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唐代詩人 >王勃 >

《少年王勃》小學三年級語文説課稿

《少年王勃》小學三年級語文説課稿

設計意圖:

《少年王勃》小學三年級語文説課稿

《少年王勃》是國標本第六冊的一篇人物故事。課文報告了少年王勃在滕王閣赴宴時即興寫下了千古傳誦的名篇《滕王閣序》的事,課文的第三、四天然段是全文的重點,表現了王勃的文思迅速與才氣橫溢。

在新課程的理念下,讓我們的每一堂課更真實、更踏實、更有用是我們當前語文課所最求的目的,因此我在計劃本堂課的教學時,從教學目的的有用性、教學要領的有用性和教學佈局的有用性三方面來確保講堂教學的有用性,在教學中我計劃了以下關鍵:

一、圖文結合,朗讀感悟“美”

在複習檢查詞語後,我直奔重點,學習第三自然段,這一段寫了江上迷人的秋景,為了在有限的時間裏讓教學更為紮實、更為有效,在學習這段時,我沒有做過多的分析與指導,我儘量創設給學生充分讀書的機會,我們都知道,朗讀是語文教學最基本的有效方法。前人在大量實踐的基礎上得出結論:朗讀有助於理解課文內容,有助於促進語言的發展,有助於寫作能力的提高,有助於語言文字的積累,有助於陶冶學生的情操。教學中我讓學生在一次一次地朗讀中加深感悟,昇華情感,深入體驗,積累內化。主要引導學生抓住一些關鍵詞句反覆朗讀感悟,如:抓住“天連着水,水連着天,水天一色”感悟秋之壯美,在朗讀時還與舊知作比較,讀讀第2課中的`有關句子,能夠通過與前知的呼應加深形象;抓住“緩緩地飛翔”、“輕輕地飄蕩”感悟秋之寧靜、秋之深遠,在我和學生共同創設的這種情感氛圍中,學生會用心地去讀,自然而然達到了吟背的境界。其實,讀好這段話,也為下文學詩句作好鋪墊。

二、聯繫上下文,理解詩句

在熟讀成誦第三自然段的基礎上,我適時出示詩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讓學生把這一詩句與第三自然段的內容對照讀,自己體會讀懂了什麼?由於對江水的美景感悟很深,所以對詩句的理解沒作過多的分析,學生能自己讀懂了,在讀懂的同時,體會到了詩句的凝練。在理解詩句的基礎上進一步指導學生讀好詩句,讀出古詩的韻味。

三、扣詞扣句,體會王勃的“奇”

課文的第四自然段最能突出王勃奇特的才能。這一自然段中最能突出王勃“奇”的詞是: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筆走如飛、拍案叫絕等,我抓住這些詞一遍遍地朗讀、一次次地體會,學生通過與文本、作者、教師的對話,解讀出文本的意義,即王勃的奇。同時與第二自然段其他客人的表現進行對比,從側面更加感悟出王勃的奇。在學生讀第四自然最後一句時,我抓住都督説話時的表情、動作以及説的話進行演讀,在演讀中感悟出王勃的奇!為了讓學生更深層次地體會王勃才華橫溢,我設計了一個練説題:假如你是都督邀請的其中的一位客人,你會怎麼做?怎麼説?為了讓學生説得充分,我不但提供了句式,還提供了一些表現王勃“奇”的成語,這些成語很多是練習3中的,通過想象練説,學生不但會運用這些成語,提高了説話能力,而且被王勃的“奇”深深地折服,使王勃的“奇”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了。

四、課外延伸,積累運用

在竣事新課時,我保舉學生讀一讀王勃寫的詩《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目標有兩個:一是讓學生感悟王勃確實是個奇才!詩寫得那麼好。二是讓學生用本日所學的要領積聚運用“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最後,部署了兩項作業題,第一題是課文後訓練1的內容,使課後作業真正落到實處,第二題保舉讀少年奇才的故事,為學生讀課外書指明偏向,造就他們的閲讀興趣。

最後我想説的是:計劃的有用,講堂實行的有用,課後牢固的有用才是我們語文教學有用性的保障。

正所謂教無定法,在教學中還需要老師們因材施教。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angdaishiren/wangbo/e9w0x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