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老師的尊嚴優秀論文

老師的尊嚴優秀論文

揹着手,馬着臉的姿勢對於老師的經典性絕不亞於戴着黑黑的墨鏡,然後用手指拼一個“v”字的樣子對於當紅歌星。

老師的尊嚴優秀論文

規定老師不準體罰學生的時候,一部分人表現出來的悲傷和無助的樣子,彷彿一個純潔高貴的處女被粗漢踐踏從而失去了貞操。

理由是――老師失去了尊嚴!

理由是――某些學生天生賤骨頭,要打。

老師為此失掉了尊嚴馬?那得先看看某天“失”去之前,老師的尊嚴是怎麼得來的。拿着戒尺的私塾先生,對學生,可謂足了擺架子,動不動便弄出個“城門立雪”的經典故事來。學生見了老師最好如老鼠見了貓,稍不留神,落在屁股上的戒尺啪啪直響不説,還落得個“不尊敬老師”的罪名,學生們心裏怎麼也不明白,犯了一個自己都還不知道是不是錯的錯,老師為什麼這麼認真地較勁起來。更讓人費解的是,愈是這樣,老師卻由此變得倍受尊敬。

然而,“春蠶到死絲方盡,燭炬成灰淚始幹”一語道破天機,老師真正受人尊敬的原因――辛苦。

打手心可也算辛苦嗎?當然,打手心也是要費氣力的,如果是惡學生如果想打得痛些,更要把拿棍子的那隻手抬高點。但這總避免不了有些偷懶的嫌疑,畢竟要讓一個不愛回答問題的學生回答問題,“打手心”比起耐心地問問原因顯得更加簡單利索。至於那些手心都懶得打,乾脆用讓其幹活的肉體刺激的方式來糾正錯誤的行為,那簡直是懶且缺少良心的了。

中國有句成語叫“嘔心瀝血”,形容工作的刻苦、賣力。也就是説只要做事足夠負責,足夠賣力,都是可以“嘔心瀝血”的。如果用於老師,自然也行。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如果某老師“嘔心瀝血”了,一定不是因為發怒、打手心給累的,而是因為他的心和腦累了才至於這樣。

但“打手心”卻可以很容易地成就出中國老師一副義憤填膺、正義凜然、負責任的模樣,現在要讓他坐下來悦色的和學生談話,明顯有些低三下四,有失身份。--更重要的是,這樣做需要費很大的神,而且自己未必有那個能力。

這樣一看,愛打手心的和那些經常一副怒容的老師,倒不甚辛苦了,倒是那些成天看起來和顏悦色的老師辛苦得不知好幾十、幾百倍。

中國的`老師辛苦過麼?從過去因為經常揮動戒尺而手臂發酸的私塾先生到今天的教師,他們可曾辛苦過?

手中有了戒尺,自然不必太辛苦,而且很威風。如今剝奪了先生們手中的戒尺,不給他們偷懶的機會,自然有人不舒服,而且不舒服得名正言順―――喪失了老師的尊嚴。

中國的老師教了幾千年書,卻還很有那麼一些稱為老師的人還沒讀懂“教育”二字的含義,還沉浸在他們所謂的老師的尊嚴之中,比起某些國外的教育水品,進步之慢着實讓人感到臉紅。至今,他們還不知道打開一道門,除了用斧頭砍壞鎖外,更好的辦法是找到相應的鑰匙,既打開了門,又不損壞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o8z3xw.html
專題