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漢族民間童謠的語言特點與重要價值論文

漢族民間童謠的語言特點與重要價值論文

論文題目:漢族民間童謠的語言特點與重要價值

漢族民間童謠的語言特點與重要價值論文

摘要:民間童謠是兒童認知世界的重要載體, 其內容中包含了生活技能、思維方式以及行為準則等, 有助於兒童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本文簡要分析民間童謠的基本內涵以及發展特點, 並論述漢語民間童謠的語言特徵及重要意義, 旨在促進民間童謠的傳承發展。

關鍵詞:中華民族; 民間童謠; 語言特徵; 重要意義;

引言

現代社會對於漢語民間童謠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社會意義和教育價值, 民間童謠是一種是口耳相傳形式的民間歌謠, 因此其具有簡單明快的語言特點, 是中華民族傳統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童謠歌曲中的內容來源於社會實踐活動之中, 民謠歌曲中的價值觀念以及思維方式對兒童的知識素養以及語言表達能力有着重要的影響, 因此, 對於漢語民間童謠的語言特徵以及表達形式的相關研究有着重要意義。

一、民間童謠的簡要概述

1、民間童謠的內涵

童謠是指專為兒童所作的歌謠或是短詩, 童謠以口耳相傳為主要傳播發展方式, 因此十分重視格律和韻腳。童謠在舊時社會被認為能夠預示人們的世運或是人事, 例如在《三國演義》的第九章中, “卓問李肅曰, 童謠主何吉凶”。漢語民間童謠是指以漢語為傳播載體, 將兒童為主要接受主體, 長期流傳於民間的一種具有漢語語言特徵的民間歌謠。民間童謠屬於民間文學之一, 包括在民謠之中, 因此對於童謠的定義沒有明顯的界限和範圍, 在民謠之中適合孩子歌唱並且具有一定教育意義都可歸屬為童謠。民間童謠的基本釋義為具有韻律的詩歌形式的兒童故事, 因此在兒童間流行的歌謠普遍具有簡短、輕快的特點, 並且民間童謠普遍帶有地方語言特色, 主要表現為詼諧幽默、形式簡潔且朗朗上口。

2、民間童謠的發展

民間童謠的發展歷史可追溯到《詩經》中“心之憂矣, 我歌且謠”, 在《列子》中所記載的是我國聖人堯時的童謠, 由此可見童謠已有接近三千年歷史。在民間童謠的發展歷史以明代為分界線, 在明代之前童謠普遍為政治童謠, 屬於統治階級濟寧政治統治的工具。自明代之後, 童謠才被人們有意識的進行創作和收集, 非政治性的童謠創作是民間童謠興起的重要基礎。在我國童謠的發展史中基本呈現兩多兩少的狀況, 即亂世較多、盛世較少, 時代末期較多、時代初期較少, 例如五代十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動盪不安, 在這一時期的童謠出產量較高, 而在時代末期便會大量流傳。因此漢語的民間童謠具有發展歷史悠久, “兩多兩少”的特點。我國著名的童謠有《三字經》、《弟子規》等, 在2008年北京民間童謠經國務院的審批列入為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二、漢語民間童謠的語言特徵

1、文體修辭口語化

漢語民間童謠的語言具有口語化的特徵, 是兒童喜聞樂見的語言表達形式, 其具有詼諧幽默、形式簡單的特點, 兒童在接受和模仿時難度較低。首先童謠在發展傳播中多數是通過兒童之間的遊戲環節實現, 因此對於童謠的表達以及韻律要求較高, 民間童謠具有生動活潑和簡單易唱的特點。其次, 民間童謠的產生環境為人們的.日常生活, 因此在語言表述中未經規範, 呈現口語化的特徵。例如在《白鶴白》中“娘做賊”、“投個粑兒”, 《紫竹棍兒自開花》中“紫竹棍兒, 自開花兒。瓜子臉兒, 糯米牙兒。青頭髮兒, 緊緊扎兒。哎呀哎呀活菩薩兒。”等口語化的表述使得童謠更加貼近人們的日常生活。

2、韻式靈活且多樣

漢語民間童謠在語言特徵的表述中韻式自由靈活、形式豐富多樣。韻式是指“韻”的轉換, 在漢語民間童謠之中韻式的轉換主要有不換韻以及換韻兩種形式。首先, 不換韻是在整首童謠之中只使用一個音進行押韻, 例如“螢火蟲”和“葉葉紅”, 這種不換韻的語言表達形式能夠產生流動和諧的節奏感, 符合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其次, 換韻是通過對於語言中的韻腳進行變換, 從而使得童謠更加自由靈活、變幻多端。換韻的語言表現形式使得童謠更加具有變化性, 夾着輕快的節奏感, 使得兒童在學習時產生較大的吸引力。例如童謠《白鶴白》、《放牛客》等通過韻音的變化使得童謠產生輕鬆明快的節奏感, 加之極具趣味性的內容, 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民間童謠的韻式靈活多變還體現在韻的排列, 在韻的排列之中主要包括平列式、流水式、交錯式、擁抱式以及迴環式, 豐富的韻律排序使得童謠的語言表達形式靈活多變。

3、語言節奏感較強

民間童謠的語言具有節奏感較強的特點, 明快歡快的語言特徵符合兒童的語言認知能力以及接受能力。由於民間童謠的口傳性、通俗性因此在語言的表述中多為內容簡介且節奏感強的內容。在民間童謠的語言中具有口語化特徵, 因此其的韻腳具有濃郁的口語風格並且流暢的韻律。這種輕快節奏的語言表達形式十分適合認同, 會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民間童謠中關於“兒”字的使用頻率較高, 通過兒化音能夠增強民間童謠的樂感以及節奏性, 並且在民間童謠中每一句末尾使用同一個字進行押韻將會形成鮮明的語言及餓哦組以及形式美。

4、語言內容切近生活

早期童謠的產生是為乳兒而吟唱的歌謠, 但隨着兒童的成長具備感知模仿能力, 並最終學會並獲得審美享受, 形成民間童謠。由於產生於日常生活因此早期的民間童謠內容十分簡單易懂, 多為單純的描繪或是講述一件事情, 在簡潔有趣的語言中表達事理。童謠的產生主要面向羣體是兒童, 因此民間童謠具有短小精巧的特點, 在內容設置以及敍事結構中簡短, 但不失想象力及趣味性。在民間童謠的內容設置中十分貼近生活, 例如《月亮歌》之中提到許多生活中的場景, 在《放牛客》一首中更是簡述了孩童放牛的場景以及發生的故事, 生活化的童謠更便於兒童的理解以及學習。

三、漢語民間童謠的重要價值

1、有利於培養兒童的品德修養

民間童謠的傳播發展中留存了地方的民俗風情, 並通過人們的口耳相傳繼承傳播。民間童謠作為當時社會中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重要體現, 能夠及時體現社會中的文化現象。兒童的思想品德發展需要在生活之中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 而多數的民間童謠具有道德教化的性能, 並且對於處於學齡間的兒童而言, 民間童謠能夠發揮行為啟蒙作用。民間童謠在內容中包含着待人待事規則與正確方式, 兒童通過童謠能夠在潛移默化之中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 並且深化兒童的道德修養, 豐富兒童的情感生活。民間童謠的產生源於民間具有倫理道德及啟發性質的歌謠, 並且節奏感鮮明, 對於兒童具有思想及道德啟蒙作用。

2、有利於提高兒童的表達能力

兒童節段的語言學習是由淺顯易懂再到複雜深奧的過程, 在兒童期間過於複雜的內容及表達方式不符合兒童的成長學習規律。民間童謠淺顯易懂且朗朗上口, 十分符合兒童的學習需求以及成長規律。兒童在學習和傳頌童謠的過程之中能夠引領兒童認識世界並對生活中的事物進行聯想, 這種源於生活的內容和語言表達形式能夠培養學生的誦讀能力以及語言表述能力, 並且在表達期間兒童將會學習複述以及聯想能力。在童謠的內容中多為生活之中的事物, 並且在語言的安排上多采用兒童熟悉的生活用語, 因此民間童謠能夠引領兒童認識世界和生活。民間童謠的節奏感和音樂性能夠激發兒童的興趣和熱情, 在學習的過程中養成表達的習慣, 對於兒童的德智體美勞以及人際交往能力有着重要促進和指引作用。並且周作人曾表示吟詠歌謠是兒童的天然需求, 適當的童謠能夠激發兒童的學習潛力。

3、有利於激發兒童的想象能力

學習民間歌謠有利於激發兒童的想象力以及創新能力, 並且培養其審美能力。民間歌謠普遍由簡單易懂的詩歌或是故事組成, 提供給兒童進行語言能力的鍛鍊, 因此民間童謠具有趣味性。部分民間童謠歌唱起來像是成語接龍, 因此兒童可以自行改編充分激發想象能力以及創新能力。例如在童謠《小白雞》中, 可以根據個人喜好進行補充, 並且童謠中多為生活中的常識, 因此不僅能夠豐富兒童的認識能力, 同時能夠激發兒童的創造能力, 使得兒童在模仿中進行理解並再創造, 這對兒童的語言能力以及思維能力有着重要作用。關於民間童謠的教育意義在古呂新所着的《演小兒語》中表示“蒙以養正”, 指名民間童謠即湖北趣味性同時能夠達到教育效果。

結語

民間童謠是中華文化和漢語文明詞長久積澱下來的重要民間文化活動, 深入地分析民間童謠的文化功能與社會價值, 有助於提升民間童謠的受歡迎程度, 從而更深入地挖掘民間童謠在社會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對於兒童品德修養、表達能力、想象能力及人際交往能力有着重要促進和指引作用。

參考文獻

[1]曲元芳.山東民間童謠傳承與高校幼兒師資培養關係探析[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 2014, (07) .

[2]趙雪蓮.民間童謠的功能及其開發與利用——以台州童謠為例[J].大眾文藝, 2016, (06) .

[3]黃穎.中國現代兒童文學語言美學特徵的建立[J].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 2011, (04) .

[4]格桑卓瑪.地方課程視野下西藏民間童謠的當代傳承困境及出路研究[D].西藏民族大學, 2016.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wzwp0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