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社會實踐報告 >

實用的社會實踐報告3篇

實用的社會實踐報告3篇

隨着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報告與我們愈發關係密切,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涵蓋報告的基本要素。一聽到寫報告馬上頭昏腦漲?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社會實踐報告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用的社會實踐報告3篇

社會實踐報告 篇1

一轉眼,貌似難熬的暑期社會實踐過去了,快要結束的時候,我告訴別人説,我覺得自己很偉大,有些人嘲笑我説:“呵呵,這有什麼偉大的,很多人都做到了啊,又不是隻有你自己做到了。”是的,很多人都做到了,我佩服做到的每一個人,也佩服自己!我從小到大是個很怕困難的人,也比較嬌氣,(呵呵,我的優點就是勇於承認自己的缺點)更主要的是,我很少將一件對我來説很困難的事堅持到底,所以當我做到的時候,自己心裏很激動,覺得自己第一次堅持下來並且不會後悔,有些經歷對於人生來説是歷久彌珍的。

這次的社會實踐,我們隊去的是一個省級貧困鄉,黃河灘區——陡門鄉。剛剛來到陡門的時候,一切的一切,對我來説都是那麼新奇和美好,這裏的綠樹掩映,鬱鬱葱葱,房子大多都是老房子,人也都很質樸,臨近黃河,氣温比較低,空氣都讓人覺得很舒服……而且,走到哪裏都有人告訴我們這裏的水是深井水,很甘甜。剛來的時候,滿心都是興奮。摩拳擦掌的準備讓自己大幹場。到了晚上,有些不習慣的地方出現了,這裏離水近,蟲子特別多,各種各樣的蟲子,還有好多沒見過的,雖然有蚊帳,可還是覺的很可怕,有很多蠕動的小蟲子在牀上爬來爬去。晚上關了燈之後,屋子裏的飛蛾們開party的聲音很瘋狂,就像房頂有直升機在盤旋一樣。但還是慢慢睡着了。後來都慢慢習慣了,睡覺之前先在牀上大開殺戒——捉一二十隻小蟲子才能放心睡覺,以至於有時候蟲子有些少的時候都覺得不放心去睡,呵呵。

條件是艱苦了一些,吃飯是在他們鄉中原來的餐廳,借用他們的煤球火和鍋碗瓢盆。買的菜也都是很簡單的,很少有新鮮的果數,這裏有回民區,學校裏有的老師是回民,所以不敢吃大肉,其他的肉也比較貴,我們很少買。女生保持身材最害怕的就是麪食,半個月裏最苦的時候,我們喝的是麪湯,就着饅頭,吃的菜是炒饅頭……呵呵,説起來有些小無奈的,不過一羣人坐在一起吃飯,一起洗碗,是很熱鬧很有意思的事。

前兩天,我們在這裏安排我們的生活,做一些準備工作,進行課題選定的工作,並且給鄉里以及各村幫忙做一些政府的工作,每一天都忙碌且充實。見到了很多可能不來這裏就永遠都見不到的人,也學習到了很多,怎樣認真細緻的做好基層的工作,怎樣待人接物等等。

第一個星期的末尾,我們還聯繫了新鄉市的兒童福利院和原陽縣的敬老院,到那裏看忘孤兒和老人。近年來,很多高校的學生在各地都開展類似的活動,沒有什麼特別的,但是這一次來這裏,帶給我的感受是,我們大學生能做的太少了,我們只是希望我們的行動能引起更多人的注意,我們呼籲社會給這些老人和孩子再多一些關愛。可能在一些發展還不夠好的縣市更缺乏關愛,不僅僅在物質上還是精神上。

然後再第二個星期我們開始了我們的指教,我們住的地方離支教的學校有一定的距離,當地的村民還借給我們了五輛自行車,所以以後的一個星期,就能看見我們的隊員們每天起早貪黑的奔波的住的地方和學校了。村民們看見我們總有一種特別的感情在裏面,親熱,感謝,欣賞……

這裏的孩子質樸,聽話,有調皮的,但都也懂事。遺憾的是,這裏的資源太匱乏了,他們甚至沒有美術音樂課,英語課也是剛開了一年,但這裏的孩子都學的很快,理解能力也許不像城市裏的孩子那樣強,但是踏實努力的衝勁是城裏的孩子所不能有的,我們的到來,告訴孩子們很多關於外面的世界的,讓他們對外面有了更多的憧憬和嚮往。於是他們更踏實更努力,只有這樣的方式才能幫助他們走出這片天地。

社會實踐報告 篇2

促銷員走進大學,離走進社會越來越近了,大學生做促銷員社會實踐報告。就業也就圍繞我們頭緒,成了想不盡的問題。在現今社會,招聘會上的.大字報都總寫着有經驗者優先可整天呆在校園裏的學子們社會經驗又會擁有多少呢?於是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加團隊工作經驗,不少人競選班委、學生會職

促銷員走進大學,離走進社會越來越近了。就業也就圍繞我們頭緒,成了想不盡的問題。在現今社會,招聘會上的大字報都總寫着"有經驗者優先"可整天呆在校園裏的學子們社會經驗又會擁有多少呢?於是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加團隊工作經驗,不少人競選班委、學生會職務;在檔案上留段字為日後的工作添籌碼。有了這些經驗就能夠解決社會實際問題了嗎?答案是不夠的。校園與社會環境本存在很大的區別。這就要求我們利用假期時間走進社會實踐。這也是老師要求我們寫社會實踐論文的目的。

實踐,就是把我們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客觀實際中去,使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有用武之地。實踐也是檢驗真理的唯一途徑。在實踐中我們還可以檢驗自己學習的成效、檢測自己的所缺,以便我們日後學習有個側重點。另外,校園與社會環境的不同,接觸的人與事也不大相同,所以我們還可以在社會實踐中學到許多在校園裏學不到的知識。這就形成了從實踐中學習,從學習中實踐的良性循環。

當今中國經濟飛速發展,國內外經濟不斷變化,在機會越來越多的同時,也出現了更多的問題,有了更多更艱鉅的挑戰,這也就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我們不僅要學好課本里的知識,還要主動走進社會,積極在實踐中學習其他的東西,不斷增加自己的經驗,全方面武裝自已,才能在這個社會有立足之地甚至擁有不敗之地。

一回到縣城就積極在一家超市找了一份寒假臨時工,做促銷員。

掛着實習生的牌子站在櫃枱旁,一臉幼稚、迷茫地站在那,不斷地提醒自己要大膽地接近顧客,拉攏顧客,可好長一段時間站在那一聲不吭的。一個大姐在顧客少的時候教我如何推銷產品。我也慢慢地放開膽去嘗試,其實這種交流比想象的容易多了。就好象上台前緊張兮兮,但在台上只顧着自己的表演而忘了緊張。害怕就是這樣被克服的。關鍵在於大膽地邁出第一步。在超市做促銷員不能坐着,也不能在超市隨便逛來蕩去,得時刻注意服務顧客。雖然每天只有上午或下午班,但一段時間下來,還是腰痠腳痛。或許也正如孟子所説"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勞其脛骨,餓其體夫,空乏其身。"

在學校,每天有作息時間表約束你。課程表會告訴你,今天該幹什麼,明天又有什麼事情要做。而在這裏,你可以無所事事地像木瓜呆在那兒,然後老闆不滿意你的表現扣你工資或者將你開除。積極的就是主動接近顧客,拉近與顧客的距離,然後耐心的推銷產品。這也實在鍛鍊了我們的膽量、語言交流能力和心理洞察能力。我們膽大了才能冷靜,冷靜了才能很好地通過顧客的言語與表情察覺顧客的想法,然後再作出適當的迴應,不至於慌張得不知所措。我們必須主動努力才可能繼續幹下去。在學校,每一個學生都在為取得更高的成績而努力,雖然這也存在的競爭,可校園裏總少不了那份純真,那份真誠,一般不會招來嫉恨與報復。可是在社會中,優勝劣汰,你的成功就是別人的失敗,工作直接影響了他人的經濟利益。在社會中接觸各種各樣的顧客、同事、上司等等,關係複雜,這一切都需要我們有經驗去處理。儘管存在競爭,我們還得不斷學習別人優秀的地方,這需要我們有經驗去調整自己的心態。而這些經驗需要日積夜累,而不是在畢業後讀本速成書便可成的。這些事情很多同學沉浸於學習與消遣還未來得及思考,便忽略了社會實踐的重要性。

有個事實眾所周知,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與在校理論學習有一定的差距。在這次實踐中,這一點我感受很深。在學校,學習的理論知識很多很多,幾乎是面面俱到;而在實際工作中,很可能是書本上的知識一點都用不上。或許工作中運用到的只是很簡單的問題,只要套公式似的就能完成一項任務。有時候我會想,實際操作這麼簡單,但為什麼我們要學習那麼深奧的知識呢?現在的教育真的存在很大的弊端,嚴重的脱離了社會實際應用嗎?其實不然,在學習這些吃力的知識的同時,我們的學習能力提高了,理解`方案範#文.庫整-理^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也增強了。更在許多書本中教我們如何去做好自己,教我們樹立自己遠大的理想,這將更好的為我們社會實踐打基礎。作為大學生,我們的年齡也不小了,離走向社會工作也不遠了,我們應該懂得與社會上各方面的人交往,處理社會上發生的各方面的事情,這就意味着我們必須得重視社會實踐。畢竟畢業以後我們不能再帶着幼稚、茫然的眼神走進社會,就像我們當初走進大學一樣。我們要帶着實實在在的能力走進社會,為社會服務。

社會實踐報告 篇3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這話用在我們暑期社會實踐上再適合不過了。在這個炎熱的夏天,我們暑期社會實踐團,揮灑汗水,收穫富足。

冒着三十多度的高温,克服着語言不通的困難,我們義無反顧地來到了橫市鎮界頭村進行我們的暑期社會實踐。中南大學向來鼓勵學生在課外積極鍛鍊自己,因而我們的調查得到了學校的大力支持,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們在調查中,始終不忘自己身上肩負的責任,始終以中南人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始終秉承着中南大學“經世致用”的校訓。我們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我們的能力和耐力。

當然我們的付出沒有白費。在實踐中,我們不僅得到了一系列的第一手的數據和資料,更讓自己的實踐能力得到了提高。作為我們團隊的組長,我更是肩負着更大的責任,我是團隊的核心骨,既要掌握團隊的行動方向,又要在具體實踐中起到特定作用,還要協調整個團隊,增強團隊的凝聚力。儘管因為經驗缺乏,我在這些方面遇到了一些困難,但是經過不斷地反思和討論,我總是能在最後做出正確的決定。

同時,這次實踐更讓我明白了團隊的重要性:我們是一個集體,我們的力量應該要大於我們五個人的合力,而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每個團隊成員不遺餘力地貢獻自己的知識、時間等,並且我們需要向一台機器的各個零部件一樣不斷磨合,才能更好的發揮好整個團隊的作用。

總之,這次實踐帶給我的記憶是難忘的,我會不把這次實踐當做結束,而是把它作為一個起點,積極參與更多的社會實踐,在實踐中提升自我!

標籤: 報告 實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shehuishijian/8dvvx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