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實習報告 >

科研實習報告8篇

科研實習報告8篇

在現實生活中,接觸並使用報告的人越來越多,報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應該是準確無誤的。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寫好報告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科研實習報告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科研實習報告8篇

科研實習報告 篇1

本人於XX年XX月底在廣東省東方劍麻集團有限公司東方紅農業研究所實習至今,通過實習,對我國劍麻產業的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有了一定的瞭解,並對劍麻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

一、實習單位簡介

廣東省東方劍麻集團是一家以劍麻名優產品為龍頭,骨幹企業為主體,農、工、貿一體化,產、供、銷一條龍綜合經營的國有大型企業。而其領導下的農業研究所是一家集科研、生產為一體的劍麻專業研究所,創建於1956年,是我國唯一一家劍麻研究所,集科研與生產經營於一體,為我國劍麻產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現有在職人員62人,其中科技幹部6人,管理人員3人,試驗輔助工10人,生產工43人;大專及本科學歷6人、中專學歷2人、高級工程師1名、助師6名、技術員1名。擁有耕地面積2567畝,其中劍麻試驗基地和生產示範基地分別為240畝和2170畝,其它200畝。

科研主要從事劍麻選育種、高產栽培、病蟲草害防治技術及劍麻生產專用機械的研究(研製)、創新、示範與應用推廣。近年來每年承擔國家農業部或省項目多個,並先後與華南農業大學、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等多家高等院校院所合作攻關,如開展劍麻粉蚧蟲生物學特性、發生規律和綜合防治技術(包括天敵、生物多樣性等一系列防治技術)、劍麻滴灌(水肥藥一體化)技術、劍麻選育種等項目的試驗研究,特別是20xx年來在麻類體系及專家的支持和指導下,本所加大對產業熱點難點問題進行攻關,已取得一定成效。

二、實習內容

(1)認識階段

初來單位那幾天,什麼對我來説都是陌生的。工作環境也不是很好,大家都知道,像農業研究所這種單位一般都是在小地方的,而且還有點偏僻,呈現在眼前的一幕幕讓我有些迷茫,沒有了以往的激情。但經過幾天與領導和同事們的談話,我更好的認識了我實習的這個單位,原來它曾經有這麼輝煌的時候,還是全國唯一一家劍麻研究所。瞭解到這些之後,我又有了原來的幹勁——要在這裏好好做,學習一些在學校學不到的知識。

來單位的前兩個星期,我都是以學習為主,跟着有經驗的同事去基地調查與記錄,慢慢的認識了劍麻這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劍麻,又稱龍舌蘭麻,屬多年生單子葉、異花授粉植物。目前我國大規模種植的劍麻主要品種為H·11648,正常生產情況下,從大田種植到開花死亡,全生育週期為14~15年,即其採葉期平均為12年,年均可採葉量為50片左右。一個月的學習之後,單位領導對我們進行了考核,主要通過試卷進行評分,一個月的學習確實讓我學到了很多在學校裏學不到的知識。

(2)學習摸索階段

通過一個月的學習,我掌握了不少知識,也熟悉了工作的內容,單位領導也放心交待一些事讓我去做,但主要還是跟着其他同事學習。這個階段我也慢慢開始摸索着去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情。遇到有些與自己所學專業有關的問題,我會試着去解決,確實不能自己解決的,我會虛心的向有經驗的同事請教,或者向學校的老師請教。在這個階段,我慢慢學會了自己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掌握了一些獨立解決事情的能力。

(3)獨立解決問題階段

經過一段時間的考查,我的工作能力得到了單位領導的肯定,他們也願意把一些事情交給我去做,特別是與我所學專業相關的。在我實習這段時間,我們單位協助國營東方紅農場完成了20xx年測土配方施肥的工作,我把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充分運用到工作中去,實際操作了如何採集植物樣品和土壤樣品。

在工作期間,我還遇到了不少問題,例如“3414”肥料試驗中的數據處理問題我不是很明白,致使此試驗總結一度擱淺,但在我不懈努力,以及詢問相關老師和通過網上學習後,我還是把這個問題弄明白了,最後還得到了領導的肯定。

此外,在實習期間,本研究所正式成為了國家麻類產業技術體系湛江劍麻試驗站,在某種意義上説,研究所肩負的責任將更加艱鉅。

三、實習總結與感想

經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感觸頗深。首先,我發現自己很多專業知識都不是很明白,以至於很多事情都很難開展。例如,在進行試驗總結的時候會遇到很多數據處理問題,像用SAS、EXCEL軟件進行數據處理的時候我都有很多不明白。

所以,在領導和同事面前都很不好意思。通過這段時間的實習,我發現了自身存在的問題,我會充分利用有限的時間把該掌握的知識弄明白。其次,我學會了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遇到問題要勤思考,多動手。最後,這段時間與領導和同事們的相處中,我懂得了人際關係的重要性,懂得了如何去處理與上級領導和基地工人的關係,工作積極負責,得到了多數人的肯定。

實習這段時間,我迷茫過,累過,但最多的還是欣慰,為學到了這麼多知識而欣慰,為自己慢慢的成熟而欣慰。在此,本人對給我提供這次實習機會的老師和單位領導表示衷心的感謝。

科研實習報告 篇2

一、實習的總體情況

1、實習時間:xx年7月15日—7月26日;

2、實習人員:江志利、王宏年、馮 崗、張 靜、牛曉磊、杜曉峯、蘇冠奇、袁旭超、劉曉明、羅 利、王建斌、李春霄共12人;

3、實習地點:渭南市大荔縣及埝橋鄉東埝村、黃營村;

4、實習人員的分工

指導老師江志利,基地指導老師:靳志義;總負責:王宏年;科研負責:馮 崗、張 靜。

二、實習的前期準備

1、計劃、方案的制定

由王宏年負責完成,主要是參考“中心”xx、xx年赴渭南實踐實習小組的方案,根據今年當地病蟲害的發生情況制定,並報科研部批准;

2、 物品等的準備

2.1 試驗物品的準備

做到責任到人,將所有實習人員分成兩隊,一隊購買實驗用品和準備藥劑製劑;另一隊準備儀器等;

2.2 個人物品的準備

主要是由實習成員成員依據自己情況準備。

三、試驗內容

在大荔縣的12天裏,我們按照實踐實習方案做了以下實驗: 完成了噠蟎靈等9種常用藥劑的紅蜘蛛抗性監測試驗、“果葉綠”、“綠悦豐”兩種營養液劑對果樹黃花病的防治試驗。

結合自己所學專業堅持書本理論與具體實踐相結合,科研實踐與服務“三農”相結合的原則,在駐地東埝村和臨近的黃營村、縣城農資市場、伯士鄉、黃河灘區等地,通過與農户交談、邀請當地農業主管部門領導做報告、田間調查等形式開展了農業種植結構調整現狀、主要作物病蟲害發生情況、設施農業現狀、農藥市場調查與農藥使用狀況、蘆筍主要病蟲害發生及防治情況、黃河灘區抗蟲棉蟲害等多項調查。

四、對“中心”新研究生培訓

對新研究生進行專業知識培訓是每年“中心”赴渭南實踐實習的一個重要任務之一,今年也不例外。其培訓的主要內容有:

1、作物病蟲草害解説

主要是由基地靳志義老師完成。由他負責給新研究生,尤其是非植物保護專業的研究生進行這方面的講解,以提高他們對植保專業知識瞭解與認識,主要是在實驗和調查期間根據田間發生的病蟲草害的發生情況進行講解;.

2、農藥試驗設計和調查的學習

主要是由江志利老師和張靜、馮崗來負責。主要是結合我們的制訂的試驗方案與內容同時進行,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培訓新研究生自己設計試驗和獨立完成試驗的技能。

無公害農藥研究服務中心渭南實習小組

xx年“中心”暑期赴渭南實習小組科研工作總結

xx年7月15日到7月26日,“中心”赴渭南實踐小組在渭南市大荔縣埝橋鄉東埝村完成了50%甲基對硫磷乳油等10種常用藥劑的紅蜘蛛抗性監測試驗、“果葉綠””、“綠悦豐”兩種營養液劑對果樹黃花病的防治試驗。在駐地東埝村和臨近的黃營村、縣城農資市場、伯士鄉、黃河灘區等地,通過與農户交談、邀請當地農業主管部門領導做報告、田間調查等形式開展了農業種植結構調整現狀、主要作物病蟲害發生情況、設施農業現狀、農藥市場調查與農藥使用狀況、蘆筍主要病蟲害發生及防治情況、黃河灘區抗蟲棉蟲害等多項調查。

由於沒有合適蟲源,棉蚜抗性監測試驗沒能完成。

現將試驗結果及調查結果總結匯報如下:

50%甲基對硫磷乳油等9種藥劑的棉紅蜘蛛抗性監測試驗

供試試蟲及藥劑

供試棉紅蜘蛛,採自大荔縣埝橋鄉東埝村大豆田,試驗當日採回帶蟲葉片,挑取個體大小一致、健康、活潑的成蟎供試。

供試藥劑:50%甲基對硫磷乳油(湖北沙隆達股份有限公司);50%甲胺磷乳油(石家莊志誠農藥化工有限公司);1.8%avermectin乳油(華北製藥集團愛諾有限公司);40%氧化樂果乳油(天津農藥廠);15%噠嗪靈(掃蟎淨)乳油(江蘇克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甲氰菊酯(滅掃利)乳油(浙江威爾達化工有限公司);2.5%高效氯氰菊酯(功夫)乳油(先正達南通作物保護有限公司);34%久效磷乳油(南通江山農藥化工有限公司);10%瀏陽黴素(齊魯製藥廠平陰分廠)。

科研實習報告 篇3

本人系福州大學統計學專業的一名學生,於XX年到福建省統計局科研所認識實習,在兩週的時間裏,我所做的每一項工作都是以前從來沒有做過的,在領導和同事的耐心幫助下,我學習到了很多實用的、有價值的東西,在積累了一些實際工作經驗的同時也更深刻的理解到了統計理論知識體系,為今後的學習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認識實習期裏,我所做的工作內容比較具體、感受和體會也比較多。下面,我僅把實習期裏的主要情況做一下彙報。如有不妥之處,歡迎給予批評和指正。

一、福建省統計局科研所介紹

科研所是統計局內部的一個重要職能部門,而統計科研涉及的領域也十分廣闊,包括統計基礎理論研究、統計應用研究和統計信息技術研究。同時在政府統計工作中,對政府和社會關心的有關經濟、社會、科技、資源與環境等重大問題,都需要從統計的角度進行分析研究,得出結論,提出建議。“十五”期間,國家統計科技研究的重點是統計觀念的創新、統計方法的創新、統計手段的創新以及統計體制的創新。要積極組織、指導重大課題研究,統計科研所每年要完成一項以上具有重要影響的課題。統計雜誌是展示優秀科技成果的重要窗口,是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重要媒介。要加強對統計雜誌的領導和支持,不斷提高雜誌的質量,增加發行量,擴大影響力,努力創辦一流雜誌。

科研所的主要職能有五點,具體包括:1。擬訂全省統計科研計劃和科研製度,並組織實施;2。組織協調本局及全省各地區、各部門的統計科研工作;3。承擔統計科研課題,負責向國家統計局和省直有關部門進行統計科研課題的申報立項及管理工作;4。承擔全省統計科研成果的評審、選優、獎勵工作,並推薦優秀成果參加國家和省級評獎;5。擬訂省統計學會章程,負責省統計學會日常工作,履行省統計學會祕書處的職責。

根據國務院有關文件精神,國家和各地統計科研所作為非營利性社會公益類科研機構,只能加強,不能削弱。統計科研所擔負着從事統計科學研究、進行科研管理(組織統計科技交流、發佈課題指南、課題立項、成果評獎等)、編輯出版統計雜誌等重要職能。統計局要為科研人員配備先進的計算機設備、統計分析軟件、通訊工具以及其他辦公設備;要建設內容豐富的統計科研網站等。

二、科研所認識實習的具體內容

第一天到科研所報到時,一進門,就看到書櫃上排列着諸多獎章,象年度科研先進單位、統計學會先進單位等等,都是國家統計局給予福建省統計局科研所的表彰,也是對他們工作的肯定,我為自己能有幸到這裏認識實習而感到驕傲。

俞明所長和所內同事對我們的到來也表示了歡迎。俞所長對我們今後幾天實習的具體工作做了安排,具體包括《福建統計》雜誌的出版,統計科研網站的建設,如《國際經濟信息摘編》,統計論文出版的校對及統計學會的一些工作。在次,我也就這幾個工作做彙報。

首先,是關於論文集的校對工作,也是此次實習中的重點工作,由於這本論文集的重要性,更要求我們校對工作的嚴格,在次之前,科研所的同事已經對該論文集校對過三遍,但為了確保論文集的正確無誤,我們又進行了第四次校對工作。我也不得不為科研所裏同事們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感到欽佩。首先我們學習了校對工作的基本常識,要求我們對哪怕是一個標點符號的錯誤也不能放過。校對了《區域R&D投入對經濟發展影響的研究》、《從資金流量和流向的變化看福建經濟運行》九篇學術論文。在學校對過程當中,印象較深的是關於統計報表的校對,統計報表就嚴格的編制規則,如規定表號採用一位英文字母或羅馬字母和三位數碼錶示。英文字母或羅馬字母表示全局統計報表制度的排列順序,三位數碼分為兩段,第一位數碼為第一段表示統計報表的報告期別,或報表的性質,即是年報還是定報,是綜合表還是基層表;是經常性調查還是一次性調查或是普查、試行表。第二、三位數碼為第二段表示統計報表的順序。還學習了統計報表的性質代碼:1、基層年報;2、基層定報;3、綜合年報;4、綜合定報;5、一次性調查;6、普查。從中不僅學習瞭如何查找錯誤遺漏還懂得了如何製表。

其次,是關於科研所網站的建設,也是本次實習過程當中工作時間較長的工作。我的主要工作是學會網站建設的一些基本知識,並單獨處理網站的文章錄入,信息蒐集等任務。我負責的主要是“國際經濟信息摘編”的編制工作,這個項目主要包括觀點聚焦、經濟綜述]經濟比較、熱點追蹤、市場動態、行業發展動向、統計數據等七個主要項目。蒐集了當今國際上經濟發展的最新動態的50餘篇文章,並錄入入網,以供統計相關部門採編並出版成書。

再次,在實習期間,利用科研所書籍多的優點,閲讀了大量關於統計方面的書,如《中國統計》、《福建統計》以及諸多統計專業論文,充實了自己的理論知識,收益非淺,還了解統計學會工作的大致流程。

三、認識實習的收穫與感想

在此之先,我想向所有為我的實習提供幫助和指導的老師和科研所的領導和同事致謝,感謝你們為我的順利實習所作的努力和幫助。

通過實習,我在統計學方面獲得了一些實際的工作經驗,鞏固並檢驗了自己三年來本科學習的知識水平。實習期間,我瞭解並參與了統計論文集的校對工作,並且對統計科研的網站尋找了資料,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在此期間,我進一步學習了統計學的理論知識體系,對統計有了更深的理解,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起來。我的工作得到了實習單位充分的肯定和較好的評價。

科研實習報告 篇4

自1988年開始承擔協和醫大本科生科研訓練以來,至今已有16名醫大學生在藥理室本課題組結業並拿到博士學位,其中有2名為協和醫院麻醉科代培生。他們的特點是在長達7年多的基礎與臨牀實習後,已經具備相當的醫學理論知識,因此有較高的理解能力和領悟性,思想活躍,一點就通。

藥理學是密切連接臨牀與基礎醫學的橋樑,它為臨牀防治疾病合理用藥提供實驗依據。在學生系統學習過藥理學課程和臨牀初步實踐的基礎上,我們通過設計某個動物試驗要求學生解決一個特定的藥理學問題。學生從一開始就融入課題組參加學術討論會,作開題報告。在確定了研究課題後,要求他們在廣泛查閲文獻的基礎上寫出一篇相關的綜述文章。

多年來我們對醫大生科研訓練的基本模式為:製作一個病理模型,通過與正常組、藥物干預組的對比,觀察該藥物的作用效果及其原理。試驗手段主要包括:動物行為學、神經生化學、組織形態學等。我們要求學生了解:藥理學研究必須嚴格按照“隨機、對照、重複”的原則。要求學生循序掌握的實驗技能和具體目標是:正確捉拿動物、稱量體重、作身體標記、分組灌胃給藥、觀察動物行為等,加強愛護動物的意識;認真做好試驗記錄,隨時討論出現的問題;快速掌握斷頭取腦術,能正確分離腦的7個主要部位並瞭解其功能;掌握3~5項神經生化學指標如受體、酶活性的檢測;掌握2~3項組織形態學指標的檢測;能正確統計數據,實事求是,並規範地用圖表表達,完成畢業論文寫作和幻燈製作,進行答辯練習。

儘管上述模式和時間沒有改變,但這幾年醫大生畢業論文的水平比過去有了明顯的提高。我們的經驗是

1)要發揮整個課題組特別是研究生的傳、幫、帶作用;加強互相幫組的協作意識;

2)一定提供他們成熟並驗證了的方法,在具體實施前還要進行預實驗,以確保實驗順利無誤;

3)在完成論文和預答辯階段充分展開討論,提高理論認識,嚴格規範圖標製作中的每一個細節。使學生通過科研訓練真正學到知識本領。

我們儘量提供最好的條件充分挖掘醫大生的潛力,如1999年在多媒體尚未普及時,我們就花錢借來投影儀,讓兩位醫大生首次用多媒體幻燈發佈了畢業論文。xx年又一位醫大生將微循環的錄像變為多媒體幻燈,大大提高了論文發表的效果。至今醫大生共參與發表科研論文8篇,英文1篇,3篇為第一作者。

科研實習報告 篇5

很久前就想借學院舉辦的暑期科研實踐活動走出校園,零距離去接觸真正的科研,看看科研的世界到底是怎麼樣的。出於對醫學和生物學的熱愛,我在列表中選擇了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並開始做聯繫的準備。一開始瞭解到研究院不招收低年級本科實習生,我很失望和迷茫。

但身為這個實習小組的組長,除了自己特別想去,還肩負着十餘名同學的實習機會。我不放棄,通過郵件電話等方式,在研究院院長和科教處老師的幫助下,終於獲得了這個機會。

通過有限的資源瞭解了研究院後,我選擇了xx教授的實驗組,主要研究幹細胞與再生醫學,而ips正是其中一項。並且瞭解到國內ips的研究在國際上不落人後,某些領域還處於領先地位,來自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的裴端卿教授就是其中突出的耕耘者之一。

第一次接觸可誘導的多能幹細胞(ips)是在xx老師的細胞生物學這門課上,課間五分鐘小演講中一位同學提到的。ips是通過在分化的體細胞中表達特定的轉錄因子以誘導體

科研實習報告 篇6

科研和教學是研究生階段的必修課。這學期一開始我就在這方面做了一些準備,要去教學,首先得自己對所要教的課程有相當的瞭解,才能不誤人子弟;因此,平時除了完成老師指定的科研項目之外,一有時間就自己多紮實的學習一些基礎知識,思考着怎麼把自己過去的加現在所學的,怎麼最好的展示給現在的和我曾經一樣的本科學子們,讓他們能最有效的學到有用的知識。

我覺得這是作為一名負責任的教師首先應該持有的觀點。四月份導師給我安排了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的教學輔導工作。當了十八年的學生,一直做老師眼裏的乖乖學生,認真的聽老師教課,現在終於可以過一把老師的癮了,雖然不是正式的,但想着心情還是非常的興奮。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但要真正的做到傳道授業解惑確實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因此有壓力也是在所難免的。

去給學生做上機試驗指導之前,自己先反反覆覆的調試了好幾遍程序。想好了整個講課的流程,雖然剛開始有點緊張,但講着講着就習慣了,逐漸的就懂得和學生互動了。幾個月的教學輔導工作,讓我對教學和教師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總結一下這幾個月輔助教學的心得如下:

教學的重點就是要培養學生積極動腦,認真聽講的習慣。教學生四會:會聽、會看、會想、會説。使學生學會運用已掌握的概念進行觀察比較,做出判斷,在觀察中發展智力,逐步養成細心觀察的習慣。

其次在教課的過程,最好能做到如下四點:

 一、課堂引入自然,調動學生積極性。不生搬硬套,不照本宣科。引導學生利用在實際應用中學習知識,這樣也積極的調動了學生們的積極性。

二、儘量提問班上每一位同學。這一特點主要表現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比如在一些基礎知識介紹上,都是讓同學進行朗讀;讓同學們輪流找文中的知識點,並進行歸納;最後何老師還讓同學在瞭解文本基礎上對整篇文章的寫作特色進行概括,這樣一來基本上班上絕大多數的同學都在課堂上發了言,回答了問題。調動了整個課堂活躍的課堂氣氛。

 三、在課堂中善於埋伏筆,並及時抓住機會進行練習,以及時鞏固知識,符合心理學遺忘曲線。每一次課程結束後都留下一個實際應用的問題,讓同學們可以在課下進行自主的練習。並且在講述一個知識點的同時,會複習相關的所學過的知識點,對於後續的知識點會留下疑問,引起學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慾望。

四、多動手,實踐出真知。我在課堂上儘量演示操作過程,讓學生看懂記的住,在上機實習中完全讓學生自己摸索,親自嘗試。這樣才能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通過這段時間的實踐中,也發現自己許許多多的不足,習慣了當學生的自己,角色轉換忽然還是有點不太適應,比較過多的依賴書本的知識,以下對老師這個讓人敬仰的職位,發表一下自己的個人看法:

第一,從事教學工作需要“專(鑽)心”:我為這次實踐的順利進行,我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準備。

雖然説對於計算機文化基礎的知識不在話下,但我還是找來了教材和教參等專心備課,力求做到在知識上準確無誤;除了在“教什麼”上下功夫,我在“怎樣教”也絲毫不敢馬虎,我翻閲了教育心理學、計算機文化基礎、辦公自動化、office等專業書籍,上網查詢了有關經驗交流,在充分尊重學生認知發展規律的前提下開展教學活動。

第二,從事教學工作需要“耐心”:面對一些對於計算機知識並不十分了解的一年級的學生,他對知識接受和記憶的方式和能力都有其特點和限制,我們在教學中不能從自身主觀出發“想當然之”。對學生在學習中所遇到的障礙要“耐心”的講解,一遍不行就兩遍,兩遍不行三遍,同時也應該反省自己的教學方式是否對路,切忌“簡單粗暴”。

 第三,從事教學工作需要與人“交心”:在教學中不能夠“閉門造車”、“一葉障目,不視泰山”,要多與外界交流,掌握更多的信息,豐富自己的教育背景。我注意了與學生的交流,一方面更深入瞭解學生的情況,有利於我“有的放矢”;另一方面我及時將教學進展及時反饋給學生,有利於學生的配合與支持。同時,我還向多位我以前的老師請教,他們的經驗都給了我莫大的幫助。

我通過這次的實踐,從另一個角度——老師的角度檢驗了自己理論知識的學習情況,和把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以及把自身所學傳播出去的能力,同時培養了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展開課題研究之後餘,利用本身所學的理論和積累的實踐經驗進行實際上機操作練習。

結合實際,在鍛鍊動手能力的同時,將理論運用到實際問題中。最後,我可以自豪的説,學院安排的這次實踐讓我是“受益匪淺”,感謝老師和學院領導的安排讓我的人生多了一次寶貴的實踐經歷。

科研實習報告 篇7

中藥學專業本科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紮實的基礎知識、實踐能力與創造性綜合素質的中藥學技術人才”,畢業專題實習旨在培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獨立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的科研潛能和創新意識,通過專題實習的科研訓練使學生能夠成為具有一定科研能力和創新意識的中藥學專業人才,是適應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需要。筆者在指導中藥學本科學生畢業專題實習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學生學有所得,激勵師生教學相長。以下是筆者指導中藥學本科專題實習的一些體會。

1 耐心引導,激發學生的科研興趣和熱情

學生進入實習階段後,從文獻調研、科研的選題、科研實習方案確定到實驗方案的逐步實施過程中,帶教老師要耐心的引導為學生勾畫出科研課題的藍圖,使學生明確實習中“要做什麼,怎麼做”,逐步激發學生的科研興趣和熱情。

首先,指導老師應向學生介紹有關文獻資料、參考書籍,並給學生指定詳細閲讀的文獻資料,使學生明確自己的專題研究內容和所要解決的問題;其次,要求學生學習檢索、查閲相關資料和書籍,在此基礎上寫出研究進展(綜述)和開題報告,要求列出研究內容、實驗方案、操作步驟和預期結果,細化時間安排,列出所需實驗儀器和材料的清單,並給帶教老師審核;第三,在專題實習期間,實習生要參加課題組例會,及時彙報課題進展、遇到的問題和科研體會,與帶教老師討論並確定下一步工作。通過此過程,充分調動學生的科研興趣和熱情,發揮學生科研的積極主動性,有利於學生的激發科研潛能。

2 嚴格管理。培養學生嚴謹的科研作風

培養學生良好的科研習慣和初步的科研能力,是科研專題實習的主要目標之一。學生進入實驗室之前,帶教老師要帶學生熟悉實驗室的儀器設備和科研環境,向學生講清實驗室的有關制度、基本操作規程和注意事項等,並對學生要提出明確的要求。在實驗過程中,要求學生嚴格遵守實驗室的規章制度,規範操作,注意安全,真實、規範地記錄實驗數據和實驗現象,及時書寫實驗記錄,整理、分析、總結實驗結果;要經常性地檢查學生的實驗操作和記錄,及時糾正學生的不良習慣和錯誤認識,既能保障實習工作順利、有序開展,避免事故發生,又能培養學生嚴謹求實、勤于思考的科研作風。

3 精選課題,激發學生的科研潛能

由於畢業專題實習時間有限,既要完成一個相對完整的課題,又要對學生進行有效地科研訓練。課題太大或太難,到實習結束時課題也很難得到確信的結果和結論,會挫傷學生科研的積極性和信心,造成實習的缺憾;課題太容易,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科研訓練的效果大打折扣。要綜合考慮到專題實習時間短和學生科研能力不足等因素,科學合理的選題,力爭做到“小而精”,既要保證實習課題的完整性,可以對學生基本的科研技能和實踐能力進行有效培養和鍛鍊,又要加入有適當的難度、深度的創新性實驗內容,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成就感,激發科研潛能以及創新意識。

4 收放有度,充分培養學生的獨立科研能力

畢業專題實習的出發點就是讓學生參與一定的課題研究,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理論知識的能力、獨立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他們獨立科研的能力。因此,帶教老師在指導科研實習時要收放有度,敢於放手把課題交給實習生來做,不能讓實習生像自己的“小跟班”或“勤雜工”,只從事一些配合的工作,會挫傷實習生的工作積極性,很不利於學生獨立科研能力的培養。

帶教老師在掌握實習進度前提下,教師重在啟發引導,而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主動性,激發學生的科研潛能。因此,在選題、文獻調研、實驗研究、論文撰寫、論文答辯等各個環節要求學生髮揮主觀能力,按預擬實驗設計方案,獨立進行操作和實踐,善於運用所學理論知識解決遇到的各種實際問題,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判斷,並做出科學地凝練、總結,通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獨立科研能力的培養。

5 教學相長。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創新是科研的靈魂,專題實習過程中,帶教老師與實習生要用創新精神武裝自己,要變傳統的師生關係為民主、平等、互尊、互愛的工作夥伴關係,不斷進行學術討論和思想交流。帶教老師的職責是教學生如何學,尤其要鼓勵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見解,勇於奇思妙想,極大的激發學生的科研潛能和創造力。

同時,科研專題實習強化了帶教老師的責任意識,為了更好地發揮指導作用,促使老師注重自身科研素質的提高,也為今後進一步提高科研專題實習教學質量積累了經驗。

總之,要充分認識到科研專題實習對中藥學專業本科生綜合能力培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利用專題實習培養學生查閲文獻、處理信息、綜合分析、創新能力,真正做到激發學生的科研興趣、培養創新意識、提高加強科研能力。讓學生學有有所得,讓師生教學相長。

科研實習報告 篇8

5月11日,我作為國際合作處到科研部門學習交流人員,進入水力學所實習,吳所長、趙所長、張書記等對學習交流活動給予了高度重視,吳所長熱情地歡迎了我並詳細介紹了水力學所的相關業務;趙所長作為冷卻塔室的主任。

介紹了將要安排我實習工作的冷卻塔室的相關業務和目前正在進行的重點項目“高位集水超大型冷卻塔工藝設計”項目;張書記也對該學習交流的形式表示肯定並對實習工作做了妥善的安排,吳所長特別委派冷卻塔室的宋志勇工程師對我進行指導和幫助。

不知不覺間,在水力學所冷卻塔室實習已經滿一個月了。從剛開始來的不適應到慢慢熟悉再到後來的融入其中,對我而言,是一個成長的過程,或者説是螺旋上升式的經歷。雖然在實習前滿懷信心地做好了要虛心學習、深度體驗、吃苦耐勞的準備,認真完成彭處佈置的“四個一”任務:

1、深入瞭解一個科研項目;

2、深度採訪一位科研人員;

3、協助翻譯一篇科技論文;

4、初步提出一項管理建議。

然而,科研部門與職能部門截然不同的工作內容和工作氛圍讓初來乍到的我有些不適應,科研人員的嚴謹,安靜而緊張的工作氛圍,沒有了接二連三的電話鈴聲,沒有了人來人往的事務往來,我甚至感到有些壓抑。

其實我早就有心理準備,起初的不適應是必然的。因為,雖然科研工作與管理工作是有機結合的統一體,卻有着很大的不同,科研工作不像管理工作那樣,需要接觸大量的人和事,進行大量的溝通和交流,而更多是要默默地伏案研究與計算,不辭辛勞地往返於辦公室和實驗基地。後來,通過慢慢地接觸和了解,我發現,科研人員也並不是我之前所想的那麼嚴肅認真、不苟言笑,跟他們在一起時間久了,也會有許多有趣的話題和開心的小插曲。原來,我以前對科研人員“嚴肅不苟”的印象並不恰當,科研人員和管理人員本質上並沒有差別,只是工作性質對自身的要求不同罷了。

記得實習的第一天,宋工就給了我一本我院老專家趙振國編寫的《冷卻塔》一書。書中對冷卻塔的作用、分類、組成、計算、測試等各方面都有比較簡介易懂的介紹,讓我對冷卻塔不再是一頭霧水,沒有概念。在翻譯科技論文時,由於對冷卻塔比較陌生,論文的專業涉及又很深,因此翻譯起來相當困難。

冷卻塔室的專家們給我提供資料、幫我解答問題,讓我能夠順利地完成翻譯。在實驗室和儀器室觀摩協助時,宋工和馮工激情澎湃地給我講解並演示測塔的步驟、艱辛和樂趣,改變了我對科研工作刻板枯燥的印象。辦公室裏,空調失靈,燥熱難耐,張工、黃工想盡辦法為大家創造清涼辦公環境……

在所裏,我漸漸沒有了起初的不適應,發現自己正在慢慢地融入這個科研之家。

實習的一個月裏,對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體會是一方面,讓我受益更多的是深度體驗了科研人員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瞭解了科研工作的辛苦,不但需要大量的腦力工作,還要付出大量的體力勞動。在冷卻塔室,試驗人員每週五天工作日平均要有三天要去大興實驗基地做實驗。

每天早晨八點鐘一到辦公室,就要開始約車,然後就是準備好要帶的東西出發,傍晚再從大興返回所裏。我雖然是個外行,但是通過學習和實地考察學習,覺得做實驗雖然辛苦,但也有樂趣在其中。模型不是搭好就完事了的,需要不斷地進行性能測試,以保證實驗能夠在設定的條件下進行。

在水力學所實習的這一個月,我參與學習的這個項目啟動時間不長,基本上都是在進行模型的安裝和初期調試工作,包括模型測試儀器的率定、測温系統的安裝、加熱系統進風口的改造、增加塔筒保温層、塔內風温均勻性率定等,……

只有當所有試驗條件都達到模型設計要求時,才能進行正式試驗。各項調試完成後,進行了部分試驗工況的具體測試工作。

實習期間,我還有幸參加了水力學所的老所長陳惠泉給大家做的長達一天的精彩講座:《精度和諧與尺度和諧》。如趙所長所言,這是陳老所長60年科研工作的成果與結晶。精度和諧就是數據的精確度要準確,既不能過大,也不能過小;而尺度和諧則是單位要統一,打個簡單的比方,6個蘋果和4個桃子是不能累計的。當然,陳老所長講得比這要深奧得多,從具體的運算到生動的舉例,我一個外行人只能聽得懂大概。但是我認為,精度和諧與尺度和諧並不只適用於科研工作,在管理工作中,同樣適用。

就如同做一件事情,既不能馬虎了事,又不能捨本逐末,還要掌握做事的原則和尺度。陳老所長還鼓勵年輕人要刻苦紮實地工作,他説,我們是“幸福”的一代,一是有大事業可以做,二是有足夠的時間。因此,“身在福中要知福”,要“大幹”一場。他還引用了mark twain的一句話來證實自己“還很年輕”——age is not determined by years。他解釋説,我的year是很長了,但是aage並不大。陳老所長的樂觀和敬業精神真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

標籤: 報告 科研 實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shixibaogao/98wqx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