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職業教育背景下學生數學素質的培養論文

職業教育背景下學生數學素質的培養論文

作為教育體系中的重要一環,好的職業教育應該“大利國家,小利個人”。一方面,職業教育要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國家培養、輸送大批高素質、高技能人才,以適應工業化、信息化、城市化需要,為實現“中國夢”提供強有力的人力資源保障。另一方面,好的職業教育要能夠為個人提供成才機會,特別是為具備較強技能的人才提供充分的學習機會和發展空間,幫助其成功、成才,實現人生價值。四年的職業教育相對於學生的成長曆程是短暫的,但對其成長卻是極其重要的。通過不同課程的學習,除了讓學生滿足第一任職的需要,還要給予學生“一生有用”的東西——能力和素質,比如,政治思想品質、自主學習能力、科學思維能力、創新的精神和方法,等等。

職業教育背景下學生數學素質的培養論文

一、數學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1.對數學課程認識過於片面

師生認為數學這門公共必修課的作用僅僅就是“為專業服務”,是學習某些專業課的工具,把數學素質排除在“專業素質”之外。

2.教師不能主動適應職業教育特點

部分教師在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上沒有緊貼職業教育的核心訴求進行課程教學設計,由此導致在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內容設置等一系列環節上出現指向不明、與職業需求脱節等現象。

現在授課重知識輕思維、重結果輕過程現象比較嚴重。沒有對隱含在數學知識中的數學思想方法進行精粹的提煉和分析,數學思維和數學美學的魅力就無法展現出來,教學始終停留在比較膚淺的層次上,不利於發揮數學的文化教育作用。對學生則少於啟發,疏於引導,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僅僅滿足於機械地接受知識而惰于思考、懶於動手。

3.學生缺乏自主學習、自主創新的能力

目前,學生存在“數學很重要,但現實生活用不到”的片面想法,進而對數學失去興趣;另外,部分學生的學習意願、學習能力和學習責任感呈弱化趨勢,他們的高中數學基礎普遍比較薄弱,但又不肯課下花時間自己去複習,這直接導致了舊知識不記得、新知識學不會的惡性循環。長此以往,這部分學生的數學知識貧乏、理性思維能力不強,尤其缺乏創新意識和能力。

4.實踐教學環節還比較薄弱

受傳統思想和客觀條件制約,實踐環節要麼不完整、不繫統,要麼直接被忽視。

以上不足或問題帶來的結果就是職業學校學生的科學文化基礎不紮實,綜合素質不高,不善於通過自學來獲得新知識,畢業分配後不能很快適應工作崗位,對書本教學中沒出現過的具體問題缺乏應有的分析、解決能力,發展後勁不足,很難與強手競爭。

作為一名數學老師,面對這樣的新問題、新機遇、新挑戰,我認為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是關鍵所在。什麼是數學素養?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認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認識。顧沛先生説,很多年的數學學習後,那些數學公式、定理、解題方法也許都會被忘記,但是形成的數學素養卻終身受用。數學素養就是把所學的數學知識都排除或忘掉後剩下的東西,其本質可以歸納為一種個人能力和個性品質,主要包含學習能力、思考能力、論證能力、建立數學模型的能力及理性、嚴謹和求實的個性品質。

數學素養的培養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針對數學教育的現狀,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二、解決數學教學問題的對策

1.明確教學目的,提高學生對數學重要性的認識

隨着社會對人才要求的逐步提高和人們對數學認識的逐步深入,數學這門課程的教學目的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現在高職院校的高等數學教學大部分還是沿襲地方的一般工科院校,不僅沒有突出培養職業教育人才的特殊要求,而且對地方工科院校的數學教學目的的認識也比較模糊,存在一定的隨意性。老師匆匆講完教材內容,學生稀裏糊塗考個及格。這種帶有普遍性的現象嚴重阻礙着數學教育功能的發揮和人才培養的質量。因此,明確數學教學目的是十分必要的。

我們要培養適應未來社會發展、滿足職業需求、具備較高素質的人才,必須重新認識數學教學目的,增加數學教學時間,增開現代數學課程,整合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以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

2.培養思維能力,強化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能力

教師應在傳授知識的基礎上,注重思維方法的傳授、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對於培養學生數學素養、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是十分重要的。

例如,在講授定積分的概念時,老師可以先讓學生試着解決拱橋橫截面積問題,因為這不是一個規則圖形(實際上是曲邊梯形),沒有現成公式可以利用,學生無從下手。這時,老師可以引導學生用規則圖形去近似代替拱橋橫截面,學生會覺得只用一個矩形去替代誤差太大,進而會發現用多個小矩形來替代的話,誤差會縮小。這就完成了一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後面對於求曲邊梯形的面積,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分割”“近似”“求和”“取極限”四個步驟就可以解決。然後,再給學生講授變速直線運動的路程計算問題。拋掉兩個問題的實際意義,僅從數學角度分析可以看出這兩個問題的解決都可以歸結為相同結構的一種特定和式的極限,從而概括出定積分的普遍性定義就水到渠成了。

另外,採用啟發式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和發現問題,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則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比如,講授微分中值定理這一節時,不要急於把定理直接呈現給學生,可以讓學生自己發現、歸納、總結。因為羅爾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以及柯西中值定理都是描述了同一個幾何現象,即“任意一條光滑的平面曲線弧AB上,都至少存在一點C,使過C點的切線平行於弦AB”。區別僅在於座標系的建立和曲線方程的不同,引導學生自己把這個幾何現象用數學語言表達出來,不僅印象深刻,而且對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有積極作用。

3.要精簡課內教學,強調學為主體

避免課程的簡單堆砌和內容的重疊交叉,精簡下來的時間交給學生自主安排,通過有引導的自習、自修或自選拓展課程,充分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成長過程的自我設計。

4.加強實踐性教學,激發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興趣

數學實踐性教學是激發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有效途徑,在此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數學教學在加強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學習的基礎上,增加數學建模內容,有條件的院校可開設數學實驗。職業學校在加強數學實踐性教學方面也做出了一些努力,比如積極參加數學建模競賽,但也暴露了很多問題,比如普及性不夠、與實際結合不緊密等,還需要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數學實踐性教學環節。

由於數學實驗課程在內容深、廣度上介於通常數學課程的應用和數學建模課程之間,因此可採用分層次、多模式的教學方法,按學生的不同基礎、興趣和志向組織教學,分流培養,可以儘快達到預期目標。

教育界、用人單位及青年人都曾經片面追求高學歷教育,忽視或輕視職業教育。然而,學歷並不代表能力,隨着人事制度的改革和人才觀念的進步,學歷在就業市場的優勢越來越低,用人單位更注重於學生實在的能力,比較務實地去選拔適合需要的人才。社會正在由片面追求學歷向能力轉變。數學教學也要跟隨大潮流,更加註重學生的數學素養,為社會輸送“第一任職能滿足、長遠發展有潛力”的高素質新型人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vky2k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