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社會實踐報告 >

【必備】社會實踐報告三篇

【必備】社會實踐報告三篇

社會實踐報告 篇1

因為小時候在這裏上過學,而且有一個老師現在還認識。他姓王,是數學老師,正好帶初三。現在他們在暑期補課。所以我申請當他的班主任助理。短短的五天實踐,讓我體會很深,和學生打交道真的很麻煩。因為你面對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羣體,六十多個人!

【必備】社會實踐報告三篇

第一天.我以自己完全可以勝任這一職務的心態去面對一幫初中生。可是事實並不是那樣,因為大部分學生直接忽視我的存在。

早晨到班裏,王老師向大家介紹了我,當時站在講台上,面對着幾十雙陌生的眼神,心裏多少有一些緊張。之後同學們就開始早讀了。王老師告訴我,我需要做的就是幫他批改一部分學生的作業,每天自習的時候到班裏給同學們答疑,順便監督一下班級的紀律。蠻以為,這個班級會因為我的加入,同學們的學習熱情會空前的高漲。結果大家任然在自己的生活軌道上,似乎今天和往常一樣。很多學生直接從我眼前走過,連個招呼都不打。

下午有一節自習課,王老師就讓我到班裏,給同學們答疑。我有點害怕又有點緊張。第一次一個人面對一個班級。當我走進教師的時候,部分同學抬頭看了一下我,就繼續低頭做他們自己的事情了。我站在講台上説:“同學們,這節自習我來給大家答疑,如果你們有什麼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方面不懂的就可以問我。”不過,班裏還是有好學的同學,他們問我的大部分都是數學問題。就在我給一個同學講題的時候,班級突然就很亂,我站直身子“討論的同學請小聲一點”,結果安靜只是暫時的,後來我乾脆站在講台上,給大家講起大道理了。當時我覺得自己很有風度,覺得自己特別淵博。滔滔不絕,津津有味。突然,坐在班級後排的一個男生,不情願的説“老師,你不要再説這些大道理了,很煩,你知道嗎?這是我們的自習課。”當時,我尷尬急了,不知道該怎麼辦。情緒特別糟糕,祈禱着有人能幫我解圍。“好了,李老師,是因為辦理太吵才生氣的,再説了,老師沒有説錯什麼。老師,你別管他”聽到這個聲音,我感激的望着這位天使般的女同學。“對不起,我畢竟不是故意佔用大家的自習時間。希望部分同學自覺遵守班級紀律。那麼,大家繼續自習吧。有問題的舉手。”我喃喃的對大家説道。

終於放學了,我有種被解放的感覺。

第一天的實踐把我對本次實踐所有的憧憬徹底粉碎了。我的自信心被摧毀了。有種想要放棄的衝動。

第二天,我換了一身比較陽光的衣服,按時出現在班級。我沒有太多的話,只是靜靜的在班級裏走來走去,認真的給同學答疑。我也會旁聽,王老師的數學課。然後就幫助老師批改數學作業。害怕同學們説我做事不認真,所以很仔細的批閲每個同學的作業,並幫助王老師記錄每道題大家掌握的情況。把錯誤率較高的題也記錄下來了。

後來的幾天,我就是這樣度過的,雖然感覺同學們似乎不太注意我的存在,可是在給同學們答疑和批改作業的時候,內心的那份成就感,愉悦感和充實感,無以言表。

就在我要結束本次實踐的那天。有幾個女生突然到辦公室裏來找我。本以為她們是找王老師的呢。結果她們偷偷對着我説“老師,你能不能出來一下。”瞬間以為出了什麼事情呢,就很緊張的跟着他們出去了。結果她們把我拉到走廊裏,問我怎麼樣複習,如何面對初三的學習壓力。當時我特別感動,只因為她們的真誠。然後我就發自內心的給她們説了一些關於複習的方法並且鼓勵她們要堅持到底。

因為這幾個女生的行為,把我對這個班級的不友好形象徹底消除了。我也是從中學時段走過來的。青春期的孩子,怎麼能像我現在的社交圈呢。他們的一些行為我應該站在理解和包容的角度來看待。當然了,一個班級是一個整體,不能只從一個或者幾個同學的表現就被定格為好或者壞。

那天下午本來想和同學們舉行一個小型的班級活動呢。結果王老師説,假期補課期間學校不允許。所以有點遺憾。

當我和同學們説再見的時候,他們用熱烈的掌聲向我致謝,我從部分學生的眼神裏看到了不捨和感激。

謝謝同學們這五天來的配合,謝謝你們對我的支持。你們對我的信任就是對我的鼓勵。原來當老師的感覺是這樣的。有的同學以敵對的心態和我溝通,有的則以畏懼,有的是尊敬。因為我是班主任助理,又是剛剛經歷中學時段的學生,有的同學對我是以大姐姐、學姐的友好態度。無論怎樣,我都覺得自己收穫很多。想到自己以後也會和王老師一樣是一名中學老師,也會面對這樣一羣可愛的孩子。心裏既有興奮又有些許的恐慌。可以享受工作的快樂。又為自己工作遇到的麻煩而恐慌。也許是因為我的知識和能力還不夠所以缺少自信心。我相信,經過本次的切身實踐,我想,我回到學校會更加努力地充實自己。

真真實實的經歷教師實踐之後,回想自己最初的憧憬和自傲,忍俊不禁。少説話,多辦事。知識,不是擠牙膏,而是像泉水一涓涓不息。

社會實踐報告 篇2

世上有這樣一種人,他們會時常叮囑你要多穿衣服,路上小心等等。有時你會覺得煩,但也能感受到一種温馨。當你向他們要錢的時候,他們可能會用"掙錢不容易"來教訓你,但儘管這樣,他們仍然會給你錢。這種人即就是我們的父母,而父母的一個名字又叫做"犧牲"。

我記得去年夏天的一個傍晚,在跟爸爸散步時,他無意説起小時候家裏條件很差勁。無意中又説起爺爺奶奶走得太早。説起如果現在他們還健在的話,他們該有多享福。雖説是散步,可爸爸説起他的爸爸媽媽時,語調裏平靜之外還有些感傷。"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那時我就有所感觸:現在的我一定要抓緊時間和機會給爸媽盡孝道,不然長大了,就會像爸媽那樣沒有機會給爺爺奶奶盡孝道了。我們這一代孩子,總是理所當然地接受着爸媽給我們的所有好,所有愛。

看着日曆,還有10來天這個暑假就要結束了。想着和爸媽四個月後才能重逢,我趴在牀上又掉眼淚了。我太粘父母了、太粘這個家。拿着遙控器換到cctv—3屏幕里正好出現那個孩子給媽媽洗腳,給媽媽講"小鴨子"的故事的廣告。我想:今晚就為我的爸媽洗洗腳吧!

那天晚上,我和爸媽散步回來,我讓他們安坐早沙發上,我進了洗漱間先調好了一盆水,試了試水温端到媽媽面前。她先是驚愕,爾後看了看我爸,他倆又高興的笑起來,我看着我爸説:"彆着急,等會你閨女再給你好好洗啊"。爸爸挺不好意思地説:"我就算了吧,給你媽嘻嘻就行了,我有腳氣,怕是薰着你"。我説:"爸爸,你説什麼呢。"後來我沒多説什麼,慢慢脱下我媽的襪子,輕輕地放進水盆。"熱不?媽""不熱,舒服"我聽了心裏好舒服。

為媽媽搓腳的時候,細細的撫摸着那腳,那是上了年紀的腳/、是為了這個家操勞了幾十年的`腳、是已不再光滑的腳。那乾折的皴與凸起的青筋無不記載着無情的歲月。我第一次深深地感悟到爸爸媽媽真的老了。為了我他們憔悴了。在我不聽話的時候他們曾默默傷心地流淚,在我高興時他們又流下了傷心的淚水。那一幕幕都浮現在我的眼前。對爸爸媽媽的愛與感恩,我好想大聲説出口。但沒有,始終沒有,此刻的我只能將這種愛融入手中傳入他們心中,相信他們能讀懂。爸媽享受着這種罕有的待遇,默默的看着我,我抬起頭,衝他們一笑,那晚,我看的出他們異常的高興。

經過這一次,我第一次被深深震撼了、第一次覺得這麼多年來對父母的關心太少了,但他們的無私從未要求過有什麼回報,或許認為那是一種奢求吧。或許是不捨得使喚我。與父母的愛相比,我們的愛是多麼的自私、渺小、微不足道。第一次深深地感到內疚。原來父母是那麼那麼容易滿足,原來他們的要求竟是如此之小,原來我已忽略父母這麼多年,原來

這一晚,我更深刻感受了父母的愛,反省到自己的不足。我決心以後一定多留時間陪父母,在有限的生命之崖回報他們的愛。爸媽永遠是一世為我們操心的人,永遠是世上最愛我們的人。"爸媽,原諒女兒不孝,女兒永遠愛你"。

社會實踐報告 篇3

經過兩個月的器材廠會計部實踐實習,使自己課本理論知識更好的和實踐相結合,對知識的理解和更深入的研究有很大的幫助,轉眼又要回到課堂學習。以下是本人此次實踐的一些心得和體會。

實習開始接觸的是會計循環的基石——會計分錄。畢竟會計分錄在書本上可以學習,可一些銀行帳單、匯票、發票聯等就要靠實習時才能真正接觸,從而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別以為光是認識就行了,還要把所有的單據按月按日分門別類,並把每筆業務的單據整理好,用圖釘裝訂好,才能為記帳做好準備。

制好憑證就進入記帳程序了。雖説記帳看上去有點象小學生都會做的事,可重複量如此大的工作如果沒有一定的耐心和細心是很難勝任的。因為一出錯並不是隨便用筆塗了或是用橡皮檫塗了就算了,每一個步驟會計制度都是有嚴格的要求的。例如寫錯數字就要用紅筆劃橫線,再蓋上責任人的章,才能作廢。而寫錯摘要欄,則可以用藍筆劃橫線並在旁邊寫上正確的摘要,平常我們寫字總覺得寫正中點好看,可摘要卻不行,一定要靠左寫起不能空格,這樣做是為了防止摘要欄被人任意篡改。對於數字的書寫也有嚴格要求,字跡一定要清晰清秀,按格填寫,不能東倒西歪的。並且記帳時要清楚每一明細分錄及總帳名稱,不能亂寫,否則總長的借貸的就不能結平了。

所有的帳記好了,接下來就結帳,每一帳頁要結一次,每個月也要結一次,所謂月清月結就是這個意思,結帳最麻煩的就是結算期間費用和税費了,按計算機都按到手痠,而且一不留神就會出錯,要複查兩三次才行。一開始我掌握了計算公式就以為按計算機這樣的小事就不在話下了,可就是因為粗心大意反而算錯了不少數據。

從制單到記帳的整個過程基本上了解了個大概後,就要認真結合書本的知識總結一下手工做帳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每一種銀行帳單的樣式和填寫方式以及什麼時候才使用這種帳單,有了個基本認識以後學習起來就會更得心應手了。

除了做好會計的本職工作,其餘時間有空的話我也會和出納學學知識。別人一提起出納就想到是跑銀行的。其實跑銀行只是出納的其中一項重要的工作。在和出納聊天的時候得知原來跑銀行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除了熟知每項業務要怎麼和銀行打交道以外還要有吃苦的精神。想想寒冷的冬天或者是酷暑,誰不想呆在辦公室舒舒服服的,可出納就要每隔一兩天就往銀行跑,那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除了跑銀行出納還負責日常的現金庫,日常現金的保管與開支,以及開支票和操作税控機。説起税控機還是近幾年推廣會計電算化的成果,什麼都要電腦化了。税控機就是打印出發票聯,金額和税額分開兩欄,是要一起整理在原始憑證裏的。其實它的操作也並不難,只要稍微懂OFFICE辦公軟件的操作就很容易掌握它了。

是的,課本上學的知識都是最基本的知識,不管現實情況怎樣變化,抓住了最基本的就可以以不變應萬變。如今有不少學生實習時都覺得課堂上學的知識用不上,出現挫折感,可我覺得,要是沒有書本知識作鋪墊,又哪應付瞬息萬變的社會呢?經過這次實踐,雖然時間很短。可我學到的卻是我一個學期在學校難以瞭解的。就比如何與同事們相處,相信人際關係是現今不少大學生剛踏出社會遇到的一大難題,於是在實習時我便有意觀察前輩們是如何和同事以及上級相處的,而自己也儘量虛心求教,不恥下問。要搞好人際關係並不僅僅限於本部門,還要跟別的部門例如市場部的同事相處好,那工作起來的效率才高,人們所説的“和氣生財”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也是不無道理的。

標籤: 實踐 報告 三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shehuishijian/0p3v3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