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建築安全標準化管理模式探討的論文

建築安全標準化管理模式探討的論文

摘要:隨着近年來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的提高,建築市場也受到了影響,國內掀起了一場國際先進管理標準體系的認證熱潮。本文在這一背景下對建築安全標準化管理模式展開了一系列分析,以期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

建築安全標準化管理模式探討的論文

關鍵詞:建築;安全;標準化;管理模式

為了有效保證建築工程建設的安全性,實施建築安全標準化管理非常必要。在建築安全上健全法律、法規,並對施工現場安全提出相關要求。施工安全技術主要包括腳手架、土方及模板等工程建設,這些方面的施工需要做很多準備工作,有必要對建築安全問題加以考慮,因此,目前我國建築施工安全方面正在探索標準化的管理模式。

1建築企業安全標準化管理問題

1.1安全標準化管理不徹底

在完善建築安全標準化管理體系的過程中,多數情況下均為針對施工過程展開的安全標準化建設,這一階段的標準化建設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目前我國建築安全管理水平得到了一定提高。但是建築安全標準化體系具有全過程、系統性等一系列特點,必須站在全生命週期角度來構建體系,具體來説,應該從項目立項、勘察設計及工程運行等方面制定建築安全標準化管理細則,對建築工程全過程安全標化體系進行完善。

1.2建築安全管理中標準化體現不全面

從標準化的角度來看,我國目前頒佈了《標準化法》等相關指導性法律法規,在建築工程安全管理方面頒佈了一系列法律法規。但是縱觀當前標準化建設情況,並未將標準化辦法和建築安全管理完好的結合在一起,缺乏系統性標準化條例,同時對於全過程中涉及到的安全管理及技術方案制定等相關問題,也沒有得到約束和規範,沒有對其展開全面的論證。此外,建築安全標準化管理體系制定及完善等工作還沒有完成,其中存在大量的缺陷和不足。

1.3新變化帶來新要求

隨着近年來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建築工程領域中出現了很多新方法、新工藝及新材料,這無疑為建築安全標準化帶來了極大的挑戰,這種情況下現有的建築安全標準化體系遠遠不能使這些要求得到滿足。例如高層建築中大體量混凝土澆灌、大跨度鋼結構的運用等施工技術近年來得到了快速發展,但是建築安全技術卻始終比較落後。所以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建築安全標準化體系建設過程中始終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還需要從不同階段、不同方面,對安全標準進行編制。

2建築安全標準化管理體系的構建

2.1建築安全標準化管理的特點

建築安全標準化管理工作必須貫穿於整個建築施工全過程中,從工程準備一直到竣工完成,各部門都要充分重視項目工程的安全性,具體來説,建築安全標準化管理的特點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展開分析:

2.1.1系統性

國家針對建築施工安全頒佈了很多法律法規及強制性標準,建築企業也紛紛結合自身情況制定了一系列安全規定及章程,此外,在具體項目上還設置了安全部門,編制了相關安全管理辦法。從國家、行業到企業均頒佈了項目安全施工規定及辦法,由此來看,建築安全標準化管理是一個系統性的管理體系。

2.1.2複雜性

建築工程建設過程非常複雜,涉及到了很多部門,需要不同部門之間進行配合與寫作,從施工管理的角度來看,施工過程中涉及到了焊接、腳手架及木工等項目工作,安全標準化管理工作有必要對這些工作進行分析與檢查,最後制定出完善的標準。

2.1.3變化性

建築施工現場的自然及社會條件經常會出現比較大的變化,這些變化一旦出現將會對項目造成巨大影響,從而對工程項目安全標準化管理造成不良影響。因為建築工程施工過程比較長,其勞動條件也比較差,隨着季節的不斷變化,其安全保護措施也需要隨之改變。

2.1.4全面性

建築安全標準化管理內容非常廣泛,不同項目階段都需要將安全管理工作做好,從“人、物、管理”角度着手展開標準化管理工作。①現場人員行為的標準化是指施工人員的作業活動應符合安全操作規程;②現場機械與材料等的安全標準化;③建築項目不同層次安全管理行為的標準化,從企業領導到部門經理,再到安全部門部長、施工隊負責人等。

2.1.5長期性

安全標準化管理辦法應在不同部門、施工隊中進行宣傳,主要以預防為主。一般建築工程項目的.施工週期都比較長,不同工種之間切換也比較多,因此,人員變更非常頻繁,需要項目人員對其展開安全標準化管理教育,教育過程不能是暫時的,也不能間斷,應該從工程開始一直到竣工才能結束。

2.2建築安全標準化管理體系的構建

2.2.1組織機構標準化管理

項目經理應對工程項目安全標準化管理全面負責,安全保證體系負責人、技術保證體系負責人等必須持有安全生產考核合格證書,並積極參加安全教育培訓,樹立安全管理意識。項目經理是項目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需要在各項規章制度基礎上,結合工程建設實際情況制定安全標準化管理體系,並制定各級安全人員職責,以保證項目目標的順利實現。安全保證體系負責人是項目安全生產的直接責任人,應做好施工管理工作中的管理、組織及協調等工作,並貫徹執行安全標準化管理體系細則。項目技術負責人對項目安全技術負有直接責任,參加安全生產監察,從技術上對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提出整改意見

2.2.2現場施工標準化管理

①施工管理制度標準化。為了提升施工現場安全管理水平,實現安全標準化管理的任務和目標,應結合相關法律法規,按照建築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現場施工管理細則;②現場管理標準化。現場入口處應設置平面佈置圖,明確劃分辦公區、施工區、生活區等,在主要通道設置不同安全警示牌,有觸電危險場所標識應使用絕緣材料製作;③臨時設施管理標準化。臨時宿舍建設必須滿足消防及環保要求,室內用品及設施應擺放整齊,食堂、洗浴間等設施應滿足要求,現場應配備藥箱、繃帶等急救器材。現場各種機械、材料應按照施工平面圖佈置,不同類別應分區堆放,存放材料場地應平整,現場材料應結合材料特點採取保護措施。

2.2.3安全防護標準化管理

在開始施工之前,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培訓取得上崗證書,編制臨時用電祖師設計,針對施工現場用電區域進行維護。項目建設中使用的懸挑平台、腳手架及防護網等應按照相關規定進行佈設,此外,建築外側應結合規範掛上安全網進行封閉,高空作業時應繫好安全帶,通道口、電梯井口及樓梯口等位置,應結合具體情況設置防護棚、防護門及防護欄杆等,必要時還要加裝安全網,並設置標識起到提醒的作用。必須拆除或改變安全防護設施時,經過施工負責人同意以後,應提前將替代安全措施做好,在作業完成以後立即將安全防護措施恢復。

2.2.4安全信息標準化管理

建築安全標準化管理體系在運行過程中需要信息在各層面上進行交流,因此,安全信息管理在建築安全標準化管理工作中起到了基礎作用。為了保證信息的可靠性和系統性,從工程開始就應該制定出全面的原始記錄標準,同時,還要制定安全信息分析方法,逐級建立安全資料崗位責任制。施工現場安全資料應對着工程項目的進度進行同步收集與整理,一直保存在工程竣工完成。工程安全工作負責人主要負責施工現場安全資料管理工作,施工現場安全資料的收集與整理應安排專人負責。

2.2.5評價機制標準化管理

評價機制主要包括項目安全管理的綜合考核、機構運行有效性考核、安全檢查及監督的考核等方面內容。項目安全管理評價應由建築企業來完成,定期向企業上交安全管理方案,企業組織安全專家展開審查,並對項目現場檢查項目展開安全管理,結合項目安全標準化管理工作提出表揚或者批評。

3結語

綜上所述,安全目標是建築工程項目中的重要部分,建築工程安全管理不僅與項目人員及財產安全相關,同時也直接決定了項目是否能順利完成。當前我國建築安全管理中還缺少有效辦法,安全管理效果也不理想,安全標準化的提出正為這一問題的解決提供了有效途徑。本文構建了建築安全標準化體系,雖然在一些項目中取得了成功,但是對於建築工程安全管理來説,還需要進行進一步分研究和探索,加強對項目全過程安全管理體系的研究。

參考文獻:

[1]步向義.對我國建築施工安全質量標準化工作管理體系和模式的探索研究[J].建築安全,2010(9):13~15.

[2]畢遠志,姜晨光,孫若昕,張進.建築施工現場安全信息定置管理技術研究[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0(5):118~123.

[3]劉曉峯.以標準化建設為抓手全面提高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水平[J].工程建設標準化,2014(5):55~56.

[4]顧勇軍,蔣劍.新起點期待新突破———淺析建築施工安全質量標準化的建立與完善[J].建築安全,2007(3):21~24.

[5]黃化強.加快標準化建設進程促進建築業安全發展———紹興縣建築安全生產管理經驗交流[J].建築安全,2013(3):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o9q02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