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應用積極心理學優化高職公共英語教學論文

應用積極心理學優化高職公共英語教學論文

對二語習得的調查研究表明:學習者的態度、動力和興趣是決定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但是當前高職院校學生對英語語言學習抱有的消極心態卻對高職公共英語教學產生了負面影響。身為語言教學活動的主導者,英語教師必須意識到英語教學不僅僅是英語語言文化領域內的活動,還涉及到心理學、教育學、管理學等多個領域。鑑於心理學在以學生為教學中心的英語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教師必須要有覺察自己對待學生和所帶學科的態度的敏感性,要有意識任何消極態度及其導致的後果的警覺性,還要具備提供必要動力和發揮學生主觀積極性的能動性。這就要求教師學習運用積極心理學原理,在教學中針對學生的心理因素和情緒變化來安排教學計劃,注意發揮個性優勢,調動學生參與語言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積極的成功心理,提升公共英語教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效果達到最優化。

應用積極心理學優化高職公共英語教學論文

一 高職公共英語教學現狀

近年來,許多教育工作者對高職公共英語教學進行了持續不斷的改革和探索,雖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就目前普遍情況來看,國內大多數高職院校的公共英語教學情況還是存在着許多問題,不容樂觀。

(一) 學生水平參差不齊

從總體來看,高職院校中的大部分學生英語基礎較差,詞彙量小,語法知識薄弱,更遑論閲讀分析能力,口語表達能力。這部分同學對於英語語言學習的態度基本可用深惡痛絕來形容;另外,也會有一部分學生相對而言具有一定的語言基礎,但卻對英語學習缺乏持續興趣;只有極少部分學生具備較佳語言基礎,但卻會由於集體環境中缺乏熱情努力的英語學習氛圍,造成語言能力提升相對緩慢。這種教學班級中學生水平差異較大的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在公共英語教學課堂的參與度和教學效果。

(二) 學習策略匱乏

從個體來説,絕大多數高職學生已經習慣於一直以來的灌輸式教學:即課堂上講解單詞和語法知識,課後注重各種應試技巧的訓練,忽視語言的現實交際功能。這種單一的學習策略,讓學生習慣被動接受型的課堂教學,忽視培養動腦思考積極性,對各種學習材料形成依賴,最終導致缺乏自主學習能力。進行語言學習時,無法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更談不上解決問題。

綜上所述,學生普遍英語基礎較差,英語學習目標不明確,對英語學習缺乏信心,喪失學習興趣等這些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令人堪憂的消極學習現象的存在,不僅影響了公共英語教學的氛圍,也限制了學生在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上的進步與提升。

二 積極心理學理論概況

積極心理學是20 世紀末在美國心理學界興起的一個心理學研究領域,以塞利格曼和西卡森特米哈伊共同發表的《積極心理學導論》為誕生標誌。積極心理學致力於研究人的發展潛力和美德,主張要用積極心態解讀心理現象,並以此激發潛在的積極品質和積極力量,其工作重心在於研究和培養人固有的積極潛力,以更加開放的、欣賞的眼光去看待人的潛能、動機和能力等,關注健康、勇氣、樂觀、希望、快樂、信仰、毅力等積極品質,通過培養或挖掘人的積極力量使之成為真正健康並生活幸福的人。目前,積極心理學正在以一種生機勃勃的姿態影響着社會的諸多方面,其觀點已經滲透到了社會學、教育學、管理學等領域。其中,積極教育作為積極心理學重要的發展方向之一,必然會對教學生活產生重大影響。傳統的教育模式主要以傳授知識,訓練技能為主。而現在越來越多的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也意識到了真正的成功教育並不只是單純的知識講授和技能傳承,而應同樣重視將積極情感引入課堂,從而提高學習效果,促進學生人格發展,在教育生活中培養學生積極學習、熱愛生活的人生態度。

三 積極心理學融入高職公共英語教學的策略

將積極心理學應用到教育和教學課堂中,能夠以積極和正面的因素促進學生情感態度的轉變和學習效果的提高。目前,積極心理學還是較多的應用於完善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心理學課程等教育,而對於專業課程的教學涉及較少。因此,從高職公共英語教學現狀出發,將積極心理學理念融入到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更是一種積極的創新。這種融入,有助於幫助學生培養積極情緒、解決教師的職業倦怠,促進師生關係的改善以及優化公共英語課堂教學效果。

(一) 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情緒和成功體驗

1. 營造和諧愉快的教學氛圍

高職學生普遍英語水平不佳,所以在英語課堂上容易因為心理壓力而情緒緊張,從而降低了學習質量。因此,教師要致力於打造寬容輕鬆的課堂氛圍,緩解學生的緊張情緒,排解學生的焦慮與畏懼情緒,讓學生放鬆積極地投入到教學內容中去。比如,授課時可適度走動,講解時恰當運用手勢,採取風趣幽默的言語表達方式,以人文關懷和感染力引起並保持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着力創造一個使得學生勇於試錯、寬鬆包容的“開心課堂”。從而幫助學生從內心深處激發他們對於英語學習的興趣和動機,樹立能夠自主處理和解決英語學習問題的信心與決心。

2. 教學中滲透與主題相關的積極情感

公共英語教材中的每個單元,都會有一個明確的主題(如學習策略、航海探險、家庭親情、環境保護等)。每個主題都值得深入討論,挖掘其深刻含義。以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的《大學英語精讀1》為例,在講述第二單元“Sailing Round the World”(《環球航行》)這篇課文時,可以與學生深入探討主人公以高齡之年,病弱之軀完成環球航行這一壯舉的積極意義所在,激發學生忠於夢想迎難而上的生活熱忱。這種類似對於主題積極意義的探討挖掘,不僅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情感,還能增強他們對於英語學習的興趣,使英語課堂真正實現知識目標、能力目標與情感目標的三元合一。

3. 採用新穎的現代化教學手段

網絡的普及和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英語教學領域中多媒體網絡技術運用越發廣泛深化。多媒體技術通過獨立式的視頻,音頻以及整合式的微課、慕課等傳統文本教材無法比擬的形式為公共英語教學課堂創設了一個更為栩栩如生的語言環境。抽象文字的形象化與立體化幫助了學生調動並融合視、聽、説、觸等感覺感知功能,思維活動得以積極開展。更易於將被動、單純接受知識轉變為積極主動參與學習,激發內在的學習熱情,進而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

4. 採取多元評價方式,加強成功體驗

在公共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應轉變評價觀念,改變傳統的終結性評價為主的考核方式,採取多元方式來評價學生的語言學習狀態,避免以卷面分數作為衡量學生英語學習的唯一標準。可以適度採用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形成性評價以學生課堂學習的綜合表現為主,包括課堂活動的參與,協作程度、課堂作業提交情況、階段性測試成績等表現;終結性評價則採取期末卷面考試的形式。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在課程成績考核中可以各佔一半比例。在教學及考核中,教師應該以積極的情緒感染學生,以積極的態度全面瞭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對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教師提出的目標應與其原始基礎相匹配。堅定的肯定學生的每一次進步。使學生在評價機制中得到正面激勵,體驗成功的喜悦和滿足感。而這種積極的情感體驗又能夠幫助學生內化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期待,培養信心,激發學習主動性,實現情感與認知的協調發展,形成良性循環。

(二) 提升教師的教學幸福感

當前,高職英語教師面臨着極大的社會壓力,容易產生負面情緒,比如教師羣體形象壓力、教科研焦慮、晉升危機、職業倦怠等,而這些負面情緒都會為課堂教學活力帶來負面影響。要優化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不單要努力幫助學生培養積極情緒,同時也應關注教師本身的情緒狀態。因此,高職英語教師一方面要有意識的覺察自我的教學倦怠感,並調整心態,努力培育積極情緒。另一方面也應在自己的職業追求中不斷的提高學習認知能力,加強實踐行動力,充實實際經驗來獲取職業成就感,並在實現職業理想的過程中體驗職業幸福感。

教學過程是一個以心理活動為基礎的情感過程和認知過程的統一。正確積極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成就動機是教學得以順利進行的前提條件。積極心理學提倡在教學過程中要用發展和欣賞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學生,注重其內在潛力。在這樣的期待下,學生更能體會到教師的關愛與鼓勵,從而也更易產生自信、堅定、勇敢等積極人格特質。因此,將積極心理學引入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不僅有助於創設和諧、活躍的英語課堂氛圍,培養學生積極的成功心理,提升公共英語課堂教學的生命力,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熱忱、培養學生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亦能起到顯著作用,值得在教育實踐中進行探索、應用與推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zykp4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