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演講稿 >

責任伴我行演講稿範文(精選7篇)

責任伴我行演講稿範文(精選7篇)

演講稿是一種實用性比較強的文稿,是為演講準備的書面材料。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越來越多地方需要用到演講稿,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演講稿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責任伴我行演講稿範文(精選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責任伴我行演講稿範文(精選7篇)

責任伴我行演講稿1

曾幾何時,“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的詩句常在耳邊迴響;

曾幾何時,“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的古訓仍在心頭縈繞;

曾幾何時,偉大詩人喬治-鉑金斯-莫里斯擲地有聲的一句話:“樵夫,別砍那棵樹。”,指引着幾代人蔘與環保,美化環境。“參與環保,我的責任”這個嚴峻而又緊迫的命題,如今重又被賦予新的歷史使命和戰略意義。就在我們享受着現代科技給我們帶來的方便與滿足時,洪水氾濫,山體滑坡,水土流失,大氣污染,水資源缺乏等消息的報告,這猶如一個晴天霹靂,給了我們當頭一擊。這是怎樣的一種打擊啊?我們正經歷嚴峻的考驗,保護環境,保護環境,每個人都在思考這個問題。有人問:“我能做什麼?”答案很簡單: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崗位做起。就這麼簡單嗎?對,就這麼簡單!請記住:你與我,是浪花裏的一滴水,無數滴水匯聚起來,會是澎湃洶湧的浪濤,才有波瀾壯闊的大海!一個人的力量有限,但無數個有限組合起來,便是無限,便會有無堅不摧的力量!回顧一下從身邊流走的每一滴水:在你我洗盤刷碗、洗臉刷牙、洗髮洗澡、沖洗廁所的時候,你我可曾想過,節約每一滴水?在你我使用電燈、電話、電腦、空調、飲水機、複印紙、公文紙的時候,我們做到環保了嗎?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一個沒有保護生態,參與環保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繁榮昌盛的;

一個沒有保護生態,參與環保精神作支撐的社會是難以長治久安的;

一個沒有保護生態,參與環保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

同樣,一個沒有保護生態,參與環保精神作支撐的校園是難以持續發展的。參與環保不是一時的、而是永恆的話題。參與環保,從我做起,就要從思想上崇尚環保,以參與環保為榮、破壞生態為恥,拋棄“家大業大,破壞點兒沒啥”的思想。“千里之堤,潰於蟻穴,”有些看似點滴的破壞,就像“蟻穴”一樣,侵蝕着堅固的根基。參與環保,從我做起,就是要在日常中體現。在殘酷競爭的市場中,我們是創業者,奮鬥者,而不是享樂者,逍遙者,我們要捨得吃大苦、耐大勞,把保護環境當成戰勝困難的助推器,把保護環境當成戰勝困難的傳家寶。參與環保,從我做起,就是要在思路上開拓進取。創新是發展的動力,發展才是硬道理。每個人都來獻計獻策,圍繞生產和管理的薄弱環節,進行技術革新和技術創造。參與環保,從我做起,就是要在管理上精益求精。蒲松齡説得好:“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作為一個有責任感、榮譽感和使命感的城中人,都應抓住點滴時間,只要付出辛勤的勞動,就一定會找到參與環保的途徑。現在,我驚喜地發現,長明燈熄滅了;

電腦幾天不關消失了;

沒有人隨地吐痰了;

複印紙的背面又在廢物利用了,污水橫流越來越少了,樹木砍伐越來越少了……現在我也終於明白:參與環保,我的責任。一切,都是那麼的值得!豐澤區教育局局長賴輝煌説過:不簡單,就是將簡單的事做千遍萬遍做好;

不容易,就是將容易的事做千遍萬遍做對。平凡與不凡只一步之遙,從我做起,從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做起,從自身崗位做起,持之以恆,你我就是成功者,你我就是偉人。

是啊,我是浪花裏的一滴水,我是一滴水,就要滋潤一寸土地!

責任伴我行演講稿2

大家好!

我是xxx,很榮幸代表新幹線來參加“安全伴我行”演講比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責任在我心安全伴我行》。28年手握方向盤的我深深明白,責任應融於工作、生活的每一細節。

自從來到人世間,上帝就給與了每個人相應的權利,成長、學習、工作……,也使其獲得了相應的責任,每人、每時都一樣。天道五常:“仁”、“義”、“禮”、“智”、“信”,這是做人的基本準則,也是每個人在生活中所要負的責任。一個人可以沒有信仰,可以不參加任何政黨、組織,生活中卻不能不負責任,所謂在其位,謀其政,負其責。企業領導有他的責任,要管理一個企業正常運轉,要養活一大家子人,對吧?為人父母,家庭成員有他的責任,做到“父子恩、夫婦從、長幼序”,是吧!在一線駕駛崗位上工作了整整28年的我,更深深地體會到責任的重要性。任何事情的形式和內容均服從於目的,簡單地説就是你為什麼要做?我們的目的只有一個——安全。安全和我們緊密相連,是生命、是金錢、是平安、是快樂的生活,安全了才能享受生活!

要安全,就必須負起我們應負的責任。古人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在工作中始終要拉緊安全這根弦,因為教訓只能在別人身上吸取,而永遠不要自己親身體會。

要安全,平時工作要負責,只要你坐在駕駛座位上,就不能鬆懈。出車前、行駛中、回場後,必須要做好基本工作。

欲要成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們是專業的運輸單位,一切都隨着旅客轉,把旅客快速、整點、安全地送到目的地,車況良好是第一要素,要保持車況良好在於平時盡心負責地保管,從點滴做起,這不需要豪言壯語,不存在轟轟烈烈,看不見立竿見影的效果,只是潤物細無聲的默默,只是對長期無味重複勞動的承受,只能是長久無聲的堅持……

收穫卻很豐富,是完好的出車率,是行駛在公路上對自己、對車況的自信,是領導、同事對自己的信任,是家人對自己行車在外的一份放心。

你保管了一輛車,這輛車是你的衣食父母,要對它呵護,對它負責,這是很實在的事。有這種樸實的思想,就有對行車工作負責的基礎,只要你負責、有責任心,工作一定會做好,也定會有相當豐厚的回報。我和沈軍輝同志共同保管浙DC2395就是很好的例子,從2xxx年9月起我們密切配合,相互關心、幫助,整整8年,近3000個日夜,快樂工作,享受安全。我可以自豪地宣佈,到目前止,浙DC2395行駛約150萬公里,是建站以來營運時間最久,行駛里程最長,車況相對較好的車(建議給個保管優勝獎)。這就是責任在我心,安全伴我行最好的例證。

只要你負責、有責任心,有各種規章法律,有領導的諄諄教導,定會遠離事故,享受安全,安全伴我行!

責任伴我行演講稿3

老師,在我童年的心目中,是一個温暖的詞語,因為我曾遇到過很多值得我銘記一生的老師,他們純樸、善良。

能夠走上三尺講台,是我兒時的夢想,光陰荏苒,轉眼間,我已在三尺講台上度過了十六個春秋。這十六年,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年齡,我把它獻給了我熱愛的教育事業,無怨無悔。

打開記憶的大門,我彷彿又看到十六年前那個青澀的自已,那個對未來充滿憧憬的自己,懷揣着美麗的夢想,踏上了教學的舞台,這個大舞台,讓我沉醉其中。我性格內斂,不善言辭,但是我樂於與孩子交流,樂於和孩子們做朋友。因為孩子的臉上寫滿了真誠,他們的心靈像泉水一樣清純,天天和他們打交道,我也會童心不老。我知道,我的工作是平凡的,不會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但我熱愛這份職業,因為它就是我人生的追求。

“學高為師,德高為範”這是我在師範學校的老師常常説的一句話。是啊,教書育人,教書者必先學為人師,育人者必先行為世範。師德是為師之本,更是立國之基。人們常常説教師是最光輝的職業,而我要説教師是最幸福的職業。我喜歡教學,熱愛教育事業。在平時的業餘時間內,我經常反思自己,學生的健康成長究竟需要什麼?我又能給學生什麼?又該給學生什麼?”眾所周知,教師的天職是“教書育人”,但我認為教書僅僅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不管是數學老師、體育老師,還是美術老師,我們在傳授知識本身的同時,更多的應該是教給學生一種學者的志向、學術的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氣!好老師的課堂不是表現自己,而是讓學生從中獲益併成長。

我們現在雖身為人師,但回想自己的學生時代,我們心目中又何嘗沒有好老師的標準呢。那時的我們,喜歡幽默風趣的老師,喜歡博學多才的老師,喜歡温柔可親的老師,喜歡公平待人的老師……總而言之,我們喜歡愛學生的老師。雖然時代在變遷,但現在的學生還是和我們小時候一樣,需要的不僅僅是老師傳授的知識,更多的是老師的愛,這種愛要像陽光一樣,毫不吝嗇地温暖每一個孩子。這種愛又是雙向的,老師愛孩子,孩子自然而然也會愛老師。老師對學生的愛出於責任,而學生對老師的愛卻出於真情。這種真情使老師的靈魂得到淨化和昇華,使老師對學生的愛更無私,更理性,更純真,更久遠。教育其實就是用充滿愛的心靈去感染另一個,這和傳道、授業、解惑同等重要。

我們學校一位非常有經驗的老教師曾經説過這樣一句話:在學生面前,教師就是一面鏡子。我牢記這句話,在管理班級和教育學生方面,做到率先垂範、嚴於律己。是啊。身為教師,言行舉止,學生都看在眼裏,刻在心上,他們正處在善於模仿的成長階段。孔子説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身體力行,從小事做起,是一個貌似容易,卻難以做到的自我要求。我們這個時代,並不缺乏認識,缺乏眼光,真正缺乏的是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的一種意識。當我們每天要求學生按時到班不準遲到的時候,我們的教師是否也存在遲到的呢;當我們每天像個高級保姆檢查班級清潔區的衞生情況時,我們某些老師卻對地上的廢紙視而不見……不可諱飾,這種種現狀的真實存在,無形中降低學生對老師的可信度。因此,作為一名教師,應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形象,應端正自己的思想,純化自己的師德,從小事做起,從身邊事做起,從自己做起,時時、處處、事事給學生以楷模作用,只有這樣,教育才能達到潤物無聲的境界。為了教育學生教室地面保潔,我從不在教室地面吐痰。我班的不少學生惰性明顯,為了率先垂範,正面影響學生,在勞動方面我總是帶頭在先。打掃衞生時,我不是“監工”,常常是勞動中的一員。學生們勞動時的積極主動性增強了,如今他們已經可以讓我放心地“退居二線”了。我明白作為一名擔負着教書、育人雙重使命的班主任老師來説,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勢必都將落入學生眼中,成為學生的效仿對象。因此,我很注意平時自己言行舉止的規範化。

事實證明,在教育工作中要努力做到:正人先正己,時時事事做學生的表率。教育學生遵紀守法,教師就不能有違法亂紀行為;教育學生不怕髒、不怕累,教師就必須做到親自動手,吃苦在前,做好學生的帶頭人,否則,即使你説得天花亂墜、頭頭是道,而不注意自身修養,也不會得到滿意的效果。“潤物細無聲”老杜的這句美妙的詩句,將永遠啟迪我們不斷去體味和創造育人的最高境界。

感謝我的學生,感謝我的同事,感謝教師這份職業。總有一種真情讓我感動,並由此產生出一種對事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讓我不斷加深對教育真諦的感悟,讓我時時享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幸福和快樂!

聽潤物之聲,悟育人之道。我們走上了教書育人這條道路,路的兩旁埋藏了很多種子,需要我們用適當的知識和適度的愛來澆灌他們,就像農民給稻子施肥那樣,太少了,稻子長不壯,太多了,稻子反而會倒掉。久而久之,美麗的鮮花開滿路的兩旁,我們會聞到越來越濃的花香,尋着花香轉頭,滿眼果實累累。

如果一個學生看到老師,臉上充滿着微笑,而沒有絲毫的懼怕,那你就是一個好老師;如果一個學生能把內心的祕密、困惑、苦惱向你訴説,把你當成朋友一樣,那你就是一個好老師……回想自己十六年的教學生涯,我一直在向一個好老師的標準靠攏。每年教師節,看到曾經教過的學生髮來的祝福短信及問候,我的內心充滿着温馨,我知道這是專屬於教師的幸福!十六年的光陰,點點滴滴,有過苦惱,有過彷徨,就這樣一路走來,一路思索,我在收穫,我在成長。

責任伴我行演講稿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人的一生是短暫的,需要走的路卻很長很長。工作成績是人生旅途中最美的畫卷,也是人生價值的體現。工作的過程可能是苦的,但只要努力的話其結果總會是甜的,而只有切實增強責任意識,積極履行工作職責,才能在自己工作崗位上充分體現自己的價值。

什麼是責任意識呢?我想,在工作中,責任意識就是遵守集體的各項規章制度;是善於合作;是為完成工作而保持高度熱情和付出額外努力;是能夠努力實現集體的工作目標。簡而言之,責任意識就是對他人的支持、對集體的忠誠和對工作的積極態度。所以,責任意識並不是完成自己的任務那麼簡單,而是在按照制度完成本職工作後善於與人合作,幫助他人完成任務從而達到實現共同目的。

責任意識是做好本職工作和提高整體工作效率的前提。衡量一個人的尺度,不是職位的高低,也不是崗位的差別,而在於他是否有責任心,是否盡職盡責。有人曾這樣説過:責任通常分兩種:一種如清茶,倒一杯是一杯,永遠是被動;一種如啤酒,剛倒半杯,便已泡沫翻騰,永遠是主動。而作為基層政府工作人員,只做清茶是不夠的,我們要做的是啤酒,要主動地用強烈的崗位責任心去做工作。工作中,每一個部門,每一個崗位都是相互關聯、相輔相承的。如果每個人都是極其富有責任心的,那麼我們的團隊每個崗位的工作必然能做到讓自己滿意、同事滿意、領導滿意、羣眾滿意,團隊的執行力、工作水平、工作質量就會不斷地得到飛躍,從而使我鎮的各項日常工作和各個發展項目得到提升和進步。

總之,做自己應該做的,做自己能夠做的,併力求做的更好,這才是做人的本份。我們有責任去做好自己的工作,要把責任看作是我們應該具有的一種信念。只有在工作裏不斷地增強工作責任心,激情行動,立即去做,才能成為有價值的人,成為至少在某一方面比別人強一點的人,成為領導心目中不可或缺的人,成為受羣眾愛戴的人,只有這樣,活着才有意義,工作才有樂趣,也才能體現人生價值。

責任伴我行演講稿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英國王子查爾斯曾經説過:“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你不得不做的事,這就是責任。”

因為責任我們必須在逆境中掙扎,只有掙扎才會使山窮水盡變得柳暗花明,會使悲劇性的生命變的偉大。正如魯迅所説:“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截癱的史鐵生因為對生命的的責任而坐在輪椅上講述遙遠的清平灣的故事。殘臂抱筆的朱彥天因為對生命的的責任而寫出了30萬字的極限人生。因為對生命的沉甸甸的責任,才有瞎子阿炳那如泣如訴的二泉映月,才有陸幼青的死亡日記。其次每個人的人生都不那麼一帆風順。抱怨沒有用,逃避不可能,想飛也只是夢想,人生是現實的,現實的人生需要用現實的方法來處理。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一個人的責任感在於他對自己,他人,國家和社會所負責任的認識情感和信念,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遵守規範,履行義務的態度。責任是孟子的‘以天下為己任’。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周恩來的‘為中華崛起而讀書’。享受一定的權利,必須做到應盡的義務。你若要尋求你自己的價值,你就得給世界創造價值。

人生的路途,多少年來就是這樣踐踏出來的,人人都循着這條路走,你説它是薔薇路也好,你説它是荊棘路也好,反正你得乖乖走完,如果真以為是有翅膀的,能帶人到天堂,海闊天空的俯瞰這人世間且能長久地馮虛御風,逍遙於天地之上的,其結果一定是飛得越高,跌得越重,血淋淋地跌在人生現實的荊棘之上。

我們在這裏生活和學習,對一直支持我們的小眾負責,也要學會對國家、對社會負責。生命的責任會使你懂得珍惜每一個日子,每一陣風雨,每一泓秋水,甚至每一次飄零。理想和現實之間雖有衝突,無法做到十全十美,但對於社會的責任感,會使你盡善盡美。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當官者的責任。

兢兢業業,教書育人,是教師者的責任。

妙手回春,仁心仁術,是醫生的責任。

努力學習,探索創新,是學生的責任。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你是否面對自己的責任,你又是否正在探究它。

責任伴我行演講稿6

今天,站在這裏説起責任,我便感到這個話題是那樣的沉甸甸的。對於責任,每一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感受和詮釋。有人説:責任是職業道德和事業的根基;有人説:責任是能力水平提高的保證;有人説:責任是走向人生最高境界的選擇!但是我要説:責任是彈奏人生生命樂章最響亮的音符。

常常聽人抱怨,我工作能力那樣強,領導怎麼不能慧眼識珠呢?其實,我們有些人過多地強化了自己的能力怎麼樣,而不能自覺地把這種能力轉化成義不容辭的責任。不錯,在日常工作中如果我們身無絕技、能力平平,就是責任説得重如泰山,也不可能把事情做好。但是,光有能力,沒有責任那是萬萬不行的。試想想一位工人車工技術再精湛,他平時工作時粗心大意總是出次品也沒有用;試想想一位農民僅僅誇誇其談而不務實地耕耘,他的種田經背得再熟悉也沒有用;試想想一位戰士射擊場上百發百中,但他站崗時總是思想上開小差槍打得再準也沒有用。我要説:責任是一個人的靈魂。一個人缺失了靈魂,就失去做人最起碼的準則。

大家都可能知道中國原子彈之父鄧稼先的故事。鄧稼先雖長期擔任核試驗的領導工作,卻本着對工作極端負責任的精神,在最關鍵、最危險的時候出現在第一線。例如,鈾球加工等生死繫於一髮的險要時刻,他都站在操作人員身邊,既加強了管理,又給作業者以極大的鼓勵。一次,航投試驗時出現降落傘事故,原子彈墜地被摔裂。鄧稼先深知危險,卻一個人搶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彈碎片拿到手裏仔細檢驗。身為醫學教授的妻子知道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彈,在鄧稼先回北京時強拉他去檢查。結果發現在他的小便中帶有放射性物質,肝臟被損,骨髓裏也侵入了放射物。隨後,鄧稼先仍堅持回核試驗基地。在步履艱難之時,並首次以院長的權威向周圍的人下命令:“你們還年輕,你們不能去!”1985年,鄧稼先最後離開羅布泊回到北京,仍想參加會議。醫生強迫他住院並通知他已患有癌症。他無力地倒在病牀上,面對自己妻子以及國防部長張愛萍的安慰,平靜地説:“我知道這一天會來的,但沒想到它來得這樣快。”在他去世13年後,1999年國慶50週年前夕,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又向鄧稼先追授了金質的“兩彈一星功勛獎章”。在鄧稼先身上,我們應該讀懂責任不僅僅盡責;而是無私地奉獻!

責任是體現一個人責任心的強弱,能力是表現個人辦事的效率。有責任心能力差不可怕,有責任心有能力是精英,有能力無責任心壞大事,無能力無責任心是廢人。如果一個人有責任心,那麼他可以培養自己的能力,因為能力是可以培養鍛鍊的,而個沒有責任心的人,即使很有能力,也不能把事情做好。

責任,已經成為一個人在社會上的立足之本,成為企業求生存謀發展的重要能力。如果你缺乏責任,組織不會聘用你,團隊不會讓你加盟,搭檔不願意與你共事,朋友不願意與你往來,親人不願給你信任,你最終將被這個社會拋棄。在這個世界上,有才華的人太多,但是有才華又有責任的人卻不多。我們應該成為這不多之中的一員。

你愛自己嗎?你鍾情你自己現在的工作崗位嗎?我想每一個人的回答應該是肯定的。如果真的愛自己,愛自己的崗位,那就從現在做起吧,因為從你承擔起責任的那一刻起,就會獲得一種積極的生存動力、競爭能力和向上態勢。遠的不説,就説説我們身邊的人吧!我們都熟悉我們的同事方安慶同志,他在妻子多病,二個孩子要讀書,自己身體又不好的情況下,憑着對工商事業的一腔熱愛;憑着自己對人生責任最大的追求,幹一件事愛一件事;幹一件事成就一件事,在他自己臨近退休之時,讓自己的人生綻放了絢麗的光彩,成了我們身邊盡忠守責的模範!

一個人的工作做的好壞,最關鍵的一點就在於有沒有責任感,是否認真履行了自己的責任。人的一生必須承擔着各種各樣的責任,社會的、家庭的、工作的、朋友的等等。人不能逃避責任,對於自己應承擔的責任要勇於承擔,放棄自己應承擔的責任時,就等於放棄了生活,也將被生活所放棄。責任可以使。

責任伴我行演講稿7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事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XX行的XX。

演講之前,我想先讓大家做一個選擇:第一個是挑兩桶水上山澆樹,你的能力可以做到,但是會有些吃力;第二個是挑一桶水上山,你會很輕鬆的做到,並且有充足的時間休息。你會選擇哪一個?也許很多人會選擇第二個,因為它不用努力,而且十分輕鬆。但你們是否想過樹苗會非常缺水麼?儘管挑兩桶水會很辛苦,但一個人有能力或通過一點努力就能擔負起的責任,為何不去做呢?如果我們有能力盡自己的努力擔負起責任,我們將獲得的就是綠樹成林;反之,如果我們看起來是在做事,但沒盡全力,那麼我們得到的將是滿目荒蕪。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就是《肩負發展的責任,創造永恆的青春》。培根曾經説過:“青春是易逝的,你揮霍它,時間也會拋棄你。”人的一生只能享受一次青春,當一個人在年輕時就把自己的人生與他的事業緊緊相連,他所創造的就是永恆的青春。

作為一個剛剛上班的年輕人,更應該把每一天當作一生去努力,用責任來承載我們的能力,這樣才能擁有更光明的未來。

20世紀初的一位美國的意大利移民弗蘭克,他拿自己所有的積蓄開辦了一家小銀行。但由於一次搶劫,導致他破產了,使他的儲户失去了存款,這徹底改變了他的一生。當他帶着妻子和四個兒女從頭開始的時候,他決定償還那筆天文數字般的存款。所有的人都勸他:“你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這件事你是沒有責任的。”但他回答:“是的,在法律上也許我沒有責任,但在道義上,我有責任,我應該還錢。”

償還的代價是三十年的艱苦生活,寄出最後一筆“債務”時,他輕歎:“現在我終於無債一身輕了。”是的,弗蘭克寄出的不只是債務,而是對社會的責任感。

正如比爾·蓋茨對他的員工所説的:“人可以不偉大,但不可以沒有責任心。”作為一名銀行員工,我們每天面對的是一沓沓的鈔票,客户是因為信任才把錢存到我們這裏,我們一個小小的失誤都會給客户和我們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我相信沒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負責任的人,只有勇於承擔責任的人,才能被賦予更多的使命。養成對工作的責任感,即使面對逆境也會鼓起勇氣;即使面對誘惑,也會不為所動。

我剛上班的時候,曾問過單位的一位老同事:“是什麼讓您如此樂觀積極地去工作?”她回答我説:“那是一種職業的責任感,對事業的忠誠,和一種源自對工作的熱愛。”她還告訴我:“不要問單位為我們做了什麼,而要問我們為單位做了什麼。”從此,我便深深地感覺到如果我存在,那就不要讓我的存在可有可無。

企業的每一名員工都肩負着企業生死存亡、興衰成敗的責任,這種責任是不可推缷的。每個人的崗位不同,職位不同,責任也不同,但責任心不能不同,我們不僅要對自己負責,更要對工作負責,只有這樣我們的工作質量才能得以保證。

單位就像一座大廈,而我們每個人就像是堆砌的磚塊,雖然每一塊磚都不相同,但如果每一塊磚都能優質、高效地搭設起來,那麼就一定能保證我們XXXXX銀行的大廈屹立不倒。

我們都知道,一盆散沙磕不破一個雞蛋,而一枚石子可以輕而易舉地把雞蛋打破,同樣,只要有我們每一位員工的責任心凝聚成的力量,就能創造驕人的成績。事實告訴我們,我們要發展,不僅要有強大的物質基礎,更要有強大的精神動力。這種精神是理想、是信仰、是操守、是品格,是每一個員工的責任心和使命感,是一個企業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和蓬勃發展的強大動力!

我們汲取了企業輸送給我們的養料,就應該在這片沃土上結出豐碩的果實。讓我們攜着夢想與責任心,在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下,放飛每一個音符,跳動每一個旋律,攜手前行,一起奏響舒蘭農商行高速前進的時代強音!

最後,用兩句話結束我的演講: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見金!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yanjianggao/yv3dr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