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宋代詩人 >歐陽修 >

歐陽修筆下真實的醉翁亭

歐陽修筆下真實的醉翁亭

醉翁亭坐落於安徽省滁州市市區西南琅琊山麓,與北京陶然亭、長沙愛晚亭、杭州湖心亭並稱為“中國四大名亭”。是安徽省著名古蹟之一,宋代大散文家歐陽修寫的傳世之作《醉翁亭記》寫的就是此亭。醉翁亭小巧獨特,具有江南亭台特色。它緊靠峻峭的山壁,飛檐凌空挑出。數百年來雖屢次遭劫,又屢次復建,終不為人所忘。

歐陽修筆下真實的醉翁亭

醉翁亭一帶的建築,佈局緊湊別緻,具有江南園林特色。總面積雖不到1000平方米,卻有九處互不雷同的景緻。醉翁亭、寶宋齋、馮公祠、古梅亭、影香亭、意在亭、怡亭、古梅台、覽餘台,風格各異,人稱“醉翁九景”。

醉翁亭前有“讓泉”,泉請客送禮是小溪,終年水聲潺潺。清澈見底。琅琊山不僅山色淡雅,而且文化淵源久遠;自唐宋以來韋應物、歐陽修、辛棄疾、王安石、梅堯臣、宋濂、文徵明、曾鞏、薛時雨等歷代無數文豪墨客,賦詩題詠,皆在山中。醉翁亭中有宋代大文豪蘇軾手書的《醉翁亭記》碑刻稱為“歐文蘇字”,亭後最高處有一高台,名曰“玄帝宮“,登台環視,只見羣山滴翠,百鳥齊鳴,令人心曠神怡!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峯,林壑尤美。”而“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到底是何等的景色,讓嗜酒之人不為酒醉,又是如何的秀峯俊壑令其神意皆醉?......帶着這般的.好奇與憧憬,探入這片韻美的畫境。雖山不甚高......山行六七裏,見小橋流水,溪水源頭近在眼前,是為釀泉。柏油路戛然而止,過橋則為古樸的青石板路。“臨於泉上”的醉翁亭雖藏庭院中,上翹的亭角卻看得真真切切。“翁去百餘載,醉鄉猶在;山行六七裏,亭影不孤”,掛在亭柱上的一副對聯道出了園林的實貌,佈局緊湊別緻的庭院內有“醉翁九景”供人細細把玩。

亭前九曲流觴,流水不腐;亭後“二賢堂”,紀念的是歐陽修和王禹偁兩位宋朝太守。附近“寶宋新齋”供奉着“歐文蘇字”《醉翁亭記》石刻,崇文重教的當地人把這份“宋寶”用玻璃罩起來,蓋座亭子遮風雨,仔細地呵護着。

出亭西,有歐公手值的“歐梅”,千年古樹高達十數米,枝頭萬梅競放,樹下落紅護花。人勤春早,每年春節都要登山的滁州人賈仁旗先生説,醉翁亭的梅花開得特別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ongdaishiren/ouyangxiu/227jl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