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唐代詩人 >李白 >

李白寫送別的詩有哪些

李白寫送別的詩有哪些

導語:李白一生志向遠大,希望為國立功,是個典型的愛國詩人。他這一腔愛國之情,從不掩抑收斂,而是噴薄而出,一瀉千里。那麼,李白寫送別的詩有哪些呢?下面由小編為您整理出的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李白寫送別的詩有哪些

(一)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代: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唯 通:惟)

譯文

老朋友向我頻頻揮手,告別了黃鶴樓,在這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去揚州遠遊。

友人的孤船帆影漸漸地遠去,消失在碧空的盡頭,只看見一線長江,向邈遠的天際奔流。

註釋

⑴黃鶴樓:中國著名的名勝古蹟,故址在今湖北武漢市武昌蛇山的黃鵠磯上,屬於長江下游地帶,傳説三國時期的費禕於此登仙乘黃鶴而去,故稱黃鶴樓。原樓已毀,現存樓為1985年修葺。孟浩然:李白的朋友。之:往、到達。廣陵:即揚州。

⑵故人:老朋友,這裏指孟浩然。其年齡比李白大,在詩壇上享有盛名。李白對他非常的敬佩,彼此的感情深厚,因此稱之為“故人”。辭:辭別。

⑶煙花:形容柳絮如煙、鮮花似錦的春天景物,指豔麗的春景。下:順流向下而行。

⑷碧空盡:消失在碧藍的天際。盡:盡頭,消失了。碧空:一作“碧山”。

⑸唯見:只看見。天際流:流向天邊 天際:天邊,天邊的盡頭。

創作背景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李白出蜀壯遊期間的作品。李白是一位熱愛自然、喜歡交友的詩人,他“一生好入名山遊”,在漫遊和飄泊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足跡遍佈中原內外,留下了很多歌詠自然美、歌頌友情的作品。

唐玄宗開元十五年(727年),李白東遊歸來,至湖北安陸,年已二十七歲。他在安陸住了有十年之久,不過很多時候都是以詩酒會友,在外遊歷,用他自己的話説就是“酒隱安陸,蹉跎十年”。也就是寓居安陸期間,李白結識了長他十二歲的.孟浩然。孟浩然對李白非常讚賞,兩人很快成了摯友。開元十八年(730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廣陵(今江蘇揚州),便託人帶信,約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漢市武昌區)相會。幾天後,孟浩然乘船東下,李白親自送到江邊。送別時寫下了這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二)早發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

唐代: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譯文

清晨,朝霞滿天,我就要踏上歸程。從江上往高處看,可以看見白帝城彩雲繚繞,如在雲間,景色絢麗!千里之遙的江陵,一天之間就已經到達。

兩岸猿猴的啼聲不斷,迴盪不絕。猿猴的啼聲還回蕩在耳邊時,輕快的小船已駛過連綿不絕的萬重山巒。

譯文二

清晨,我告別高入雲霄的白帝城江陵遠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時間。

兩岸猿聲,還在耳邊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覺,輕舟已穿過萬重青山。

註釋

⑴發:啟程。白帝城:故址在今重慶市奉節縣白帝山上。楊齊賢注:“白帝城,公孫述所築。初,公孫述至魚復,有白龍出井中,自以承漢土運,故稱白帝,改魚復為白帝城。”王琦注:“白帝城,在夔州奉節縣,與巫山相近。所謂彩雲,正指巫山之雲也。”

⑵朝:早晨。辭:告別。彩雲間: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勢高聳,從山下江中仰望,彷彿聳入雲間。

⑶江陵:今湖北荊州市。從白帝城到江陵約一千二百里,其間包括七百里三峽。酈道元《三峽》:“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障,隱天蔽日,自非亭午時分,不見曦月。至於夏水襄陵,沿溯(或泝)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時裏,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迴清倒影。絕巘(或巚)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悽異。空谷傳響,哀囀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還:歸;返回。

⑷猿:猿猴。啼:鳴、叫。住:停息。

⑸萬重山:層層疊疊的山,形容有很多。

(三)贈汪倫

唐代: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譯文

李白坐上小船剛剛要離開,忽然聽到岸上載來告別的歌聲。

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麼深,也不及汪倫送別我的一片情深。

註釋

①踏歌:民間的一種唱歌形式,一邊唱歌,一邊用腳踏地打拍子,可以邊走邊唱。

②桃花潭:在今安徽涇縣西南一百里。《一統志》謂其深不可測。

③深千尺:詩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倫與他的友情,運用了誇張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實有其事)寫深情厚誼,非常動人。

④不及:不如。

⑤汪倫:李白的朋友。李白遊涇(jīng)縣(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時,附近賈村的汪倫經常用自己釀的美酒款待李白,兩人便由此結下深厚的友誼。歷代出版的《李白集》、《唐詩三百首》、《全唐詩》註解,都認定汪倫是李白遊歷涇縣時遇到的一個普通村民,這個觀點一直延續至今,今人安徽學者汪光澤和李子龍先後研讀了涇縣《汪氏宗譜》、《汪漸公譜》、《汪氏續修支譜》,確知“汪倫又名鳳林,為唐時知名士”,與李白、王維等人關係很好,經常以詩文往來贈答。開元天寶年間,汪倫為涇縣令,李白“往候之,款洽不忍別”(詳見《李白學刊》第二輯李子龍《關於汪倫其人》)。按本詩或為汪倫已閒居桃花潭時,李白來訪所作。李白於公元七百五十四年(天寶十三載)自廣陵、金陵至宣城,則本詩當不早於此前。

(四)渡荊門送別

唐代: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譯文

乘船遠行,路過荊門一帶,來到楚國故地。

青山漸漸消失,平野一望無邊。長江滔滔奔湧,流入廣袤荒原。

月映江面,猶如明天飛鏡;雲彩升起,變幻無窮,結成了海市蜃樓。

故鄉之水戀戀不捨,不遠萬里送我行舟。

註釋

⑴荊門:山名,位於現今的湖北省宜都縣西北長江南岸,與北岸虎牙三對峙,地勢險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稱。

⑵遠:遠自。

⑶楚國:楚地,指湖北一帶,春秋時期屬楚國。

⑷平野:平坦廣闊的原野。

⑸江:長江。大荒:廣闊無際的田野。

⑹月下飛天鏡: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飛下的天鏡。下:移下。

⑺海樓:海市蜃樓,這裏形容江上雲霞的美麗景象。

⑻仍:依然。憐:憐愛。一本作“連”。故鄉水:指從四川流來的長江水。因詩人從小生活在四川,把四川稱作故鄉。

⑼萬里:形容行程之遠。

標籤: 李白 詩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angdaishiren/libai/2k9qy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