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演講稿 >

實用的我是演説家演講稿4篇

實用的我是演説家演講稿4篇

通過對演講稿語言的推究可以提高語言的表現力,增強語言的感染力。在當今社會生活中,能夠利用到演講稿的場合越來越多,相信寫演講稿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我是演説家演講稿4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用的我是演説家演講稿4篇

我是演説家演講稿 篇1

我的少女時代

陸蓉之

大家好我是陸蓉之,今年65歲了,我是4個孫兒的萌奶奶。我知道你們想什麼,一個已經當了奶奶的老太太還把自己穿成這個模樣要幹嘛呢?考慮過子女的感受嗎?為老不遵。可是我無所謂,奶奶謝謝你們的關心,因為我知道你們當中一定有人會覺得我很可愛對不對?

我並不是因為要上這個節目才穿成這樣的,其實私底下我也常常這樣的打扮,打開我的衣櫥裏面有五顏六色的少女裝,公主裙,還有一些前衞出格的服裝,總之就是沒有正常奶奶穿的那種衣服。

沒錯,我知道我已經65歲了,可我就是有一顆不願平凡的心。今天,我要在這裏跟各位分享我的少女時代。我的職業是一個藝評家、策展人,所以我要長期跟藝術發生親密的關係,就是這種關係成就了我的少女心。

奶奶我小的時候因為藝術的才能,大家都説我是天才小神童,13歲我就開了個展,17歲我畫的一幅40米的長卷,被台北故宮收藏,我是他們收藏(作品中)年紀最小的畫家。藝術帶給我年少成名的滋味,更重要的是,它為我打造了最初的世界觀。所以,我不要千篇一律,我就要追求極致,追求與眾不同,我就是那件行走的藝術作品。所以在現實的人生裏,我早就沒有年齡這個概念。

説了半天,其實讓我永葆青春的就是愛情。奶奶我做過最驕傲的一件事,就是我追到了我的萌爺爺,現在我要曬一曬我家的老爺傅申。雖然他已經80歲了,可是他一直是顏值很高的老帥哥。當我意識到我可以追求他的時候我已經45歲了,經歷過兩次失敗的婚姻,可我還是毫不猶豫的準備向他告白。

我拿起電話説:“傅老師您明天有空嗎?我想請您喝咖啡”“我不喝咖啡”“那我請您喝下午茶”“我不喝茶”,我正要説那我請您吃飯,他總不能告訴我他連飯都不吃吧,結果他説:“我正在辦展覽,你可以到會場來,我們當面談談。”

我毫不猶豫地就在大庭廣眾之間向他表白,我説,傅老師,在您還沒有結婚請您給我交往的機會,否則您會後悔一輩子。他愣了一下説為什麼?我説,優秀的女性懂得選擇自己所愛,而且知道誰是最適合對方的。我這樣直白的表達讓他驚呆了,他想了一會兒説,我不喜歡胖胖的女生。What?這算什麼?不過無所謂,我立刻減肥,所以我鍼灸、埋線、每天做運動,三個月就瘦了11公斤,然後我搬到他家樓下天天幫他煮三餐。這時候還有5個女生在追他,各個比我年輕,一個都不想放棄,我可是得想出策略來,奶奶我得幹票大的,一舉殲滅所有的對手。

就在他生日的前夕,我寫了一封公開的求愛信登在等在最大的報紙副刊,説是要祝他生日快樂,其實我是要昭告天下:我陸蓉之出馬追才子傅申了,閒雜人等一概靠邊站。我到現在都還清晰記得萌爺爺拿着報紙暴跳如雷的樣子,可是我已經達到目的了,轉過身偷笑着進了廚房為他準備生日大餐。

可是這樣交往了快要三年,老爺爺還是不肯跟我結婚。這下奶奶我決定放大招,改去追求我未來的婆婆。所以呢,我只要一有空就飛車南下各種討好他的母親,陪她買菜,陪她做飯,聆聽她回憶往日的種種點點滴滴。有一天我未來的婆婆中風倒地,傅申那個時候在韓國辦展覽,所以我又是一個人飛車南下一手打理住院、照顧大大小小的事,一直到她去世,我還為她編輯了一本精美的紀念集,還辦了一場温馨感人的追思會。

這個時候傅申他終於看到我裏裏外外能幹的那一面,相信我是最適合與他攜手終老的伴侶,他終於答應我結婚了。我拜託你們千萬不要覺得奶奶實在太瘋狂了,因為這就是愛情的魔力:當愛情來臨的時候你會覺得你每一天都活得活力四射,靈感創意源源不絕,年齡就銷聲匿跡了。

現在你們有一些小兔崽子們動不動就説我老了,可是奶奶要跟你們説,親愛的孩子們你們知道什麼是老了嗎?其實我也不知道,年齡到底算個啥,老了又怎麼着,奶奶我這一輩子從來不會因為年齡去做什麼,或者不做什麼。我一生走來只做一件事,那一件事就是奶奶我想做。如果你還要再加一件事,就是奶奶我敢做。我就是那青春無敵的美少女萌奶奶陸蓉之,謝謝大家。

我是演説家演講稿 篇2

我知道你們可能還不太習慣我這樣子,我自己也不太習慣,我們慢慢慢慢適應一下,導演説《我是演説家》一開始,你説説表達的力量吧!

我想先跟你們説一個我的祕密,我是主持人,主持人要説話,但其實我是一個特別內向的人,我不太願意説話,可是你不要弄錯了,我不願意説話,我不願意表達,並不是因為我覺得説話太簡單了,語言根本就沒有分量。恰恰相反,我知道語言有多難,語言多有力量,我覺得我們每個人,都經歷過那樣的階段,當你突然覺得你的人生瀕臨絕境的時候,有那麼一句話,把你狠狠地推向深淵,但是,同樣我們會有那樣的經歷,在我們落入深淵的那一刻,會有那麼一句話幫助你,安然落地,而這就是語言的力量,語言像是一把鋒利無比的刀子,有的時候是殺人的武器,但有的時候他是救人的工具,即便是這樣,我還是相信語言的力量,表達是有意義的。

有一個我的小朋友,曾經問過我,他説,魯豫姐,有沒有這樣一句話,在你人生特別艱難的時候,能夠幫助你安然度過,我想了想好像是有的,我經常去會對我自己,對別人説,我説我相信,我們這一生不管是誰,我們所承受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的總量是相同的,這句話對我有催眠的作用,特別有意義。當我很難的時候,我就對自己説,其實沒什麼,我這一輩子不會比任何人更倒黴,但是有時候那個不好的過程太長了,我會想天吶,什麼時候才是那個底?我想要

否到什麼時候,極到什麼時候那個泰才回來。但是這個時候,我就要相信,只要死磕,好的那一刻總會到來。

所以我相信,語言是有意義的,表達是有力量的,語言是一把鋒利的刀子,可以扎出血來,很多時候你不經意傷害我的話,會讓我害怕、恐懼,但是我們都不要害怕,都不要恐懼,都不要被別人的語言所綁架,所恐嚇。我們還是要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過自己想要過的那種生活。

表達是有意義的,表達是有力量的,要表達你的'愛,你的喜歡,去温暖感動我們愛的人,喜歡的人。要表達你的憤怒和討厭,要鞭撻那些醜惡的,讓善良的人不感到寒意,要表達我們所知道的,讓更多的人都知道,要表達我們所質疑的,讓我們彼此更加坦誠,表達更需要智慧,你要運用語言的力量,在適當的時候,運用四兩撥斤的道理,去改變我們周遭的環境和社會,表達只屬於那些真誠的,有勇氣的,敢作敢當的人。

我希望我們一起在這個舞台上,表達自己,説出你想説的,讓我們一起:敢説!敢做!敢自我! 謝謝大家!

我是演説家演講稿 篇3

我們每個人都做過學生,學生時代常常遇到這樣的情況:老師在課堂上向學生們拋出問題,有些學生會迫不及待地舉手;有些學生不等老師同意就直接喊出答案;有些學生很少主動舉手,卻可能給出最準確的答案;還有些學生更願等待旁人給出正確答案。學生們這些形形色色的反應,投射出不同性格的行為模式,相同的年齡段,接受同樣的教育,卻需要給予不同的教育方法。這也就是我們常説的“因材施教”。

過去幾年,我們與一些教育部門合作,嘗試將性格色彩用到教育實踐中,初見成效,我稱其為“因‘色’施教”,不僅可讓老師快速察覺並有效解決由性格導致的教育問題,而且能有效幫助教師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瞭解他們的特點與需求,促其成長,敲開情商教育的一扇大門。

如何辨“色”識學生?

在課堂上,那些爭先恐後舉手的學生天性積極,反應敏捷,渴望通過最快速的自我表達獲得最多的關注與認可,卻常常因為不夠嚴謹細緻的思維,在第一時間內給出錯誤答案。這是紅色學生的代表,他們容易在教師不斷的鼓勵與讚美中得到更多的學習動力。

那些默默皺眉思考、很少舉手的學生相對內斂,缺乏主動性,不願受到過多關注,習慣在深思熟慮、想清所有存在和潛在問題後再確定答案。這是藍色學生的代表,所謂“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長時間的沉默後一旦被提問,最有可能給出最完美的答案。

那些不舉手就直接回答問題的學生外向主動,自信坦率,帶有明確的目標感和直截了當的行為方式,敢於挑戰,容易因為外界的嚴厲訓斥而產生強烈的逆反情緒。這是黃色學生的代表,常因教師不當的處理方式而與其發生衝突。

那些等着旁人答題的學生喜歡平靜、安寧的生活狀態,害怕被人打擾或與人發生衝突,對於教師的提問,與其努力思考或與同學搶答,不如耐心等待正確答案浮出水面後,一筆一畫地記錄下來。這是綠色學生的代表,安於現狀的天性決定了他們在面對激烈競爭時,即使最快得出正確答案,也會本能地將機會拱手讓人。

學生性格的差異決定了教師必須因材施教,學生個性的複雜性決定了教師必須因“色”施教。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關鍵看作為教者的老師你懂不懂性格。

因人而異,因“色”施教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破解提高學生情商的密碼,先得提高自己的情商,因人而異,“對症下藥”。

一、紅色:外界認可是自信的原動力

並非所有紅色的學生都能呈現出外向積極一面。嵐嵐就是個看似寡言內向的學生,不願在課堂上與師生交流。 一次語文課上,教師點名讓她表演“賣火柴的小女孩”,意外發現她的表現力勝過其他任何學生,之後在下一次角色扮演的語文課上,她主動舉手。教師察覺後問她:“嵐嵐,為什麼以前上課,你都不説話不舉手呢?”“我不是不想説話,是考試的分數不高,從來沒有人注意我、表揚我,所以覺得上課挺沒意思的。長期得不到肯定與表揚,變得沉默、不自信、孤僻,遇事時無法自己做出判斷,這是紅色學生的通病。教師回想起來,嵐嵐的成績不像她自己説的那樣不好,這就説明她的天性太渴望被關注與認可,一旦受到冷遇,就容易受挫,甚至為了避免“受傷”而選擇活在自己的世界裏。這就是嵐嵐發現自己的優勢,並得到肯定後,與此前判若兩人的原因。紅色學生嚮往快樂與自由,因此容易偏科,大多數老師的傳統做法是根據不同科目成績的高低對學生給予相應的表揚與批評,這對紅色學生是一大教育誤區。對紅色的學生來説,興趣是的動力,批評與要求則是的阻力,自信心不足是潛在的性格弱點。老師要幫助這類學生提高成績和完善自我,需儘可能地給予鼓勵與認可,培養他們的興趣點和自信心。

二、藍色:需要疏導的“焦慮症患者”

習慣深思熟慮的藍色學生對完美和細節的追求是無止境的,但同時也最易患上焦慮症。其他同學一節課時間就能完成的工作量,在藍色學生手裏要耗費一個下午甚至更長時間。屬於藍色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是這樣:會獨立制訂很多計劃,並要求自己完全遵照執行;會因為沒弄懂某一個科目的知識點而感到無助,並強迫自己不斷思考直至領悟。在最後的結果出現前,內心容易產生焦慮,甚至鑽牛角尖,變得極端。這種“過於苛求”和“不善變通”兩大弱點削去了效率,又因敏感和寡言加劇了內心糾結,反而容易在不斷加重的焦慮中,以失敗告終。對此,老師首先不能因為藍色學生安靜低調的表象,而忽視他們敏感的內心和豐富的情感,也不能因為他們的自我高要求、責任心強,而放手讓他們默默地扛起一切。藍色的學生需要疏導與輔助,也需要被肯定與尊重。老師在充分鼓勵他們的基礎上,可適當地與他們共同制訂計劃,讓他們明白何為主、何為次,自己學會抓大放小,在有限的時間內靈活變通,不過分糾結於細節。對藍色的學生而言,一旦懂得權衡利弊,明白變通的意義,自然會去尋求自身性格的改變。

三、黃色:“硬碰硬”,沒好處

黃色的學生內心強大,此處提醒每個老師:切勿激起他們的逆反情緒。小秋常在上課時看漫畫,老師每每發現後,都用沒收的方式懲罰,反倒加劇了他的直接頂撞和師生衝突。後來老師突然發現他從前的學習成績非常好,學過性格色彩後,老師決定將以往沒收的全部漫畫書都還給他,並留下一句話:“一個真正強大的人,應該懂得珍惜每一分鐘。自此,小秋的漫畫書再也沒在課堂上出現過。

天性自信、目標明確、內心強大的黃色學生需要被尊重,生就爭強好勝的個性與領導他人的本事,讓黃色不懼挑戰,不畏強權,卻容易自負、自高、自大。老師在教育犯錯的黃色學生時,首先要尊重他們,變嚴厲的批評或居高臨下的説教為平起平坐的方式,引導他們自己認清事情的正誤利弊,讓他們自發地揚長避短,向着適當的新目標前進。對黃色的學生而言,他們只有得到的頭銜,才會擁有短暫的快感,才能更好地爭取下一個“第一”。這類學生需要幫助,但老師不要讓其他學生知道自己在幫他,以免讓他“傷及顏面”。在日常相處中,老師要引導他們享受學習本身的快樂,並從中汲取營養,收穫比名次更重要的能力與知識,讓他們自己明白成王敗寇並非人生的全部,重新確立並實現自己真正該追逐的目標。

四、綠色:習慣的養成是關鍵

最聽話的綠色學生也是最讓老師無計可施的。生性平和的他們最不願引人注意,從班級管理的角度看老師比較省心,但從個體進步和全面發展的角度,卻是有害的。對待這類學生,短期內,老師可根據他們各自的學習能力和知識水平,幫助他們將學習計劃分解成最易實現的階段性小目標,並時刻關注他們的成長。只要發現他們的進步,不論大小,都應不吝讚美與鼓勵,讓他們感知到老師一直在自己身邊,隨時能幫助自己解決難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前進動力。從長遠發展來説,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對於綠色猶如珍寶。在一次夏令營活動中,有個年少的學員堅持每天按時起牀,有規律地收拾被褥、整理衣服,整整一個月從未中斷和改變。詢問後得知,這個學生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就不斷鍛鍊他自己的起居和生活能力,久而久之便形成這一習慣。所以,老師可以參照此等妙法,引導綠色的學生養成適時分析、總結學習情況,制訂並分解學習計劃的良好習慣,以不變應萬變。

我是演説家演講稿 篇4

這是一個講鄉愁故事,但是,我卻要從一隻猴子開始説起。一隻猴子?猴子跟鄉愁有什麼關係?在上個世紀的五十年代,美國有一個學者叫哈洛,他做了一個跟猴子有關的社會學的實驗。他把一羣剛剛出生的小猴從父母身邊帶離,強行關進了一個冰冷的籠子,這些猴子都是被獨立關押的。一邊,哈洛給他們用鋼絲做了一個非常堅硬的、很像是猴子的一個鐵絲架子,這個架子上有牛奶瓶;在另一邊,他還給那些猴子放了一個毛茸茸的很像它猴子媽媽的猴子玩具,什麼事情發生了?所有的小猴到餓得快死的時候,才到那個鐵絲的架子上去拿牛奶瓶喝奶,一旦喝飽了,會迅速的回到那個它以為是媽媽的毛茸茸的玩具身邊。雖然這個模擬的媽媽不能為它做任何事情,可是那些小猴兒卻緊緊地蜷縮在那個猴子媽媽身上。

更殘忍的事情是在後面,這些猴子後來長大了,統統都無法融入正常的猴子族羣,它們就像是得了靈長類動物的精神病一樣,尖叫、哭泣、害怕、抗拒......它們只能被單獨關押,就算是後來他們用技術手段懷孕生下了小猴,這些猴子對自己生出來的生命毫無任何的感受,當生出的新生兒小猴哭泣着向媽媽身上爬過去的時候,它們媽媽做的事情是憤怒的推開他、或者是咬掉它們的手掌和頭顱。

這個實驗如此的殘酷,以至於後來在全球範圍被永久的禁止了。但是這個可怕的實驗,教會了我們一個基本的靈長類的也包括人類的心理學的常識:愛是一種能力,愛是我們大腦深處的一個原始的驅動的程序,它不會因為我們大腦健全就自然的產生,它必須來自於我們所有人的親子關係,我們親生父母的愛,和我們社會環境給我們的一個有效的良性的互動。

哈洛用一羣殘酷的猴子的實驗,教會了我們這個真理。但是,這樣的不幸,可能正在我們自己的身邊,正在我們大地上發生。我給大家分享幾個就在近期震撼我們所有人的悲痛案件:廣西的一個13歲的男孩,自己離家出走,流浪的時候,把三姐弟就因為很小的事情全部殺死,屍體投進了枯井。還有去年,畢節的一個年輕的孩子,他把自己親生的弟弟和妹妹全部殺死以後自殺。然後大家聽到這種新聞的時候,所有人都會問一個問題,為什麼?怎麼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我們會有很多種解讀,但是如果你回到哈洛的解讀的時候,你會明白,這些所有的孩子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他們是“留守兒童”。他們是從小被自己的父母拋下了在家鄉的、失去了親情和愛的鏈接的幼小的猴子,所以你怎麼能指望他們用愛、用良性互動、用有序的方式去走入這個社會?你知道他們在想什麼嗎?

我曾經在一個節目的現場見過一個媽媽跟我描述她的孩子,當時他們是一對農民工夫妻來到節目現場,請求能夠支持他們回家的車票,因為春運了,他們沒有票。而他們已經三年沒有回家鄉,沒有見過自己的孩子。那個媽媽擦着眼睛跟我説,她説;“三年前我離開的時候,我並沒有告訴孩子我要走,因為怕他鬧,全家都是瞞着他的。”夜裏,睡到一半的時候,我突然驚醒了,孩子醒着,孩子坐在她的身邊,醒着直勾勾地看着她,然後看到媽媽也醒了,媽媽睜開眼睛孩子也看着她,眼睛對着眼睛,孩子幽幽地説:“媽媽,你不要我了嗎?”我當時眼淚就出來了,天啦!這個孩子遭遇了什麼?如果是我,全世界給我,我也不會再離開我的孩子。

標籤: 演講稿 演説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yanjianggao/omjk8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