晚上10點就會到骨科ICU轉一圈,看看做完手術病人的情況,然後發條短信給樑益建,“我不來看,主任也會來看。”

“樑爸爸給我們重生,挺直脊樑實現夢想”

“主任要求我們晚上12點再睡覺,多一點時間看文獻”

“有時是治癒,常常是幫助,總是去安慰。”這是美國著名醫生特魯多的墓誌銘,同時也是眾多醫務工作者的座右銘,放在樑益建身上十分妥帖。他對病人的愛心和同情心,理解和寬慰,有時比手術刀和藥物還更有效。

上午9時,骨科醫生的大辦公室裏,8個打着牽引支架的脊柱畸形患者沿着沙發邊依次站着。骨科的醫護人員給他們取了個“萌萌噠”的名字——“天線寶寶”。待樑益建從病區查完房,拿着盛滿扳手、螺母、螺帽等工具的紙盒子走進辦公室時,大家微笑着,眼神隨着樑益建的身形移動。來自雲南的張映清排在隊首,樑益建從一堆螺母中挑出一把10號的扳手,開始擰動她身上固定支撐杆與頭盆環的螺母。張映清緊咬着牙關,緊繃着,儘量不讓身體發抖。她的頭部、腰部分別套着一個鋼環,用四根高過頭頂的支撐杆連接固定。通過頭盆環的牽引,讓彎曲的脊柱慢慢拉撐。為了將頭盆環固定在腦袋上,鋼環上的每根釘子都穿過了頭皮。

樑益建迅速翻動着手腕,儘量讓擰動的速度變快。每調一顆,樑益建便後退半步,雙手插進白大褂的口袋,貓着腰,伸着脖子,觀察張映清的牽引架是否平衡。嘴裏看似隨意地詢問着張映清的情況,“現在能爬幾樓了,心率要注意控制在140以下,每天兩個雞蛋吃沒有?”樑益建指了指張映清,面向辦公室裏的其他病友,“她老公挺帥的。”張映清雙手攀着頭盆環,靦腆地笑了。

私下裏,常有“天線寶寶”喊樑益建“樑爸爸”。在樑益建的個人網站上,有一位哈爾濱脊柱側彎患者術後出院,發帖感謝樑益建,“您不僅是我們的主刀醫生更像是我們的爸爸……對於樑爸爸,醫生不僅是職業,更是一種治好更多人的信仰。樑爸爸給我們重生,挺直脊樑實現夢想……”病友圈內傳言,“樑爸爸”收了個病友做乾女兒,讓好多病友羨慕。有人向樑益建求證,被直接駁回,“他們所有人都像我的孩子一樣。”平日裏送些牛奶、雞蛋已是常事,樑益建還掏錢為他們辦迎新春聯歡會,專門請音樂老師教他們唱歌,每週兩次。

8年多前,樑益建正是憑藉一顆同情心,發現、治癒了職業生涯第一位脊柱畸形患者。

2008年2月,在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衞生工程中,樑益建前往鹽源縣做醫療支援。在瀘沽湖畔的一家租車店遇到一個胸口近乎貼着大腿的人。他叫伍才林,坐在凳子上,只要一起身,頭就往下栽,脊柱嚴重畸形,走路時眼睛只看得到地面。樑益建眼裏的伍才林保持着一種“很痛苦的姿勢”。當了多年骨科醫生,第一次見到“駝”得這麼嚴重的患者。“一看就是強直性脊柱炎,脊柱彎曲近120度。”樑益建圍着對方打量幾圈,説了句“我可以做手術讓你站起來”。

見伍才林不相信,樑益建要來紙筆,邊畫邊講能讓他站起來的原理。磨了40分鐘,才讓伍才林看到挺起腰桿走路的希望。電話徵得院長趙聰同意後,同年5月,樑益建將伍才林接到了成都。經過13個小時的手術,這個不到130公分、十多年沒躺着睡過覺的“駝背”平躺着被推出手術室,康復後身高達到178公分。伍才林給自己改名“伍才立”,銘記人生的轉折。他和弟弟拿出全部積蓄並貸款70萬元,在瀘沽湖草海修了一棟兩層的農家樂出租,當起了小老闆。

手術改變了伍才林的生活,也讓其他的脊柱畸形患者知道了“樑益建”。短時間內,全國各地脊柱畸形患者蜂擁而至。樑益建的職業生涯由此轉折,從一名普通骨科醫生轉而主攻極重度脊柱畸形矯正。目前,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有90個“天線寶寶”正在接受牽引,等待手術,還有61個患者排隊等着入院。

“很多病友叫他‘樑爸爸’,沒有發自內心的崇敬是叫不出來‘爸爸’這兩個字的”

疼痛、掙扎以及起伏的希望是脊柱畸形患者再熟悉不過的。有人説,醫學是一種迴應他人痛苦的努力,只有當醫生在某種程度上瞭解患者的經歷,治療才能在謙卑、信任和尊重中進行。在樑益建的帶動下,參與瞭解患者經歷的人並不侷限於醫生,更包括了醫生的朋友、醫院、公益組織甚至患者自己。而治療的效果,也在這些成員的深度參與之下拓展延伸。

26歲的女大學生王叢歌患有先天性脊柱側彎和心臟病,側彎度數達到140度,身高僅有1.3米,手術費用需要16萬元。由於家庭困難,入院不久,有熱心病友告訴王叢歌:如果擔心手術費,可以向智善公益基金會申請幫助。這是入住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的脊柱畸形病人都知道的'信息,也是老病友必向新病友傳達的信息。原來,為了給貧困患者贏得更穩定的求助渠道,樑益建及其團隊從2014年開始與智善公益基金會展開了合作。

智善公益基金會於2012年10月在民政部登記設立,截至2016年10月27日的數據顯示,該基金會已向全國各地960位家庭貧困的脊柱畸形患者捐贈手術費2899.4萬元。根據智善公益基金會執行祕書長苗強的介紹,目前在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就診的90名脊柱側彎患者中,智善公益基金會的捐助比例達95%以上。2013年11月至今,基金會已累計對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共149名患者提供捐助,捐助金額達558.8萬元人民幣。此外,基金會目前已確定對30名未入院的病患提供捐助。為什麼將如此大比例的捐助投向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除了基於醫院收治的大多是重度脊柱畸形患者這一背景外,事實上苗強更願意分享一個故事。

2013年11月,為了讓更多脊柱畸形患者獲得實際幫助,苗強曾挨家拜訪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等地有條件進行脊柱矯形手術的醫院,並建立聯繫。與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建立聯繫後,苗強每年會到成都三四次,與病友待在一起。晚上,他常看到樑益建與病友聊天,“哪有一個醫生,做了一天手術下來還為患者揉搓脊柱,很多病友叫他‘樑爸爸’,沒有發自內心的崇敬是叫不出來‘爸爸’這兩個字的。”苗強所見,樑益建對患者極為照顧,苦、痛、希望交織着的病房裏,醫生與病人、病人與病人之間變成了好朋友。

如今,十多年沒躺着睡過覺的伍才林,不僅挺直了脊樑看見瀘沽湖的藍天白雲,還跟家人蓋了二層農家樂當起老闆;脊柱彎曲達153°的小夥子劉仁富順利完成了手術,開始在資陽學習理髮;曾經呼吸困難多次經歷搶救的肖強,如今也已成家並有了可愛的女兒……自稱為“小醫生”的樑益建曾説:“我的病人,首先要讓他們活下去。”在他的救治下,這些曾被告知“無法治癒”的脊柱畸形患者“活了”;在他的帶動下,更多人的力量匯聚成愛的洪流,讓脊柱畸形患者不僅“活了”,還能擁抱人生未來的更多精彩。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蹟材料:張超

張超,30歲,海軍某艦載航空兵部隊正營職中隊長,一級飛行員。

2016年4月27日,張超在駕駛艦載戰鬥機進行陸基模擬着艦接地時,突發電傳故障,危機關頭,他果斷處置,盡最大努力保住戰機,推杆無效、被迫跳傘,墜地受重傷,經搶救無效壯烈犧牲。

張超是“海空衞士”王偉生前所在部隊優秀的三代機飛行員,全團6名“尖刀”隊員中最年輕的一員,曾數十次帶彈緊急起飛驅離外軍飛機。

事故發生後,張超在送往醫院的過程中,團長張葉一直陪在他身邊,清楚記得張超説的最後一句話:“團長,我還能不能飛”。

張超走了,留下剛剛滿兩歲的女兒和妻子,帶着深深的遺憾走了,再有半個月就要着艦飛行了,這一直是他最大的心願。

面對張超,《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時文潮説,我們必須牢記每一位軍人的犧牲,都是在為國家換來更多的安寧和幸福。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聶海勝先進事蹟材料

自1998年聶海勝成為我國首批航天員以來,神五、神七、神九,他三次備份;神六、神十,他兩度飛天,如今,他帶着全國人民期待和重託,再次叩問蒼穹!

神舟十二號的航天員是從我國第一批和第二批航天員中選出的,但由於第一批航天員年齡較大,必須要提高系統訓練的強度,以確保他們能適應太空環境。雖然已經年近六旬,但聶海勝為祖國航天事業拼搏的心仍然年輕!他知道每次載人飛行航天員乘組的選拔,都是“從零開始”,即使執行過航天任務,面對新一輪的航天員選拔,年齡最大的他更沒有捷徑可循!

聶海勝頂住了壓力,得益於他在生活中近乎“自虐”的自律,堅持鍛鍊和控制飲食,時刻以航天員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他很快適應了訓練強度和節奏,表現優異,最終入選。

聶海勝的履歷十分光鮮,標籤也很多,博士、少將、57歲、指令長……這些標籤隨便一個都可以“吹一輩子”,但聶海勝卻不,他口中最常提到的身份是“航天人”,不管自己有多大成就,有多少榮譽加身,他總是説:“航天員狀態只有飛行和準備飛行,我們的初心使命就是飛天。”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潘品

2月3日,農曆初七,立春萬物生。

廣袤的中原大地上,麥田無邊地綠着,一如“平民英雄”王鋒的精神之光,在中原大地蔓延與傳承,煥發着新的生命力。

英雄王鋒,走了!在2016年南陽的那場大火中,王鋒捨己救人,義無反顧地三次衝入火海。在他的救助下,20多名鄰居無一傷亡,而王鋒全身有98%的面積燒傷。四方捐助,仍沒留住英雄。2016年10月1日,王鋒因多臟器衰竭,不幸在北京離世。

英雄王鋒,還在!立春時節,大河報記者回訪英雄身後事。他的“善良基因”在兒女身上得以傳承,他的“俠肝義膽”在四鄉八鄰得以弘揚,他的“捨己為人”已從中原腹地感動整個中國。

昨日上午,記者從南陽市委宣傳部獲悉,三入火海救人的方城籍青年王鋒,榮膺2016“感動中國”十大年度人物。頒獎晚會將於今晚8時在央視一套首播,2月9日央視新聞頻道9時30分重播。

[回憶]

即便再回那天她還是“攔不住丈夫救人”

潘品清楚地記得,她的丈夫王鋒,已經離世120多天了。

為方便女兒上學,潘品在南陽新租了房。這裏距丈夫“火海救人”的地方不遠,但潘品幾乎再也沒有回去過,那是一段不願啟封的回憶。

去年5月18日凌晨,卧龍區西華村一棟民宅突發大火,樓上住了25口人。

租住在一樓的王鋒最先發現火情,卧室正對着的一樓大廳內濃煙滾滾,停放的10多輛電動車熊熊燃燒。

“失火了,救人啦!”呼救的同時,王鋒抱起10歲多的女兒,衝到了樓外。

第一次衝進火海,王鋒先到一樓北間的卧室,護送出妻兒。

第二次衝進火海,王鋒救出一樓東間的一名託教老師和兩名學生。

火更大了,煙更濃了。

可是王鋒沒有猶豫,他迎着烈焰和濃煙,第三次衝入火海。這次,他跑上二樓、三樓,使勁兒地敲打鄰居房門:着火了,着火了!

幾分鐘後,再次衝出火海的王鋒被燒成了“炭人”,他赤腳跑到近百米外的張衡路口倒下,留下一串帶血的腳印。

全樓的鄰居無一傷亡,而王鋒全身有98%的面積燒傷。2016年10月1日,王鋒因多臟器衰竭,不幸在北京離世。

在丈夫離世後的日子裏,潘品曾假設了無數次,“如果那天我攔住他,現在我們是不是還有一個完整的家?”説完,潘品又自言自語:沒用的,我知道我攔不住他,看着大火不救人,就不是他了。

[夢想]

孩子們長大了想成為“爸爸那樣的人”

王鋒9歲的兒子王玉金,夢想是長大了要成為“爸爸那樣的人”。

怎麼才能成為“爸爸那樣的人”?王玉金低着頭,沉默。片刻,他抬起頭回答:幫別人修電視機、修電腦、修電動車——這些都是王鋒曾經常做的。

“不管多累,不管在幹啥,只要別人開口求助,王鋒總是擱下手中的活就去幫忙。”潘品説,她總能在兒子身上找到王鋒的影子,善良又細膩。

採訪中,兒子依偎在潘品旁邊。當談起丈夫時,一向堅毅的潘品忍不住落淚,王玉金趕忙伸出小手,輕輕地給她擦了又擦。

兒子幫自己擦淚的小動作,讓潘品心疼又感動,“倆孩子長大了,更懂事了”。

“昨天晚上,我還幫媽媽用鹽水熱敷腿。”年前,潘品意外遭遇車禍受傷,每晚要用鹽水熱敷兩三個小時。王婷説,能幫忙照顧媽媽,她很開心。

“女兒有三個夢想,第一個是成為一名教師,第二個是成為一名外交官,第三個是成為一個科學家。”

在“感動中國”候選人物投票時,王婷認真看了每一位候選人的事蹟。她多了一位偶像:物理學家、中科院院士潘建偉。她央求媽媽到北京錄節目時,一定要和偶像合影。

1月15日,潘品到北京錄製《感動中國》時,見到了潘建偉,順利幫女兒完成了心願。得知王婷對科研感興趣,潘建偉的助手專門電話聯繫上潘品,“他要了我們的地址,説潘教授想給孩子們寄些科普讀物”。

兩個孩子的變化和成長,是潘品最大的欣慰。把兩個孩子撫養成才,也是潘品最大的希望。

今年過年,女兒王婷給王鋒寫了信:“爸爸,我們過年了,我會照顧好媽媽、弟弟和奶奶,好好學習,不惹媽媽生氣。”弟弟緊跟着寫道:“爸爸我想你了,我會好好學的,我會保護一家人的……爸爸我愛你。”

[期許]

新租了房子她的微信名字改成“希望”

潘品娘仨在南陽新租住的屋子,收拾得温馨、潔淨。女兒王婷在屋裏養了十多盆花草,陽台上的一盆水仙長了半米高,一串串米白色的花,吐着芬芳。

客廳裏放着兩張小書桌,將近兩米高的四層書架,塞滿了孩子們的書。客廳電視機旁,最顯眼的位置貼着兩張“獎狀”。

一張是屬於女兒王婷的“學習標兵”獎狀,在上學期的期末考試中,王婷拿了全班第一。一張表彰潘品是“優秀家長”。

新的一年,潘品把微信暱稱改為:希望。

名字孕育着兩層含義,一層是希望自己可以更加堅強、振奮,擔起家裏的責任。另一層含義是,希望能把兩個孩子培養成才,為社會做貢獻。

關於未來,潘品也有了新的打算,她想繼續當老師。這不僅是潘品的夢想,也是她選擇回報社會的一種方式。“社會上那麼多好心人幫助我,我不知道該怎麼回報。”潘品覺得,把知識傳授給學生,把愛傳遞給孩子,這也算是一種感恩。

出租屋的魚缸裏,4條紅色的小金魚結伴相遊,自由自在。“這4條小金魚代表着王鋒、我、兒子、女兒,我們一家四口人永遠不分離。”潘品説。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cailiao/nw8de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