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教師要對自己的長相負責論文

教師要對自己的長相負責論文

何泗忠,xxxx年生,XX市立中學教研室主任,湖南省特級教師。

教師要對自己的長相負責論文

我提出這樣一個話題,或許大家會心有疑慮:長相不是天生的嗎?不是父母生養我們就註定的嗎?我怎麼能改變它呢?對此,美國前總統林肯有自己獨特的看法。

一次,林肯親自面試一位應聘者,卻沒有錄用那個人。幕僚問他原因,他竟然堂而皇之地宣稱:“我不喜歡他的長相!”幕僚非常不解地問道:“難道一個人天生長的不好看,也是他的過錯嗎?”林肯回答:“一個人40歲以前的臉是父母決定的,但40歲以後的臉卻是自己決定的。他要為自己40歲以後的長相負責。”

在這裏,林肯發現了“人生經歷將會重塑面容、心理一直在悄悄鏤刻着生理”的祕密。所謂“相由心生”,一個人的高低、胖瘦、五官的端正與搭配等固然都與遺傳因素有關,但其脾性、談吐、舉止、文化、思想等等方面卻要靠後天的修養才能形成。倘若一個人能夠修“心”養“性”,注重後天內在品質的鍛鍊,形成自己獨具魅力的“氣質”,即使外貌一般,甚至很差,但“長相”依然可以光彩照人。從這個意義上來説,人是完全可以為自己的“長相”負責的。

林肯説得真好,一個人要為自己的'長相負責!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對林肯的這句話體會尤深。在這裏,我要説,教師更要對自己的長相負責。

西漢揚雄説:“教者,人之模範也。”與學生朝夕相處、教書育人的老師自然是學生模仿和學習的對象。人起初是以別人來反映自己的,正如著名作家韓少功在《面容》一文中所説,養子與養母越長越像,愛徒與高師越長越像,因為“朝夕相處的人,兩兩相對如同鏡前自照,也許會下意識的追求自我同一,情不自禁地複製對方的笑容。在一段足夠的時間以後,他們就免不了會有相似的某一條皺紋,某一塊較為發達的肌肉。”

我們長期與學生朝夕相處,學生是會越長越像我們的。這就要求我們這些與學生朝夕相處的為師者,平時一舉手一投足都要符合為人師表的要求,要學“聖人”,要做“善人”,要通過自身的人格力量即林肯所説的“40歲以後的長相”去積極影響和作用於學生。

大教育家孔子説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倘若教師“長相”醜陋,言行不一,卻以那些枯燥乏味、空洞無力的説教來“教育”學生,那就毫無人格感召力可言,無論你怎樣苦口婆心、“循循善誘”,學生是不可能按照你的要求去“參省乎己”,來審視自己的靈魂,進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反而會產生逆反心理、牴觸情緒,跟老師唱對台戲,甚至“對着幹”。

由此可見,教師的“長相”是一種最重要的教育資源。從某種意義上來説,教師的長相不僅僅屬於個人,還屬於社會,屬於學生。為了使學生“長得好”,為師者應當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塑造自身完美人格,使自己的“長相”光彩照人,使自己的“長相”成為學生眼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標籤: 教師 負責 論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wo8rj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