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論音樂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藝術論文

論音樂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藝術論文

摘要:音樂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施美育的途徑之一,同時也是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優秀人才必不缺少的組成部分。本文結合中國音樂教育的發展過程以及教育部頒佈的《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實驗稿)》這兩部分的內容,對音樂課程的價值,即提高學生音樂素養的重要性進行了總結,並對在音樂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進行了系統的闡述。

論音樂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藝術論文

關鍵詞:審美教育;音樂教學;音樂素養

一、中國音樂教育的發展與現狀

音樂是一門古老的藝術,音樂教育則是一門古老的學科。廣義的音樂教育在人類音樂誕生之日就已產生。從《呂氏春秋·古樂篇》關於“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闕”的歷史傳説中,我們可以想象到昔日葛天氏之民載歌載舞的情景。兒童與成人在參加或觀看這類音樂歌舞表演時,自然地就接受了音樂教育。

新世紀以來,我國出台了新的《中小學音樂教學大綱》和《音樂課程標準》,這些改革舉措都是我國音樂教育領域興起的新浪潮。回顧我國建國以來基礎音樂教育的發展,特別是素質教育的提出,為我國當今的基礎音樂教育改革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我國教育部制訂的《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實驗稿)》是我國音樂教育改革的重要環節,它對我國音樂課程的性質與價值以及音樂教育的基本理念等內容進行了系統地闡述。《標準》力求體現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基本精神,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為學生終身喜愛音樂、學習音樂、欣賞音樂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如何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

(一)音樂教學應以音樂審美為核心

在音樂教學中,以音樂審美為核心應貫穿於音樂教學的全過程。通過各種體裁、題材的音樂作品,以歌唱、器樂、欣賞等方式,增進學生對音樂美的感受、理解、鑑賞以及表現和創造能力。

(二)注意教學內容的選擇

音樂教育的內容應該是一種具有平衡性、節奏性和有機統一性的完美音響運動形式。在這樣的狀態中,受教育者參與的感知、聯想、想象、理解等心理過程可以在一種自由、和諧的狀態中發展。

(三)選擇恰當的、具有創新性的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完成教學任務所使用的工作方法,它包括教師的教授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法。決定教學方法的基本要素是教學目的、教學對象和教學內容(教材)。這三者中教學對象處於中心的位置,學生的實際狀況是三者中最重要的因素。音樂教學的根本目的在於通過音樂教學陶冶學生的審美情感,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音樂教學的內容包括歌唱、器樂、律動、欣賞、創作和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音樂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決定了音樂教學方法的特殊性,而學生的不同狀況也決定了音樂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和複雜性。

三、提高音樂教師的素質

提高音樂教師的素質,發揮音樂教師的重要作用。注重對音樂教師素質的不斷提高,對音樂教學、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只有高素質的教師,才能有力地推動和實施創新教育,只有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的教師,才能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

(一)音樂教師應具備的一般修養

音樂教師與其他學科教師一樣,應具備良好的教師職業道德;必要的教學能力;以及一定的文化修養。

(二)音樂老師應具備的專業素質

第一個方面是音樂學科的理論知識和技能技巧方面的素質。第二個方面是教育的基礎理論與技術(教育實踐)方面的素質。第三個方面是音樂學科教育理論與實踐方面的素質。音樂教育作為教育的一個分支,具有許多特殊性,這些特殊性既有別於音樂工作的其它領域,又未被普通教育理論所涉及,它是跨於音樂與教育之間,體現音樂教育作為一門專業的獨立地位的知識體系。

(三)音樂教師應具備的業務能力

音樂教師應該要具備從事音樂課堂教學的能力。普通學校的音樂課具有多項內容的綜合性,因此,音樂教師必須具備從事歌唱教學、器樂教學、律動教學、欣賞教學、創作教學和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教學的能力。音樂教師要具備組織輔導課外音樂活動的能力。音樂教師還應該具備從事音樂教育研究的能力。由於教育理論和音樂教育實踐的迅速發展,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學習現代教學理論,借鑑新的教學體系,是音樂教師必須具備的一種“自我完善”的能力,尤其是在學習和運用現代教學理論、現代教育科學研究的方法和音樂教育的理論與技術,進行音樂教育實踐的研究方面,應是當代音樂教師所具備的一項重要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陳奇猷.呂氏春秋校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85.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p0egg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