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唐代詩人 >李白 >

關於李白愛國英雄事蹟

關於李白愛國英雄事蹟

關於李白愛國英雄事蹟1

在少年時期,你遍訪青山綠水,“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你和許多文人一樣,認為“學而優則仕”。期望着輔佐君主,在政壇上大展經綸。初生牛犢不怕虎,你胸懷大志不畏權勢,以大鵬自比“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關於李白愛國英雄事蹟

終於,你得到了玄宗的禮遇。求用心切的你,在迎合聲中躊躇滿志,滿以為實現政治理想的時機已經來到,“仰天大笑出門去”,高呼“我輩豈是蓬蒿人”。醉後更加縱逸不羈的你,即使天子召見也不畢恭畢敬,而是自稱“臣是酒中仙”。

力士脱靴,貴妃捧硯,皇上是多麼寵信你,甚至允許“文章獻納麒麟殿,歌舞淹留玳瑁筵”。然而殘酷現實澆醒了你不實的夢想。你卻仍抱着樂觀,通達的情懷面對人世的悲歡離合,相信儘管前路障礙重重,終有一天,你將乘長風破萬里浪,掛雲帆渡滄海,到達理想的彼岸。

你敢以布衣之身傲視封建王侯,“手持一枝菊,調笑二千石。”你批判和反抗朝堂中的黑暗,不為名利所誘,也不向權貴屈服。“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是你高潔的傲骨。人們都知你嗜酒成性,可誰能夠了解你心中的種種愁苦。曾有多少次,你推開手中酒杯,沉默半晌後拿起筷子卻又默默放下,離開座位,拔出寶劍,環顧四周,心緒茫然。

深知“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的你縱酒行樂,與心中的憤懣一同沉湎在醉意中。將傲氣寄情山水,你再次遊覽祖國的大好河山,於是成就了千古名句:“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或許才是真正的你。縱情于山水之間,遠離世俗的煩憂,與清風為伴,與日月為友。“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浪漫飄逸的詩風、奇妙的意境、清新雋永的語言,共同締造出了這位偉大詩仙——李白!

關於李白愛國英雄事蹟2

歲月悠悠,彈指一揮,觸摸那盛唐的塵土,在詩的世界裏走進李白,走進那月色纏繞的低頭思故鄉;走進那影像疊重的對影成三人;走進那放浪江面的直掛雲帆寄滄海的李白的心靈深處。叩響他的靈魂之門,感受他的心中丘壑!

在浮華與金錢交織的霓虹燈的世界裏,爾虞我詐之風吹得我們迷茫在生命不名一錢的彷徨世界。然而,凝望盛唐之雨,擲地之音讓我發現了生命的價值,生命的重量,生命的長存。他揚帆出海,他凝望煙雲廬山,他盪舟湍流之處。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瀑布之壯美把他的心凝接於瀑布自由迸裂的一剎那,鑲嵌在心的最深處。流水不羈,任意東西,心的包袱得以解脱,發黑的葡萄才露出一點光澤,霜白的頭髮才搖曳黑的光輝。李白把生命的真正的意義定格在自由自在的秀麗山水畫卷裏,不讓污濁的泥淖玷污高潔的靈魂。也許他在物質上很窮,然而精神之上他卻超越了眾人,尋得一方淨土安放自己的心靈。在山與水的交映下,諦聽兩岸猿聲啼不住,想象朝辭白帝彩雲間,放歌輕舟已過萬重山。水的靈動,帶走了心的疲勞;山的厚重,增加了生命的重量!

李白,你那灑脱的心靈讓欣羨;你那不羈的仗劍天涯的豪情讓人留念;你那大自然的放曠心胸讓人追求!

漫漫人生路,昂首是春,低頭是秋,時間的車輪悠悠。人生的仕途,為民為國,人的使命應崛起潛在於心的寶藏。他嚮往仕途,但又蔑視權貴,想追求自己心中的太平天地,然而命運總和他開玩笑。李白這支高潔之蓮欲出淤泥而不染,又怎能辦到呢?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的脊樑不能彎,處江湖之遠也要昂揚闊步。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貶謫在李白的沉浮之船上顯得那麼分外招搖。失意之時,你高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心靈平靜的李白,行動浮躁的李白,舉杯澆愁愁更愁徒以金樽之酒趕走失意之客,可乎哉?你成也金樽,敗也金樽,金樽定格了你的心聲!

關於李白愛國英雄事蹟3

一個人就是一本書。讀人,比讀其他文字的書更難,雖然如此,但我卻讀懂了他。

他一生都懷有遠大的抱負,自少年時代就喜好任俠。“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眼花耳熱後,意氣紫霓生”從這幾句詩中我們讀出了他對遊俠生活的嚮往;“君不見淮南少年遊俠客,白日球獵夜擁擲。呼盧百萬終不惜,報仇千里如咫尺。”從這幾句詩中我們讀出了他對遊俠生活的執着。

他一生都很注重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我們讀出了他對友誼的珍惜,和對朋友的深厚感情;“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我們讀出了他對朋友的依依不捨;“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我們讀出了他對遠在他鄉的朋友的深切思念和美好的祝願。

他胸懷大志卻一直不被重用。“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我們讀出了他對政治不公平的吶喊;“我欲攀龍見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我們讀出了他在政治上的不滿訴説冤屈;“狂風吹我心,西掛咸陽樹。”我們讀出了他對長安生活的.嚮往。

他的一生沒有被任何事阻斷過,可他從來都是那麼的狂傲。“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我們讀出了他狂傲不羈的性格;“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我們讀出了他的傲骨,不對惡勢力的屈服。

他就是李白,一個永遠那麼狂傲不羈的偉大詩人。讀他,我讀出了他對生活的樂觀;讀他,我讀出了他對友誼的珍惜;讀他,我讀出了他對世事的不滿;讀他我讀出了他對生活的狂傲。他讓我對人生有了一個新的理解。

關於李白愛國英雄事蹟4

聽那奔放的流水聲,品李白豪放的人生。聽李白謳歌山河的吟誦,品浪漫的詩人情懷。

李白的詩中有壯觀的山水,飽含了氣吞山河的豪放人生,流淌着源遠流長的自然之聲。李白遊歷山河,且歌且行,且行且樂。李白對山水一見鍾情,是因為他信仰道教,喜歡自然,也因為他的遠大理想讓他對山水有了更廣闊的情懷。傾聽李白的聲音,我聽到了山高水闊般的博大胸襟。

李白遊走在外,特別迷戀友情,在他的眼裏,千山萬水總關情,那深千尺的桃花潭就是他和汪倫友誼的象徵。汪倫稱他那裏有十里桃花、萬户酒家,李白慕名而來,當李白臨走的時候,寫下了千古絕唱“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對朋友的感情正如那滾滾滔滔的汶水“浩浩寄南征”。聆聽李白的聲音,我聽到了友誼的珍貴,懂得了友情的重要。

李白的豪放正如“扶搖直上九萬里”的大鵬鳥,乘風而翔。他抱有遠大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他的大器和浪漫不被逆境所壓倒,她對理想的追求正像那自天而降的黃河水,“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的樂觀和豁達促使他寫下了不朽的詩句,當遭到讒言陷害不得不離開利於發揮自己才能的皇宮時,他吟道:“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李白就是李白,他不苟且偷生,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像陶淵明那樣不為五斗米折腰。傾聽李白的聲音,我聽到了富貴不能武不能屈。

李白,忘情于山水,陶陶然;鍾情於友情,欣欣然,在山川和友情間堅定了自己的信念。他對朋友是“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對自己的豪情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對理想的追求是“直掛雲帆濟滄海,長風破浪會有時”。

李白為詩而生,詩因李白而輝煌。讀李白的詩,我聽到了樂觀、豪放和浪漫。

關於李白愛國英雄事蹟5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每每讀起這句詩,不禁會被李白的樂觀豪放所感染,提起他,我們的第一反應:他是我國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浪漫”便是李白一生高度的濃縮。

李白從小天資過人,據説李白的父親對兒子起名非常慎重,直至兒子七歲,還未想到合適的名字。一年春天,李白父親對妻兒説:“我想寫一首春日絕句,只寫了兩句,你母子一人添一句,湊合湊合,一句是‘春風送暖白花開,’一句是‘迎春綻金它先來,’”母親想了很久,説:“火燒杏林紅霞落。”李白不假思索地指向盛開的李樹,脱口而出:“李花怒放一樹白。”父親一聽拍手叫絕,認為兒子詩中的“白”字道出了李花聖潔如雪,於是給兒子取名李白。

李白心胸曠達,甚愛交友。唐天寶年間,李白漫遊至宣城。汪倫得知此事,因仰慕李白想騙他做客,故修書一封:“先生好遊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此地亦有萬家酒店。”李白高興而去,結果汪倫以實相告:“桃花者,潭水名也,並無桃花。萬家者,店主姓萬也,並無萬家酒店。”李白雖被戲弄,但並未大怒,而是大笑起來。汪倫為補償李白,便盛情款待他,臨別時踏歌送行。因此留下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行。”的千古名句。

放蕩不羈是一代詩仙最大的優點,他讓高力士為之脱靴,使貴妃為之磨墨。他蔑視世俗權貴,留下了“安能催眉折腰視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豪言壯語。他衝破世俗束縛,堅貞地追求精神的自由,他少年時,遊成都,攀峨眉,登相如琴台,瞻楊雄故居。二十多歲時,懷着“大丈夫有志必在四方”的夢想,倚劍離鄉,辭親遠遊,開始了長達十六年之久的一次漫遊生涯,足跡遍佈祖國的大江南北。

李白他不僅是一位詩人,也是一位遊徒。頑童、酒徒、浪子。他用他的筆抒寫了他個人的非凡抱負與英雄氣概,為我國古詩領域添上了絢麗的一筆。他用他的筆與腳推動了大唐江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angdaishiren/libai/xmno0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