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中俄合作辦學模式下俄語教學問題分析與對策研究論文

中俄合作辦學模式下俄語教學問題分析與對策研究論文

一、引言

中俄合作辦學模式下俄語教學問題分析與對策研究論文

隨着國際局勢的變換,中俄兩國不僅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交流越來越頻繁,而且兩國高校間的教育合作也日趨緊密。在這個大環境下,中俄高校間合作辦學模式也日益成熟,主要目的就是有效利用兩國間優勢教育資源,改變人才培養單一化的現狀,為社會培養出合格的應用型、複合型人才,以滿足不斷髮展的多樣化的社會需求。同時,可以改變學校的辦學特色,提高學校所培養人才的社會競爭能力。

二、合作辦學模式下俄語教學的特點

大學裏的俄語教學基本分為兩類,即專業俄語教學和公共俄語教學。專業俄語教學針對外語學院俄語專業的學生,這些學生大部分都是零起點的,初高中階段沒有接觸過俄語,教學中要求學生掌握紮實的俄語語言基礎知識和較強的俄語聽、説、讀、寫、譯能力,以及俄語知識實際運用和交際能力。而公共俄語教學的對象是用俄語進行高考的學生,這部分學生初高中階段就學習俄語,他們有相當紮實的俄語基礎,教學中要培養他 們閲讀理解能力,引導學生利用所學俄語知識瞭解各個行業和領域的專業知識。可見,對這兩類學生的教學側重點是不一樣的。

中俄合作辦學模式下招收的學生,專業或者是工程管理,或者是交通運輸或者電氣自動化,俄語只是他們進行本專業繼續深造的一個輔助工具,並非其專業課。這部分學生也大都是零起點,以前沒有學習過俄語。所以,他們在學習俄語時既沒有專業課學生的時間保障,又沒有公共課學生的知識儲備,因此對這部分學生進行的俄語教學既有別於專業俄語教學,又不同於公共俄語教學,既要傳授給他們嚴謹的俄語語法詞彙基礎知識,又要培養他們的俄語聽説和閲讀理解能力。相比較而言,合作辦學模式下的俄語教學更具挑戰性,需要摸索出適合的教學方法。

三、合作辦學模式下俄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學生學習自主性較差。

我校國際教育學院合作辦學的幾個專業主要招收專科和三本學生。這部分學生除了俄語課外,還有大量專業課,可以説,他們學習任務非常重。而且,他們中大部分人從初高中時期就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自主性比較差,對大學裏相對自由的時間缺乏合理的安排和利用。因此,沒有濃厚的學習氛圍。在這種環境中,很難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而要學好一門新的語言,必須從一開始就要打好基礎,每天都必須有一定的時間保證。但是,在學業壓力大的情況下,很多學生都在一開始遇到困難的時候就放棄了。輕易言棄,缺乏自身努力的缺點在很多當代大學生身上都能看到。

教材選擇欠妥當。

教學方法不合適。

如前所述,合作辦學框架下的俄語教學不同於專業俄語教學和公共俄語教學。要求在相對更短的時間內讓學生掌握俄語最基本的語法體系和最基礎的詞彙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相對較好的聽説能力和較高的閲讀水平。而大部分任課教師沒有摸索出合適有效的教學方法,不是把課上成專業課,就是上成公共課,而這兩種方法,都不合適,所以教學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四、應對策略

加強學生管理和學風建設。

鑑於當代大學生身上暴露的'一些缺點,學校應該完善管理,從制度上約束他們。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督促學生學習。俄語是他們唯一要學習的外語,學校必須明令規定他們早晨有一定晨讀時間,對於學生的請假也要嚴格把關,絕不能來者不拒,什麼假都能批准。在嚴格管理的同時,要組織各種有意思的競賽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比如,可以組織朗誦比賽、寫作比賽、綜合能力團隊競賽等,不拘形式,只為能夠營造出應有的學習氣氛。

根據學生接受能力,選擇適當教材。

現在市面上流行的俄語零起點的精讀教材有《大學俄語》和大學俄語教材,《俄語》新舊版教材。我校俄語專業學生使用過大學俄語教材,該教材詞彙量、信息量很大,不光有語法詞彙知識,還包括相應的國情文化知識。對於合作辦學俄語教學來説,不太適合。因為合作辦學的學生每週有6—10小時的俄語課,其他大部分都為專業課和公選課,實際上如果學生自律性差,在如此大的學習壓力下,想把一門新的語言學好,是非常不容易的。因此建議更換現在使用的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俄語》,再次使用外研社出版的《俄語》或者嘗試《大學俄語》。

摸索有效教學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我校合作辦學模式下的俄語教學分俄語精讀、口語、聽力三門大課。俄語精讀課每週課時一般6個或者8個。如何在有限時間內,甚至是學生不太配合的情況下,完成授課任務,對於任課教師來説,是個很大的挑戰。教師課上要監督學生學習。儘量避免“一言堂”、“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可以借鑑學校“訓練式課堂”的經驗,課上多提問,多練習。這樣既能防止學生走神,又能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提高學習熱情。

同時,精讀、口語、聽力三門課的任課教師要相互交流。精讀課中可以分出一部分內容,讓口語或者聽力課教師教授。這樣就變相減輕了學生俄語學習的負擔,但是,學習的效率卻提高了。因為如果每門俄語課都有自己的教材,則合作辦學的學生根本沒有時間識記所有該記的知識,畢竟他們專業課任務非常繁重,特別是前兩年。而對一個零起點的外語學習者來説,打好基礎至關重要。如果在一開始便落下功課,則後面想補是不太可能的。如果所有俄語任課教師都側重於一本教材的使用,然後根據自己所任課程的特點,自行增加和補充相應的教學內容,則教學效果應該會有不錯的改觀。

任課教師在課堂講授中儘量利用課件進行講解。課件中可以添加大量圖片信息和音頻視頻文件,這樣可以提高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和信息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課間休息的空隙,老師可以給學生播放一些比較經典或者流行的俄羅斯音樂和視頻,最好是那些帶有中俄文字幕的歌曲,配有能夠展現俄羅斯風土人情的圖片。在欣賞音樂的同時,可以給學生稍作講解,使他們在放鬆娛樂的過程中逐步瞭解俄羅斯的文化,並逐步培養他們對俄語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熱情。

五、結語

中俄合作辦學是國際交流日益密切的產物,為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指明瞭方向。但是作為新興的辦學模式,它的具體實施尚在摸索階段,在很多方面都是不成熟的。所以,我們在實際工作中,要不斷總結探索,尋找最佳管理模式和教學思路,為中俄合作辦學項目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持與保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vd330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