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演講稿 >

初中責任在擔當中成長演講稿

初中責任在擔當中成長演講稿

演講稿是作為在特定的情境中供口語表達使用的文稿。現如今,在很多情況下我們需要用到演講稿,演講稿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初中責任在擔當中成長演講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中責任在擔當中成長演講稿

初中責任在擔當中成長演講稿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是萊陽市第二實驗小學的xxx,我演講的題目是“責任,就是擔當”。

國運興衰,繫於教育;三尺講台,關乎未來。記得萊陽師範畢業剛踏上講台時,風華正茂的我,在備課筆記本的首頁上記下了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話:“在教師手裏操着幼年人的命運,便操着民族和人類的命運”。從那時起,一股神聖而莊嚴的使命感牢牢地紮根在了我的心田。十幾年的風雨兼程,十幾年的杏壇耕耘,幾多甘苦,幾多收穫,我心中那盞燈始終不滅!今年,隋局長在全市教育系統提出了“萊陽教育,我的責任”的響亮口號,我的心靈又一次得到了深深的震撼。

什麼是責任?責任就是牢記使命,勇於擔當;就是立足本職,盡職盡責。擔當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是擔當;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擔當;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擔當;林則徐“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是擔當;朱鎔基“不管前面是地雷陣還是萬丈深淵,我都將勇往直前,義無反顧,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擔當;譚千秋老師在教學樓坍塌之際,用自己的生命作支撐護住學生也是擔當!

目光投向今日的萊陽教壇,也有這樣一羣人讓我感動和欽佩。趙煥利老師年復一年,用自己的工資補助困難學生,用愛心詮釋擔當;盧翠紅老師手術後,把辦公室沙發搬到走廊辦公,用忘我工作詮釋擔當;董成偉老師為一個個困難學生募得善款數萬元,用奉獻詮釋擔當。

華東師範大學校長俞立中有一句話,教師,應該是責任、愛心和求知者的化身!

作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擔當就是工作需要我時,就盡心盡力做好它;當搭檔休產假,無人代課時,我痛快的包攬了她的工作,並且語、數兩科均取得驕人成績;缺語文老師,我教語文,缺數學老師,我教數學,而且不管教什麼,都教的有聲有色;擔當就是教着兩個班的數學,政教主任病休,我頂替政教工作;教導主任調走,我負責教導工作;擔當就是校園文化建設需要我時,我連續兩個月夜以繼日加班,校園面貌煥然一新,三本飄着淡淡墨香的校本教材也擺上了教師們的案頭。

心是一盞燈,用責任點亮它,夢想之帆就能遠航!心是一扇窗,用責任打開它,就能透進絢爛的陽光!我是教師,我心有愛。

責任的擔當,源於對學生全身心的愛,源於對學生健康成長的那份沉甸甸的責任。面對煤氣中毒的宮欣母子,我和於永萍老師、樑延華老師一起組織了“讓愛更多些”的主題班會,向他伸出援助之手,給他更多的温暖和力量。生活給了他磨難,他在我們幫助中學會了擔當,每天放學後,宮欣都幫助母親按摩,洗腳,在他的努力下,母親終於康復,身為教師,我們欣喜!

面對經常頭疼的學生劉淳和,除了日常關心外,我還幫他奶奶多方聯繫,鼓勵她帶孩子四處求醫。當電話裏,她奶奶興奮的告訴我,劉淳和的頭疼病徹底治好了,我感到由衷的高興。我謝絕了老人的禮物,孩子解除病痛,就是最好的禮物。“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是教師該有的擔當。

責任的擔當,有賴於自身素質的提升。茶餘飯後,別人休閒娛樂的時間,我喜歡讀書,讀教育名家文集,讀《中國德育》《中國教育報》,讀專業書籍,利用一切機會豐富自己、充實自己。鑽研中施展才華,平淡中活出精彩,當孩子們在我的課堂中感受到學習的魅力、愛上我的課堂時,當學生家長用讚賞的口吻跟我交流時,當我的課連續獲得煙台市級優質課時,當我的教育設想贏得各級領導的一致好評時,我體驗着教育生活的幸福,更感覺到作為教育者的擔當。

老師們,“同舟共濟海讓路,眾人划槳開大船”,今年全市慶祝教師節晚會上,六位年輕校長登台高歌一曲,唱出了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的心聲。科教興市腳步鏗鏘,梨鄉教育前程似錦。伴隨着辦人民滿意教育的雄渾旋律,梨鄉教育正在發生着日新月異的變化。素質教育全面實施,新課程改革如火如荼,內涵發展不斷深入,全市教師隊伍滿懷開拓進取、勇創一流的浩蕩激情,創造着明天的奇蹟。萊陽教育、我的責任,已經成為全市教育工作者的莊嚴承諾和錚錚誓言。創造萊陽教育新輝煌,是我的責任,是你的責任,是你我的共同責任。讓我們立足崗位,盡職盡責,上好每一節課,做好每一件事;讓我們加強學習,勤於實踐,提升自身素質,增長教育智慧;讓我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將自己的生命融於崇高的梨鄉教育事業,譜寫萊陽教育的新輝煌!

初中責任在擔當中成長演講稿2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xxx,今天我很榮幸能夠站在這裏與大家一起分享我的寒假社會實踐的經歷及感受。

責任是一種催人奮進的力量,是一種擔當的情懷,在大學,我滿懷青春的夢想,揹負着肩上的責任,正一步步走向未來。

我始終認為,人的一生無時無刻不充斥着責任,有的人看不到,有的時候認識不到。倘若我們看到了我們對社會的責任,那麼我們自然會講文明,講道德;倘若我們看到了我們對家庭的責任,那麼我們自然會孝敬父母,尊敬長輩;而倘若我們看到了我們對自己的責任,那麼我們自然會努力學習,修養心性。只是這些責任我們常常看不到。而有的時候我們又被眼前的輕鬆隨意所遮蔽,認識不到自身的責任。假如在公共場所我們能認識到自身的責任,那麼就不會大聲喧譁,隨地亂扔;假如在食堂我們能認識到自身的責任,那麼就不會大肆浪費,林肯曾説:“每一個人都應該有這樣的信心,人所能負的責任,我能負,人所不能負的責任,我亦能負,如此,你才能磨練自己”。這個寒假,我一直用行動詮釋着責任,同時也用責任磨練着自己。我知道學生幹部就應該去服務,去負責任。在我擔任院社聯副主席期間,為了豐富同學們的業餘生活,鍛鍊大家的動手能力,增強同學們的集體榮譽感,我組織了“春秋話劇”匯演,愛牙日活動,PPT設計大賽、“天翼蘋果總動員四院聯誼等一系列活動,最終這些活動都受到了老師以及同學的一致好評。我作為文藝委員也為班級建設出謀劃策,積極發揮黨員模範帶頭作用,無論是在社聯工作還是為大一奉獻亦或是建設班級,我都認為這是一種責任,一種擔當,責任是一種理念,是我風雨兼程的動力。

對於學生幹部來説,學習成績是不可忽視的部分,優秀的學習成績不僅是個人的財富,更有益於發揮模範帶頭作用,帶動班內良好的學風和班風。在學習上,我一直沒有放鬆。在大學期間,大一獲得三等獎學金,大二獲得一等獎學金,大三上學期期末考試平均成績90分以上,並且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校級三好學生榮譽,校級“志願服務先進個人”稱號。在大學豐富的課外活動中,我獲得由校團委、院團委主辦的裕華區城管局槐底街道辦事處的“除陋習講文明”主題辯論賽一等獎,在年級辯論賽中獲得“最佳辯手”稱號,春秋匯演“優秀演員”稱號,獲得風箏節創意大賽三等獎。每一次參與和經歷都讓我體會到青春激揚,不懈奮鬥的快樂。

如果有人問我是什麼推動着我不停地前進,我會告訴他:是責任!這或許是每個人都被生命詢問,而我只能用自己的生命來回答,只能以負責來答覆生命,因此,擔當責任是我前進最根本的動力。努力工作,認真學習,這是因為我心裏裝着他人,裝着老師和同學賦予我的使命,我不相信手掌上的紋路,我只相信擔當責任會讓生活更加的閃亮,我會以負責為己任,用“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情溢於海”的熱情,繼續我的征途,我相信這是一種勇氣,是一種決心。至少,我相信,擔當責任,青春無悔。

謝謝大家

初中責任在擔當中成長演講稿3

青年的界定是中國的?世界的?這樣的宏大的責任擔當,習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週年講話已寄寓了青年。恰好,學軍的每一位學生都是青年,在學軍操場上,我,作為學軍青年的年長老師説説學軍青年責任和擔當的話題:

我講三層意思

第一:要有學好知識的責任和擔當,學軍的.青年尤其如此,這是對自我的責任和擔當。這裏的知識不僅是科學知識,還有人文素養和品德修為。青年是苦練本領、增長才乾的黃金時期,不論是成就自己的人生理想,還是擔當時代的神聖使命,你們都要珍惜韶華、努力錘鍊過硬本領。奮鬥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高考是一場青春奮鬥的見證,一如高考的狀元李清揚王寧,一如學軍年年創新高的名校錄取率,學軍青年是知識學習的領軍人。

雖然,我不敢大言中國和世界青年的責任和擔當,但領軍的學軍青年,你們一定具有國家民族和人類的責任擔當和胸懷。

第二:要有建設好民族國家的責任和擔當,這是學軍青年必備的家國情懷。中國向何處去?”這是100年前五四青年對於中國前途命運的追問與思考。

“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中國共產主義運動先驅李大釗曾深情寄語

歷史組正在組織的《新中國老物件》活動,就是希望你們尋找“老物件”,找回祖輩和父輩的奮鬥時光,找到是家族的一份榮光和幸福,更是見證國家的富強、民族的振興來自人民的奮鬥,同樣詮釋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最終落腳點就是人民的幸福。

第三、要關注世界和人類的命運,這是學軍青年應有的國際視野。為人類積極擁抱新時代、奮進新時代,讓青春在為祖國、為人民、為民族、為人類的奉獻中煥發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這樣的青年,自覺勾勒是一個我,我的國家,我的人類的同心圓,這樣青年屬於我的民族,我的國家,我的人類,學軍的領軍青年應有這樣的責任與擔當。

最後,我借用林肯先生的一句話:“每一個人都應該有這樣的信心,人所能負的責任,我能負,人所不能負的責任,我亦能負,如此,你才能磨練自己“,林肯這裏説所得每一個人,我這裏特指學軍中學的每一位青年,這樣的青年,就是領軍的學軍青年!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yanjianggao/7089z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