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唐代詩人 >杜甫 >

杜甫詩選讀後感

杜甫詩選讀後感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杜甫詩選讀後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杜甫詩選讀後感

人生不同階段讀詩,正如宋代詞人蔣捷《虞美人·聽雨》裏描述的那樣,“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

雖然聽雨跟讀詩是兩個不同物像,但其中生髮的感觸不無關聯。

記得最早讀到杜詩是那首著名的五言律詩《春望》,當時因為年少無知,無法真正理解其中深刻的含義,只是覺得聲韻優美,誦讀起來朗朗上口,因此一直爛熟於心。如今手捧《杜甫詩選》,再讀經典,卻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山河在”,明無餘物矣,“草木深”,明無人矣,“花濺淚”,感時事哀之深矣,“鳥驚心”恨離思之悲切矣。國家殘破,山河仍在,卻不止是滿目蕭然,更有春意的生機和造化的無情。有此無情客觀之筆,感情也就更加藴藉,目睹亂世中生民凋零而萬物復甦的心情也就更加悲愴。令人悲欣交集,欲説還休。家國之憂與個人之恨交織在一起,鬱結為緩慢、深沉,低迴起伏的哀慟。不由得令人掩卷歎息,唏噓不已。

自古以來,歷朝文人評價這位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的詩調沉鬱頓挫,多有悲慨。也有學者分析“如果沒有安祿山就沒有當今走向西方,和莎士比亞、但丁齊名的杜甫。”這雖然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但詩聖在這股洶湧的.時代的洪流中掀起的筆底波瀾卻是獨一無二的,其中閃耀的是儒家思想所尊從的仁愛,人道,人性的光芒。

標籤: 杜甫 詩選 讀後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angdaishiren/dufu/dddlr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