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宋代詩人 >曾鞏 >

《墨池記》節選閲讀答案

《墨池記》節選閲讀答案

文章名為《墨池記》,着眼點卻不在"池“,而在於闡釋成就並非天成,要靠刻苦學習的道理,以此勉勵學者勤奮學習。我們為大家整理了《墨池記》節選閲讀答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墨池記》節選閲讀答案

  《墨池記》節選

  曾鞏

臨川之城東,有地隱然①而高,以臨於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窪然②而方以長,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③《臨川記》雲也。羲之嘗慕張芝④,臨池學書,池水盡黑,此為其故跡,豈信然邪⑤?

方羲之之不可強以仕,而嘗極東方,出滄海,以娛其意于山水之間;豈其徜徉肆恣,而又嘗自休於此邪?羲之之書晚乃善,則其所能,蓋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後世未有能及者,豈其學不如彼耶?則學固豈可以少哉,

註釋:①隱然:隱約之狀。②窪然:低深之狀。③荀伯子:南北朝時宋朝人,曾任臨川內使。④張芝:東漢人,善草書,人稱“草聖”。⑤豈……耶:表揣測語氣。

1.解釋文中詞語的含義。

豈信然邪信   然:_________

羲之之書晚乃善 善:_________

2.把文中劃線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然後世未有能及者,豈其學不如彼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從文中來看,王羲之能夠成為“一代書聖”的重要原因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墨池記》節選閲讀答案

1.信然:確實如此。善:完美。

2.然而後世沒有人能趕上(王羲之)的,或許是他們在學習上下的功夫不如王羲之吧。(意對即可)

3.王羲之的書法造詣並非天生而成,而是通過勤學苦練才達到成熟的。(或“則其所能,蓋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拓展閲讀:《墨池記》賞析

本文在寫作上採用夾敍夾議的'方式。先記敍墨池的方位、形狀、傳聞,然後發表議論,接着記敍王羲之的軼聞,再議論後世之所以沒有人能夠比得上王羲之,是因為他們所下的功夫不如王羲之,並由此聯繫到道德方面的深造修養。最後記敍學官王盛為推廣王羲之的事蹟而採取的—系列措施,並對其用意發表議論,從而揭示出文章深刻的主題

這篇短文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因小及大,小中見大,用小題目做大文章。題目是為墨池作記,據説這是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洗滌筆硯之池,但實際上,傳為王羲之墨池舊跡的,還有浙江會稽等多處。從曾鞏此文“此為其故跡,豈信然邪”的語氣來看,他對臨川墨池是否確為王羲之的真跡,也是抱着懷疑態度的。因此,他略記墨池的處所、形狀以後,把筆鋒轉向探討王羲之成功的原因:“蓋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也就是説,並非“天成”,而是後天勤學苦練的結果。這是本文的第一層意思。這層意思緊緊扣住“墨池”題意,應是題中應有之義。

但文章的主旨並不就此完結。作者由此進一步引申、推論:(一)學習書法是如此,“欲深造道德者”也是如此。從學習書法推及道德修養,強調都不是先驗的,而是後天獲得的;(二)從“人之有一能”尚且為後人追思不已,推及“仁人莊士之遺風餘思”將永遠影響後世。也從書法推及風節品德,從具體的書法家推及更廣泛的仁人志士,這是從他們對後人的影響來立論的。這兩點推論都極為自然,並非外加,表現了曾鞏思路的開闊,識見的高超。如果是低手寫作這類碑板文字,往往就事論事,粘着題義,不知生髮、開掘的。這是本文的第二層意思。沈德潛評本文説:“用意或在題中,或出題外,令人徘徊賞之。”(《八大家文讀本》卷二十八)“題中”“題外”,即分別指上述兩層意思。

更有説者,“題外”實在還在“題中”。這兩層意思不僅由小及大,從前者推出後者,順理成章;而且,從講書法到講道德,從講懷念書法家到追慕先德,都還是跟題意相扣的。為什麼能這樣説呢?因為墨池舊址“今為州學舍”;本文之作,又是作者應“教授王君”的請求;王的目的又是“勉其學者”。所以,重點是一個“勉”字。於是,從學習書法到道德風節,自然是勉勵生員們的應有內容。如果死扣“墨池”,拘於一般題義,只講書法,倒反死於題下,甚至遠離作記本意了。所以,這第二層意思,就一般作法來説,是“題外”;就本文來説,實在還在“題中”。

這篇短文的另一特點是多用設問句和感歎句。全文可分十四句,其中設問句五句:“豈信然邪?”“而又嘗自休於此邪?”“況欲深造道德者邪?”“而因以及乎其跡邪?”“以勉其學者邪?”“也”字句兩句:“荀伯子《臨川記》雲也”,“非天成也”。最後又以一個感歎句作結:“況仁人莊士之遺風餘思,被於來世者何如哉。”這些句式的大量運用,使這篇説理短文平添了一唱三歎的情韻。特別是五個設問句,兼收停頓、舒展之功,避免一瀉無餘之弊,低徊吟誦,玩索不盡。前人以“歐曾”並稱,在這點上,曾鞏是頗得歐陽修“六一風神”之妙的。

標籤: 墨池 閲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ongdaishiren/zenggong/83vgn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