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演講稿 >

大學生責任心演講稿

大學生責任心演講稿

演講稿是在大會上或其他公開場合發表個人的觀點、見解和主張的文稿。有關責任的演講稿,歡迎大家一起來借鑑一下!

大學生責任心演講稿

大學生責任心演講稿1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好: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大學生迴歸本位》

大學生,這個名詞的光環幾近消失。不管是在路上,在車上,在桌上,只要不説是大學生,基本上沒人能看出這個人是大學生。為什麼?因為這個人沒了大學生應有的氣質和舉止。當一個人表明自己是大學生時,得到的不再是仰視和高看一等,而是一種戲謔的幾近俯視的態度,為什麼?因為大學生平凡的幾近成為社會的負擔。今天,我們討論大學生的社會責任,但是,我想談一下,什麼是大學生,大學生應該怎麼樣,如何迴歸自己大學生的本位。讓自己成為真正的大學生,就是當代大學生首要的社會責任。

什麼是大學生?在大學裏生活過,上過課,考過級,拿過證的學生不一定就是大學生,當然年齡大的學生也不一定就是大學生,大學生不是年齡和知識的增長,而是心理、道德,和善的成長。大學生應該就是明德,親民,止於至善的人。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大學生要走的路就是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按照這條路走下去才能成為受人尊重的大學生,也才能為自己創就美好的未來。接下來,我簡要説一下,怎麼樣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

明明德,就是克明峻德,能夠彰顯人性的美德,克服自身的道德缺陷,完善自身的道德修養。這個解釋很晦澀,我們不太懂,也就不太好做。那麼我們該怎麼做呢?

我們現在做的最多的應該還是上課學習,我們學習的時候不僅要學好顯學問,更要做好隱學問。怎麼做呢?很簡單,如果自己身邊有空做,主動給晚到的同學讓個座;老師喊同學們好的時候,大聲的回一聲老師好,而不是小聲嘟囔;同學回答問題不完善或是很差勁的時候,不去起鬨嘲笑;老師提問題沒人回答的時候,主動站起來表明自己的觀點,不是炫耀,而是配合老師繼續講課;下課時,多給累了一節課的老師一會兒由衷的或是表面的掌聲等等,這些都是隱學問,看似不起眼,實則很重要,簡單不是問題,重要的是可以從簡單的行動中使思想得到複雜的昇華。做地多一點,心自然會高一點,人也自然會上進一點。 還有,上公交車的時候,別擠破頭似的往前推,想早上車就多看看公交車,判斷一下車停靠的位置,事先站在那裏,自然可以早上車;在車上,想坐的話就坐在後面,如果坐在前面就多給弱勢全體讓讓座;下車按順序,不要搶着下,也不要拖拖拉拉。 在宿舍裏,少吩咐別人一點,自己多承擔一點,有時候一點小事吩咐別人的時間自己也就做完了。

大學生處於什麼階段呢?用周易的卦象來表示就是乾卦的第一爻,初九,潛龍,,卦辭是“潛龍勿用”。意思是,人生的初步階段,要多做,多準備,凡事做細一點,多做一點,就能夠使自己成長,自然的升到第二爻,九二,見龍,卦辭“龍在田,利見大人”。就是説,做好了細微的有成效的準備,自然就會表現出大人風範。對我們來説,就是自然表現出大學生的風範。 既然提到周易,我説一點題外話,就是大學生可以立大志,但沒必要逼着自己做太大的事,大學生只是潛龍,而做大事的是飛龍階段,潛龍和飛龍差的不是一級,而是四級,九

五,飛龍,飛龍在天。可能你對飛龍沒有感性的認識,但是九五之尊什麼意思應該明白,飛龍就是這個階段。我們追求的階段,是九二,見龍,否則就空有大志,落敗而歸。

親民,朱熹的註解是新民。苟日新,日日新的新民。就是説自己要時時進步,時時創新。朱子有經典的解釋,但我認為現在還是做親民解好。親民,對自己身邊的人親,不是親近,親暱,親熱;而是親和,尊重,善待。現在國家將以人為本作為核心,我們要理解,對國家社會而言,我們是這裏的人;但是對自己而言,我們不是這個人。把以為人為本貫徹到我們個人的生活中就是以別人為本。當然,這是很難做到的,所以説這只是一種口號和理想,但是親民我們是能做到的,親民算是以人為本理念的低一級別的要求吧,對國家負責,作為當代大學生,做到親民就是負責。

止於至善。這是一個不可能實現的目標,萬事萬物都在變化之中,至善是不存在的,盛極必衰,物極必反就是這個道理。如果能夠止於至善,是形而上學,就是唯心主義。止於至善,能夠作為大學開篇的壓軸之結句,當然有其重大意義,是不能從現代科學的角度看待的,止於至善是一種對自身極高的要求,希望自己可以做到最好,做到極致。作為我們,追求更好就是止於至善。或者説適合自己的,對社會他人有益的態度或事,我們一直持有和堅持做。善的,堅持,一直,這三個詞就是止於至善的不二法門。

我一直説善,堅持做善事,不會虧自己嗎?敬請放心,天道無親,唯與善人。

大學生,走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的道路,就能把自己塑造成合格的大學生,就是對國家社會負責。

謝謝大家。

大學生責任心演講稿2

當我們年少的時候,我們躊躇滿志,帶着出身牛犢不怕虎的勇氣,大言不慚地説着“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這個地球。”然而隨着時間的流逝,我們進一步接觸社會,接觸生活,我們發現現實並不如想象地那麼美好。漸漸地,我們原有的豪情都化為了苦悶與迷惘,有人把那些曾經的夢想放在心底,選擇一條看似是“捷徑”的人生道路,向現實作出妥協和讓步;也有人因為現實的不如意,選擇逃避,在網絡中找到了精神寄託,浪費了大好的青春時光。夢想的萎縮不僅使我們的青春年華變得乏味,更是對自己不負責任的一種表現。

上了大學,沒有了高考的指揮棒橫在那裏,曾經有段時間我過得有些懈怠。想偷懶的時候就安慰自己明天可以再努力,我總以為時間還有很多。直到在別人取得成績的時候我還一事無成,在別人為夢想拼搏的時候我還在原地踏步,我才恍然:原來不再回頭的,不只是那古老的'光陰,也不只是那些個夜晚的星羣和月亮,還有我們的青春在流逝着。四年,我們有幸擁有着這四年,但多少人的四年已一去不返;還有多少人在為能擁有這四年,而埋頭於題海和各種各樣的考試中呢?當初我們從他們這種狀況中走出來,走進許多人夢寐以求的大學,難道就把這寶貴的四年白白荒廢了麼?

青春是一筆巨大財富,誰越是有效地利用它,誰的人生價值就越大。不要以為青春是一個很輕鬆的話題,以為你擁有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你的生活可以隨心所欲。你擁有青春,就意味着你肩負着一份青春賦予你的責任,一份祖國未來需要你的責任,一份你必須對自己對父母對家庭承諾的責任。當然,責任也好,夢想也好,只有建立在行動的基礎上才不至於成為空談。有了夢想和追求,我們才不會迷失方向,而有了責任感,我們才有了前進的動力。

“許多年以前,偉大的大不列顛探險家,那位最後死在珠穆朗瑪峯的喬治馬洛裏,當被問到為何要攀登這座高峯時,他回答:因為它在那裏。”

太空在那裏,我們決心攀登;月亮和行星們在那裏,我們決心冒險;獲取新知的明天在那裏,實現夢想的新希望也在那裏。不要害怕佈滿荊棘的路途,年輕的我們定能走出康莊大道;不要害怕生活的磨難艱辛,擁有夢想的我們經得起平淡的流年;不要害怕責任的沉重,要相信自己能夠全力以赴。

在今天這樣一個機會與競爭並存,希望與困惑交織的時代,如何實現自我價值,履行好社會和家庭賦予我們的責任,是一道擺在我們每一個人面前的課題。我們應當在青年時期多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那麼,等到多年以後回過頭來看看,我們可以驕傲地説,我無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yanjianggao/7g00x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