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演講稿 >

【推薦】文明演講稿七篇

【推薦】文明演講稿七篇

使用正確的寫作思路書寫演講稿會更加事半功倍。在充滿活力,日益開放的今天,演講稿在我們的視野裏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演講稿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文明演講稿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薦】文明演講稿七篇

文明演講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

你們好!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於有錢沒錢;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我們偉大的祖國素以“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着著於世,我們中華民族歷來十分注重文明禮儀。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有多少名人志士以禮待人的故事至今還被人們廣泛傳誦,“孔融讓梨”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曉,婦孺皆知。由此可見,文明也是一個國家的冶國之本。

做一個文明的人,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孝敬自己的父母是基礎,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敬不孝,那麼面對社會上的老人怎麼會尊?看見幼兒怎麼會愛?他根本沒有權利涉及道德,否則將會是對道德的褻瀆。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有“香九齡,能温席”,得到無數人讚譽;現有“全國道德模範李美麗無怨無悔照顧公婆的事蹟”感動世人。今天我們做文明少年,必須由此開始。

做一個文明的人,其次是要講文明、講禮儀。

文明禮儀是律已、敬禮的一種行為規範,它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是我們民族精神的體現。在生活中我們要知禮、講禮、善禮,做個文明人,不要亂丟垃圾;不在公共場所隨地吐痰、大聲喧譁;在公交車上給老、弱、病、殘、孕,以及抱小孩的乘客讓座;按照交通指示和標誌行走,不闖紅燈;要保護環境衞生,不踐踏草坪,不隨手摘花。毫不置疑地説,文明禮貌對我們來説是非常重要的,生活中處處都顯示着我們的道德品質。

現在,我們正處於人生中最關鍵的成長時期,這個時期的所作所為,將潛移默化的影響到自身的道德品質,如果我們不在此時抓好自身道德素質的培養,那我們即便擁有了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於人於己於社會又有何用呢?所以,我們首先應該做一個懂文明、有禮貌的謙謙君子,然後才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單純掌握知識技能的機器,而要成為一個身心和諧發展的人。文明就是我們素質的前沿,擁有文明,那我們就擁有了世界上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

文明需要大家來參與,文明的氛圍要靠大家共同來營造,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讓文明禮儀伴着我們成長。

文明演講稿 篇2

國旗下講話——愛惜糧食,文明用餐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上午好!

我是四(1)班的 。我今天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愛惜糧食 文明用餐》。 同學們,在講到愛惜糧食,我們馬上就會聯想到《鋤禾》這首古詩。這首古詩就是告訴我們農民伯伯種田很辛苦,要我們愛惜糧食。可是我們真的做到愛惜糧食了嗎?在學校食堂,每天都會看見同學們浪費糧食的現象!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我們中國還有很多人吃不飽飯,還有很多孩子讀不起書,也還有很多孩子因家庭貧困而輟學。當你浪費一口糧食時,也許在他們的眼裏浪費的就是一頓豐富的晚餐。有的同學家庭條件好,很是挑食,吃了幾口飯就倒掉了,説這飯菜是自己不喜歡吃的……這些都是在浪費糧食!也許你並不覺得自己在浪費,也許你認為浪費這一點點算不了什麼,可是,如果你浪費這一點,他浪費這一點,大家都浪費這一點,那就是一個驚人的損失了!

同學們,你想做個文明的小學生嗎?那就從文明就餐、愛惜糧食開始吧!其實愛惜糧食,做起來很簡單:吃飯

時,不要剩飯菜;不挑食,不厭食。無論是在家裏爸爸媽媽給我們做吃的,還是學校裏的飯菜,都是有利於我們身體成長的,為了我們自己的健康,我們都要通通吃掉它!文明就餐就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安靜就餐,不大聲喧譁、打鬧,不端着飯盒奔跑走動,防止相互碰撞或燙傷;就餐時細嚼慢嚥,有助消化,也不含飯説話,以免發生意外。在就餐結束後半小時內不跑或者進行劇烈運動。愛護餐具,並把餐具放在指定的地方;同時要尊重工作人員,對他們為大家的服務表示感謝。

同學們,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做一名珍惜糧食,文明用餐的好學生吧!

文明演講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老師們:

大家好!

五千年的華夏文明,中國素以“禮儀之邦”的着稱於世。作為現代文明人,更加要傳承文明禮儀風範。

文明的小事常常發生在身邊。量定你是否是一個合格的現代文明人,就體現在這一件件小事上。但往往被我們忽視,所以我們要把文明禮儀融入到社會生活中。而我們也要從小培養,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為美好的將來打下基礎。

記得老爸買了私家車後,我就再也沒有乘過公交車了。乘公交車的樣子雖然印象不深了,但發生在公交上的事,至今仍然記憶猶新。坐在車上,望着窗外,陽光明媚。車停了,人民醫院的站到了,有一羣人一窩蜂的下車了。正當司機準備再次前進時,一位六十多歲的老奶奶手一邊揮着一邊喊着:“等一下,等一下!”她上車了,望了望周圍,似乎沒有位置了。這個老奶奶——一個農村老婦女,她喘着粗氣。老奶奶一上車,車上似乎都是她的聲音,她説着還一邊笑着。她笑眯眯的問了身旁一位90後的年輕人:“小夥子這是往那一站的啊,老了,眼都花了。”那個所謂的年輕人不僅沒有回答老奶奶,並且帶着輕蔑的眼神瞪了一瞪老奶奶。“嚓、嚓”,公交車剎了一個急剎車,老奶奶向前衝了一下。車子上所有的人都把目光集中到了老奶奶一個人的身上。老奶奶似乎嚇到了,一句話也沒有説,目瞪口呆的看了看周圍的人有一些“不知羞恥”的人還在偷偷的笑老奶奶。不知怎麼了,天空外面下起了雷陣雨,天色也一下子灰暗了許多。這個時候,坐在前頭的售票員阿姨察覺到了什麼,她走到了後面,很嚴肅的對某些人説:“懂不懂得什麼叫尊老愛幼啊?!老人家難得上一次市裏,坐個公交還這麼費力。”説着,這個阿姨便攙扶着老奶奶到了車的前頭,讓老奶奶坐在售票員的專用位置上,而自己卻站着。

“老人家,很少來市裏啊。”

“是的啊,來找我閨女咯。”老奶奶臉上洋溢着笑容。

“閨女在市裏工作啊,很好吧。”

“呵呵,恩,市裏好啊,熱鬧啊。”

……

車上很安靜,所以老奶奶和售票員阿姨的對話聽得一清二楚。“嚓、嚓”到站了,短短的路程感覺好漫長。下車的時候,大家都爭先恐後的扶老奶奶下車。天又晴朗了,雨不在下了,老奶奶又笑了。

古人云:“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現代人,更應該用行動去實踐,去證明。做一個名副其實的現代文明人。

謝謝大家!

文明演講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千學萬學,學做文明之人》。

高中階段的學習時間無疑是寶貴的,那現在佔用大家的時間舉辦這次關於文明修身的演講活動,足以顯現出文明禮儀的重要性,其重要程度在某些方面,甚至遠遠超越了文化課知識的學習。

學習要先學會做人,學做社會人,學做文明人。人和獸之所以會有區別,就是因為人類懂得追求知識和美德。其實,關於文明修身類似的話題,我們大家都是從小就耳濡目染再熟悉不過了。為何要反反覆覆的強調呢?因為它重要,因為它是我們區別於自然界裏其他生物的證據。

中國是世界公認的文明禮儀之邦,因為中華民族温文儒雅,落落大方!因為中國人民見義勇為,謙恭禮讓!荀子云:“不學禮,無以立;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 。禮貌待人是我們祖先的傳統美德。世界迅速變化着,可美德的傳承是不變的。我們希望古代賢人可以欣慰的看到,不只是社會科學在進步,人文素養也在提升。

可現實又是怎樣的呢? “亂插隊,公共場合大聲喧譁,隨地吐痰”,這些詞彙似乎成了中國的代名詞。然而,我們腳下的這片擁有五千年文化的文明禮儀發源之地,憑什麼蒙受這樣的恥辱。這種現狀只能由我們自己用實際行動來改變。那我們又是如何去做的呢?

單看校園內的不文明行為,便可以用“比比皆是”來形容。衣着上,打扮不適宜身份,過分追求光鮮時髦;飲食上,浪費糧食,吃不了便隨意倒掉;出行時,騎車的同學橫衝直撞,步行的同學三五成羣,甚至造成了道路的`阻塞。再如隨手扔垃圾,打架,爆粗口,同學間交往不當…這些現象,還是在校園內根深蒂固。

就説打架罵人吧,有智慧的人不會用諸如此類低級的方式發泄自己的情緒。我們應該要變聰明一點,學會控制自己的衝動。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親力親為,講文明,懂禮貌,將不正之風趕出校園。

如果説文明是如何做人的總綱目,那修身就是文明指導下的實際行動。

在這兒説個我親身經歷的事,就昨天中午,我騎車回家後把車就擱樓道里。也怪我自己,把車鎖上後鑰匙忘了拔下來。等下午要上課的時候,我下樓發現不知道是誰已經把我車鑰匙拔走了。沒鑰匙就不能開鎖,我只能抬着車,去找人把鎖砸掉。這事顯然不是小偷乾的,也許那個人只是認為自己搞了個惡作劇而已,可是卻給別人帶來了麻煩。

即使是像這樣的小事,也能反映出一個人的素質。我們不要只重視書本知識的學習,更要注重自己道德品質,言談舉止的修養。

看看校園內的垃圾,想想我們距離文明到底還有多遠? 聽聽周圍同學的語言,想想我們距離文明到底還有多遠?

反思過後,我們該怎樣呢?是的,我們該努力了,努力做一個文明之人,努力營造一個更加理想和諧的校園。

不要忘記,行動,是從現在這一刻開始的。

從這一刻開始,行動起來,讓中華文明在我們的一中熠熠生輝!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

文明演講稿 篇5

有一種美,給生命帶來激情,給生命帶來温馨,這種美就是文明之美。

她沒做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不過是舉手舉“口”之勞;她見到老師問聲好,請教問題道聲謝;她不小心碰到同學,説聲對不起,同學流淚時,請用幽默讓他破涕為笑;主動制止一個亂丟垃圾的人。文明真的無處不在,信口拈來。室等安靜場所手機不設震動或直接接打電話,人未到位先佔,還有那可惡的“課桌文化”。

南開大學校長在鏡子上寫了一句箴言:“面必爭,發必理,衣必整,鈕必結,頭容正,肩容平,胸容寬,背容直,氣象勿傲勿怠,顏色宜和宜靜宜裝。”

作為一個大學生,我們必須明白自己的儀表起碼必須符合學校的氣氛和學生的身份,保持大方、得體的儀表,是對老師同學的一種尊重。

現在,我們正處於人生中最關鍵的成長時期,我們在這個時期的所作所為,將潛移默化的影響到我們自身的心理素質,而文明的行為就在幫助我們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同時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質,如果我們不在此時抓好自身道德素質的培養,那我們即使擁有了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於人於己於社會又有何用呢?所以,我們首先應該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一個懂文明、有禮貌的謙謙君子,然後才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單純掌握知識技能的機器,而要成為一個身心和諧發展的人。文明就是我們素質的前沿,擁有文明,那我們就擁有了世界上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

我們放飛小鳥,他們會翱翔於自由的藍天,學校放飛我們,我們要書寫下文明的詩篇!讓我們在“學規範,知禮儀,爭做文明之星”主題活動中盡情展現自己的風采,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共同譜寫文明的樂章,唱響文明的音符,書寫文明的新篇章,為建設文明校園而努力奮鬥!

文明演講稿 篇6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文明是什麼?文明是路上相遇時的微笑;文明是同學有難時的熱情幫助;文明是與人交往時的親切;文明是見到師長時的問好;文明是不小心撞到對方時的一聲“對不起”……文明是一種品質;文明是一種修養;文明是一種受人尊敬並被大家廣泛推崇的行為。

閆媛媛,初一七班的生活委員,我身邊的文明榜樣。

那天本不是閆媛媛做值日,放學後她正要回宿舍,“媛媛。”我們組的一名住宿生叫住了她,“我不太舒服,你能幫我做一下值日嗎?”“不舒服!”媛媛應聲停下了腳步,轉身去摸那位同學的額頭“這麼燙!,你發燒了吧。”“就是有點頭痛。”“走,我陪你去找肖老師,讓你父母來接你。”閆媛媛像大姐姐似的,邊説她邊幫助那位同學收拾書包。“你放心,值日的事交給我了。”説着便扶着那位同學出去了。

一會兒,閆媛媛回來了,她看了看天色不早了,便讓我們先走,“路上小心!”閆媛媛笑眯眯地在班門口送我們,我轉身想要回應一下,剛好看見她進了班,那孤寂的背影在夕陽的映照下被拉得好長好長好長。

這時我想到了自己,其實我也經常為班級做些事情,雖説是自願,但總希望別人都知道,都來表揚我,從沒有象閆媛媛這樣任勞任怨、默默無聞,更從未像她這樣,把奉獻當着是一種快樂。

文明不就是這樣嗎,一句貼心的話語,一個細微的動作,就足上讓嚴寒中的人感到温暖,讓病痛中的人得到力量,讓絕望中的人看到希望。

大作家雨果曾經説過:親善產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在社會大力發展和諧的今天,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誠心誠意地去幫助身邊的人,那我們的社會將變得更加美好!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文明演講稿 篇7

似乎轉眼之間,樅陽——我們可愛的家園,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瞧,城市道路四通八達;樅川廣場、湖濱廣場靚麗多姿,新穎別緻的小區樓寓鱗次櫛比;看,城區綠樹搖曳,花兒競放,青草如茵,夜晚通明如晝;聽,蓮花湖公園,墓旗山公園,銀塘新區,蒲州新區正高唱如火如荼的建設之歌,鳳凰山老城改造也奏響了“蝶變”的序曲。所有這些,不!還有更多,無不展示了樅陽人創建省級文明縣城的氣魄與不凡,無不釋放着樅陽人對文明生活的熱情與嚮往,無不展現出樅陽人對文明的希翼和追求。

我們知道,文明縣城是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個文明”的綜合體,創建文明縣城,就是創造最有價值的無形資產和最重要的城市品牌。當下,具有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底藴的樅陽,正在轟轟烈烈的開展創建文明縣城活動,這是推動我縣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提高縣城品位、助力招商引資、惠及全縣人民的重大舉措。只有全縣上下、全體民眾同心協力,樹立“樅陽是我家,創建靠大家”的理念;只有我們每個行業、每個階層、每個崗位都經營好自己那扇文明的窗口,全方位提升文明程度;只有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從身邊做起,從點滴做起,從簡單做起,積極投身到創建活動中去,創建,才能成功;文明,才能實至名歸。

文明是什麼?或許大家會想,這是一個多麼抽象的概念啊!其實不然。文明,很細小!很簡單。文明,是路上相遇時的微笑,是他人有難時的熱情幫助,是與人相處時的和藹親切,是見到親友師長時的問候,是不小心傷及對方時的一聲“對不起......”。文明,是一種品質、一種修養、一種被公眾廣泛推崇的優良行為,植根於我們的一笑一顰,一言一語、一舉手一投足……

文明的時代呼喚文明的人。作為有着深厚文化底藴的樅陽人,我們決不能對那些不文明的行為等閒視之,而應該從自身做起,和不文明行為徹底告別!因為,文明縣城的榮譽來之不易,樅陽,正面臨着全省範圍的遴選;因為,文明縣城的目標與我們還有距離,還需要我們進一步努力。創建文明縣城,是趨勢,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對此,我們每一位樅陽人,都有着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

有人説:“播下一個動作,收穫一個習慣;播下一個習慣,收穫一個品格。”當今社會,文明之花處處開放,所以我們時時刻刻,事事處處都在與文明交談,千萬不要把文明行為看做小事,我們要從現在做起,從細小點滴做起,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文明市民,管住我們的口,不隨地吐痰;管好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管住我們的腳,不踐踏花草。心裏裝着“請,你好,謝謝,對不起”,並踐於行動,就一定能夠營造一個寧靜有序、衞生潔淨、文明和諧、有着良好工作、生活和學習環境的“文明縣城”。

標籤: 七篇 文明 演講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yanjianggao/e8jqq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