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唐代詩人 >杜甫 >

杜甫《石壕吏》譯文及賞析

杜甫《石壕吏》譯文及賞析

《石壕吏》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詩,為“三吏三別”之一。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杜甫《石壕吏》譯文及賞析,希望大家喜歡。

杜甫《石壕吏》譯文及賞析

《石壕吏》原文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註釋

(1)暮:傍晚。投:投宿。石壕村:現名幹壕村,在今河南陝縣東七十里。

(2)吏:官吏,低級官員,這裏指抓壯丁的差役。夜:時間名詞作狀語,在夜裏。

(3)逾(yú):越過;翻過。走:跑,這裏指逃跑。

(4)呼:訴説,叫喊。一何:何其、多麼。怒:惱怒,兇猛,粗暴,這裏指兇狠。

(5)啼:哭啼。苦:悽苦。

(6)前致詞:指老婦走上前去(對差役)説話。前,上前,向前。致,對……説。

(7)鄴城:即相州,在今河南安陽。戍(shù):防守,這裏指服役。

(8)附書至:捎信回來。書,書信。至,回來。

(9)新:剛剛。

(10)存:活着,生存着。且偷生:姑且活一天算一天。且,姑且,暫且。偷生,苟且活着。

(11)長已矣:永遠完了。已,停止,這裏引申為完結。

(12)室中:家中。更無人:再沒有別的(男)人了。更,再。

(13)惟:只,僅。乳下孫:正在吃奶的孫子。

(14)未:還沒有。去:離開,這裏指改嫁。

(15)完裙:完整的衣服。“有孫”兩句一作“孫母未便出,見吏無完裙”。

(16)老嫗(yù):老婦人。衰:弱。

(17)請從吏夜歸:請讓我和你晚上一起回去。請,請求。從,跟從,跟隨。

(18)急應河陽役:趕快到河陽去服役。應,響應。河陽,今河南孟州,當時唐王朝官兵與叛軍在此對峙。

(19)猶得:還能夠。得,能夠。備:準備。晨炊:早飯。

(20)夜久:夜深了。絕:斷絕;停止。

(21)如:好像,彷彿。聞:聽。泣幽咽:低微斷續的哭聲。有淚無聲為“泣”,哭聲哽塞低沉為“咽”。

(22)明:天亮之後。登前途:踏上前行的路。登,踏上。前途,前行的道路。

(23)獨:唯獨、只有。

《石壕吏》翻譯

日暮時投宿石壕村,夜裏有差役來強徵兵。老翁越牆逃走,老婦出門應付。差役喊叫得是那樣兇狠,老婦人啼哭得是那樣悲傷。我聽到老婦上前説:“我的三個兒子去參加鄴城之戰。其中一個兒子捎信回來,説另外兩個兒子剛剛戰死。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遠不會復生了!老婦我家裏再也沒有其他的人了,只有個正在吃奶的.小孫子。因為有小孫子在,他母親還沒有離去,但進進出出連一件完好的衣裳都沒有。老婦雖然年老力衰,但請允許我跟從你連夜趕回營去。趕快到河陽去應徵,還能夠為部隊準備早餐。”夜深了,説話的聲音逐漸消失,隱隱約約聽到低微斷續的哭泣聲。天亮後我繼續趕路,只能與返回家中的那個老翁告別。

《石壕吏》賞析

《石壕吏》是杜甫名篇之一,這首詩反映了詩人當時細想上的矛盾:他歌頌石壕吏老婦勇於承擔苦難的精神,表明他支持唐王朝進行的這場平叛的戰爭,希望能取得最後的勝利;但他又寫出了老婦一家的悲慘遭遇,這又表明他為戰爭給人民到來了巨大的災難而深感悲痛,後者很容易理解,但理解前者(對平叛戰爭的支持)卻是一個難點,很容易被人忽略。詩人是如何表達這一思想的呢?寫作中空白藝術的使用巧妙地表現了這一點。

首先對差役這一形象地塑造採用了空白藝術。從詩題來看,主要人物應是差役,但詩人對他用了暗寫,一出場只用了“吏呼一何怒”來點出他的威勢,此後就讓他轉到“幕後”,對老婦則是用了明寫,把她所説的話寫成了一篇“抒情獨白”。其實呢,用心品味一番就會發現老婦的話句句都是差吏逼出來的。

大量的空白需要我們根據老婦人的“致詞”來填充:差吏一進門就問“汝家有男丁否”,老婦答以“三男鄴城戍……”;再問“尚有他人否”,又答以“室中更無人……”;最後是差吏仍逼着要人而已,老婦只好“請從吏夜歸。”詩人明寫老婦,暗寫差吏,在一定稱度上反映了他的思想矛盾。詩人一向憎恨統治階級壓迫人民的行徑,但當前這場平叛戰爭是國家和民族的安危所繫,大敵當前,人民應當為此作出犧牲,正是出於這種考慮,他讚揚老婦自請應役的精神,而對統治階級爪牙的殘暴只是含蓄地予以揭露。

其次對自身形象地塑造採用了空白藝術。杜詩現存1400多首。它深刻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亂前後二十多年的社會全貌,生動地記載了杜甫一生地生活經歷,把社會現實與個人生活緊密結合,達到思想內容與藝術形式地完美統一,被後代稱作“詩史”。但杜甫並非客觀地敍事,以詩寫歷史;而是在深刻、廣泛反映現實地同時,通過獨特地藝術手段表達自己地主觀感情,並且詩人杜甫往往是詩中鮮明地人物形象。他時而站出來勸説“堂前撲棗任西鄰,無食無兒一婦人。不為困窮寧有此?只緣恐懼轉須親。”(《又呈吳郎》杜甫將舊居讓給吳郎居住,還惦念着原來西鄰的貧婦人,所以寫這首詩請吳郎對她多加照顧:不要阻止她來打棗,即便她對新主人有恐懼之心,也應多加體諒,不要“便插疏籬”令她反感。)時而因憂國傷時而淚流滿面:“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時而痛斥貧富的不均:“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時而大聲疾呼:“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但在《石壕吏》中詩人以一句“暮投石壕村”交代了自己出場後便不再出現,直到結尾才現身:“天明等前途,獨與老翁別,”詩人始終沒有站出來説話,這對於一向關心人民疾苦的杜甫來説是反常的,這種反常正是詩人內心矛盾的印證。詩人同情人民,希望老百姓能安居樂業,但是面對急需補充兵力又只能從百姓那裏徵兵的政府他又能説什麼呢?無可奈何,無言以對。詩中雖然只有兩句話寫自己,但詩人心中卻激情澎湃,有千言萬語。詩人形象的空白引人深思,它反映了詩人矛盾的心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angdaishiren/dufu/pjpz8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