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唐代詩人 >王勃 >

銅雀妓王勃原文翻譯

銅雀妓王勃原文翻譯

原文:

銅雀妓二首·其一

作者:唐·王勃

金鳳鄰銅雀,漳河望鄴城。

君王無處所,台榭若平生。

舞席紛何就,歌樑儼未傾。

西陵鬆檟冷,誰見綺羅情。

銅雀妓二首·其二

作者:唐·王勃

妾本深宮妓,層城閉九重。

君王歡愛盡,歌舞為誰容。

錦衾不復襞,羅衣誰再縫。

高台西北望,流涕向青松。

賞析

《銅雀妓》是樂府詩題名,也叫《銅雀台》。銅雀原名榭台,在鄴城(今河北臨漳縣)。公元210年(建安十五年)曹操建造,台上有銅鑄大雀。《銅雀妓》詩,多是憑弔懷古或詠史之作。據《鄴都故事》記載,曹操命其子將其葬在鄴之西崗;妾妓都住在銅雀台上,早晚設酒食祭奠,每月初一、十五在靈帳前奏樂祭禮;諸子也經常登台瞻望西陵墓田。

王勃的《銅雀妓二首》是“裁樂府以入律”的。這兩首五言律詩都描寫歌妓的悽苦生活和悲慘命運的。在其中,詩人對終身被幽禁於深宮的歌妓的不幸生活流露出深深的同情和不平。

第二首開頭“妾本深宮妓,層城閉九重”,是以歌妓的口吻感歎自己的不幸身世,使沉鬱悲涼的氣氛一開始就籠罩了全篇。據史書記載,銅雀台很高,上有宮房一百二十間,歌妓們被關閉在重重宮門之中。這裏的“閉”字表現出了深宮裏歌妓沒有自由的痛苦。頷聯“君王歡愛盡,歌舞為誰容”,進一步描寫歌妓內心的孤寂。

她們本來是用自己的姿色、技藝娛樂君王,博取君王的歡心的。而此時就連這樣的機會也已經結束了。曹操*了,還為誰歌舞,為誰修飾容貌呢!然而她們仍然得按照曹操的遺命,“每月十五,輒向帳前作妓樂”,為曹操的“魂靈”歌舞。這更可悲。君王就連死後都操縱着她們的命運,她們唯有終老宮中,永不得見天日,其中悲苦可想而知。頸聯“錦衾不復襞,羅衣誰再縫”,是寫歌妓沒有任何希冀,在死寂絕望的心情中,心灰意懶,華貴的鋪蓋沒人再摺疊,綾羅的衣裙也不想再縫製,“誰再縫”的`“誰”字用得好,以疑問代詞代替否定詞與上句的“不”字相對,含意雙關而有力。“誰”實為“人人”,説明有這樣命運的人很多失去自由,沒有歡樂沒有理想,雖生猶死。尾聯“高台西北望,流涕向青松”,承上聯之意而作結,言有盡而意無窮。此恨綿綿,歌妓在那高入雲霄的銅雀台上放眼遠眺,只看到西陵蒼松翠柏,不覺悽然淚下。

詩人寫《銅雀妓》詩,是為了以古喻今,針對當時幽深的宮廷生活有感而發的,通過生動的形象抒發對歷史事實的評價,借曹事以諷唐,“用意隱然,最為得體。”此詩不同於一般的憑弔懷古詩,對於史事不着力顯微闡幽,而能別寓興意;不採取直抒胸臆或議論,而以歌妓的口吻自歎自哀,真情實感,分外動人。

作者介紹

王勃,(650~675)唐代詩人,字子安,著有《滕王閣序》。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王勃的祖父王通是隋末著名學者,號文中子。父親王福畤歷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職。王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以詩文齊名,並稱“王楊盧駱”,亦稱“初唐四傑”。

王勃的詩今存80多首,賦和序、表、碑、頌等文,今存90多篇。王勃的文集,較早的有20卷、30卷、27卷三種本子,皆不傳。現有明崇禎中張燮搜輯彙編的《王子安集》16卷;清同治甲戌蔣清翊著《王子安集箋註》,分為20卷。此外,楊守敬《日本訪書志》著錄卷子本古鈔《王子安文》1卷,並抄錄其中逸文13篇(實為12篇,其中6篇殘缺)。羅振玉《永豐鄉人雜著續編》又輯有《王子安集佚文》 1冊,共24篇,即增楊氏所無者12篇,且補足楊氏所錄 6篇殘缺之文。羅氏序文中還提及日本京都“富岡君(謙藏)別藏《王子安集》卷廿九及卷三十”。按日本京都帝國大學部影印唐鈔本第 1集有《王勃集殘》2卷,注云“存第二十九至三十”,當即富岡所藏本。清宣統三年(1911年),刊姚大榮《惜道味齋集》有《王子安年譜》。

王勃的文學主張崇尚實用。當時文壇盛行以上官儀為代表的詩風,“爭構纖微,競為雕刻”,“骨氣都盡,剛健不聞”。王勃“思革其弊,用光志業”楊炯《王勃集序》。他創作“壯而不虛,剛而能潤,雕而不碎,按而彌堅”的詩文,對轉變風氣起了很大作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angdaishiren/wangbo/y80z2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