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讀《杜甫傳》有感

讀《杜甫傳》有感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杜甫傳》有感 ,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讀《杜甫傳》有感

讀《杜甫傳》有感 1

《杜甫傳》書畢,心敬萬緒起。

常聽人言,一代“詩聖”杜甫何以了得,其心愛國何以赤城,其詩文筆何以優美……今日一見,果不負此般美譽,此外餘於《杜甫傳》一書所觀,粗明杜甫生平,對其更為了解,對往日所聞杜甫之評更有感觸,同時,也新多了幾分對杜甫的看法。

讀杜甫的一生,似是讀一個朝代的興衰、一曲盛世文化的哀奏。杜甫一生漂泊不定,開元時,他幾乎遊遍祖國大好山河,在泰山之巔發出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雄心壯志,年壯時也同盛唐文人一般應試求取功名。後來,他困守長安達十年之久,這是他一生中最難堪回首的歲月。公元755年,安史之亂開始,長安淪陷。不幸的是,憂國憂民的杜甫被叛軍所俘,因他不肯為叛軍賣命,受盡了非人的折磨。一個大雨滂沱的深夜,杜甫在朋友的幫助下從牢中逃了出來,他幾乎是歷盡艱辛,才逃到鳳翔。然而“福不雙至,禍不單行”,五月拜左拾遺,因上書營救好朋友房琯,而觸怒了肅宗,被貶於四川。公元789年,他前往四川依附節度使嚴武,寄居在成都西郊的一個破舊的草堂裏,曾經一度在嚴武的幕下任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等職,所以後來人們稱他為杜工部。 他長期沉淪於下層,有普通人的忠厚善良,也有以天下為己任的遠大抱負。他親身體驗了安史之亂之時百姓的民不聊生,官吏的兇殘,以及親人的悲歡離合,他把這些都融入到自己的詩中,杜甫最為著名描寫民間疾苦的作品,人們耳熟能詳的是“三吏”、“三別”,他對自己貧困潦倒的哀歎和對國家的深刻思考結合在一起。

古代讀書人的理想,大抵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換種説法,即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杜甫亦不能免俗,不僅如此,杜甫出身官宦世家,從小家中的教育以及祖輩的影響,令他對致仕一途執念深刻,所以杜甫一生的沉浮也與着他的仕途升降相關。可憐杜甫半生的努力與漂浮,他的仕途可謂崎嶇坎坷。早年杜甫到洛陽考取進士,卻因李林甫編導的“野無遺賢”的鬧劇,當時所有考生全部落選,後來杜甫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方得一小官。又因安史之亂,他幾經沉浮,後投靠唐肅宗,終得小許重用,卻因直諫為房綰求情,杜甫逐漸被冷落。後關輔饑荒,杜甫棄官,幾經漂流,最後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帶,病死在湘江上……杜甫的仕途便如此“碌碌無為”。

對於杜甫的仕途,我看出他的許多矛盾。一方面,他與李白攜手同遊歸後,因他對致仕耀祖這一思想的根深蒂固,他選擇求官。一方面,他又十分懷念當初與李白遊樂的日子,閒暇時常追憶,他也羨慕和嚮往像李白那樣的生活,並曾多次作詩讚美懷念李白,無奈杜甫自己的心,唉……

從小讀杜甫的詩,聽着崇高的解讀,加之老師、些許文章等對杜甫的高評,我一直將其認為是一位如聖人般的詩人,但《杜甫傳》卻讓我看到了不一樣的杜甫,他,亦是一位普通人,也有缺陷。杜甫並非就真十分正直。他是嫉惡如仇,但基本上只能表現在他的詩歌裏;他也會阿諛奉承,為求得一官半職作出違心之詩;他也説自己“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他性格也有偏激,他在成都依靠嚴武期間,曾指着嚴武大罵;除去作詩之外,我個人感覺,杜甫是有幾分無能,每遇生活窘境,他總想着依靠別人的幫助施捨,而不靠自己嘗試從其他方式去克服……以上這些看法,或許有些片面,或許少了對當時時代背景的考慮而有幾分欠妥,又或許有對杜甫太過苛求而使我鑽了牛角尖,但這確實是我真實的觀後感受。

看《杜甫傳》,或許我的感受千萬,但那最深刻且從未動搖的,是對杜甫愛國憂民的忱心的敬佩。與李白攜手漫遊祖國大好河山,他拳拳愛國之心感受到了山河壯麗;十年長安的仕途之旅,他明白什麼是真正的官場黑暗;四處流浪的痛苦經歷,他深深體會到人民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因此杜甫的內心埋下了“熱愛祖國”“關心百姓”的種子。因為這顆種子,在杜甫以後的日子裏,無論是當官還是漫遊,抑或是流浪、逃命,他不曾失一分對祖國的熱愛,不曾少一毫對百姓的憂愁,因此,他的詩亦從着他的心,襯着他的見聞,和着他的感受,堆砌了其詩“詩史”美譽,基奠了他的“詩聖”雅頌!這就是杜甫,站立泰山之巔,觀壯麗之景,能發出“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之志;安史之亂,從東都流浪到華州,目睹了百姓的百般悽苦,悲痛而詠出了“三吏”“三別”;晚年孤苦伶仃,窮困潦倒,甚至連自己温飽問題都解決不了的情況下,仍想着“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這就是杜甫,一個自身難保仍在憂國憂民的杜甫,一個對着愛國愛民至死不渝的杜甫!

杜甫,如此的古聖人之心,實無愧於他那名流千古的詩聖之稱,帶着他赤誠之心的詩篇,為中華文化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合上《杜甫傳》,心潮一陣起伏,在因颱風雨而略顯清冷的天氣裏,我的赤心跳動得更為火熱……

讀《杜甫傳》有感 2

我讀過的第一首杜甫的詩,是《夢李白.其二》,那時我只有三歲。現在雖然依稀記得其中“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等詩句,然而其中的深意,十多年來我從未探究過。

人物傳記通常評價得較為客觀,個人崇拜和偏見相對較少。世人對於喜愛之物或是人,常多褒少貶,故而多年來我所聽説的杜甫,已經不再是“詩聖”,而是一個真正的“聖人”,或是“神人”,他超脱於世,比君王更懂百姓,他才高八斗,他不慕名利……

然而在傳記裏,我所看到的,是一個真正的“詩聖”,而不是聖人或是神人,他曾走過的那年那月,有着一個普通人的艱辛困苦,他所期望的功名利祿,是凡夫俗子所追求的浮華。但是他的詩,卻是在平淡艱苦的生活中最為與眾不同的亮點。

情隨事遷,他的詩,隨着他生活的歡喜悲憂而千變萬幻,而他的生活實在太艱苦,以至於他的詩,無論如何總籠罩着一層佈滿憂傷的細紗,剪不斷、理還亂。他與世人分享喜悦的詩,寥寥無幾。

中年的杜甫,可能是到了他此生最憂鬱的時候,憂鬱到他都不願意生男孩,我記得自己在《兵車行》裏見過的詩句:“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讀了讓人忍不住熱淚盈眶,在那樣戰亂的年代,他甚至“不重生男重生女”,卻不是像普通人那樣,受楊貴妃被寵的影響,為了靠女兒的美豔過上榮華富貴的生活,他雖頗有抱負,但他只是一個憂心忡忡的父親,不願讓自己的孩子上戰場送死的父親!

在這樣的情況下,他更加思念李白,可以説,李白那樣的`灑脱與不羈,是他所向往和曾經試圖追隨過的,除去與李白深刻的情誼,本質上,他思念的是他對於浪漫主義的嚮往,而這種嚮往,卻是他對現實的失望所表現出來的,故而連寫兩篇《夢李白》。但是他終究不是李白,不像李白那般深受重用過,也不像李白一樣“欲與天公試比高”。

他對現實極度失望,但他不是聖人,他只是一個沉沒在世俗的巨浪中的手無寸鐵的文人,他還要依靠着這些世俗活下去!

於是,他曾經不羈的心,在凡塵中落寞成一季風花雪月。

他曾經嚮往的浪漫,在世俗中已然成了海市蜃樓。

所以,他並非李白那般“仙風道骨”,他成了“詩聖”,而絕非聖人,他把一生的抱負轉為走向人民,他含淚寫下了《三吏》、《三別》,取代了曾經“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雄心壯志。

而他不再抱有期望的朝廷上,玄宗也自食荒淫之果,導致“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而行宮也寥落不堪,正如元稹《行宮》所説,“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白頭宮女在,閒坐説玄宗”。

這樣的時刻,杜甫的夢徹底醒了,從此用餘生,在筆下為百姓力爭幸福的生活,也為後人記錄下了兵荒馬亂的那年那月。一代“詩聖”從此誕生!

他曾走過的那年那月,是一個為世俗打擊而又不得不依賴世俗苟且求生的俗人的磨鍊,所幸他最終被磨鍊成了一大詩人,名流千古!

讀《杜甫傳》有感 3

生活常是這樣。心冷的時候,你會覺得每一個季節都冷,星星彷彿是冰做的光。其實,大地並非那樣寒冷,否則,檫樹怎會搖動滿目清香。

其實,世界不窄,窄得是心。懷着效國利民的滿心希冀,抱着高官優待的不渝追求,一腔壯志的杜甫,推開了長安城門,邁入了求官之路。可終是“萬事益酸辛”只得“殘杯與冷炙”空歎“如覺天地窄”。失落和憤慨狹窄了他的心境,他終日侍奉皇帝,伺察長官顏色,因小恩小惠歡欣,因街道偶遇而戰戰兢兢,變成了一個小心謹慎的小官。不得不説,他的所為都是為了實現做官的追求,可此時這個追求只剩一個空官位,早已偏離了它的初衷。他的視界僅侷限在皇帝周圍,看不見國家,看不見人民;他的盼求只剩官職,已然不是他的最初所求。失意的灰塵覆蓋了原本光亮的追求,追求便只剩一個影子,於是只記得追求那影子,忘記了追求光影的主人,心變窄了。直至離開長安,他才真正放寬了心境,真正看見了國家,走向了人民,他開始真正為人民發聲,為國家擔憂,而這,又何嘗不是實現了他的追求呢?家庭和儒術難道只是要求他追求一個官位嗎?憂國慮民的杜甫難道只是要求自己有一個官職嗎?我想不是。或者説,一個官位根本不會是,也不配是他的追求。為國為民才是追求,是真的追求。而過分在乎那一個結果和表面,狹窄了他的心境,故而狹窄了他的追求,甚至連他自己也看不清了那追求。當他關上仕門,打開詩窗,他才看見了追求,實現了追求,這是因為心境寬闊了。

所以,關閉一扇門,打開一扇窗,其實不必上帝來做,而需要自己來做。想把一件事做好,首先要喜歡做這件事,而不是喜歡你那結果,這樣,很可能,在門裏想去的地方會在窗外飛去,不去過分關注的結果往往出人意料。別以追求為障狹窄了心境,這樣,你才有機會發現,世界,其實一點都不窄。

生活常是這樣。你所失去的,命運會以另一種方式補償。就像,桂花枯萎的時候,秋菊又亮新裝。

標籤: 有感 杜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40pg8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