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商務宴請座次禮儀論文

商務宴請座次禮儀論文

商務宴請座次方面的禮儀也是值得宴會舉辦方研究的一個問題。下面是小編想跟大家分享的商務宴請座次禮儀論文,歡迎大家瀏覽。

商務宴請座次禮儀論文

商務宴請座次禮儀論文一

提要:

座次禮儀,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習俗之一。自古以來,人類社會交往之間,接人待客,參會赴宴,其座次禮儀,尊卑有別,十分講究。但是,尊者居上位,卑者處下位。古今皆然。而“左” “右” 孰尊,卻古今有別,情形各異。尤其是隨着對外改革開放不斷擴大深化,我國已經全面融入國際社會。在經濟全球化時代,我們的經濟生活正在逐步與國際接軌。各項社會活動遵從國際慣例,遵守國際規則,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座次禮儀習俗亦然。作者從古今中外的座次禮儀的歷史及演變,進行歸納整理,以供民俗學者探討。

關鍵詞:

座次  禮儀  習俗

座次禮儀,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習俗之一。

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不學禮,無以立”。自古以來,人類社會交往之間,接人待客,參會赴宴,其座次禮儀,尊卑有別,十分講究。亂坐就有喧賓奪主,以下犯上之嫌。但是,尊者居上位,卑者處下位。古今皆然。而“左” “右” 孰尊,卻古今有別,情形各異。考核史籍,歷代不盡相同。

夏商周時,朝官尊左,宴飲、凶事、兵事尊右。周代,諸侯朝見天子,其座次以左為尊。成語“虛左以待”,語出《史記·魏公子列傳》:“公子從車騎,虛左,自迎夷門侯生。”虛左以待,是個引申詞,古時候的馬車,右邊站的是馭手,也就是趕馬的。賓客或者武士,站在左邊。所以虛左以待的意思就是,主人親自趕馬車,把左邊的客席留給尊貴的客人。這一現象引申出來,就是會宴的時候,主人,或者王,面南背北,左手東向為上位。此為尊左。

戰國,以右為尊。如《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説:“既罷歸國,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這裏的“位在廉頗之右”就是位在廉頗之上,也就是藺相如的官職比廉頗高。此為尊右。

秦至西漢仍是右尊左卑。《史記·陳丞相世家》記載:“孝文帝乃以絳侯(周)勃為右丞相,位次第一;(陳)平徙為左丞相,位次第二。”

成語“無出其右”,語出《漢書·高帝紀下》:“賢趙臣田叔、孟舒等十人,召見與語,漢廷臣無能出其右者。” 顏師古注:“古者以右為尊,言材用無能過之者,故云不出其右也。”無出其右,是指的“他的右邊沒有其他人了”, 即沒人比他更高了。

東漢至唐宋,隨着官職的以左為大,座次也基本上變為以左為尊。元朝曾一度以右為尊。但到了明初,又恢復了以左為尊的習俗。早在朱元璋即位的前一年(1637年)十月,即“令百官禮儀尚左。”(《明史·太祖本紀》)。

清代仍是尚左,其六部中的左侍郎亦較右侍郎位置為高。此後,這種尚左的習俗便一直延續到近現代。究其源,學者們多認為此乃與中國傳統的“男尊女卑”之觀念有關。漢文化認為左陽右陰,男左女右。相學上男看左手,女看右手,於是形成“以左為尊”,左為上(大)位。在座次禮儀中,左為尊,右為次;上為尊,下為次;中為尊,偏為次。

由此可知,我國的座次禮儀習俗於尊位有左右之分,乃隨時代之變遷,約定俗成的社會規則發生變化之故。

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越數千年,時至當代,中國已經融入國際社會,各類公眾場所,座次禮儀基本上是遵從國際慣例“以右為尊”之習俗。

關於國際社會在座次禮儀上為何“以右為尊”,這是由於東西文化存在的差異。西方國家多為信奉基督教,而基督教認為世界上的第一個男女同體人亞當,其右邊為男,左邊為女。由此右邊屬白晝和神,左邊屬黑夜和撒旦。在天上,耶酥坐在天神的右邊。在西方的基督教傳統裏,右具有積極主動的含義,左則是被動消極的;右意味着未來、善,左意味着過去、惡。延伸至社會交往中的座次禮儀,“以右為尊”成為慣例。大到政治磋商、商務往來、文化交流,小到家庭私人接觸、社交應酬,凡確定座次者,均遵從“以右為尊” 的總原則,即以右為大、為長、為尊;以左為小、為次、為卑。

因為“右” 的確定需要方位,在一定的場所和空間,究竟如何確定?現今國際社會通用的規則為:“面門定位,以右為尊,以遠為上。”

接待賓客, 一般都是賓在西(右)、主人在東(左),即所謂“東家” 、“西賓”。 會見賓客時,進入廳(室)內,面門而坐,右側為客方,左側為主方。主賓坐在右側,主人坐在左側。中間優於兩邊,右邊優於左邊。

在商務活動中舉行正式談判儀式,談判雙方需要分別坐在談判桌的兩側,確定座次的原則是:如談判桌豎放在室內,推門而入且面向室內,其右側為上座,客方人員就座;左側為下座,主方人員就座。如談判桌橫放在室內,則以面對正門的一側為上座,以背對正門的一側為下座。

宴會的桌位、席次,同樣應用“面門定位”原則。如果是由兩桌組成的小型宴請,則以分為兩桌橫排和兩桌豎排的形式。兩桌橫排時,桌次是以右為尊,以左為卑。這裏所説的右和左,是由面對正門的位置來確定的。當兩桌豎排時,桌次講究以遠為上,以近為下。這裏所講的遠近,是以距離正門的遠近而言。

如果是由三桌或三桌以上的桌數所組成的宴請,在安排多桌宴請的桌次時,除了要注意“面門定位”、“以右為尊”、“以遠為上”等規則外,還應兼顧其他各桌距離主桌的遠近。通常,距離主桌越近,桌次越高;距離主桌越遠、桌次越低。

在同一張宴會桌上確定席次時,一般以面對宴會廳正門的位置為主位,由主人就座。主賓就座在主位的右側。其他人的位次,一般都是距離主位越近,位次越高。座次設定,約定俗成,首論職務尊卑,次敍年齡,後及性別(先女後男,尊重女性)。當然,這都是首席座位確定之後始循行的模式。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由多民族、各地域的文化匯聚而成。全國各地,“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在座次禮儀中,凡涉外活動遵從國際慣例“以右為尊”外,在其他的社會活動中,“尊左”、“遵右”,隨鄉入俗。

在民間,宴席多用方桌(八仙桌),按桌縫擺“直端席”,即桌縫順堂屋軸線。以桌縫順堂屋軸線分上、下:長者(或主客)坐上沿,俗稱“上橫”;晚輩、年輕人和主人坐下沿,俗稱“下橫”。入席時,互讓座位,尊者、長者坐首席。餘者根據主客身份,地位,親疏分坐。

尊左者:面門左上方為首席,右上方為二席,左下方為三席,右下方為四席,其他依次排列。尊右者則反之:面門右一方上首為首席,下首為三席;首席左邊為二席,三席對面為四席,其他依次排列。為主人或受主人委託執酒壺者的坐末席,俗謂“腿肚子朝大門”。

若是圓桌,則正對大門的為主客,尊左、尊右者,分別以左(右)手邊依次為二、四、六席,右(左)手邊依次為三、五、七席,直至匯合。

在民間,不論是“尊左”還是“遵右”,方桌就坐,8人席四方各2人,10人席上下3人,左、右各2人;六人席,“上橫”、左、右各兩人,切切不可上、下兩人,左、右各一人,或上、下一人、左、右各兩人。在民間,此座次俗稱“烏龜席”。 若只有兩人者,賓客(或長者)上座,主人(晚輩)坐左(右)座相陪,不可面對面相坐,此為大不敬。

在國內政務活動中,相關會議主席台上的座次,其原則是前排高於後排,中央高於兩則,左座高於右座。如主席台前排就坐,領導人數為奇數時,1號首長居中,2號首長排在1號首長左邊,3號首長排右邊,其他依次排列;當領導同志人數為偶數時,1號、2號首長同時居中,1號首長排在居中座位的右邊,2號首長排在左邊,其他依次排列。

但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不論是什麼會議,也不論是“尊左”還是“遵右”,如果會議設置發言席,發言者所使用的講台必須位於主席台的右前方,這是遵從國際慣例,給予發言者的一種禮遇。

綜上所述,中國上下幾千年,座次禮儀中的左右尊卑問題,隨地域的區別、習俗的不同、社會的發展而有所差別。《呂氏春秋·孟夏紀第四·勸學》:“在右則右重,在左則左重。”重即尊,尊者在右則尊右,尊者在左則尊左。故任何人都不可片面、簡單地認定尊左、遵右的是與非、錯與對。

但是,筆者認為:隨着對外改革開放不斷擴大深化,我國已經全面融入國際社會。在經濟全球化時代,我們的經濟生活正在逐步與國際接軌。各項社會活動遵從國際慣例,遵守國際規則,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座次禮儀習俗亦然。這,也是我們民俗文化研究工作者值得研究和探討的一個全新課題。

商務宴請座次禮儀論文二

【摘 要】

在經濟全球化的形勢下,我國經濟水平的飛速發展導致我國與各國的貿易往來越來越頻繁,伴隨着的商務會議也就多了起來。國際性的商務會議需要各國將良好的商務會議禮儀呈現出來,而且良好的商務禮儀是從業人員有高業務本領和高綜合素質的完美體現,它也決定着此次會議的成功與否。然而,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導致他們的商務會議禮儀也有諸多差異。因此,本文着重闡述中西商務會議禮儀的差異以及應對策略。

【關鍵詞】

商務會議;禮儀;中西方差異

0 引言

商務會議是指帶有商業性質的會議形式。一般包括:新產品推廣會、上市公司年會、項目競標會、行業峯會、答謝宴等等。會議是做生意的重要一部分,無論是召開還是出席會議的人都應該具備良好的商務禮儀。在現如今各國之間的商務會議盛行的今天,中西方在商務會議禮儀方面卻仍需要磨合。

東方文明和西方文明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文明,他們的不同源於不同的背景,不同的文化。東方以儒家思想為文化核心,而西方以基督教為文化核心,精神上追求的是英雄主義。由於中西兩個文化思想體系的不同,便產生了中西方道德標準體系和價值觀的差異,在這樣的文化差異下,中西方也呈現出各有特色的商務會議禮儀特點。

1 商務會議中見面禮儀的差異

1.1 稱謂的差異

中國人對稱謂有泛化使用的傾向,年輕人通常對長輩稱“叔叔”、“阿姨”、他們對平輩稱“大哥”、“大姐”。而西方對於親屬稱謂相對模糊,而且指稱寬泛,對於他們除了區分輩分之外,什麼都不那麼重要。例如,一個單詞“aunt”,就相當於中國的“阿姨”、“姑姑”、“嬸嬸”、“舅媽”這4個詞。因為西方人倡導的.是人格平等,不必太在意年齡,可以直呼其名,對話時無論輩位多高直接稱呼為you。因此,在英語中親屬稱謂根本沒有漢語那樣多與複雜,使用頻率也沒有這麼高。

在會議人員初次見面時的稱謂尤為商務禮儀的展現,作為中方的代表要稱外方的代表中的女士為Miss or Mrs.而男士為Mr.其實中國人不必拘泥於西方人的職位,而特別在稱呼時一定要叫什麼經理什麼部長;相反地,中國人則很在乎職位,外方要常將其職位掛在對中方的稱謂後面。只有這樣的稱謂才會讓雙方都舒服且合理的接受。

1.2 問候的差異

在召開商務會議前的打招呼,主要用以向對方詢問安好、表示關切,或者致以敬意。常用中國人最常用的漢語是説一聲: “您好!”。但是西方人更願意説“Nice to meet you”。除此之外,中國人問候的同時習慣於與對方握手,而西方人甚至有時候會熱情的擁抱,中方一定要接受這種友好的方式並同樣熱情的擁抱對方。有時見面簡單的問候之後,人與人之間會有簡單的寒暄,即人們在平日問候他人時所講的一些應酬話。外國人見面的寒暄主要是從天氣開始,如果用中國人的習慣去問候就會被認為你是在關注對方的隱私,打聽他們的私事,被認為是不尊重對方的行為。

所以,在會議前的寒暄時雙方一定要多注意對方的禁忌,説話講求適度合理。

1.3 交際語言的差異

在商務會議中,由於文化的差異而引起的語言習慣的不同會不同程度的影響到這次會議的成功與否。在中國的文化價值觀念中,認為謙遜是一種美德,當面對別人的誇獎的時候,中國人通常都喜歡説“不行,不行,還不好”、“哪裏,哪裏”、“還不夠”等,而這種回答方式卻與西方人的傳統截然不同。在西方的文化價值觀念裏,誇別人的人總是希望被誇獎者對他的讚揚做出認可。例如,在商務會議中,中方人稱讚外國人時,他們而則會毫不猶豫地説聲“Thank you”,這樣的舉動在中國人看來是不謙虛的,而中國人的做法在外國人看來也比較虛偽。

因此,雙方都需要深入瞭解兩國的文化背景及價值觀念,更多的去考慮對方,用雙方都可以接受的的話語交談。

2 商務會議中社交禮儀的差異

2.1 時間觀念的差異

中國的傳統文化裏的時間觀念深受儒道兩家思想的影響,因此對時間是一種環形認識。孔子曰: “温故而知新。”只有反思過去,才能知道現在的缺點,才能知道下一步去做什麼。而道家思想認為,萬事萬物都出於“道”,經過生長變化之後又都復歸於“道”。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中國人使用時間靈活性較強,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説,中國人對時間的隨意性較強。這也就是經常可以看到中國公司的領導人更改時間表。但是,在外國人的思想中,他們要把時間算得十分精確,所以,他們會有嚴格的時間安排,如在美國、西歐的商務會議活動應提前兩個星期,甚至更長時間來安排好約會。由於觀念的不同,中西方在商務活動中對時間的處理方式也不同。例如,西方人認為時間是金錢,會談開始就直入主題,在會談的過程中,他們多是速戰速決。而中國人在貿易往來中比較注重細水長流,通過宴請或非正式會晤等商業活動,慢慢和對方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

2.2 商務交涉禮儀的差異

在商務會議中對方發言時,中國人總是習慣於默默地聽着,並且認為此時提出問題打斷別人講話時非常不禮貌的,是不謙遜和愛挑剔的一種表現。而西方國家的人則對此感到非常疑惑,認為你這樣做表示你沒有好好聽,要麼就是厭倦和生氣了,這時他們會不高興的一再重複。因為在西方國家如英國或者美國,他們在聽別人講話時總是不斷做出各種反應,提出各種問題。因為他們的員工和領導都是平等的地位,有什麼想法與意見可以隨時提出。

2.3 饋贈禮品的差異

會議雙方互贈禮品已成為不可缺少的確認夥伴關係的形式,不僅中國人有送禮的習慣,外國人同樣講究送禮之道。但是,中外對送禮的認識上卻是截然不同,外國人不會送非常貴重的禮物,他們講求的是文化格調與藝術品位,以及浪漫的情調,比如本國有紀念意義的工藝品,而且他們非常在意禮物的外在包裝,體現感情的深厚。正所謂“禮輕情意重”。然而。現在的中國人都喜歡送和接收貴的禮物,這樣反而讓西方人不知如何是好。   相比較之下,我更喜歡西方人的觀念,金錢是無法衡量感情的深厚的,禮物送的有意義遠比用錢來砸人好得多。

3 商務會議後宴請禮儀的差異

商業會議結束後的宴請,已經成為中西方非常有潛力的商業工具,商務人士都認為餐桌是絕佳的會談地點,輕鬆愉快的用餐更有利於促進合作關係。中餐注重的是熱情,而西餐講究的是優雅和浪漫,這就使得中西宴請禮儀存在很大差異。

3.1 座次安排的差異

在正式的商務宴請中,位次的排列往往比菜餚的選擇更引人注目。中餐一般以圓桌為主,面門居中即房間正門中央的位置為主位,因為中國自古有種“男尊女卑”的觀念所以一般是男主人就坐,主人右側的位置是男主賓,賓主雙方其他人員不必交叉,主方人員可以坐在主位的左側,客方人員可以坐在主人的右側,也就是主左賓右。不同的是,在西方的宴請中長方形桌子居多,而且在西餐禮儀裏,女士處處備受尊重,女賓的座要比男賓的座位稍高,在排列位次時,女主人坐主位,男主人坐第二主位,男主賓坐女主人右側,女主賓坐男主人右側,其他男女應遵循交叉排列的原則就坐,即使夫婦也應交叉而坐,這樣可以廣交朋友,男性也方便對身邊的女性進行照顧。

這樣不同的座位習慣就需要雙方的助理及時搞清領導們的位次安排,然後進行協調,避免當場不必要的尷尬發生。

3.2 赴宴舉止的差異

中國人有時參加宴會穿着很隨便,而西方人士參加宴會時服裝考究,男士最好是西裝革履,女士要穿套裝或晚禮服,並配上高跟鞋。在用餐中,中國人舉止可以很隨意,拉扯入座、激情勸酒、頻頻夾菜,只要能表達熱烈的感情都可以; 而西方人用餐時一定要從椅子的左側入座,並會正確使用餐巾以表示優雅,多飲用紅酒,舉止優雅端莊,整體環境和氣氛安靜浪漫。尤其在宴會中喝酒要適度,中國人經常用朋友情誼的口號把對方灌醉,這是非常不當的商務禮儀。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要入鄉隨俗,哪方為主要宴請者另一方就要遵從宴請方的風俗禮儀習慣來就餐。

3.3 餐後交談禮儀的差異

用餐結束後會議雙方的工作人員可以隨意地進行交談,而這時的言談舉止才是最容易觸碰到對方禁忌的時候。中國人總是特別愛聊天,本質是好的卻常常讓外國人不自在。因為中國人常常嘮嘮就涉及人家的隱私領域,什麼婚姻、工資、生活等等,這些都是外國人不願多説的。而且很多中國女工作人員還願意給單身的外國夥伴介紹異性朋友,常常鬧的尷尬。這時就需要雙方在交談時都掌握尺度,中方不要多過問私事,西方也不要太在意中國人的幽默風趣之處。

從以上幾個方面的對比可以看出,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導致了截然不同的商務會議禮儀。而在經濟全球化的形勢下,中國同各國的經濟碰撞、摩擦日益增多,要想成功地進行商務會議,就必須瞭解西方文化的特點,從文化層面上更好的理解各國的商務會議禮儀。及時調整自己的禮儀行為,避免產生不必要的誤會,以有利於與貿易伙伴培養感情,促進商務會議的成功舉辦最後簽訂貿易協議。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qypxn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