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小學實驗教學論文

小學實驗教學論文

實驗教學是理論教學的驗證和延續,各位同學們,我們看看下面的小學實驗教學論文吧!

小學實驗教學論文

小學實驗教學論文

【摘要】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科學素質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教師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應拋去“畫實驗”、“講實驗”,不注重實驗探究過程,只注重實驗結論的陳舊教學觀念,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充分發揮實驗在科學知識學習中的功能和作用。

【關鍵詞】小學科學;問題;方案;實驗

一、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現實意義

它起着從書本到實踐,從抽象到具體的一個重要的橋樑作用,實驗教學是理論聯繫實際的教學環節,實驗檢驗了理論,鞏固了理論並深化了理論教學的效果。達芬奇也指出“科學如果不是從實驗中產生,並以一種清晰的實驗結束,便是毫無用處的,充滿謬誤的”;實驗是小學科學研究中十分重要的認識方法,也是小學科學教學中的一個重要方法。實驗教學對於激發學生的科學志趣,培養學生的科學能力,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如何開展小學科學實驗課教學?這是擺在我們每個從事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二、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注重知識傳授,輕視實驗教學

由於應試教育,教師多以講授為主,“畫實驗”、“講實驗”、“看實驗”、“背實驗”替代了學生的動手實驗。實驗是探究問題、獲取知識和創新的重要手段。實驗活動是學生學習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通過生動、直觀的現象,使學生獲得知識、形成技能、培養能力、發展個性,有助於形成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探索的意識。教師灌輸式的授課,只會令學生被動的被告知,沒有主動的去思考,更談不上動手動腦學科學。

(2)注重實驗結果,忽略學生自主實驗探究過程

部分教師在指導學生實驗時,過分強調實驗步驟、操作要點、注意事項,並要求學生一定要認真實驗,得出正確的實驗結果,只許成功不許失敗。於是,有的學生遲遲不敢動手去做,更有學生不動腦筋,直接從資料書上抄襲結果來應付老師。

(3)注重驗證性實驗,忽略探究性實驗的創設

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試驗時,往往多以驗證性試驗為主,探究性實驗涉及很少。久而久之,學生對實驗的興趣就會停留在低層次的感知和操作層面,難以形成相對持久的探索興趣和創造興趣。學生的基礎知識雖得以落實,基本技能、基本態度和基本能力卻難以落實。

(4)實驗教學忽略實際生活題材的利用

教師對教材上出現的實驗教學已充分重視,卻忽視了無處不在、無時不有、與學生生活緊密聯繫的課外資源。教師的實驗教學僅侷限於書本,這樣就導致學生對科學失去興趣和求知慾,走向“科學脱離我們的生活”、“科學與我們無關”、“學科學無用”……的誤區。科學實驗應置於廣闊實際生活的背景之中,這樣學生便能將科學與生活聯繫起來,用科學的方式觀察、思考問題,並試圖用科學的觀點和方法進行實驗和解釋現實生活中的問題。

教師教學觀念的片面性還有賴於教師在平常的工作中不斷加強課程標準的理論學習,正確理解新課標,科學把握新教材,提高自身的理論素養。

三、實驗教學模式的探究

新課程實施以前,實驗教學大致遵循這樣的教學模式:預習演示――教師講述步驟、操作要點――學生實驗操作――教師小結得出結論。其中,實驗、過程的教學以教師灌輸式講解為主,學生實驗又以簡單模仿為主。筆者認為,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採取以下模式更能體現新課標要求:明確實驗目的和要求----優化實驗教學方案、問題情景設置----學生自主操作實驗、探究實驗方案――分析事實、歸納總結-----鼓勵拓展探究。該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在教學環節的設計上,應將重點放在創設出讓每個學生都願意積極參與的學習情景中,讓學生帶着強烈的好奇心、濃厚的興趣去參與實驗探究活動,把課堂教學的舞台讓給學生,這樣就抓住了學生思維的脈搏,為教學的成功打下基礎。現就新教材三年級科學下冊“使沉在水裏的物體浮起來”一課中“馬鈴薯的沉浮實驗”為例設計如下實驗教學方案:

(一)、明確實驗目的和要求

(1)、一大一小兩個馬鈴薯為什麼在第一個水槽裏會是沉的,在第二個水槽裏全變浮了?學生能在觀察中發現問題,帶着問題去探究科學。

(2)、嘗試自己動手製作一瓶鹽水使馬鈴薯浮起來。會驗證結論。

(3)、能應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根據觀察到二號水槽裏的滴液變幹後留下的白色粉末痕跡,能推測馬鈴薯上浮的原因。

(4)、學會合作探究,會做實驗記錄,並能用文字交流。

(5)、使學生經歷一個典型的“觀察-發現-推測-證實”的科學探究過程。幫着學生形成科學的研究思想和方法。

6、培養學生探究科學的興趣,啟發他們在課外進行科學探究活動。

(二)、優化實驗教學方案

(1)、教學準備

小組試驗觀察用:酒精燈、鐵片、木夾、打火機、大玻璃瓶、攪拌棒、食鹽、勺等。

教師準備:玻璃水槽兩個分別成清水和鹽水、一大一小兩個馬鈴薯、天平一架、量筒一隻、大小相同的塑料杯兩個、鐵片、滴管。

(2)、教學方法

問題觀察法、實驗探究、分析歸納法。

(三)、問題情景設置

觀察馬鈴薯沉和浮的現象,發現並提出問題。一大一小兩個馬鈴薯為什麼在一號水槽裏全是沉的,在二號水槽裏全是浮的?學生在觀察中發現了問題。這個時候的沉浮與馬鈴薯本身的大小、輕重都沒有關係。那麼是什麼引起了馬鈴薯的沉浮變化呢?學生從馬鈴薯的沉浮現象中產生了新的關於物體沉浮和什麼有關的問題。對於學生來説,這是一個典型的發現問題的過程。同時又是它的在一次經歷通過變量來分析原因的過程。

(四)、學生自主操作實驗、探究實驗方案

研討馬鈴薯的沉浮與兩個水槽裏的“水”有關。學生在觀察中發現了問題。會試着做出這樣的推測:兩個水槽裏的水不一樣。用什麼方法來鑑別兩個水槽裏的水不一樣呢?通過這個問題,使學生經歷鑑別方法的探究、設計、改進的過程(由直接品嚐到分別加熱蒸發的方法)。從而證實1號水槽裏的是水,2號水槽裏是鹽水。水裏溶解了鹽以後使馬鈴薯浮了起來。

(五)、分析事實、歸納總結

讓學生分組合作設計實驗,製作一杯鹽水,來驗證馬鈴薯在鹽水中能浮起來。要求學生在做實驗的過程中認真觀察和記錄。並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兩個問題:1、是否在水中加鹽馬鈴薯就馬上浮起來?2、馬鈴薯浮起來是否與加鹽的多少和杯中水的多少有關係?是不否在水中加鹽馬鈴薯就馬上浮起來?使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經歷簡單的推測、驗證活動過程。所以,這部分內容是學生產生問題後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推測和驗證的過程。

(六)、鼓勵拓展探究

(1)、研討馬鈴薯的沉浮與液體有關

通過前面的推測和實驗觀察,發現馬鈴薯的沉浮原來與水槽裏的液體有關。學生在實驗中會提出新問題,為什麼馬鈴薯在清水中沉?在鹽水中變浮呢?根據這一問題,先讓學生推測一下鹽水重還是清水重?在討論怎樣比較鹽水與清水的輕重?教師演示試驗驗證。相同體積下:鹽水重,浮力大;清水輕,浮力小。

討論:物體的沉浮與液體有關係麼?相同體積下:越重的液體浮力越大,越輕的液體浮力越小。

(2)、觀察鐵片在清水中、鹽水中都沉,在水銀中飄浮,為什麼?來進一步理解體積相同時,越重的液體浮力越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qy7zq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