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述職報告 >

高二地理教師述職報告

高二地理教師述職報告

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回顧這段時間的工作,取得的收穫不是一星半點的,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述職報告了。快來參考述職報告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二地理教師述職報告,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二地理教師述職報告

本人於xxxx年畢業於xxxx學院xxxx系的xxxx專業。現擔任xx中學x級x班的地理科教學工作,任教一年來,能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擁護黨的方針政策,教育思想端正,熱愛學生,為人師表,遵紀守法,團結同事,樂於助人,作風正派。有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做到教書育人。

也許是性格使然,我並不是一個善於和學生較勁的老師,更沒有控制他們的意願,無論是課堂教學還是對班級的管理,我都更願意跟學生平等共處,在一種温和寬鬆的氛圍中求得相互的進步與發展。尊重學生的需要,相信他們的能力,不輕易抹煞、扭曲、置換學生的積極性,也無意於樹立一面唯老師論的`大旗,是我自為人師以來時時提醒自己,並且時時實踐着的。我希望多年以後我的學生在回眸高中生活時,不至於拋出諸如暗天無日之類的斷語;我希望他們傾向於以合作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我還希望他們每個人都勇於堅持、敢於言説自己合理的意見,同時並不吝惜向他人展露求同存異的寬容笑顏。大概是因為很想對自己刻苦的學生時代有個交待,我把教學看得很重,如何備好課、上好課一直是我心裏的重頭戲,任何時候,都不肯懈怠。在上每節課前,都做了大量準備工作,認真備課、鑽研教材。為了增強直觀感和提高學生對學習地理的興趣,我查閲書本或搜尋相關的教學資料、圖片等等,在課堂裏展示給學生們看。

為了鞏固地理知識,在堂上還搞了相關的討論和競猜活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平時多收集資料,課堂教學中,多聯繫生活實際,擴充學生的課外知識,使他們不侷限於書本所學到的。一堂課上下來,感覺好的話,整整一天,我都會歡欣鼓舞,反之,則萌生羞見江東父老的沮喪。細細想來,我最在意的是課堂上學生對我的呼應程度,為此,我竭力迴避那種自説自話的講課方式,對喚醒學生積極參與的意識,啟發他們獨立思考的自覺,從而點燃他們對地理的興趣,表現出了由衷的熱情。

在職業活動中,我把熱愛學生放在第一位,有了這種心境,師生之間就能處於一種和諧的狀態,許多事情便迎刃而解,熱愛學生包括尊重信任學生、關心愛護學生。凡是我的學生,無論成績好壞,我都一視同仁,對性格孤僻的學生,更多給以熱情幫助。意圖使出他們恢復自信,走出自我評價的誤區。其實,教師對學生的熱情期待也是學生努力學習的動力來源,它能有效推動學生的發展,促進學生學習的進步。人的感覺是相互的,教師的真誠學生是能感受到的。堅持與學生平等相處,鼓勵他們談自己的想法,儘量使師生之間形成一種交流的習慣。我堅信:只有當學生接受了你這個人,才可能以主動的態度接受你的教育。

盡到教書育人的職責,光有愛心是不夠的,還要勤奮鑽研、科學施教。教育活動有其客觀規律,正確運用教學規律,能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率。這個規律的核心便是科學、有效的教育方法,靠自己不斷地摸索學習才能得到。向學生建議一種高效的學習方法,等於完成了科學施教的一大半。然而在教學活動中貫徹實施這項工作是非常辛苦的,因為學生有惰性,他們習慣了填鴨式教育,懶得自己看書理解,哪怕再簡單的東西,他也希望你講,這樣就需要我的教法打破傳統模式。而與新學法相適應,而短時間內看不到成效,但我還是堅持不懈地做下去,因為教學大綱中明確指出教育的目的是為學生將來走上社會打下紮實的基礎,基礎何義?基礎是一種能力,未來的社會是一個不斷更新的社會,要立足於之,就必須不斷地學習,獲得新知識,充實自己,換句話説,在學校學的那些具體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我們要給學生的是一種能延續的東西,這就是能力,那麼,無論什麼時候,無論哪個領域的知識,只要他想學,都不會覺得無師的困惑。令我感到欣慰的是,大部分學生還是接受了我的建議。

社會是一個不斷更新的社會,要立足於之,就必須不斷地學習,獲得新知識,充實自己。科學施教同時要求教師不斷地完善自身、提高業務水平,在教學之餘,我積極參加新教師培訓,認真聽課,完善法制觀念,努力提高職業道德素質和課堂管理能力。另外我積極參加科組活動聽課評課,每學期聽課超過15節,並認真做好聽課記錄,學以致用,虛心向教師們請教,努力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和業務能力,並在平時注意總結教學工作中的經驗與不足。

教書育人是一項長期艱辛的工作,在校領導和各位老師的幫助和指導下,我的工作已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由於第一年參加工作,在教學上仍存在不少問題,今後我將更加努力學習、積極投身於教學事業,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和教學組織管理能力,望能取得更大的進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shuzhibaogao/ye4n2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