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宋代詩人 >楊萬里 >

楊萬里《小池》説課稿

楊萬里《小池》説課稿

導語:《小池》是楊萬里創作的一首絕句,下面是楊萬里《小池》課堂説課稿,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楊萬里《小池》説課稿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的一首古詩《小池》。下面我將從“説教材”、“説學情”、“説教法學法”、“説教學過程”、“説板書設計”、這五個方面對本首古詩進行説課。

一、説教材

中國古典詩詞浩如煙海、博大精深,這深厚而輝煌的民族文化是炎黃子孫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古詩《小池》就是這樣的精神食糧之一,《小池》是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第一篇課文,作者是南宋著名詩人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整首詩以清新活潑的語言描寫了初夏荷花池的美麗景色,表現了詩人對自然景物由衷的喜愛。

根據單元的目標和學生學情,以及古詩教學的特點, 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1、知識與技能目標:認識 6個生字,會寫1個生字。能正確朗讀並背誦古詩。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多種形式的讀,理解詩的內容。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在讀中理解詩句的大意。教學難點:引導學生讀詩聯想畫面,感受詩歌的美景,從而將古詩誦讀得入情入境。

二、説學情

小學一年級的孩子記憶力旺盛。在教學前,我發現,很多學生已經會流利地誦讀這首詩了。結合這一情況我把教學重點放在反覆誦讀詩句,理解,感悟、想象詩的美景上。

三、説教法與學法

《新課標》指出:“低年級古詩教學,要順應兒童愛讀愛背、記憶力強的特點,只要求讀讀背背,學習生字,因此我將用“誦讀悟情法”、“情境感悟法”等教法進行教學;在學法上主要是通過讀、演、説、唱、畫的形式引導學生學古詩、悟詩情。

四、説教學過程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課堂教學我採用以下幾個環節進行展開。

環節一:以詩引詩濃詩味

著名特級教師於漪曾説過:“課的第一錘應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鐵一樣將他們牢牢吸住。”上課開始,我讓學生展示自己最拿手的古詩,以此營造學習古詩的氛圍。順勢揭題,簡介作者。接着讓學生回憶:生活中你見到小池塘的景色有哪些?然後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觀察圖上有哪些景物?很自然的引入到本首古詩上來。

環節二:初讀古詩知詩韻

第1步:示範朗讀。首先我用課件展示示範朗讀視頻,讓學生從整體上感受古詩,準確把握住古詩的朗讀基調。

第2步:讀準字音。這是低年級教學中的重點,我先讓學生自讀,隨後出示生動有趣的課件引導學生去掉拼音讀、運用同桌互讀、小組賽讀、齊讀等多種朗讀方式幫助學生把字音讀準。

第3步:讀出節奏。此時我可以出示節奏提示指導學生讀出古詩節奏美。

第4步:初步感知。讓學生説説:“這首詩寫了小池裏的哪些景物?是什麼季節的景色?從哪句詩中知道的?”出示圖片讓學生認識和理解,以此引導學生初步感知古詩內容。

環節三:再讀古詩入詩境

國學大師梁實秋先生説:詩不僅供閲讀,還要發出聲音來吟,而且要拉長聲音來詠,這樣才能陶冶性情。在這一環節中,我將用多種形式的誦讀,讓學生在讀中感受詩的畫面美。

活動1:情景讀。首先,我播放一段泉水細流的視頻,讓學生輕輕閉上眼睛,靜靜地聆聽,慢慢的想象。接着問:“你聽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這流水聲怎樣?”,“如果現在你就是詩人楊萬里,看到這樣的情景,你會吟誦哪句詩呢?”讓孩子們在直觀的畫面感受中找出相應詩句,再引導學生抓住“惜”和“愛”字入情入境地朗讀感悟詩句的'意思。

活動2:表演讀。這首詩的後兩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很有趣味性,適合表演讀。一年級孩子的表現欲特別強,我將用讀一讀,演一演,説一説的方式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孩子們在讀演的過程中感悟到其中的樂趣,體會到詩中的意境。

活動3:配樂想象讀。當學生了解了詩意,有一定的感情基礎,再配上音樂美讀。邊讀邊想象小池美景。然後自由背誦,最後全班一齊背誦。將課推向一個新的高潮,真正做到和詩人心靈相通,情感共鳴。

活動4:古詩新説唱。最後配上《找朋友》的音樂旋律,把這首詩説唱出來。這種形勢既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培養了學生的創造能力。

環節四:拓展閲讀傳詩情(預設5分鐘)

在拓展環節,我出示了楊萬里的另一首古詩《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並讓學生試着朗誦,以此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古詩的濃厚興趣,引導學生課外閲讀積累更多古詩。

在佈置作業的環節,我引導學生完成一幅詩配畫作品,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審美能力,又深化了對詩意的理解。

五、説板書設計

一首優美的詩是一幅美麗的畫,我設計了一個圖文結合方式的板書。

我用貼畫的形式將“泉眼、樹陰、荷葉、蜻蜓”展示出來,直觀而有趣。然後抓住他們的特點,“惜、愛、露、立”進行板書。“立”是本課要求會寫的字,我設計了一個範寫的格式。這樣既滲透了學法的指導,也有助於學生對古詩內容的理解,還能幫助學生背誦古詩。可謂“一舉三得”。

附錄:楊萬里生平

楊萬里是紹興二十四年中進士。授贛州司户,後調任永州零陵縣丞。張浚,多受其勉勵與教誨。孝宗即位後,張浚入相,即薦楊萬里為臨安府教授。未及赴任,即遭父喪,服滿後改知奉新縣。乾道六年(1170年)任國子博士,開始作京官,不久遷太常丞,轉將作少監。淳熙元年(1174年)出知漳州,旋改知常州。六年,提舉廣東常平茶鹽,曾鎮壓沈師起義軍,升為廣東提點刑獄。不久,遭母喪去任,召還為吏部員外郎,升郎中。十二年 (1185年)五月,以地震應詔上書,極論時政十事,勸諫孝宗姑置不急之務,精專備敵之策,堅決反對一些人提出的放棄兩淮、退保長江的誤國建議,主張選用人才,積極備戰。次年,任樞密院檢詳官兼太子侍讀。十四年(1187年),遷祕書少監。高宗崩,萬里因力爭張浚當配享廟祀事,指斥洪邁“指鹿為馬”,惹惱了孝宗,出知筠州(今江西高安)。光宗即位,召為祕書監。紹熙元年(1190年),為接伴金國賀正旦使兼實錄院檢討官。終因孝宗對他不滿,出為江東轉運副使。朝廷欲在江南諸郡行鐵錢,楊萬里以為不便民,拒不奉詔,忤宰相意,改知贛州。萬里見自己的抱負無法施展,遂不赴任,乞祠官(無實際官職,只領俸祿,等於退休)而歸,從此不再出仕,朝命幾次召他赴京,均辭而不往。開禧二年(1206年),因痛恨韓侂胄弄權誤國,憂憤而死,官終寶謨閣文士,諡“文節”,追贈光祿大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ongdaishiren/yangwanli/rq3z9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